03.06 明明支付寶裡的利息很可觀,為什麼還是很多人非得把錢存在銀行裡並存定期?

用戶9378597044266


首先支付寶中的餘額寶收益率目前只能戰勝銀行2年期以內的定期利率,對於3年期及5年期的定期利率,餘額寶並沒有優勢。當然無論無何,餘額寶相比一年期的定期仍然有巨大的優越性,但仍然有不少人選擇銀行,有其相應的原因:

從傳統歷史角度

自盛宣懷在1897年創辦我國的第一家商辦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以來,銀行在我國已經存在100多年的歷史了,人們對於銀行存款習以為常。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兩日,相應的也不是說改就改;餘額寶從2013年創立到現在才6年的時間,因此兩者沒有可比性,如果說在全國做個普查,我敢說99%的人知道銀行,但知道餘額寶或者說著支付寶的不一定有超過70%,所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習慣也是一天可以改變的。

從安全性的角度而言

從安全性角度,銀行依舊佔據優勢。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即使銀行破產倒閉,仍然會有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但餘額寶卻不行,倒閉就是倒閉。且網絡這東西,對於一批守舊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而言,其安全性還是存在質疑。銀行則不同,營業場所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大家放心程度較高。

此外對於很多老年人而言,他們更在乎的是安全,而不是收益,對於互聯網不瞭解,對於類似餘額寶這類理財產品不熟悉,因此儘管利息高,他們也不會去存。

總結

儘管餘額寶的收益率高於銀行短期的定期,且存取靈活,但由於其成立的時間短,還為深入人們的觀念中,且其收益率對於銀行的長期定期來說,並無任優勢可言,因此銀行仍然還是很多人的首要選擇標的。


鯉行者


隨著近些年的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見證了大哥大,到諾基亞倒閉再到智能手機的崛起,隨著線上支付越來越推廣,支付寶的逐漸壯大,餘額寶應運而生,一機行走天下無憂,從傳統的銀行儲蓄定期理財,現金消費支付,到了現在支付寶線上支付,餘額寶活期高利率引起重新認知,


餘額寶的利息足以秒殺銀行定期活期利率,隨時可以取現,利息還是照樣算,廣受青年人所愛。但還是明明支付寶的利息很可觀,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非得把錢存銀行存定期呢,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這麼大,十三億多人,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本身銀行儲蓄是作為一個傳統的,根深蒂固的印在老一輩的人的腦子裡,也是他們習慣所致,一旦養成習慣就不輕易改變,因為他們認為傳統的銀行才是最安全的,不易接受新的事物,

還有隨著最近網絡詐騙比較多,他們怕存支付寶上風險比較大,怕自己辛苦大半輩子的積蓄付之東流,而銀行作為存了幾十年的,又有國資背景,自然而然的信任就比較重,所以寧願利息少一點,也不願冒險,當然也是對於新興事物不怎麼了解!還有就是支付寶本身餘額寶額度也受到限制,從開始的百萬見到了十萬額度,至於那些大企業,他們的資金量大,所以支付寶上也不夠他們用的,當然也有些人,也有些這種想法,

因為現在支付寶支付太快捷方便了,把錢放到支付寶上怕消費慾望大增,胡亂消費,正因為轉賬方便快捷會導致沒有思考的時間,不知不覺就消費光,也是一種原因,正所謂開源節流才是理財之基礎,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而作為定期存款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早一時期得認知,網上經常有人爆出,六七十年代的人一存銀行就存十幾年的人都有,但是通常都被通貨膨脹化了,

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埋在心中,新鮮事物是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漫長漫長的接受的,也許到了我這一輩,8九十後,那麼會把大部分錢存到支付寶餘額寶上或者餘利寶,因為資本都是逐利的,隨著時間的慢慢認知,哪裡有利多一點錢就會往哪裡跑!小夥伴們你們說是不是啊,有不同見解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以上的幾個觀點原因,就是明明支付寶利息很可觀,卻還有那麼多人去存銀行定期的原因!當然小夥伴們,如果你還有更好的原因,可以下方留言評論說出來,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湖南小彬哥


三個原因:觀念不同、路徑依賴、實操不便。

1、把錢存銀行定期的人很多,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因為對錢放在哪裡的問題觀念不同。 有的人就是認為銀行最安全,因為有國家做保障,不論出什麼事情我的錢都是安全的,這樣的人非常多,因為對於財富的幾個屬性:安全、流動、收益,大家的順序不同,很多人是一定要博取高收益的,所以錢放銀行一定是虧的,有的人可能做生意就需要及時用錢,對流動性的要求高,而絕大多數人的態度是安全第一,掙多少再說,保本要緊。 這種觀念確實有些落伍,因為他們只計算了本金的數額,而沒有考慮通脹、貨幣增發等等因素。

2、路徑依賴,很多人可能就是圖銀行方便,他對手機的安全性等等存有疑慮,所以就還是去存銀行了,這些人對於收益的要求是不清楚或者說不在乎的,他只是覺得去銀行存錢習慣了,就不再關心其他新的更便捷收益更高的渠道了。 其實同樣是貨幣基金,餘額寶的收益只能算中下,還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產品,體驗也很好,還不限額、限購,但很多人覺得支付寶用慣了,就不再去下別的app了,可能一樣的錢存在別的地方一年下來多幾十幾百,但他覺得沒必要再折騰了。

3、操作不便。 很多老人卻是對於手機電腦這些有畏懼,或者眼睛看不清楚,還沒學會怎麼操作手機,所以只好去銀行了。 因為有這些原因,很多人還是選擇去銀行存錢,所以銀行現在賺錢的大業務就是把不同的產品推薦給他們,比如有的人覺得是做了存款,其實是買了保險……


大貓財經


還是安全觀念的問題

同樣的的10000塊錢,分別放在支付寶裡和擺在你面前,你的感覺是絕對不同的。如果把兩者都放在桌子上,你肯定會選現金的。不信你可以找人試試。

同樣的道理,人們都知道支付寶的利息高,但是仍有很多人選擇銀行存定期。主要跟以下原因有關:

一、存款習慣

當前的存款的主要力量是70後80後,90後剛剛成家立業,並沒有多少存款。而70後80後們,一提起存錢來首先想到的是銀行,為什麼,因為銀行安全,放在銀行裡雖然利息少點,但是更安心。而支付寶,屬於新興的網絡銀行,相對有實體的銀行對人們來說還是缺少安全感。也許這種觀念到了90,00後之後才會有所緩解。



二、攬儲手段

銀行現在為了吸收存款,往往會搞很多活動,存款抽獎,存款有禮等,加上獎品銀行的利息並不低。2017年是最瘋狂的一年,各大銀行爭相送禮,往往為了一萬塊錢,掙得頭破血流。在最瘋狂的時候,1萬元存三個月就可以得一桶大豆油。這是支付寶,無法實現的功能。

三、資產的合理配置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為了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人們也不會只把錢放在支付寶裡,萬一支付寶垮臺了,錢找誰要去。所以為了分散風險,實現資產的有效配置人們也會把一部分錢存在銀行裡。


看金庫的老喬


回答問題之前,先提出一個觀點。第三方金融理財在理財產品市場中佔比還是比較低的,而支付寶算是第三方金融理財產品的領軍產品。

接著來說一說支付寶的發展歷程,支付寶的初衷不是做理財APP,而是為淘寶電商平臺開發的第三方擔保平臺,隨著資金的積累,出現了餘額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新一代觸網的年青人推動了支付寶的飛速發展。



下面回到題目,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要講錢存到銀行,不存到支付寶呢。我想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1、支付寶市場滲透率:

可以說支付寶的是年青一代推起來的,在年青一代人群中,無人不知支付寶。那麼,對於年齡大的人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既然不知道,又如何存錢呢。

2、風險承受能力:

支付寶的發展是飛速的,那麼跑的快是不是就摔得狠呢,也就是說,這是又一定風險的。年輕人又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時在支付寶裡面財產有所損失,進過幾個月或者幾年奮鬥又可以賺回來?那麼年齡較大的人呢,風險承受能力是非常低的,那麼目前什麼投資風險最低呢?恐怕就是銀行儲蓄了吧。



3、存儲習慣,接受能力:

將錢存在銀行,這是經過幾十甚至上百年的做法,突然改變讓相信一個虛擬的網上的產品。有多少人會改變這個習慣呢。況且理財的概念也是在這幾年興起的,所以很多人還是習慣將錢存銀行。

前期看有人問問題,支付寶這麼火,銀行會不會倒閉,有可能,但是支付寶的衝擊只能佔很小的一部分。


西鮮生1


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風險偏好不同,有的人就是承受不了一點損失,而定期存款可謂安全遠高於餘額寶.

2.理財知識受限,還是有部分人不瞭解餘額寶的,所以不敢投.


吾願行雲流水間


這個問題需要從主客觀兩方面談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數十年來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固有思維,特指中國公民,因為以往傳統觀念加上年長之人們的經驗,國有銀行是國家所有,是不會倒閉至少是國家不會輕易讓其倒閉的,這一思維在年紀稍長和農村較老一群人們心中紮根很深,這一方面是對經濟和金融概念認知上的侷限,更重要是對數十年來國家信用擔保的巨大信賴。這一類人主要是中小城鎮和農村中老年人佔絕大多數,人口基數大,是絕對相信銀行的安全可靠性,寧願麻煩,費時也要把錢存進銀行,手握摺子,安心。

第二,出於對網絡安全的擔憂和恐懼,認為存在支付寶等網絡銀行(姑且叫銀行)不踏實,手上什麼依據也沒有,存在手機上,賬上就一串數字,加上對網絡病毒,黑客的懼怕,說不定說沒就沒了;加上,一些錢不須急用,比如老年人的退休金,除日常開銷外積攢起的資金,存個銀行中長定期,省心,不用像放在手機裡日日盯著,很多中老年人也不怎麼玩智能手機,這是一部分人出於省心而樂於存銀行定期。

第三,還有一部分人,現金流量大的人,每次進出額大,比如生意老闆,或富人一族。存出支付寶不便,現在支付寶的餘額寶有每天限額兩萬,封頂10萬的要求,進出不便,加上這部分人不在乎這點利息,要麼是生意週轉用而存於銀行卡里,要麼大資金用於購買債券或基金,股票等,總之是不會放餘額寶裡掙點小利息的。

第四,支付寶經過幾年的發展擴大,在年輕人中,無論城鄉居民,都已人所共知,它的方便,快捷和安全性都已熟知,尤其是餘錢在餘額寶裡不用時還能生息,且利率相當於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幾倍,年輕的吊絲們在享受美好生活之餘,餘錢放在餘額寶裡又有不低的利息,使用方便,何樂而不為?這一類是支付寶等寶類金融的鐵桿粉絲,毫不動搖。

第五,為什麼生活工作中發現還有許多人存銀行?一方面,泱泱大國,人口基數寵大,不可能所有人都將所有錢存在支付寶等。現在網絡支付主要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主,老百姓資金總額寵大,達數十萬億,國內那麼多銀行,光國有就有工,農,中,建,郵等五大超大銀行,還有數不清的地方銀行,股份制銀行等,支付寶吸納不了寵大的資金,為金融安全起見,支付寶現遵照國家金融監管要求,放慢擴張步伐,限制規模過度擴張,是利於老百姓之好事,畢竟防範於未然是必要的。支付寶之餘額寶現在有單個賬戶10萬封頂的限制。老百姓也別把所有雞蛋投放於一個藍子,分散投資,利國利民,畢竟安全第一嗎!百花齊放,百業競爭對民生,對經濟有百利而無害。

大家以為如何?認可者點個贊!與大家共勉!


楚湘閣主



金色的城市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分析。其一就是很多老年人特別是五十歲以上的他們不會使用支付寶,那麼錢只有存在銀行了。


2:很多公司和工廠都需要在銀行給員工辦理工資業務,所以這部分錢也是存在銀行。




3:雖然說支付寶上利息比銀行高,但是銀行畢竟是國家的,所以部分人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對於支付寶還是有點不信任的。


在來說說線上線下的支付並不是支付寶一家,傳統的銀行以及微信都是支付寶的競爭對手。所以說作為普通老百姓的選擇就多了。既然是有選擇的,那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自己的錢隨便怎麼存,可以存支付寶,也可以存銀行或者說存到微信等。


浩浩輝輝的爸爸


主要是現在的很多人網上理財瞭解太少,不敢把錢放到像支付寶一樣的理財軟件中,擔心理財安全問題。放到銀行雖然利息不高,但是這些人相信可以保障資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