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未來是電動汽車的天下,還是汽油柴油車的天下?

用戶4462332502030


誠邀!

在2017年,全球多個國家和車企都紛紛宣佈停售燃油車,而國內發改委、工信部等也紛紛指定相關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一個新風向標。

燃油車已失歐洲這方樂土

1897年,第一臺柴油機是德國人魯道夫·狄塞爾研製誕生。相比汽油,柴油發動機動力大、二氧化碳排放少,由於歐洲油價較高,所以柴油機特別受歡迎!據相關數據統計,2006年柴油車已經佔據55.7%的市場份額。

不過從2018年2月開始,由於城市因可吸入粉塵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超標,全歐洲禁止未達到歐6排放標準的柴油車駛入市中心。

據相關報道瞭解,挪威政黨一致同意從2025年起禁售燃油車。同一時期的還有荷蘭,自2025年開始,荷蘭國內只能出售零排放汽車,到時沒有汽柴油車可以在市場銷售。

2016年12月,在全球C40市長峰會上,巴黎、雅典、馬德里和墨西哥城共同宣稱,將在2025年禁止柴油車進城。

英國和法國也預計在2040年將是全面停售汽油車和柴油車的時間點。

中國燃油車市場

相比歐洲各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國內汽車市場多為汽車政策方面體現,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禁止新建燃油汽車項目,工信部推出新能源車積分管理與碳配額標準;

於此同時,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同一時間,北汽也高調宣佈:在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

電動車的未來

歐洲一面拒絕燃油車,一面迎接電動車。中國則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於是受此驅動,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各車企接連公佈自身在電動車方面的規劃,有的甚至轉向“全電”。

僅從上述各車企中可得知,電動車已然在它們未來規劃中擁有一定的地位。

根據近日乘聯會發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看,去年共銷售556393輛新能源乘用車,其中純電動車銷量為448820輛,同比2016年增幅高達81%。

而且有數據統計,從2015年至2017年,國內共有3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超20000億人民幣,已公開的產能規劃超3000萬輛!

未來是電動汽車的天下,但現在不是!

縱使燃油車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汙染環境的,但是現在就篤定燃油車消失未免也太過消極和武斷。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新能源汽車僅180萬輛。

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但就從目前趨勢來看,個人還是更看好電動車!


車乎官方帳號


如果未來能夠解決石墨烯電池的所有問題,那一定是電動車的天下,如果解決不了,有可能就是氫燃料車的天下!

雖然國家出臺了燃油車的最後期限,但是電動汽車是否能行在國外也沒有定論,如果不解決電池報廢汙染的話,這個將來比石油燃料還是汙染嚴重。還有電池容量在冬天的衰減問題,快速充電問題,都制約電動汽車的發展,除非這幾年石墨烯電池技術突飛猛進,快充技術成熟,要不然電動汽車前途未卜。


而氫燃料動力汽車在日本已經相對成熟,而氫是可以製造再生的資源,如果電池不行的話,氫燃料將會佔據大半市場,氫燃料過程中會產生水,車主會車庫前記得把水放掉就行了。

除了核動力,我想不管社會怎麼發展,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車還是會保留,因為成熟的技術可以軍用,那些機械離不開汽油和柴油。

所以,現在說未來汽車是電動車的天下還是汽柴油車的天下都為時尚早,因為科技在進步,人類在發展!

我是瓶頸蒼穹,來自古城保定,關注我不迷路,歡迎我們一起討論寵物,保定,汽車各種問題!


保定微評說


誠邀,感謝!

在未來,隨著石油資源的耗竭,人類獲取汽柴油的方式肯定就沒有像現在這樣容易與快捷,但小編認為它也不可能會完全消失。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髮展,對傳統能源的不斷深入研究,可能未來人類還會有更多的汽柴油的生產技術,或者說開發,大規模量產更多的代替汽柴油的其他傳統能源,因為別忘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們地球的天然氣和可燃冰的儲量還是非常驚人的,只是還沒一個創新的更完美內燃機技術與之匹配。所以這裡探討以後汽柴油的機動車是否會消失也不免太過武斷消極。



儘管目前來看,全球各個汽車廠商都在大力研發推薦電動汽車,其中不乏一些巨頭也聲明在未來幾十年會逐漸關閉傳統汽柴油汽車的生產,特斯拉也在電動車領域佔據絕對龍頭地位,我國汽車行業在電動車領域也佔有重要一席,似乎未來電動車領域一片美好,但是我們也別忘了,電池技術的瓶頸已經有好幾十年沒有革命性的突破了。因此帶來了電動車的一個先天缺陷:車輛重,續航差,難維護,充電慢。如果以後的電池依舊沒有革命性的顛覆,依舊沒有新材料代替,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它的普及依舊困難重重。




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但就目前趨勢來看,對於電動車與汽柴油車,個人還是更看好電動車,但如果問會不會是電動車的天下,誰也不敢保證,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出現顛覆性革命性的汽車動力的技術出現,畢竟地球上還有太多太多的物質能變成能源,只是我們還沒發現應用而已。

以上,個人愚見!


行走的瓦罐


關於電動汽車本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未來一定是電動汽車的天下,並且“未來”這個詞看似很遙遠,其實最晚十年最快只要五年電動汽車將會大面積普及。

說說本人的理由:

關於電動汽車發展的理解和分析,在“吳總說車”的問答中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大家可以關注我一下。

2018年2月,國家發佈《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這個題目有點長內容有點枯燥,我就翻譯一下吧:



中心思想就是補貼的方向變化了,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慢慢減少了。補貼轉移到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運營等環節了。

說白了就是像快遞的最後一公里,把這最後一步解決了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現在電動汽車在技術上生產上、銷售上等環節都沒有問題了,對於想買電動車的人來說最關鍵的一個點就是怎麼充電。


現在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補貼建充電站和充電樁。

如果每隔幾公里或是十幾公里就有可以充電的地方,那馬上立刻就可以普及了。

只要國家支持中國就沒有辦不了的事!


吳總說車


肯定是電動車的天下,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的不斷普及,資源的逐漸枯竭等因素都迫使我們未來要普及電動車


首先,作為燃油的替代資源,電動車必然要逐漸大行其道,世界上目前的燃油儲備正不斷減少,在沒有更好的資源可以替代燃油的情況下,電動車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電動車的普及可以減少環境汙染,不得不承認,現在車輛尾氣造成的大氣汙染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為了人類的未來和發展,也要普及電動車

再次,由於電動車正處在研發和測試階段,這期間最有可能用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過渡,之後在逐步普及電動車





另外電動車還有噪音小、節能,線性加速好,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等優點。


公元乙


未來肯定是電動汽車的天下,環境和能源危機是全球面臨的問題,推廣普及電動車對於保護環境和解決能源危機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第一,趨勢以及政策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化”已經成為汽車圈的主旋律,在世界範圍內,法國、荷蘭、德國已經提出停止銷售燃油車的計劃,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已經於4月1日開始實施,中國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第二,電動汽車比起傳統燃油車更有優勢,因為沒有尾氣排放,電動也被稱為“零排放”汽車。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更低的噪音,由於結構相對簡單,維修時也比傳統汽車更加方便。

第三,電動汽車發展的難點也正慢慢被克服。一直以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以及充電時間都阻止了電動汽車的發展,不過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推廣、完善,電動車電池技術的發展進步,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已經不足以阻止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汽車價格的平民化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讓更多的人樂意購買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成為主流已成大勢所趨,不過這個未來或許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Myautotime


新能源汽車是將來的趨勢,汽油柴油都會逐漸淘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提倡發展新能源汽車有一個理由,就是世界上石油不夠用了,之前有說法是最多還用40年。但後來又有專家說石油會自動再長出來的長出來😱



先不管真假吧,總而言之,全球變暖是事實,主要跟汽車尾氣排放有關,最近每年冬天到了供暖的時候,都會限行,嚴重的還要單雙號限行。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理所當然,汽油車以後早晚是要被停產的。以後綠牌車將開始滿街跑了。

我家再買車就準備買個電動的了,上個綠牌牌。

就單純說綠色環保,為了保護環境,節能減排這一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錯不了。政府都支持的


冀錄豆媽的生活VLOG


恐怕是的多種燃料共存了,現在由於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限制,在續航里程方面遠遠不如其他燃料汽車的續航里程,而且現在對於其他燃料汽車來說,更換成插混動力電動汽車不僅能夠使得自己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名頭和補貼待遇,而且在續航里程方面也是大大超過純電動汽車的。

最重要的是不受電能耗盡尋找補充的限制,隨便加點燃料就能繼續行駛,但是純電動汽車如果想要補充電能,那麼對於現在並不完善的國內新能源市場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在純電動汽車的市場還沒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其他燃料車也是一種過渡,所以短時間內還是會和純電動汽車共存的一種狀態。


汽車能量社



星辰191549800


未來必定是以電動汽車為主導的新能源車的天下。

燃油車發展到現在,已經備受能源和環境的考驗,各國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探尋一種綠色節能的新能源。

全球能源和環境面臨巨大挑戰,汽車作為石油的消費大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很大,所以進行變革迫不及待。

從未來趨勢看,隨著政策的引導和新能源技術的成熟,選擇新能源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傳統燃油車被替代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但是電動汽車目前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蓄電環境,電池更換成本等使得電動汽車仍然無法超越燃油車,隨著電池成本下降,充電環境完善,續航和充電時間技術的突破,電動車將邁向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