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什么是非遗?

非遗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遗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饮食

是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字

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

一种非遗美食就是一个故事

无不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地道的生活习惯

带着人间烟火

传承其独特的历史味道

让我们一起细数咱们山东有哪些非遗美食吧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周村烧饼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村烧饼

产于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淄博周村

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资治通鉴》记载

汉恒帝延熹三年

有贩胡饼者流落山东境内

世代相传,风靡各郡县

“胡饼”就是芝麻烧饼

清朝末期

周村出现烧饼作坊

几经改进才使真正意义的周村烧饼脱颖而出。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周村烧饼有着“薄、香、酥、脆”的特色

堪称“饼中一绝”

被誉为“可以吃的文物”

2008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周村古商城里有一座周村烧饼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周村烧饼的发展史

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个制作过程

烧饼有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

可以买点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呢

曲阜孔府菜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孔府菜是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

也是传统鲁菜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吸收了宫廷菜、官府菜、民间菜的烹饪技艺

加之千百年来孔府名厨巧师们的

潜心切磋、不断创新

逐渐形成了烹饪技法全面、制作精致的风格

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德州扒鸡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

是著名的德州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之一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

德州扒鸡就被作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

2014年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州扒鸡闻名全国远销海外

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扒鸡是做鸡的一种独特技法

做出来的扒鸡五香透骨肉嫩味纯

味透骨髓鲜奇滋补

造型上两腿盘起爪入鸡膛

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叉而出

全鸡呈卧体色泽金黄、黄中透红

济南油旋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油旋是济南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也是老济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

因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

故名油旋

2009年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济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热吃

刚出炉的油旋外酥里嫩葱香扑鼻

再配一碗“济南名饮”——甜沫

这就是一顿最正宗的老济南早餐啦

泰山驴油火烧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泰山驴油火烧全称是泰山范镇驴油火烧

据传范镇驴油火烧源于汉武帝东封泰山时的一次庆典宴会

后来又得到唐宋帝王的青睐

使其名声大振

2013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泰山驴油火烧以精粉和驴油为主要原料

配上椒粉、茴香粉、芝麻、香油等调料

揉成面酥并压扁擀成圆饼

蘸上芝麻烙熟即可

驴油的特殊香味

以及酥脆的口感

搭在一起口感堪称一绝

菏泽单县羊肉汤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单县羊肉汤创始于17世纪初清嘉庆年间

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单县羊肉汤早已载入中华名食谱

被誉为“中华第一汤”

2013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单县羊肉汤独具特色

色白似奶水脂交融

质地纯净鲜洁爽口

吃在口中,鲜而不膻,烂而不糊

不仅是一道适口的美食

而且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临沂糁汤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糁(sá 方言),又名“肉粥”

是临沂一带的一种传统名吃

相传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

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

当时叫“肉糊”

明朝时期定为“糁”

2013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用羊骨、牛骨烧制一锅羊汤、牛汤

将肉切碎备用

碗里磕一个鸡蛋打散

滚开的羊汤、牛汤往里一浇

再撒上相应的肉末

这就是“糁”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在临沂地区

喝糁有四大讲究

即“热、辣、香、肥”

一碗浓而不腻的热糁

再配上酥脆可口的吊炉烤排

这种吃法才最正宗

烟台福山拉面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烟台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是烟台地区的特色美食

2013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福山大面以柔滑鲜美、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著称于世

它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

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

在海外也享有盛誉

韩国、日本、美国等中餐馆仍有不少都挂着福山大面的招牌

潍坊朝天锅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潍坊朝天锅是一道传统名菜

相传,朝天锅是郑板桥所创

清朝乾隆年间

郑板桥担任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县令时

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了解民情

见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

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

为路人煮菜热饭

锅内煮着鸡肉、猪的肚与肠、肉丸子等各色肉品和豆腐干等

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朝天锅肉肥而不腻

汤清淡而不浑浊

加以薄饼卷食

令人回味无穷

2013年朝天锅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铁公鸡”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聊城铁公鸡是山东省聊城地方传统名吃

始创于清嘉庆年间

2013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铁公鸡是老舍先生送给聊城魏氏熏鸡的雅号

所以在山东当地

铁公鸡已经成为聊城魏氏熏鸡的别称

又名铁鸡

铁公鸡色泽黑亮

柔嫩骨酥色鲜味美

入口余香深长

滨州锅子饼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滨城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

清朝末初创已有百余年历史传至几代人

2007年,锅子饼被列入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锅子饼,呈蛋黄色,饼美味香

以其做法精细

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腻

味鲜可口老少咸宜

成为黄河三角洲甚至中国食品的一绝

崂山凉粉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而崂山人的夏天

是从一碗凉粉开始的

崂山凉粉可谓是老青岛的冰激凌

青岛的凉粉起源于崂山道家

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以石花菜、海菜、鹿角菜等为原料

加上崂山山泉水

以慢火熬制而成的冻菜凉粉乃崂山一宝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冻菜又名石花菜

是一种生长在崂山沿海礁石上的海洋植物

用冻菜加工制作凉粉成为崂山当地的一种饮食文化和民间习俗

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山东——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几样?

其实不只是非遗美食

我们从小到大吃的美食小吃

哪一样不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呢

当你再吃到那些家乡美食时

除了美好的口感记忆

也能写下关于它的故事和历史

就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