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初發病的抑鬱症患者總說自己無病而拒絕到醫院治療?可以用粗暴辦法騙或綁帶到醫院嗎?

九里香d愛


既然不肯就醫,你怎麼知道是抑鬱症?

很多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都會有抑鬱症狀,未經專業人士診斷請不要私下定論。

如果確實已診斷抑鬱症,不建議強迫就醫,抑鬱症患者有自知力,希望可以尊重他們的感受。但如果出現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為可以例外,優先保障生命安全。

精神分裂症沒有自知力,極端情況下需要考慮強行送院。


心理諮詢師丁思遠


出發病的抑鬱患者說自己沒病,拒絕到醫院治療,可以採取哄騙或者暴力的方法弄到醫院治療。因為這個病,只要得了,就覺得自己沒病,所以拒絕治療,當年我家的就是被我們騙到醫院🏥,走到醫院還想打醫生,別幾個年輕醫生立馬拿下[我想靜靜],打了一針鎮定的針。就這樣在醫院住了40天[酷拽]。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幫到你。[害羞]


春日氣泡



一盞茶的恬靜


什麼樣的抑鬱症患者適合藥物治療,什麼樣的抑鬱症患者可以不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患者的抑鬱只是停留在輕度抑鬱發作,在一天中的一部分時間,存在明顯的抑鬱症狀,但抑鬱症狀對於生活並沒有造成明顯的影響,雖然很“抑鬱”,但仍然可以繼續學習和工作,那不到醫院治療也不是不可以。陸林院士曾經說過,輕度抑鬱發作的患者是可以接受非藥物治療的,比如心理治療,比如自我調整,比如飲食治療,比如運動療法等等。但如果已經達到中度,甚至重度抑鬱發作,就一定要進行藥物治療,因為中度以上抑鬱發作,單純的心理治療是無效的。

所以,如果你說的首次發病的抑鬱症患者抑鬱程度只是停留在輕度抑鬱發作的程度,強制他來院的收益不見得會很大,可以幫助他尋找適合的心理治療師,或者嘗試依靠旅遊和運動的方式進行調整。但如果達到中度以上抑鬱發作,就應該儘快進行藥物治療了。

另外一件不能忽視的重要事情,抑鬱症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的慢性精神障礙,雖然發作間歇期可能恢復正常,但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加,還是會表現的越來越嚴重。所以,醫學統計上得出的結論是抑鬱症患者的首次系統治療是最關鍵的,如果首次治療的抑鬱症患者保證足劑量,足療程,且抑鬱症狀完全消失的前提下,是可以有50%的患者今後不再復發抑鬱的。所以,如果夠嚴重,而且首次治療,還是想辦法去醫院的收益大。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不承認自己有病?

一般我們說抑鬱症患者是可以存在自知力的,也就是對於疾病的認知能力是可以完整存在的,但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有完整的自知力,而且一些患者就算自己知道自己是抑鬱症,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也不願意承認,甚至潛意識裡面仍然在否認。

原因很多,比如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很有限,很多人不瞭解抑鬱症的基礎知識,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相信有抑鬱症的,在他們看來抑鬱症的患者就是“想不開”,是“懦弱”,是“矯情”。但他們哪裡知道,抑鬱症是給人類造成巨大負擔的世界第二大疾病,僅次於腫瘤對人類的巨大負擔。

另一個原因就是社會上的一些不正確的言論實際上也加重了抑鬱症患者的病恥感,生生的把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變成了一件丟人的事情。所以也就很容易出現我說的那種在潛意識裡面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病,而且有病也不願意去醫院住院治療的情況,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很丟人。

有病治病,哪有什麼丟人的事情,希望我們能摒棄這樣的錯誤思想,給抑鬱症患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愛,讓他們不再有所顧慮,儘快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我說精神


首先你怎麼判斷他是抑鬱症?他之前有看過相關的醫生嗎?

第二,一般患有精神分列症,抑鬱症,躁狂症等的患者可能自知力會缺乏,他的自知力是不全的,也就是說他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患了這個疾病。所以呢,在他看來他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所以你若強行把他帶過來,只會引起他的一個憤怒或者是怨恨。

當然,在我從事精神科七年以來,自願就診或者入院的患者也是佔極少數的,一般自願就診患者都是自知力較全。

關於你說的方法,絕大部分家屬是採用綁帶綁著四肢或者連哄帶騙的帶過來,這個是很常見的一個做法,或者你跟他說去醫院做個身體檢查。當然如果家屬搞不定,出現傷害他人或者傷害自己等極端行為的話也可以報警,警察協助送過來醫院。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精神小夥黃護士


首先,抑鬱症是心理問題,有沒有病當事人最清楚,憑什麼就武斷的給人貼上抑鬱症的標籤呢?

其次,心理問題不等同於身體疾病,當事人內心緊鎖不肯轉變,你用打針吃藥這些外部手段有什麼用呢?心病還要心藥醫啊。

再次,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成因在於執著於錯誤的方向。當發現對方出現一些負面情緒思維行為時,不要大驚小怪小題大做,越是關注它,談論它,就是在強化和落實它。尤其不能動不動給人扣上抑鬱症的帽子,這個帽子一戴上,就太可怕了。真的害人!






寬寬心放輕鬆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看見的是交流溝通方式出現了問題,對於有心理問題(抑鬱症患者)的這個人來說,其他人不是在幫助她(他)。而是在“治”他(她)。是一個人自己“治不了”他(她),想找另一個人(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幫助著“治”他(她)。而不是幫助,愛她(他)。所以他(她)不想就醫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

用粗暴的手段(綁),和欺騙的方式方法帶去醫院或者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對於問題的解決,沒有絲毫的益處,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我們要認真看看這個人(初發病的人),他(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他(她)需要的是“愛”“恰到好處的愛”,而不是“欺騙”、不是“綁”、不是“治”“治療”。

真正的“愛”,“恰到好處的愛”是解決一切心理問題(包括心理疾病)最好的“藥”,心病還需心來“醫”。有心理問題的人(初發病的抑鬱症患者)的親人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儘可能不要“自以為是”,加重問題,傷害到初發病的患者。。。大家需要不要著急慢慢來。。。和諧的關係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基礎。


羅桂田心理諮詢


已經確診為抑鬱症了嗎?

如果沒有出現打人傷人行為,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能對病人採取約束或捆綁。





猛哥談心理


不可以,本來抑鬱病人就敏感,多疑,愛亂想。不能用強制的手段,強硬的讓初患者去看醫生。最核實的方法是讓患者信任的人和患者一起確認自己的病情,然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聽醫生的建議,讓信任的陪伴患者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