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下,如何理解有人說古人50歲的人生很長,今人80歲的人生很短?

有媽的靈魂


以前車馬慢,可以打發時間的東西很少,談個對象一年來回也只能三五封信,一談就是一輩子。


愛聽細雨聲


我用“相對論”來分析題主所描述的話題。

讓我們先穿越到古代社會看看。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是指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自古以來能活到70歲以上的寥寥無幾。

有人做過統計,中國自古以來約三百位帝王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不少帝王在30歲左右就命歸西天,象乾隆皇帝活到80多歲的帝王可謂鳳毛麟角。一國之君能享受到當時最好的食物營養和醫療保健,尚且未能活得更久,何況黎民百姓呢!

(近代的例子是,解放前夕,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未超過40歲)。

古時候,人的壽命之所以很有限,是與當時社會生產力低、科技水平低、生存條件差有關,很多人死於饑荒、瘟疫、戰亂。

為什麼說“古人50歲的人生很長”呢?是人們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生存下來實屬不易,長壽更是艱難,能活到當時的平均壽命已很幸運了。相對於當時的不足40歲的平均壽命來說,50歲已是高齡了,可遇不可求,古人當時的感覺是“50歲遙不可及,不要奢望了”(好比今人遙望100歲高齡)。

下面,讓我們看看中國當代社會。

國家衛健委的人口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77歲,全國8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2%;預測到2050年時,全國8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10% 。

在現實中,人人有同感,你在大街上、公園裡可隨時看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有時還看到七旬老人陪護自己的父母在公園蹓躂。不管農村還是城市,不少八九十歲老人還能生活自理;有的長壽村,百歲老人比比皆是,大多耳聰目明,思維活絡,口齒清楚。

現在的平均壽命比解放初提高了三十多歲,為什麼有如此顯著的進步呢?這得益於國家的和平、社會的穩定、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食物的豐富、營養的均衡、社保的完善、醫療保障水平的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和健康意識的增強。

常聽老年人不無自豪地說:“你們年輕人是掙錢吃飯,我們老年人是吃飯掙錢。只要我們吃得下飯,就能掙到錢。現在好活人,老年人多活一天都是賺到的。”

是呀,平均預期壽命已是77歲,距80歲僅僅半步之遙,80歲僅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里程碑,再活一、二十年也是可能實現的,不是幻想,是可期可盼的。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日子這麼好過,誰都認為80歲人生很短,誰都想再借蒼天500年。如果秦始皇穿越到當代,他更會念念不忘尋找靈丹妙藥,以圖長生不老。

現在以“相對論”打總結:當日子難過的時候,人們的感受是度日如年,50歲的人生很長;當日子好過的時候,人們的感受是度年如日,80歲的人生很短。


喜陽羊


對於“古人50歲的人生很長”,是因為我們記住的是、有精彩故事人生的人。

因為我們接受的是仁義善愛思想教育,學習的榜樣是名醫名匠,名將名臣。知道的是騷人雅士,人皇人師,人雄人傑和歷次轟轟烈烈事件的英豪人物……

歷史上,無論風流才子,還是風雲驕子,他們都是有功勞、有貢獻、有故事的時代人物。

對有故事的人、我們覺得他們的人生生活豐富多彩。那些精彩的人生故事、悲壯的人生故事、偉大的人生故事很多、很多……

即使是在那人心齊,泰山移,鼓舞人心的人定勝天時期,同樣有很多很多可愛的、感天動地的英雄故事……

疫情下,我們最可愛的、請戰奔赴第一線的,軍人、醫、護人員,以及科學專家,同樣有著可歌可泣的、時代的革命英勇故事……

那又為什麼說今人80歲的人生很短呢?這是因為今天我們真正過上了幸福美滿、快樂的日子。

正因為我們幸福,我們快樂,所以我們才更加珍愛、我們才更加留戀人生。

就連那些七、八十歲跳著歡快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也唱出了今人的心聲“……,……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


與浪共悟的妦


針對古人50壽命說很長,如今80歲壽命說很短,從一些資料瞭解到的古人的人均壽命相比當下是短了很多年,古時候每個時期人均壽命也不一樣,如果平均壽命在40歲,那麼超過了40的50歲就應該算長壽了,那時候好像和如今比就是“壓縮版”,讀書就幾年,十幾歲,成家了,二十幾歲帶著成群的孩子,一大家人過日子。

如今的孩子,讀書用了差不多整個人生的頭20年,社會上拼搏幾年,30多歲不急著成家,四十多歲事業才起步,所有的人生大事都在推遲,再推遲,日子雖然都是同樣一天天過的,還是覺得緊張,以至於80歲還有未完成的事情。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多歲高齡;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84歲高齡,都活躍在一線,他們就是用半生的經歷在學習,在搞科研,所以,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和古時候比,就是我之前說的20多年用於文化的學習,推進了社會的發展,80歲,90歲,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為人類做貢獻。


很特別的自己


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了這個時代!我們更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了中國。

有資料表明:古代人均壽命不足30歲.。如果活到五十歲那就肯定是長壽。

古人要活到五十歲可真不容易!

由於生產力低下,生活的必須物質潰乏。從孃胎裡開始就得不到豐富的營養。不健康的胎兒,畸形胎兒的就有一定的比例了。接下來能活多久神仙都說不上來,就算你健康出生,接下來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缺吃少穿缺乏營養。會讓你甭說跑,就還沒有開始走你就輸了。大多數人的唯一希望就是:能繼續活下來!

隨著一天天長大,肚子可以不填飽活兒卻不能不幹。生產力低下,日常生活靠肩挑背磨。須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由於營養不良,無異殺雞取卵。體力透支嚴重、身體素質極差。不良的體質經不起風雨。從來就沒有過注射疫苗,一次風寒感冒的併發症就可以把人擊倒。甚至丟掉性命。

由於醫療條件的太落後,沒人知道醫院為何物。得病了得不到及時治療,只能聽天由命。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死了。

在古代,出現瘟疫、麻風、霍亂,因無法醫治,都是屠城的,並用火燒一次,再用石灰化水灑一遍。很多少數民族和姓氏,都是因為這樣才被滅絕的。歷史記載從商代以來的500百多次大的瘟疫屍橫遍野。幾十裡沒有人煙。

古時戰亂頻頻,瘟疫橫行。活著都是幸運,活到五十歲,不敢奢望。

反觀:生活在現在社會實該慶幸!

從成立新中國耕有田,有了飯吃!改革開放吃飽了飯,蓋上了新房,改善了居住環境,解決了吃住的大問題。身體素質整體得到了一個很大提高。

改革開放40年到如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生活方面從填飽肚子到了注重合理的營養搭配。身體健康得到了保障。

交通方面從出門靠走由汽車、高鐵、飛機而取而代之。讓人不再那麼辛苦。通信靠吼也被手機電腦,4g即將被5g所替代。方便而快捷!

醫療方面,從2016年以來全國共有醫療機構983994個,床位741萬張。基本達到了要求。有了病就可以得到及時治療。今年的新冠肺炎肆虐,厲害了,我的國!向人民,向全世界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現如今,中國人民平均壽命高都高達了77歲,活到80歲你說多嗎?真不長!


哥也圍觀


《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就按人類發展情況而言,​今人壽命長於古人。可古人在不長的時光裡,真真切切感受著四季,順應著春華秋實,與自然是那麼的和諧,萬物各有所息。社會發展了,人均壽命長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為什麼我們的腳步卻是一直匆匆又忙忙,我們主宰大自然的慾望膨脹到不能停止,在累極喘息的時候驚覺已白頭。這種驚恐在生活方式被迫式暫停時,是多麼的無措。

嗚呼!萬語千言,不說也罷。​想想春風吹來天地安生後該如何善待自己和萬物吧。


臣安djy


這個問題,猛然一看似乎簡單

,可仔細一想,就不是一開始想答的答案了!80歲不算長壽

,也好像是!我大伯89歲時,因意外去世。就將近90了,還在看書寫字,算帳!大媽活了一百出頭!二伯去年病逝,也是100零點吧!就我父親病去時也80歲了!我母親也87了,身體還挺好的!至於古代,我們又不能穿越去看看,也只是猜猜而以!書上記載詩人張憲,80多了還在娶小妾呢!穆桂英83歲還掛帥!孔聖人,也活到80好幾吧!


墨潤江南客


對於過去,沒有冠狀肺炎病毒,沒有非典,更沒有霧霾。對於古人五十歲來說,沒有病毒的威脅,人生的道路的確還很長。而今在疫情蔓延,危伏四起的特殊時期,作為八十歲的老齡,也覺得人生真的不長了,也許隨1時就在眼前。所以疫情當下,珍惜眼前,人人有賚。


開心果211285684


古代制度不平等,大量無土地的人,土地大部分掌握在皇室,貴族手裡。官紳不體恤平民,窮人太多,沒什麼吃的。有時也看不起病,各朝代開國皇帝后2一3代時期勵精圖治要好,一般末期都是貪官汙吏橫行,民不聊生,經常戰爭,醫療也沒現在好。所以古人能活5O歲也就是長壽命。


DHrg


這個提問,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古往今來,長壽是人們追求和嚮往的夢想,王侯將相,達官貴人,貧民百姓,都想長命百歲,長生不老。不管有設有疫情,生活好與不好,都想活下去。此所謂好死不如爛活也。古人也沒有認為自己50歲就老了,反而認為老有所為,是認為人生50歲後才有所作為。70歲,80歲的人也很多,但他們也還是想活得更長命,上有秦始皇求長生藥,太上老君煉仙丹,下有貧民百姓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長久。所以說古人,今人值到死時都想再活500年。哈哈哈!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