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感觉高中语文老师讲和不讲没什么差别,现在很迷茫,求老师帮忙解决一下这问题,高中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

老兵东雷


我们先列出这个高中孩子的问题点:

1,语文老师讲和不讲没差别。

作为一名20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对孩子的这种感觉颇有些羞赧。毕竟,都是语文老师,初中学生有时候也会有这种迷茫。

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很简单,“所学非所考”。语文从小学到高中,年级越往上升,考试内容就离课本越远。中考试卷几乎已经与教材没有关系了,高中所学的课文更是与考试题目相去甚远,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为过。

试问,有哪一个科目是这样的呢?

这样的学考完全脱节,造成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学,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因为,以课本为本对其他科目可行,对语文来说就是一个笑话。

曾经有许多学生问过我:老师,既然书上的内容根本不考,我们不是正好可以不学它了吗?

是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若悬河,恰好是考试完全不考的东西,你说学生还有什么心思去学?

所以说,现在有些教材编撰者整天搁那儿吹嘘,说语文教材怎么怎么好,那就是不要脸!编了那么多根本用不上的玩意儿,纯属浪费时间。

到这里,我赞同孩子的说法,但要加一个限定,就是语文老师讲课文,学生听与不听确实没多少区别。

我当年复读过一年,语文书根本都没翻过,语文课也基本不上,却比应届当年多了10几分,因为我对语文的感悟能力提高了。

2,语文老师讲和不讲还是有区别。

区别在于语文老师会不会讲?

既然语文考试如大海捞针,怎么着也捞不到,那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跟其他内容也没什么区别,都可以当做语文学习的素材来处理和应用。

语文老师可以把课文当例子来讲,不从考试上讲,但从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来讲。

一讲输入,拿到一篇文章后,都有哪些输入方式?比如读,分朗读和默读,浏览和精读,讲这些给学生听,便是授人以渔。

二讲处理,怎么把学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去?需要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把单个的知识点连接成知识网络。

三讲输出,怎么把学到的东西拿出来用?一篇课文,讲它好在哪里,不是为了让学生背出这些来,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两样本领:一是鉴赏,二是创作。

3,怎样学好高中语文?

分两种:

一是提高语文素养,树立生活即语文的理念。一切素材皆可为我所用。在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都可以有意识地思考,这是语文之道。

二是提升考试水平,有选择地进行分专题训练,按照高考题型刷题,做到熟能生巧,符合规范。

关注我,看更多精彩内容。


剑客谈教育


我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一所省重点高中任教多年,看到这个问题,很尴尬,但出奇的有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我当初在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样,怎么学的。每当这时候我就异常别扭,不知道是该撒谎还是实话实话——我高考语文126分,但我在高中的时候,上课从来不听老师讲课的。——此时我是老师,这么说的话以后谁还听我讲课呢?

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折中的说法,我告诉我的学生:如果你自觉有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比在课堂上听我讲课更有效果,可以和我交流,我会答应给你一段时间来验证,这段时间里,你可以不听课,不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但你一定得列出来比较详细的计划给我看。

事实证明,这类学生还真有,有一个学生高三告诉我他早上起不来,语文早读效率太低,而且平时上课,他一有机会就找我讨论课外书,从佛经到德国哲学,问得我心慌。对他来说,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和他交流读书内容的人,比一个手把手教他怎么答题的老师更重要也更有效。后来这位同学考入了北京大学。


当然,讲这个事例并非是说语文不需要听老师讲课,而是说学习语文,你必须得有方法。

很多语文老师喜欢总结答题套路,我们管这叫“学院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套路并不足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游刃有余。以19年的语文全国卷为例,我们最常讲的套路无非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鉴赏,那么今年高考到底有多少分的套路题呢?我们可以简单列举如下:

由图可知,全国一卷的套路分析题共6分,全国二、三卷的套路题为12分——大多数的技巧总结,只是为了应对这十多分的题目。

另外,高中语文课堂有一半时间用在了文言文上,但很遗憾,文言文的主体一定得是学生而非老师,靠老师课堂上补充文言知识是不行的,因为重点不是老师补充多少,而是学生记了多少。

这样的语文课堂,确实相当低效。

那么高中阶段,有什么具体方法能够学好语文呢?

一、古诗文多背,多背,多背!

如果你是新高三的学生,你的名句默写也许只需要背诵高中十四篇古诗文,但我强烈建议你向高一高二的学生看齐:背诵七十二篇!

这七十二篇,基本囊括了高中所有的古诗文的学习,把这些内容彻底背下来而不是简单理解,彻底能翻译而不是只记该如何默写,这样一来,不唯名句默写有用,文言文的背默足以让你的文言知识积累更进一层楼,古诗词的背诵也可在作文中大放异彩,更别说你的文化底蕴,就在背诵中奠定基础。

二、积累本坚持,坚持,坚持!

这里推荐六个“一”积累本。

1.一句格言

格言就是名言警句的积累。其功能有二:其一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启迪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成为心灵鸡汤一样的存在;其二是应用于作文的写作,不管是名言引入式的开头还是在论证过程中引用名言,或是结尾利用名言点题,都不失为一种深度。

2.一首好诗

对诗歌鉴赏,学生一向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这一积累,就是给学生热爱诗歌的勇气。左侧摘录诗歌原文,右侧摘抄对诗歌的鉴赏,或者摘录某道题及答案。这样的积累,也是兼具审美和实用,如果能够及时消化,慢慢就会对诗歌越来越有兴趣。

3.一段美文

所谓美文,满分作文的片段可,名家名作亦可,甚至同学之间有什么好的词句亦可。内容不限,在六个一中,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

4.一组词语

此法是应对全国卷试卷中的成语熟语的考查,这一点来不得任何懈怠,不断进行成语的积累势在必行。当然,你如果想在此进行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积累,也不无不可。但不管积累什么,都必须强调释义!

5.一篇心得

其实“心得”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这个模块可以是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可以是生活感触,或者课外练笔,唯一的要求就是原创!这个最灵活最自由的一个模块,也是学生最令老师感到惊喜的一项。有人在这里和老师交心,有人在这里尽情展现自己的文采,也有人突破文字的局限,以图画的形式挥洒智慧(偶尔为之)。

个人建议,这一模块以作文片段的练习为主。

6.一则素材

目前高考作文依然是以材料作文为主,侧重故事类材料和时事评论,因此学生可在这一板块进行相关的素材积累,素材来源为教师推荐、日常阅读及同学互相推荐。

三、现实要关注,关注,关注!

看一下19年各省的作文就知道,我们的作文导向,依然是回归传统和关照现实的综合。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法绝对不适合语文学习。你的作文里,最好有鲜活的素材,能够展现出你对现实的关注以及主人翁意识。


在这里,特别推荐中央电视台每周末《新闻周刊》,四十分钟,内容丰富,有叙有评,三观正,惹人思考,当是全国卷范围内考生的最爱。

总结: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它不需要像数学一样动辄几个小时刷题,而是需要你利用好每天的碎片化时间,少量多次,养成一种生活处处皆不忘语文的习惯,如此,则素养自蕴,读写功力也会在细水长流中突然爆发,产生质变!

如果朋友们有什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欢迎留言交流。


金牌小书童


深有同感!我高中教语文的是个女老师,感觉她讲的语文课太太太一般了,讲不讲都一样~~重点课文领着读一遍,学学新字词,词组,然后讲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课文重点段落。这样的课谁都能上!听她的课就像喝白开水,一点儿滋味都没有。那时一直羡慕隔壁班的语文老师,是个矮矮瘦瘦的五十多岁的男老师,他讲语文课的时候声情并茂,底气十足!那蛊惑的声调简直了,隔了厚厚的一堵墙,我们听来,仍能感受到一种激情四射的魅力!真是羡慕啊!唯一让人感动的就是冬天班里好多同学感冒,我们的女老师熬了一大锅红糖姜汤端来给大家喝~~老师的善良亲厚令人感恩,教的课嘛,不过尔尔了~~但是很奇怪,不管在哪个阶段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语文成绩总是最好的,所以感觉语文成绩多数还是大部分靠自己的领悟能力和对文字的一种敏感度……[捂脸][捂脸]


l翠微居l


不吹也不黑,我高中一开始非常认真,但是基本不及格,后来干脆不听课了,还是那个分数,就是感觉语文课跟考试基本没关系,除了背诵的诗歌和文言文,到了高三基本绝望了,后来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置死地而后生,发明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后,语文就没有低于120分,最后高考122分,排第一位,从原先的倒数最后排到第一你说讽刺不讽刺?别人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语文,还不如我这种破罐子破摔的考的高,所以语文这玩意儿上课打瞌睡,我是完全理解的。能把语文课讲到学生不打瞌睡的,我都觉得是神!


管东发金解数学


真要说语文怎样才能学好,还问不知道怎么说呢!有次同事问我和我们家宝贝语文怎么学,我和宝贝都有些犯晕!我高考时语文考了106分,哦,那个时候满分120。孩子高考139分,满分150分。按说考的都不错,平时成绩都属于一般都没有系统的复习,兴趣来的时候翻翻书那种。

真要是分析什么方法,我和我们家宝贝对语文学习的共同点:一,大量的阅读,从初中开始,我那个时候文学作品不多,整个初中,读者文摘,中篇小说选刊,收获,青年文摘等等期期不拉,手里没钱,省出早餐钱和不多的零花钱来买。不解渴,家里有四大名著,封神榜,背着父母偷看。一年一遍红楼梦,到高考,六遍,后来大学又看了两遍,到现在八遍。水浒,西游,三国,都看了一遍。现在家里还有一本孙子兵法,定价6角,书皮都是粘了又粘,我在书架上找到他的时候十分的不可思议,这本书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呢?

孩子就好多了,也是偷偷摸摸的看,因为我给她推荐的人家可不喜欢,她喜欢的我没要求。直到有一天我和她聊起明朝,我惊讶的发现,张居正,严嵩,徐阶,隆庆,嘉靖,万历她谈的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般的,我可真吓了一跳,什么官居一品,雅骚,那些历史类的网络小说,人家可是背着我们看了一厚摞。

我和闺女对语文的兴趣,就一点,大量的阅读,超大量的阅读。主要是课外书的阅读,其他的方法,没了!


谈笑的渔夫和樵夫


我是高中语文老师,我回答。

多阅读,多练笔,上课可以不听。小时候阅读量够的,一句不用听。说实话,我上学时语文课也不听的。

心里有底的老师上课也不会讲那么多。老师讲多一分,学生就读少一分。公开课除外啊,要信息量,要高效,要热闹。

以前读书不够,高中也能补,读之上再加一个背字,每周背一篇,每两周写一篇,如果能做到,上课好好睡。

高考总复习之前,一张卷子也不用做。高考轻松125分


玉山话语


我是一个学渣,平时成绩不理想,但每次权威性考试(指当时的预考和高考)都还不错,大概是一二名。因为偏科,高考全校文科总分第二,远超高考录取分数线(只因体检时医生怀疑有病而落选)!

我最不喜欢听老师讲课,也从没在意老师在讲台上讲什么。我只按自己的计划和兴趣在学习和复习!

个人认为,学生入校读书的主要好处无外乎两条:

一是拥有学籍,便于中高考,便于拿文凭。

二是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至于是否需要听老师授课,主要看学生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如某些被动学习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当然是要认真听讲的;而有自觉性的学生其实不听老师讲课可能更好!

为什么呢?

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新思维。现在的语文老师,要么啥都不讲,要么讲的似是而非甚至文不对题,要么讲得枯燥乏味,让学生云里雾里,昏昏欲睡,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僵化了学生的思想,从而培育了大批高分低能的佼佼者,培养了仅仅会复制粘贴的人才!

总之,要搞好语文教学,一方面迫切需要有干货的、有跨界思维的、能讲得妙趣横生的老师,另一方面则需倡导学生能自主自学、独立思考,摆脱各种套路的禁锢!


西边升起的朝阳


我高中语文也不听讲,主要是看书,我在图书馆的借书证每年换一个,借书记录满了写不下,历史文学科幻,阅读量相当大,每次语文考试都不低于120分,这是在不听讲甚至不上课的情况下考出来的。语文书我照着资料自己很快就学完,我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考试时只需要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按他的想法做就行了。基本是作文丢10分左右,错别字汉语拼音基本答不对,文言文诗词、给句话问你什么意思这种题,基本不丢分。写作文想个中心思想,很快脑子里就有很多话要说,得拦住、理一遍,不然不打草稿可以乱吹一通(现在也是这样,话匣子);三年级我就找来中文系的教材自己读了,现在还在箱子里,那种扉页是毛主席语录要我们防备原子弹的书(现代文学,西方文学)。现在语文课文改了,题目我也没关注,不知道和我们那时候区别大不大,希望对你有帮助。


Kcoronavirus


你好,我是小向老师呀,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

一、我对语文很迷茫

看见题主这个问题,我可是倍感亲切呀,在小学语文我的乐趣是攻克每一个遇见的生字、词语、各种句子,如何写作文,总得来说小学语文还是很有趣的。

到了初中就不是这样了,每次语文课我就看着我的老师,心里想,老师您要教我们学习什么呢?生字我会认,词语我会组,句子我也没看你教。例如孔乙己那篇文章,我就看着老师带着我们分段,然后讲每段意思,然后说些我们都不太能理解的话语,例如这是鲁迅讽刺当时社会,什么的!说实话,鲁迅大文豪的文章,我从来都是读不懂,考试的时候从来都是背死的。老师上课永远也是拿着个书本,照着练。

到了高中我就更迷茫了,例如高一上册语文,考试跟书本完全没有联系。每单元考试,应该是考那单元的呀,我咋没看见书上的东西呢?

所以题主的问题,我倍感亲切,我以前也不懂,不过这么多年了,慢慢的想清楚了。在没有高考之前,所有学的内容都是为高考铺路!所以当不知道学什么的时候,不妨看看高考考什么?学会从考点去知道如何学习。

二、高考语文考什么?

高考语文的考点主要有一下方面


看见没有这是根据每年高考内容总结出来的十大考点,高考语文试卷基本都是由这十大板块组成,每年变动的就是里面具体的内容。所以当你不知道语文学什么的时候,不妨拿出我给的这十大点看看,这就是语文要学的内容,要考的内容。这是大点中最拉分的是第8点和第9点。随着部编版教材的统一使用,阅读的内容量将会继续加大。有媒体报道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放言“以后高考语文就是要实现让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虽然后面温儒敏澄清这不是他的原话,但是改革会增加阅读量这是确定了的。

三、我们语文在学什么?

不是很迷茫不知道平时都在学习什么吗?平时上的语文课主要是上的这些方面: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我们对照十大点,古诗词高考一道题是考默写的,有几分。

1.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从初中就开始在做积累了,说实话,文言文完全脱离了我们的世界,学起来是很困难的,我们学生自学那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个别对古文非常感兴趣的才能自学学的进去。一般人就只有指望老师了,所以平时语文课上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听,要认真学,这是高考要考的。这个古文,老师没两把刷子是讲不好的,涉及太多了,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去备好课的话,说不定还没有某些同学掌握的多,有些老师特别怕上文言文。

2.还有就是现代文了,平时上语文课,面对现代文老师是赏析课文为主,就是怎么去分析一篇文章,这是在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相当于培养一中高能力素养吧。我当时的高一高二的老师我就很疑惑了,他们并没有结合考试来讲。我觉得反正是为了高考,应该把一些解题技巧融合进教学之中,不要干瘪瘪的赏析课文,说什么作者讽刺什么社会现实呀。

四、语文如何备考

我觉得语文应该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光靠老师讲的那点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也得行动起来,为高考做准备。

1.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

可以看见我给出的十大考点中,前面的1—7大点都是属于基础知识,这些平时貌似并不会涉及到,只是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会提到。就去买一本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或者找我要这十大点的文档,我这份文档共计350多页,够你记的。这些基础知识平时老师也就是在考试,然后在高三复习的时候才会讲,再说这些基础知识也没什么讲的,例如易错字,易错拼音这些都是考察的个人的积累,老师也只能给出一个建议:“同学们,愉快的背起来吧!”

2.文言文备考

预知将来先知过去,2018 高考语文学科高考试卷,一共7套考察的文言文知识,2019的没有去整理。

(1).文言文考察方向


文言文阅读不仅考“读”的能力,更综合考古汉语知识掌握情况、文言文阅读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甚至综合思维能力等。

我们看2018年高考试卷发现,各地的题材不同,但是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当年的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了拓展。

(2).如何备考

文言文我们是很陌生的,所以就必须去熟悉他,多读,多记。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务必重视翻译、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和理解。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将它体系化。许多同学不喜欢文化常识,其实是因为学习不得其法。

3.阅读


好啦,我是小向老师,码字不易,记得关注哟。


小向老师呀


我是高中语文老师,谈谈我的语文教学理念,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我把语文课分为语文和考试语文,平常课本上的称为情怀语文,复习和考试时成为考试语文!语文课本我给学生只讲我对文本的见解和读书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感受不同的情感,见识奇风异俗、知古论今,饱览存在或非存在,语文包罗万象!语文学好了,其他科目绝对不会差!二是考试语文,就是针对考试题型,通过分析文本,如何考好成绩。(说实话这部分我自己都不爱听)

我把学生学习的语文为划分了三种境界,一是初窥门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规中矩;二是半瓶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作聪明;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才是语文该有的样子!

至于你的感觉,老师讲和不讲没差别,老师点你一句话:语文分数与你高考至关重要,老师讲的内容一定有用,这一点要中规中矩,语文素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终身受用,所以更要听一听老师的见解!在这一方面“鱼”和“熊掌”是可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