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初到昆明,請本地的朋友介紹一下昆明的美景和美食有哪些,在這裡呆10天時間?

蝸牛哥的理想


昆明的美食就像昆明的美景一樣特點鮮明富有少數民族特色。昆明的美食什麼味道都有,酸、甜、苦、辣、鹹、臭、麻在這裡應有盡。能滿足全國各地遊客的味蕾。接下來我給你說幾個有特色的。

1.排第一的肯定是雲南過橋米線,米線是雲南地區特色的小吃,起源於蒙自地區,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製作而成。輔料有豌豆尖、韭菜、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以及氽過水的豆腐皮;主食是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上桌後由客人將各種肉、菜、香料倒入碗中片刻就可使用,鮮味十足。

2.野生菌火鍋是雲南特有的美味,菌子火鍋是雲南六大名吃之一,食材生態、味道鮮美,是無數食客的最愛。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土壤以及獨特的立體氣候,孕育出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王國,可食用種類多達2000種、分佈廣、產量大。雞樅、松茸、牛肝菌、雞油菌、老人頭、竹蓀等近30種野生菌不僅可以煮在火鍋裡面吃,還可以做成炒菜、燒烤、醬料等。野生菌火鍋採用老菌湯作為湯底,將7種以上野生菌乾片,加上豬骨雞架混合,長達數小時熬煮而成。加上秘製的菌碟,搭配野生菌火鍋,既不奪走野生菌的香味,又能照顧喜香好辣雲南人。

3.餌塊是大理特有的一道美食,也是昆明最具特色小吃之一。這個小吃是用大米制成的,在製作這個小吃時,應該先將大米淘洗乾淨,然後浸泡一段時間,把大米放在鍋中蒸熟,再把大米搗碎,把大米揉成想要的形狀。一般都會做成塊狀,絲狀和片狀三種形狀,可以煮著吃,炒著吃,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烤餌塊。烤好的餌塊抹上辣椒醬真是人間美味,當然餌絲也是很不錯的。

4.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在汽鍋下放一盛滿水的湯鍋,然後把雞塊放入汽鍋內,純由蒸汽將雞蒸熟。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湯清鮮。汽鍋常以三七、蟲草加入,有滋補功效。






吃貨愛說菜


歡迎你來到昆明,我先從美景開始介紹:

1.昆明的美景很多,最有名的是五百里滇池。你可以打車直接到海埂大壩,在觀景路上欣賞滇池,同時可以眺望遠方的睡美人。

如果你是冬天來的話,海埂大壩上翻飛的紅嘴鷗更讓你百看不厭,與鷗共舞的美好回憶會刻在你心裡。

2.西山公園。昆明的西山公園可以乘地鐵上去,登高望遠,浩渺的滇池盡收眼底,清新的空氣讓你心曠神怡,站在龍門,眺望整個昆明主城區,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3.翠湖公園。

雲南大學旁邊的翠湖公園值得一去,坐在公園附近的酒吧欣賞昆明的美食和慵懶時光。

4.金殿公園。

昆明北市區的金殿公園不僅有吳三桂的大刀,還有滿山的茶花,著名的《茶花賦》,寫的就是這裡的茶花。

5.圓通山動物園。

圓通山動物園有名的櫻花,每年春天粉色的櫻花開滿了整個動物園,絡繹不絕的人流穿行在櫻花樹下,美不勝收。

6.教場北路藍花楹。

昆明最美的藍紫色的花叫做藍花楹,每年5月左右盛開,走在教場北路,頭頂上面藍紫色的花形成的隧道,讓你感覺走在夢幻世界裡。

除了這些,昆明的美景還很多,等著你慢慢來感受。

我再介紹一下昆明的美食:

到昆明必吃米線,米線的品種很多,有小鍋米線、豆花米線、悶肉米線、鱔魚米線、過橋米線、汆肉米線……

昆明的飲食以酸辣為主,昆明當地的菜有:汽鍋雞,宜良燒鴨,酸辣魚,沾益辣子雞,沾水羅非魚……

昆明的小吃不少:官渡粑粑,炸洋芋,炸小魚小蝦,醃雞爪,醃黃瓜,醃蘿蔔……

昆明的夜市燒烤很多,可以吃烤石屏豆腐,烤建水豆腐,烤魚,炭烤生蠔……

總之,一切美食都在昆明,等著你呢!


可可暘


有些地方,人對它的情感會莫名其妙的堅持,哪怕曾經同遊的人都已各自天涯,但回憶還在,關於那座城市的心情也就從未被時間稀釋。遇見昆明,從一種放慢的節奏開始,享受風景與歡樂的心情,盡興而持久。慢樂更像是,在行走中讓幸福浸透身體,將片刻的歡愉變得悠遠綿長。
昆明水裡的慵懶時光---翠湖
好似每次出行都要遇上雨,在昆明也不例外。記得汪曾祺老先生曾寫過一段想念昆明雨季的話,他說:“昆明人家常於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於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溼潤。”而喜愛翠湖,也是從下雨開始的。
從金馬碧雞坊到翠湖公園,乘133路公交不過八分鐘。昆明的秋天透著暖意,樹木還綠著,卻不是盛夏要將綠色滴下的樣子。朋友一直說要去翠湖轉轉,說是昆明最不可錯過的地方。但我最開始覺得一個大園子,不過有水有鳥在城中,有什麼看頭呢?
說起翠湖的看頭,總是離不開人。乘船遊湖,臨岸餵魚,坐在草地上曬太陽,昆明人總慢悠悠的,一點兒也不著急。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溫吞,做事情的節奏上也要慢半拍,不過這倒不是壞事,生活本該是用來享受的。
翠湖在城中,每天路過的人比專門來遊園的人還多,清早匆匆地穿湖而過,賞著景,靜著心,行色漸緩。日暮晚歸,回家的路要經過這公園,垂柳,秋水,卡通船,人們在湖中漫步或在堤邊淺草駐足休息一會兒。
剛在翠湖走一會,雨噼裡啪啦地砸在身上,怪不得說昆明雨是個急性子。躲在公園中心的屋簷下,雨幕隔斷世界,將周遭染上灰白色,磚牆也慢慢潮溼。旁邊的昆明人也不心急,這雨跟他們親近,鎮定自若的,該做什麼做什麼。雨也不羅嗦,雨點打完招呼,就從傾盆大雨轉成淅淅瀝瀝的小雨走了,不過十幾分鐘的功夫,雨過天晴的真快。
在翠湖邊上的喝茶人也是看頭,不過年輕人來得少。翠湖周圍的茶館打眼便是,大的有冼馬河茶館,小的也有說不上名字的門臉。像冼馬河茶館這樣的老字號,舊日曆上不知道曾有多少紳士賢達、販夫走卒穿梭在廳堂間呢。四四方方的茶桌,上一壺清茶和幾碟花生、瓜子,然後圍桌而坐,侃侃而談。走進茶館,嗅著茶香,似乎還能看見那些穿著青衣長衫,坐在桌前讀書聊天的民國學者。
茶水帶著魔力,一口暖茶下肚,吞吐呼吸裡就摻著茶香了,聊些家長裡短,三五句對話融合了喝茶人的酸甜苦辣。昆明人吃茶的習慣混雜著這兒的市井生活,坐在茶館裡的人,舉手投足間都是神態坦然、隨遇而安的模樣。我想他們在這樣簡單的交談裡,尋得了快樂和歸屬感。
昆明的水滋養著昆明的人,溫溫潤潤的,不孤高,不焦躁,也不淡漠。
天下第一奇觀---路南石林
從翠湖去石林風景區,走汕昆高速到石林景區大約要兩個小時。石林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風雨侵蝕,形成的無數石峰、石柱、石筍、石芽。
天藍得透亮,像吮吸了大海的顏色。我平生第一回這樣親近地靠近石林,廣角鏡頭膜拜了路南石林裡的悠然巍峨,我被石頭千奇百怪的造型震撼,驚奇於它複雜多變的美。踏進石頭森林就像踏一個宏大的巨石陣,浮光掠影的描述總是顯得不誠懇,但穿行其間,望著突兀崢嶸的怪石,忍不住自言自語地說幾句“好神奇”,似乎不驚歎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大自然扮演著工匠的角色,用雨水和流水將高聳龐大的石塊雕刻成樹。好些石頭樹矗立在山野和水泊中,大自然又把草地鋪展成地毯,將光潔的湖泊做成鏡子。自然啊,用不可捉摸的力量,不斷地切割和侵蝕巖體,然後微笑著讓人類欣賞它的傑作。
遊石林要跟著昆明人慢慢走,才能發掘石林的獨特魅力。第一眼看見石林,腦海裡最先閃現的詞語是光怪陸離。灰色的大石頭孤獨挺拔,在平緩的地面上突兀地豎立著,一排排,一個個,像一片大大的仙人掌。朝前走,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有的石縫裡長了植物,配上石頭上風雨侵蝕出的“眼睛和鼻子”(一些石頭上的凹凸處),猛地看上去很像長頭髮的小怪獸。石林裡有的石頭特別高大,有幾十丈幾百丈。穿行其間,遮天蔽日,路時常不夠通暢,古怪幽深,走得雙腿發酸才發覺前頭是一面石壁,只得原路返回。
走著走著我不禁想,昆明輕緩的節奏興許和石林也有些關聯。時間在石林是沒有存在感的,成千上萬年的風化侵蝕才造就了它的千姿百態。昆明人見證了這裡的變化,沾染著它的靜默,被漸漸地潛移默化。
秋天的石林,植物已經開始變色,或紅或綠,摻雜在灰白色的石頭森林裡,色調溫暖且深沉。不管是近處的水泊還是遠處的“巨石猛獁象”,都被金色的陽光包裹,恍然間變得莊重又踏實。我不得不歡喜於石林的景色不像我原本想象的單調,在錯落的奇異石頭世界裡,有云朵,有花朵,有唱歌的鳥兒,有低頭覓食的山羊,如一幅幅不停變動的沙畫,而你的想象力是這些畫作的創作者。
石林有什麼值得看的呢?你聽聽這些美麗的名字,“蓮花峰”、“劍池峰”、“鳳凰梳翅”還有小石林景區的“阿詩瑪”,這些清雅動聽的名字都來自一座座俊逸疏朗的石峰,若錯過了真有些可惜。
漫遊地下天宮--九鄉溶洞
昆明當地有句老話“地上賞石林,地下游九鄉”,這九鄉溶洞也是獨特的喀斯特立體景觀。洞穴總與神秘這樣的詞語相連,粗狂、空闊、幽深蒼茫,在這樣的背景裡醞釀出故事,再合適不過了。九鄉溶洞的獨特魅力在電影裡便可窺見一二,房祖名主演的《花都大戰》和成龍擔綱的《神話》都是在這裡取過景,想必父子倆聊起這兒的時候會有些共同話題。
關於溶洞的由來,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當年王母娘娘千秋大壽,宴邀眾仙在瑤池品賞美酒佳餚。玉帝精心準備了賀禮,是一條由一百零八顆珍珠串作項鍊,光彩奪目。眾仙家手裡一一傳看,誰知不小心金線一斷,顆顆珍珠散落凡塵,一下變成了凝聚天地靈氣的九鄉溶洞。
陽光穿過峽谷縫隙,照在蔭翠峽的水面上,粼粼波光隨小船盪漾。兩岸常有彝族情侶對唱山歌,明亮熱烈的歌聲傳達出小兒女柔軟的新生,歌聲揉進谷水,“情人谷”的曼妙由此可見。峽谷兩旁巖壁上張著野生樹,枝纏葉繞,從巖縫鑽出又趴在巖壁生長,退無可退,不經意間已被打動。
進入溶洞先是被色彩驚豔的。這是梵高的筆觸,色盤被打翻,落在天然的畫布上,綠色、黃色、紅色,濃烈而明亮。創作走的是野路子,也不拘泥於構圖和光影,這兒塗一處溶柱,那兒畫一片溶筍,毫無章法卻不得不稱讚它好看,鬼斧神工,平凡人望其項背。
神田為人驚歎,層疊的石湖群(神田的科學稱謂)鋪展而下,線條流暢而舒展,一直延伸到盡頭。最上面的巖壁上刻畫著人物耕作畫像,男人彎著腰,像是在插秧,女人也站在一旁幫忙。繼續朝前走,憑欄而望,下面的神田碧水窩在田坳裡,田埂微微隆起,起伏的邊石壩散發出岩石的硬朗,是這層次鮮明的梯田獨有的味道。
這石湖群讓我想起長滿油菜花的龍脊梯田,想起那裡世世代代辛勤勞作的男男女女。不論地形多崎嶇,土壤多稀薄,他們總勤懇地耕耘土地,然後在秋天收穫糧食,這是對生命最誠摯深沉的敬意,他們將內心的自強不息,播種成作物的勃勃生機。石湖群也許是感知了勞動者的韌性,所以不吝千年,打磨出一片神仙田園。
遊過昆明,才懂得它的鮮活與怡然,知道它的斑斕與獨特。其實,昆明的特質是給人以踏實感,輕緩的節奏,溼潤的氣候,溫吞的昆明人。景色美妙奇特,但絲毫不張揚,令人不得不留戀。
昆明美食攻略:
在飲食上,昆明人也帶著溫吞的性子。米線定要細細地做,泡米,磨面,制粑,壓線,回生,他們絲毫不嫌步驟繁瑣。還有稀豆粉這樣的小吃,也是要磨成的粉末,一碗一碗地做出來。
相比主食小吃的精細,他們做菜也與北方的爆炒不同。就拿做雞肉來講,北方人吃雞肉,比較愛用熱油炒。油鍋熱了,放上辣椒、花椒等佐料,然後將剁好的雞肉一股腦兒倒進鍋裡,油花四濺,滿室飄香。
而昆明人做雞肉愛用汽鍋蒸,慢慢將雞肉烹製出來。他們選雞肉也十分講究,要肥瘦適宜,肥了蒸出來的湯油脂太多,不夠鮮美,瘦了湯汁又失了色澤。雞肉洗淨後在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起放進汽鍋內蓋好,汽鍋放在一個裝滿水的湯鍋上面,再用火煮著。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慢慢地蒸熟了(一般需3 ~4小時)。
吃著昆明的美食,你是不是嚐出了這裡生活的鮮活滋味呢?
米線:
在昆明吃過橋米線,恐怕人人都會想到橋香園。米線白白的,湯非常鮮美,味道令人難忘。配菜貨真價,實趁熱吃的時候再放上一大勺辣椒,那叫一個爽!文化街店地理位置好,還常常有表演,吃的人很多,就餐時間不易找到位子。
汽鍋雞:
雲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很好地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雞塊肉質鮮嫩,色澤金黃,湯汁甘甜醇香,鮮美無比,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
稀豆粉:
稀豆粉是豌豆磨細成麵粉狀後加入生薑等作料熬製而成。口味滑糯香辣,價廉物美。稀豆粉煮好了要馬上吃,吃時可以拌米線、卷粉,或把燒餌塊、油條撕成塊放進稀豆粉裡,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麵、花椒麵等,喝一口,咂咂嘴,真爽!

生活小站超


哈哈哈哈哈哈,吃米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