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现在安徽省会重新选择,让芜湖或者安庆来,你认为哪个更适合?

Jack李130540256


郭璞是东晋名士,中国的风水鼻祖。西晋末年他从老家山西为躲避战乱,随北方富室一起,东渡江南舒州(府治今潜山),当时的潜山也遇到了今天合肥同样的问题,虽有一条皖河与长江连接,可只有流经怀宁石牌后的水面较宽外,其余段根本起不到水运枢纽的作用。于是郡守委托郭璞去周边堪舆地形,他经过今天的安庆地段,脱口而出——“此地宜城”。当年郭璞过江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宜城渡”,在今迎江寺的一号码头附近,至今沿用,十分神奇。虽然安庆到他死后800余年,安庆城始得建成。但此后却发达了近二百年,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第一”都诞生在这里:第一部蒸汽机轮船,第一座兵工厂,第一部电话等。清康熙六(公元1667)年,从江南行省析分出安徽省,省府便设在安庆,一直到1952年才迁到合肥。大别山余脉龙山横亘北部,冬天挡住了北方寒冷气流,南边长江在此神奇的转了个90度的大弯,大量水汽凝滞在市区,有此钟灵地,必出毓秀才,安庆在这二百多年里,人才辈出:中共第一任书记陈独秀、清初历经康乾雍三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中国现代教育的践行者吴汝沦、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京剧创始人程长庚、民国章回小说家张恨水、撰写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的方以智、清朝著名篆刻家邓石如、《美学概论》的作者朱光潜、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灿若星河,在每一个年代的每一个领域都引领了风骚。因为风水鼻祖郭璞说过“此地宜城”,所以“宜城”也是安庆的别名。

安庆的形胜在于长江。今年七月的某夜,笔者乘车历经合肥、庐江、安庆三市区,当时风雨交加,前二者市区一片汪洋,到了安庆市区,路面鲜见积水,因为全部及时的排涝到长江去了。这种城市自净功能,相信让不少北方城市望而兴叹。而我们知道的安庆迎江寺里的振风塔,它建于明朝隆庆二年,传塔底地宫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当初除了"佛屠"教义,更是有当作江面乘船航标灯的实际应用,想像当时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盛景,奠定了长江五虎(重庆、武汉、安庆、南京、上海)之一的盛名。自"隆庆开关"后,安庆一直是安徽发展的桥头堡。直至1952年省会易迁合肥后,并积全省之力打造合肥经济圈后才嘎然而止。

芜湖的深水长江码头和周边丰富的农产品不逊于安庆,离南京的距离也不是问题,短板还是文化底蕴,一个省会城市引领全省的发展,必须有种独特的气质,它就像人的领袖一样,并不是只要有钱就行。一个旅居安庆的外地人,当他每天耳濡目染黄梅戏的芬芳,冷天徜徉在大龙山不尽其数的古迹名胜,热天遨游在长江碧波荡漾里,振风塔里抒壮志,夜月亭里叹沧桑,他会很快地融入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

芜湖和安庆的最大共同点,就是两座城市的美女排名都进了全国前十,安庆名列第六,这也算是一种城市名片吧。


北极村的日落


当其他省热火朝天地搞经济建设,安徽却天天瞎忙活,在行政区划上划来划去,永无止境。能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有意思吗?

省会就是合肥,换了的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只有稳中求进才是硬道理,反复无常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合肥作为省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是不会变也绝对不能变的事实。另外,申报批准合肥滨湖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不断把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动力与第一生产力,为防止虹吸效应,促进各市经济稳步提升、一肥俱肥、,加大对省内老二芜湖的财政投入与芜湖电商产业的建设,培养芜湖市成为副省级城市,带动皖江城市群(安庆、铜陵、池州、马鞍山)各市的经济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互利共通。此举有望提高本省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赶超福建。

合肥位于皖中,经济发展中等水平是因为离南京太近(相距仅170公里)产生了经济虹吸效应、人才和资源外流导致的。省会设在合肥是为了兼顾皖南皖北均衡发展。合肥现在是综合性国家级科教中心、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被誉为“创新之都”,科技文教实力雄厚,安徽省内唯一一座二线城市,有中科大(985)、安大(211)、合工大(211)三所国家重点大学,拥有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产业和江淮汽车。科技第一生产力,

只要合肥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大对省内各市的财政投入促进各市经济均衡发展,培养老二芜湖成为副省级城市,一定会成功省会城市中的后起之秀!

请你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反复无常地更换调整是无头苍蝇之举,只有稳中求进才是硬道理,所以省会永远是合肥,不要再换省会了!

安徽省会变迀:省会驻地安庆、布政司驻地江宁(南京)→安庆→立煌(金寨)→屯溪→蚌埠→合肥。

安徽历史上总共有八次区划调整:

①1965年7月将寿县东部的下塘、杨庙、水湖、杨公4区划交合肥市,并在其上设立长丰县。

②1987年11月27日,徽州地区绩溪县划入宣城地区(今宣城市)。

③2011年8月,撤销地级巢湖市。改居巢区为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④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国务院分两次批复同意安徽省铜陵、安庆、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此后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











晋熙郡王逍遥游


省会1要辐射跨省域 2能带动全省

安徽一直按照双核地位打造芜湖,但芜湖远远低于预期。沿江上不如宜昌、岳阳。更难以企及宁波、烟台等市。更无法达到青岛、大连这样的量级。

一省之会需要这样的量级,底限参照烟台。芜湖离南京、合肥太近了,辐射出不了省。经过十几年爆发增长,现在进入了渐缓期,芜湖上限已是如此。

安庆是沿江城市,又在皖西大别山南路、皖南北路。

与江西和湖北接壤,历史上在安庆设有江西会馆和湖北会馆。

所以省内安庆带动组织性,能涉及皖江系、皖西南北系等,这两条整体系脉。这正是合肥带动,缺乏带动一条整体系脉。

省外因为周围是欠发达、欠大都市,这在梯度上给了安庆对这些欠发达、欠大都市区域提供了作为长三角西部门户,这样的区域中心,跨省域辐射的空间。

这个省外不仅可以指向江西和湖北,还可以加上河南。 它们靠安庆都是欠发达、欠都市的区域,而芜湖就没有这样广阔的辐射推进空间。这是安庆长远后劲优势。

安庆有跨省域辐射的先天优势和综合产业体系的优势,融入长三角后,发展大大加快,都市跨市域、市域跨省域的长三角西部门户悄然雏形。照这样的性质发展下去未来可期。


小种公园


首先这是一个无脑的问题。省会不会变更除非国家政权变了当然这可能性是0。行政区划的变更特别是省会如果凭人选的话,那么谁又不想自己做省会呢?作为省会对那个市的人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到底有没有人认真想过?这三个问题我想很多人答不上来。再者我们说说合肥,合肥以前不说,现在别的不谈,有很多国家级的科研所和中科大坐落在合肥,加上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不是很多人眼中不堪的样子了。当然,这些地方也不是说搬迁就搬迁的。再者说说大家最想争议的安庆和芜湖。就我所知的安庆最近这些年发展的远不如安徽好些城市,有些人说什么被合肥吸血什么的,纯属无稽之谈,我不知道吸了什么血,难道发展不好更是不是省会有关系?至于芜湖有着先天的地理条件,而且生活一段时间发现这里生活水平其实要高于合肥,加上芜湖有着很多大型企业,不是省会也发展的很好,在国内知名度也比合肥要高,那么还要作为省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想问各位,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活跃的点评人


除了合肥,最合适还是安庆。

合肥的劣势是不沿长江黄金水道。不过合肥更靠近安徽的版图中央,地理位置最好。

安庆其实离合肥也才一百多公里,即使偏离安徽版图中央也偏离有限。不过安全位居长江沿岸,连接皖南皖北,地理交通条件更好。安庆水资源更丰富,不像合肥周边的水都是重度污染水源。

至于芜湖马鞍山滁州淮北这类城市,离外省太近,不适合成为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发展。


武大东湖


既然选择合肥为省会城市,就注定安徽单核之省,与河南郑州类似。你只能假如合肥撤除省会之后,安徽哪两市能作为双核。那么答案就是安庆和蚌埠两市能形成双核。皖南选安庆不选芜湖是因为芜湖处在南京这个核心城市辐射范围内,根本就不需要作为核心来发展,他也能发展得很好,把芜湖做为核心来发展,其实是多余之举,而皖西南是需要核心来带动的。而蚌埠作为核心城市能够为皖北带来辐射。而安庆和蚌埠也能双辐射皖中地区。


null128317541


我认为选择安庆最合适。安庆七县三区。在安徽省人口多,国士面积广。有些人对安庆不看好,目前安庆GDp比芜湖马鞍山铜陵差这不假。我记得淮南淮北五十年代媒炭产业华东地区榜上有名,现在怎么了?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有因素的,资源枯绝就会落伍。如果省会在安庆我认为比芜湖市好,面积人口资源丰富。都说安庆穷,安庆不穷有两个县级市桐城和潜山,GDp加起来在安徽算高。七县三区规划发展前途无量,省会若在安庆可以说安庆就是一个大都市,合肥也比了不安庆的。(个人言论,评者勿喷)。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安庆适合做省会的,长江五虎之一有说服力,合肥就是阿斗,整个安徽经济发展给他也发展不起来,撤了省会。。。。。。


用户5389413362683


这个话题让安庆人心痛,安徽省会永远与安庆分离了,安庆落后了,芜湖市从长远眼光看要比合肥好,合肥发展靠全省财富集中投入一个城市,而且经济总量也不高,发展速度也慢,是错误选择合肥市。安徽发展在皖江,皖江发展看芜湖。芜湖市用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并取得好的经济效果,让人点赞。芜湖加油!


木然111770581


投黄山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