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今天開始,我們來講一個教科書中“最腐敗、最墮落、最無能”的時代:晚清。

按照教科書的說法,第一次鴉片戰爭(簡稱鴉片戰爭,其實“第二次鴉片戰爭”和鴉片沒有半毛錢關係)是個分水嶺。在那之前,清朝應該說還處於後康乾盛世的平穩期,經濟實力毋庸置疑的是全球老大,人口也上升到了超過了4億。只是軍事實力沒有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而發展,軍事技術遠遠落了後了。嘉慶道光年間的中國,還勉強可以算得上“太平盛世”。但是從1840年起,中國國運急劇下降,進入了長達100多年的衰落期(有點像玩德州撲克的下風期)。這一切都始於我們熟知的“鴉片戰爭”。

既然要說“鴉片戰爭”,就不得不先來說說什麼是“鴉片”。

其實鴉片的來源罌粟和田七、人參、金銀花一樣,只是一種藥用植物而已。唐代的時候從罌粟中提煉出來的鴉片膏就通過阿拉伯人傳到了中國,並不是到了清朝才有的稀罕玩意兒。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結果的罌粟

中國曆代貴族都有吸食鴉片的紀錄。在西方,鴉片是很普遍的止痛藥和鎮靜劑,並不是什麼邪惡的東西。我們的魯迅先生也在《拿來主義》一文裡說過: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茅廁裡,只送到藥房裡去,以供治病之用。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國產的鴉片(球狀)

可見,“鴉片”應該是個中性名詞,而不是代表邪惡。別以為只有鴉片能讓人上癮,但不能說因為鴉片讓人上癮就說鴉片是壞東西。能讓人上癮的東西多了去了:那時候歐洲人對茶也上癮得很,現代人玩手機也很上癮。你能說茶和手機是壞東西嗎?此外當時歐洲人對茶的需求量遠遠大於中國人對鴉片的需求(因為中國本身也種植罌粟,而歐洲完全不能種植茶葉)。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中 國 茶 田

到了19世紀中,奉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清政府只開放了邊遠的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國進行貿易。而歐洲國家(以荷蘭和英國為代表)是拼了命都想要做生意的。同時清政府又禁止以物易物方式的貿易,造成了歐洲人必須花大量的白銀來購買中國的茶葉(印度和斯里蘭卡到了1835年才開始種植茶葉,而且還只能產紅茶)。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印 度 茶 田

可是對於中國而言,地大物博,基本上能自給自足,沒什麼東西是非要進口的。雖說英國已經開始工業革命,進入了大機器時代,可還真的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日用消費品能讓中國老百姓掏腰包的。你總不能讓中國老百姓朝你買支手槍或者買門大炮吧?

歐洲人想來想去,只有兩樣東西拿得出手:棉花和鴉片。現在我們當然知道大西北的棉花很好,可是清朝的時候大西北還是一片荒蠻,沒開始大規模種棉花。同樣因為氣候和工藝原因,國產的鴉片質量也不行,據說吸食起來有焦臭味,而且鎮痛功效也不佳。而印度的棉花和鴉片質量都比國產貨高出不是一點點,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把棉花和鴉片作為重點商品向中國輸出,以抵消茶葉貿易的鉅額逆差。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印度鴉片(膏狀)

於是道光年間大規模的鴉片貿易就開始了:道光初年(1821年)中國鴉片進口量為3000箱(一箱100斤);到了1836年,達到了30000箱。

教科書和影視作品告訴我們,林則徐上書皇帝說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抽鴉片,再這樣下去軍人個個成病夫沒法打仗(無可禦敵之兵),國家也成了窮光蛋(無可以充餉之銀)。可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林則徐

可以說林則徐的話只對了一半。印度鴉片本身是奢侈消費品,有點像今天的蘋果手機或者LV包包。不是每個人都消費得起的。據林則徐說當時中國有400萬人吸食鴉片,對於一個超過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不到1%的人抽大煙還遠遠達不到“無禦敵之兵”的程度。再說了,吸食鴉片的都上流社會的有錢人乾的事,充當兵源的普通老百姓哪裡有錢吃得起?當然也有的人會賣腎買蘋果或者攢幾個月工資買一個LV包包的,可是也不可能經常買啊,畢竟人身上的腎也不多嘛!不要被電視電影誤導了,好像當時全國人民都抽大煙似的,絕對不可能。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漂亮昂貴的LV包包

另外那個400萬癮君子這個數據從哪裡來的我也存疑,即使是今天這麼發達的年代,都沒有辦法統計吸毒人數,何況兩三百年前?

從經濟上來說,嘉慶道光年間清政府年收入常年保持在6000萬-7000萬之間,而大規模的鴉片貿易開始以後,每年有將近4000兩白銀流進了東印度公司的口袋,這引起了道光為首的統治集團的極大恐慌。這一點上來說,林則徐說的是對的。恰好這時印度和斯里蘭卡開始種植紅茶,清政府的茶葉出口受到了極大衝擊。所以,後來的禁菸運動以及由此引起的戰爭根源其實和別的都沒關係,說到底就是經濟原因。

晚清謊言之一——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嗎?(上)

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看到林則徐的上書後,感到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不然國家真的變成窮光蛋了。但是整個政府也沒什麼懂經濟的人,想來想去也只能用明朝的老辦法:封關禁海。直接禁止鴉片貿易,其實當時道光還想禁止棉花貿易的,可是想來想去,棉花是用來做衣服的,總不能讓全國人民過年不做新衣服吧!於是就把目標聚焦在價格更加昂貴的鴉片上。

然後明朝的老問題又出現了:封關禁海導致走私,政府打擊走私導致武裝走私。不同的是,明朝的時候來的是和我們一樣拿著冷兵器的倭寇;而這回,來的是開著帶有36門大炮的蒸汽船的英國人。

主角即將出場,敬請期待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