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银联:严禁收单机构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重点防范五大风险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从严、从快、从重处置向非法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的支付机构。

然而,个别收单机构未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不法分子从事非法交易活动,使其有机可乘。

对此,银联方面表示,禁止收单机构向存在非法交易情况的商户提供支付服务,

同时,将配合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对涉及套路贷等非法交易活动商户和APP的侦测分析,

督促收单机构严把商户入网审核,认真开展商户真实性和合规性调查。

银联:遵循四方模式,坚决打击非法交易

银联曾多次表示,禁止成员机构以任何形式为互联网赌博、色情平台等非法交易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但仍有个别收单机构在商户准入和交易环节管理不严。

支付通道沦为非法交易与欺诈活动产生的温床。

不法分子首先引诱用户下载安装不明来源的套路贷APP,

然后,在后台收集用户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

最后,骗取用户手机验证码,诱骗用户向银行提供同意开通业务的授权信息,扣取会员费等名目费用。

为有效维护用户资金安全,银联配合公安机关对涉及非法交易活动商户和APP的侦测分析,

向相关收单机构发送风险提示,督促其严格落实无卡快捷支付业务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

把严商户入网审核,认真开展商户真实性和合规性调查,禁止向存在非法交易情况的商户提供支付服务。

收单机构必须规范显示交易信息,准确体现真实商户和收单机构名称。

对于滥用或套用“银联”字样的行为,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

此外,银联鼓励公众举报有关套路贷的商户线索,核查属实的将依法开展重点治理。

同时,银联会向公安机关移送可疑违规商户线索,配合公安机关维护健康、安全的支付网络环境。

专家:持卡人严防信息泄露,警惕诱惑陷阱

尽管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惩治网络诈骗活动在持续深入,但电信诈骗案数量仍居高位。

新型移动及网络支付欺诈活动保持活跃,套路贷、校园贷欺诈时有发生。

为保护广大持卡人资金安全,银联风险安全专家特此提示:

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不要将个人信息、支付敏感信息、短信验证码随便告诉陌生人。

果断拒绝在电话、短信、微信等非面对面环境中索要个人信息的行为。

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申办银行卡,谨防黑中介留存个人信息后伪冒办卡,实施盗刷。

选择银行或正规机构的信用卡还款延期产品,不轻信“低成本延期账单”的非法代还APP。

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诈骗

不轻信陌生人提供的网站链接。

不轻信“中奖”“返利”“免费”等字样的信息或广告。

通过银行及持牌收单机构申请POS终端,不轻信“免手续费”“一证办机”等不法广告。

三、防范“套路”借贷金融服务风险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轻信无抵押免息贷款等广告。

申请借贷先核实平台是否具备合法资质,

仔细阅读用户注册协议或借款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无故加收费用、扣减“砍头息”等情况。

若已陷入“套路贷”陷阱,应停止还款,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四、防范伪卡交易风险

建议将手中的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

芯片卡可进行动态运算加密,实现芯片卡与终端双向动态认证,较为安全。

五、防范网络赌博风险

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不买卖银行卡,

不为赌博、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洗钱便利,

以免自己的信用记录因他人违法行为而受损,成为他人犯罪活动的“替罪羊”。

若银行卡信息泄露或资金被盗,应第一时间拨打发卡银行官方客服电话,

根据客服的建议采取相关行动,并及时报警。

银联始终坚持银行卡产业“四方模式”,在承担银行卡跨行交易转接,及资金清算职能的基础上,

持续完善支付业务管理与风险防控规则制度,督促并约束各业务参与机构依法合规开展支付业务。

同时,银联将广泛应用科技完善智能风控体系,提升风险交易识别和拦截能力,维护持卡人资金和信息安全。

银联:严禁收单机构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重点防范五大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