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美丽的谭家河乡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穿境而过。从鸡公山来的那条大河绕了众多个S弯,再来个大回环,那环里就是谭家河乡集了。这条河也是南湾水库的主源头之一。若从集市再往下行,河水愈加深阔,就可直达烟波浩渺的南湾湖。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谭家河境西的平靖关,古称冥扼,居武胜关西,为著名的义阳三关之一。关侧山峰夹峙,道路狭窄险要。古有宛转云盘畈,峥嵘冥阨关。千重包汴洛,一线划荆蛮的诗句来形容这座豫楚要塞的重要性。据史料:春秋时孙武曾率吴军破此关,险灭楚国;三国关羽,宋朝岳飞,狄青都曾在此布重兵驻守;明时此处曾设巡检司。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先后在信阳商城小界岭,新县沙窝、潢川及罗山竹杆河等地重创日寇,后又在平靖关阻击敌寇六昼夜。谭家河及附近作为抗战根据地,曾为新四军五师输送了大量枪枝弹药、后勤补给及抗日有生力量,这里犹存有新四军五师召开党代会会址和军械修理所旧址。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谭家河临近四望山相关图片

谭家河乡有3.2万人,下辖18个村镇和3个集镇中心。分布着山丘、盆地、河溪和滩涂。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这里粮食作物、茶园山货、水产资源异常丰富,自古是先民们繁衍生息的乐土。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这里民风淳朴、人文庄重。位于郭畈村的郭氏祠堂已有200多年,保存基本完好,是豫南宗族传承的重要見证。宗祠背北朝南、依山就势座落在宽阔平缓的谷地上;整体为青砖灰瓦、石基木架构,三进三院的四合院;有房屋20多间,具典型的豫南民居建制。大门楼前的院子东西两侧各设圆门,显的风格别据;伴护在院内的几棵常年苍翠的古柏,使整座祠堂更显庄重肃穆。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郭氏家族分别在嘉庆年间出了位乐施好善的武举,同治年间出了位二品大员让族人荣光了不少,也使几度兴衰的宗祠多了份人文价值。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郭氏祠堂的后山与对面的浅山上布满茶园,板栗树和高大的松树林。前方300米处那条四季丰水的小河,为周边稻田、山地注入了无限生机;与山坳处的三五户村居构成一幅和谐的江南山居图。近年在祠堂边引进的千亩藕田項目,又让这里形成了十里荷花与茶山风光相映的田园美景。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谭家河地处豫鄂两省交界,距信阳市区仅30公里,这里的集镇上山环水绕,大半个集市被河边千米的翠竹园屏护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让这里的逢集比别处更热闹。这里永远不缺山珍野味土特产。香茹、木耳,板栗、茶叶,油桐、橡子粉都是些现在或曾经常见的物品。过去这里曾有座鲁班庙,文革时被毁,3月24日的鲁班庙会被保存了下来,每年都会吸引两省数万群众进行物质交流。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谭家河的蒿子馍,据说是传统江南青团衍生出来的,又不似江南那样包上雪菜竹笋馅成团状;而是以香蒿、糯米、面粉、腊肉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比例经过揉捏、炕制工序精制成了饼状。其口感柔润香糯,味鲜色美,是颇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这里的乡集没怎么开发,依然是七八十年代的样子,走在几条不规整的街道上,还能见到铁匠铺里通红炉火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你如果愿意,也可躺在街边老理发店的破圆椅上,瞪眼看着锋利的刀片吱吱地刮过脸颊……信阳山乡谭家河,这里的大河弯又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