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史上最全輔食添加手冊,媽媽們的福利貼哦

你家,有小“國寶”嗎?

生命最初1000天,無論生理還是心理,對於寶寶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窗口期,也是他們一生健康的基石。1000天以內的營養,目前被全世界各專業團體高度關注。不少家庭早期沒有重視,等到寶寶出現問題才去糾正,亡羊補牢的難度係數,可是比打地基的時候要高得多啊!

本篇最初發於“小蘋果”微信公號,這次應粉絲媽媽的要求再發。家有小寶的家庭、備孕媽媽和準媽媽,你們一定會是文章的受益者。另外,如果你身邊恰好有這樣的朋友,也歡迎點擊右上角分享,傳播健康如同予人玫瑰,愛之所及,手有餘香。

隨著寶寶長大,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可就滿足不了孩子生長的需要啦,這時候就需要在母乳之外添加輔食。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為母乳餵養滿 6 個月;部分發育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於17周,最遲不晚於26周。

嬰兒滿 6 月齡後,純母乳餵養已無法再提供足夠的能量,以及鐵、鋅、維生素 A等關鍵營養素,因而必須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引入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

輔食添加過早過晚都不好

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因嬰兒消化系統不成熟而引發胃腸不適,進而導致餵養困難或增加感染、過敏等風險。過早添加輔食也是母乳餵養提前終止的重要原因,並且是兒童和成人期肥胖的重要風險因素。過早添加輔食還可能因進食時的不愉快經歷,影響嬰幼兒長期的進食行為。

過晚添加輔食,則增加嬰幼兒蛋白質、鐵、鋅、碘、 維生素 A等缺乏的風險,進而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缺鐵性貧血等各種營養缺乏性疾病,並造成長期不可逆的不良影響。過晚添加輔食也可能造成餵養困難,增加食物過敏風險等。

輔食添加的原則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 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 2 ~ 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①隨母乳量減少,逐漸增加輔食量;

②首先添加強化鐵的嬰兒配方米粉、肉泥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

③每次只引入一種新的食物,逐步達到食物多樣化;

④從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⑤從10月齡起,視生長速度,輔食可以適量添加植物油。

如何添加輔食

4~6月齡:慎重添加這個階段可以較少量的嘗試輔食,任務是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多種味道和感覺,適應從流質食物向半流質食物的過渡。

輔食種類4-6個月可以享用的食物:

  • 米粉:商超購買的含鐵嬰兒米粉。

  • 水果:儘量先不吃,最好6個月以後再添加,且添加的時候,避免果水或果汁。。

  • 蔬菜:綠葉、根莖類或果實類,如青菜葉、胡蘿蔔、馬鈴薯、番茄、南瓜等。

對於7 ~ 24月齡嬰幼兒,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需求,必須引入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

與此同時, 7 ~ 24月齡嬰幼兒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發育、 感知覺以及認知行為能力的發展,也需要其有機會通過接觸、感受和嘗試,逐步體驗和適應多樣化的食物, 從被動接受餵養轉變到自主進食。

大量的輔食添加過程從嬰兒7月齡開始,到24月齡時完成。

7~9月齡寶寶:適應輔食因而嬰兒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7 ~ 9月齡屬於輔食添加開始階段,主要是讓嬰兒適應新的食物並逐漸增加進食量。

所需餵養

  • 母乳/配方奶:每天600~700ml以上 ;餵養4 ~ 6次。

  • 輔食:輔食餵養2 ~ 3次。

史上最全輔食添加手冊,媽媽們的福利貼哦

輔食形式關鍵詞:泥糊狀的肉泥、菜泥、果泥、富鐵食物 。

方法:

強化鐵的嬰兒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水衝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嬰兒剛開始學習接受小勺餵養時,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只會舔吮,甚至將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練習。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嬰兒一側嘴角讓其吮舔。滿7個月之後,可以嘗試家裡熬得爛粥,以鍛鍊寶貝對顆粒感的適應。

輔食可添加種類

  • 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等;

  • 蛋黃:逐漸達到每天 1個蛋黃和 /或雞蛋(如果蛋黃適應良好就可嘗試蛋白),注意觀察是否過敏。

  • 肉泥有:豬肉、雞肉和魚肉等。

  • 菜泥有:紅薯、南瓜、土豆、山藥和西藍花等;

  • 果泥如:蘋果、香蕉和梨等。

輔食製作方法

  • 肉泥:最先給寶寶準備的肉類要容易煮爛才好,以便於消化,如豬肉,雞肉,魚肉等。以豬肉泥為例:

  1. 先將豬肉煮熟煮爛或者蒸爛,為了讓肉煮的更爛一點,可以直接使用高壓鍋;

  2. 取適量煮熟的肉,放入料理機中攪勻打碎;

  3. 取出攪拌好的肉泥,太稠的話可加少量溫水調成泥糊狀。

  • 菜泥:最先給寶寶的吃的蔬菜類最好是容易煮熟且含有一定量澱粉的品種,如山藥和土豆等等; 隨後才是其他蔬菜,如蘿蔔、白菜、小白菜、菠菜葉等嫩菜葉。以土豆泥為例:

  1. 先將土豆煮熟煮到爛或蒸熟蒸到爛;

  2. 取適量的爛熟土豆放入料理機中打碎,也可以用勺子等直接將其壓碎成泥糊裝;

  3. 太粘稠則可加少量溫水調成泥糊狀。

  • 果泥:剛開始給寶寶吃的水果最好選擇易做成泥狀且容易消化吸收的,如香蕉、蘋果等,隨後嘗試其他水果;如果天冷,最初給寶寶的果泥輔食,可以先加熱一下。雖然加熱過程會破壞部分營養,但影響不大。以香蕉泥為例:

  1. 先取取適量的香蕉去皮(可以先蒸熟),直接放入碗裡搗碎或者料理機裡打碎;

  2. 太粘稠的話可用少量溫水調成泥糊狀,也可以不加水直接喂,具體根據寶寶的接受能力而定。

總之,7 ~ 9月齡嬰兒的輔食質地應該從剛開始的泥糊狀,逐漸過渡到9月齡時帶有 小顆粒的厚粥、爛面、肉末、碎菜等。

10~12月齡:進食興趣10 ~ 12 月齡嬰兒已經嘗試並適應多種種類的食物,這一階段應在繼續擴大嬰兒食物種類的同時,關注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並注重培養嬰兒對食物和進食的興趣,比前期加厚、加粗,帶有一定的小顆粒,並可嘗試塊狀的食物。這時候輔食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還要繼續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所需餵養母乳/配方奶:保持每天 600 mL的奶量;每天哺乳3~4次。

輔食:每天2~3次。

史上最全輔食添加手冊,媽媽們的福利貼哦

輔食形式關鍵詞:寶寶手指可以捏起來的丁塊狀、手指狀食物

方法:輔食質地應該比前期加厚、加粗,帶有一定的小顆粒,並可嘗試塊狀的食物;輔食餵養時間安排在家人進餐的同時或在相近時。逐漸達到與家人同時進食一日三餐,並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各加餐1次。

史上最全輔食添加手冊,媽媽們的福利貼哦

可添加的輔食種類

主食:小的餃子、小餛飩、軟米飯、軟饅頭片、軟小麵包片、軟意麵等軟飯;

煮軟爛的蔬菜:西葫蘆和蘿蔔等碎菜;

小顆粒的水果:草莓、獼猴桃和火龍果等碎果粒;

蛋白質類食物:熟魚片豬肉、魚肉、豆腐、白煮蛋、碎豆等碎食;

輔食製作方法對於上述的輔食,可直接製作成顆粒或者小塊,並鼓勵嬰兒嘗試自喂,如香蕉塊、煮熟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饅頭、麵包片、切片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撕碎的雞肉等。一般在10月齡時嘗試香蕉、土豆等比較軟的手抓食物, 12月齡時可以嘗試黃瓜條、蘋果片等較硬的塊狀食物。

篇幅太長容易疲倦。為了讓各位家長朋友更清晰地瞭解不同階段輔食添加的要點,有關1~2歲餵養的要點、進食安排、餵養誤區、以及輔食添加的絕對禁忌,統一安排在下一期分享,歡迎您繼續關注。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