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宝宝自己活动时很灵活,一动就紧张,是不时肌张力高的原因呢?

supbia


肌张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况下肌肉仍能保持的紧张状态,它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居家判断宝贝是否有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主要看宝贝是否存在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三联征。

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三联征,是指有肌张力增高所致的姿势运动异常、触摸相关肌肉张力增高、相关关节牵拉角异常。

肌张力增高的异常姿势

拇指

如拇指屈肌张力增高时,出现拇指握在掌心的皮层拇指征。

颈背

颈背肌张力增高时,头经常向后仰,宝贝由俯卧扶成侧卧时常常头后仰>20度;一侧颈部肌肉张力高时,出现紧张时头偏向一侧。

小腿

小腿后侧三头肌张力高时,出现扶迈步时足跟未着地就迈第二步的尖足;小腿后侧胫骨后肌张力高时,出现足心向内翻等。

病理性尖足——脑瘫最常见异常

由于支配小腿肌群的中枢在侧脑室旁的微循环分水岭区,因此早产、缺氧等首先波及该区,导致小腿后侧肌肉牵张反射亢进、小腿前侧肌肉力弱,临床出现病理性尖足。

因此病理性尖足是脑瘫倾向最常见的异常,早期认出此异常是早期认出脑瘫的重要方面,对早产儿应特别注意这一异常的早期发现。

一般尖足是我们在诊断脑瘫时的用词,注意不是扶迈步时足跟未着地就迈第二步就是尖足。

有时4~5个月婴儿扶持持重迈步时,由于在宫内屈肌张力高在脑形成的痕迹,可足跟没着地就迈第二步,但此时触摸和足背屈角检查均是正常的,即没有三联征,不属病理性。

触摸相关肌肉张力增高

病理性肌张力高均有触摸相关肌肉的异常征象。一般是先发现姿势异常再用触摸法核实,如临床有尖足,再触摸小腿后侧肌肉,如硬度较高就是肌肉的张力较高,如一侧较高可和对侧相比,两侧均高可和其他肌肉相比。

有的宝贝可先触摸到某组肌张力高,过一段才有异常姿势出现,如不少婴儿2~3个月时由于原始阳性支持反射消退,肢体屈、伸肌协调还没完成,可出现生理性不持重阶段,此时就引不出尖足,但触摸可发现肌张力异常。因此父母给婴儿做抚触时,也应注意是否某组肌肉张力较高。

相关关节牵拉角度异常

某组肌肉张力增高时,用活动关节的方法牵拉相关肌肉阻力增大,用一定力度可牵拉开的角度异常,如脑瘫小腿后侧肌张力增高临床有尖足、触摸小腿后侧肌肉张力高、足背屈快(轻)角>80度。

不知道肢体正常被动活动角度是多少时,主要看针对一个异常姿势,用活动关节牵拉相关肌肉时是否阻力比正常大。如屈肘异常时是否伸肘牵拉有阻力,造成屈肘的上臂内侧肌伸展角减小。

肌张力增高家庭干预方法

一般把肌张力增高的肌肉叫痉挛肌,和其功能相反的对应肌叫拮抗肌。既往对抗肌张力增高主要用牵拉、体操和传统按摩的方法。

牵拉、体操常常损伤到关节、对抗肌张力增高的效果也有限;传统按摩不是顺着静脉回流方向,不能更好地改善微循环。

目前阻抑病理性肌张力增高更好的方法就是针对肌张力增高的痉挛肌和相应拮抗肌的蕾波推顺按摩。

推顺按摩需辅用温热超声波用耦合剂,是为了使推压力度达到肌肉层并能不间断地推压前进,辅用按摩油力度只在浅层,不用介质按摩不能朝一个方向推压前进。

具体操作方法比较专业,父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为宝贝按摩,以免按摩不当带来负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