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梁宝明


这个疑虑拆开来其实是以下两点担心:

1.买了小公司的产品,它的理赔服务会不会不如大公司好?

2.买了小公司的产品,它会不会倒闭,如果倒闭了那我的保单怎么办?

一、小公司理赔服务不如大公司好?

我们分开来讲,理赔和服务。

理赔

保险产品其实就是用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法律合同,我现在交钱给你,假如将来我不幸遭遇了合同列明的风险,那么保险公司履行赔付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产品是非常标准化,非常有据可循、有法可依的商品,最终能不能理赔,与案情是否在合同条款规定范围内有关,与公司大小无关。

我们可以为其他商品支付品牌溢价,比如衣服鞋子,小黑只穿耐克阿迪,即便价格很高,他也愿意支付这一部分品牌溢价,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实体产品的品牌可以有效保证对应产品的质量、设计感、穿着体验,避开错误的选择,当然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同样也可能构成原因。

但是“理赔”是没有多少品牌溢价的,就算我买了全世界最好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如果我遭遇的风险不在保单合同列明的范围内,那么也是不会得到理赔的。反过来,如果我买了A公司的B产品,最终遭遇了合同列明的风险,我可以在A公司得到理赔;我也买了C公司的D产品,而D产品的合同条款与B产品是一样的,那么我同样可以在C公司得到理赔。

所以具体到每一份保单,决定我们最终能不能得到理赔,与公司无关,与保单合同、遭遇风险有关!而发生理赔纠纷的情况总结起来更多的就是:保险公司对于条款的定义与我们对于条款的理解和认知之间有偏差,我们认为可以赔的,保险公司以不在理赔条款范围内为由拒赔。

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比如保险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未向客户解释清楚保障条款;再比如认知上的偏差,一个典型的例子,意外险中的猝死,我们可能将其理解为意外,然而猝死是不符合保险条款对于“意外”的定义的。

诸如此类,都有可能造成理赔纠纷,归根结底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双方对于保单条款的理解和认知上存在差异。

服务

大白的同事之前曾购买过一款短期万能险,当时的产品设置是1年后退保即无费用(这类产品现在都已经下架),但是她退保的时候发现忘记了保单密码,网上也不能重设。保险公司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只能周一到周五去分支机构才能退保,这意味着起码需要请半天假,她觉得太麻烦,于是默默选择等整个合同到期再说,毕竟为此请半天假去处理也不太值得。

这样的服务对我同事来说就不能算是让人满意的。服务是一个非常具象化的事情,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客服电话是否随时能接通,接通之后是直接人工服务还是机器人语音指引一大堆之后才能和人说上话;又或者报案之后能否及时响应,理赔人员的态度如何;从发起理赔到拿到理赔款,流程是否便捷顺畅……这些具体而微的事情,不要说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差别,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不同分公司也会有差别,不同的时期也会有差别。

具体到每一个案件上,我们很难对大小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做出任何评比,理赔是有法可依的,服务是因时因地因人因案因情况而异的。那么放大数据量从整体理赔数据上来看呢。

保监会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排名中,投诉量最小的前20家保险公司中(展示所限,此处只截前20名),有大公司,小公司同样也不少。虽然排名每个季度都会有变化,而且由于小公司在绝对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大公司,所以不管是前20名还是后20名,小公司上榜的数量都要远远多于大公司,所以从大小公司在排名中所占比例来看,并不能得出小公司理赔服务就一定比大公司好或差的结论。放大到整体数据来看,理赔服务的好坏与保险公司的大小之间也无明显关系。

二、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

严格来说,会,但现实情况是,至今为止,中国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倒闭。保监微课堂曾写过一篇推文对中国保险行业的监管进行详细解析,大家可以点击“担心保险公司会倒闭?闹哪!”查看,相信看完会对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监管环境心里有底儿。

三、当我们谈论大公司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平常所说的大公司,一般来说是指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公司,这更多是得益于其广告投放。然而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属于保险公司的宣传行为,目的是为吸引更多人关注到该公司,进而产生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广告是对保险公司的销售数据负责,对收入负责的,但跟理赔关系不大。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平常所说的知名度与保险公司投入广告宣传的力度有关,但是跟其理赔扯不上关系,这压根儿就是两码事。


大白读保


经常有用户跟我们的保险规划师说他只想买大公司产品,要推荐就给他推荐大公司的,为什么大家只认大公司呢


首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样的心理,在买一个不太熟悉的东西之前,都会先选大牌子,比如说女性买化妆品就都选大牌子,就是名气大有保障,同样这个道理我们买保险的时候,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那些曾经在广告上看过的,朋友介绍的就是大品牌大品牌更靠谱

但其实所谓的大品牌要么是广告打的多,要么是线下代理人多,事实上很多小品牌的保险公司,它不打广告不代表实力不强,根据保险法规定开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金,至少要两个亿才拿到经营牌照

所以保险公司大家放心,没有大小之分,能拿得起牌照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且所谓大公司服务质量并不见得就好


所以我们在选保险的时候,重点和核心是要看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往往小公司产品性价比可能更高,保费还可能更便宜,因为它省了广告费代理人佣金,这一大堆都是运营成本的。


胡观世事


这个问题,题主不是第一个发问的,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直接说结论:小保险公司是靠谱的!


关于原因

实际上,保险公司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有些不同,在我们眼中的”小公司“事实上并不小,一些保险公司会给我们留下”小公司“的印象,原因只不过是公司成立时间较晚,宣传力度不如那些成立时间长的”大公司“,品牌效应也比不上。当然,保险公司之间资金资源还是有些差异的。


我国对保险行业的管控非常严格,成立保险公司首先需要股东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

设立保险公司,股东需要至少出资2亿,而且必须真金白银地存到银行里。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股东注资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比如2018年成立的北京人寿,注册资本为28.6亿元,还有一些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百亿。

这样看来,那些“小公司”也并小了。


而像题主这样,担心小公司不靠谱最主要的原因,是怕保险公司一旦倒闭,自己的保单就作废了,之前的保费也白交了。

而事实上,完全可以不用有这样的顾虑,我国对保险行业的把控十分严格,一旦保险公司发生了重大危机,保险保障基金就会介入,对涉事公司出手搭救,现有的保单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比如之前的安邦保险。

若保险公司真的不幸倒闭了,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你的保单会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保障还会继续,只不过是换了家保险公司而已。

最后

挑保险产品,最重要的是看其产品保障范围,保费等,需要关注的是产品本身,而不在保险公司,所以建议大家在挑选产品时,还是将重心放在产品上吧。


湘财精算


看是买什么样的险种,短期险买哪个公司不要紧。但长期险,特别是终身寿险。

现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小公司实力上拼不过大公司,论低价比不过网上,在中间狭缝中生存。为了生存在产品设计上一般比大公司的产品好,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小公司网点少,有些公司只在省内,有的其中布局在大城市。对于偏远的地区在理赔或者变更资料时比较困难。



其次:小公司经营不善可能会被银保监会接管或者大的保险公司接管,《保险法》虽然说保单不被没收,保护客户利益,但是是保保额还是保现价,没有明确规定。



有些客户了解到保险公司经营不善可能会被接管,就去退保,但此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保费贵了,而且有可能买不了。



保险公司第一梯队:国寿、平安、太保、人保、太平、新华、泰康等等。这些大公司成立比较久,公司实力强大,积累了大量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

在大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肯定会有一些保险公司被接管,这符合经济规律,所以从长远建议购买大公司。


小伟谈保


为没什么靠谱不靠谱的!

保险公司的大与小,只与服务能力、网点设置、在职业务员人数有直接关系。

一般,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在网点设置上会比较少,一般只会设置到省会或者二线城市,小城市最多只会设置一个服务部,不像大公司那样各个城市都有营业网点。直接后果就是服务较少,如果客户需要办理理赔或者更改信息,可能需要通过邮件或者快递形式完成。

规模小的公司,说白了名气没那么大,知名度不高,所以在招聘时,不太会有人愿意入职,只能依靠经纪公司,增大业务佣金来利用保险经纪人推广保险产品。

有人认为保险公司大小跟靠谱不靠谱没有必然联系。保险买的是条款,只要符合条款的都可以理赔,其实未必如此,规模较小的公司其实更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的事,近两年,保监会投诉榜上,小规模公司理赔类投诉极速上升,大部分是因为经纪人销售产品是因为不熟悉产品条款和特性而造成投保人对险种误解造成的。

很多经纪人鼓吹自己专业,但我们还是要看到,经纪人没有经过专业的产品培训,很多都是拿回条款来自己看一遍,就出去卖了。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信任的理由!

其实,只要通过保监会审核并获准上市的保险产品都是好产品,最关键的还是业务员也好经纪人也好的讲解!这一个环节如果出了问题,那么问题早晚会产生!

所以我提醒每一个投保人,在业务员或者经纪人在向你介绍险种时,进行录音,再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求证,确保真实了解险种详情!


老吴聊保


有这个疑惑非常正常

但是,这其实是误解

因为大家对于,没听过的公司,默认是小公司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

只要了解目前的保险市场是什么情况,你就会知道,这完全不是问题


中国的保险市场,目前是从寡头垄断,过度到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

简单理解:

其他行业的垄断者,进入保险行业竞争

所以称为垄断竞争

既然保险公司的股东,都是其他行业的垄断者

都是行业巨头,所以,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小公司

你可以看看,这些公司,你听过的有多少?

但是,每一个股东,都是其他行业的巨头



二、为什么都是其他行业巨头?

因为保险涉及千家万户

安全稳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必须要找有钱、并且信誉好的人

因为这些人,万一亏了

能够拿的出钱,补窟窿

前几年,众安亏损几亿

这个部分可能听说过

去年p2p暴雷

长安财险火了一把

为什么呢?

赔了20亿+

偿付能力从100%+

变成-100%+

这个窟窿怎么办?

如果是其他行业,这么大的窟窿,公司老总肯定只有跑路了

但是,保险行业,不存在的

股东直接注资,把窟窿补上


这不是个例

整个保险行业都是这样的

所以,你懂得


三、巨头为什么纷纷进入保险行业

因为存在具体的套利空间

管制就是套利空间

越强的管制,套利空间越大

保监规定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3.5%

加上保险资金很多都是长险

有点投资常识的应该都知道,这其中的利益

保险公司拿出20亿

50亿

100亿的注册资本

每年收取的保费是多少?

200亿?

1000亿?

5000亿?

1万亿?

收取的资金成本是3.5%

这么低的成本资金成本

你想一想,就知道,有多大的套利空间在里面

所以,其他行业巨头

都是挤破脑袋往保险行业钻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这样形成的


四、对广大消费者的影响

大大的利好

首先,保险的安全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因为来的都是其他行业巨头


其次,保险行业的竞争大大增加

消费者,什么都不做,肯定就可以买到比以前更好的产品


第三,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来的都是其他行业巨头

其本身就自带优势

所以,开放的产品也更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

满足更多人不同的保险需求


产品多

产品丰富

竞争激烈,价格还降了下来

就说到这了


安心家保


【不请自来】

问:“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靠谱吗?能得到保障吗?

答:保险法第89条、第92条有明确规定,就算承保的保险公司宣布解散,也不能影响保单的保障内容,尤其是保障类产品,例如:重疾赔50万,确诊且符合理赔内容,那么不论保险公司是否解散,被保人都能拿到理赔金50万,但是如果是理财型产品会略有影响,假设有年金万能账户的产品,保底收益3%,现在收益5.5%,如果不解散经营情况良好,投保人能稳定的拿到5.5%的收益,可如果解散或经营不善,那么投保人只能拿到保低收益3%,所以,保障型产品没影响,理财型产品略有影响;

但是,现在的保险行业蒸蒸日上,小公司实打实的推出产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广告等),基本都是盈利的状态,很难会出现解散情况,就算有危机也会有“银保监会”强制介入,从新系统的经营管理,将保险公司扶持上正轨。

以上,鄙人拙见,希望能够帮到你!

“”悦保阁,愿您悦保越安心“”,还有更多保险资讯哦~~~【微信公众号:悦保阁(ID:ybg1812)】


悦保阁


不了解的人买保险都偏向于买大公司的保险,觉得大公司比小公司实力大,安全性也更高,但其实在我看来,保险公司大与小并不是能不能得到保障的标准。因为大小公司都一样,从成立到破产,都得受到严格监管。


一、保险公司成立门槛高,牌照稀缺

《保险法》68条,设立保险公司要具备下列条件
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按照这个标准,能成立保险公司的,都不是大家通俗理解的小公司,而且保险牌照非常稀缺,能拿到牌照的公司都有不容小觑的实力。


二、保险公司受到国家严格监管

保险公司成立后,国家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比如保险资金运作,规定:

①不能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不能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③不能从事创业风险投资

④不能购买st股票

另外,保监会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按照规定保险公司需要每季度公布《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付能力大于100%属于最低要求。所以如果你有关注新闻的话,会有报道提到哪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要求及时整改。


还有,保险法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保险公司需要向再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来分担风险。


三、保险公司破产怎么办?

1、保险公司都需要统一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当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重大危机,这笔保障基金会用来救助保险公司。

2、保险公司真的破产了,按照保险法条例:

如果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达不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

所以说,就算保险公司破产了,我们的保单依然有效,只是换家公司接手而已。


如果这个回答对你有用,请给我点个赞。


扒姐读财


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青睐于大公司,比如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等等,觉得大公司靠谱,有保障。而对于新兴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太多认知,对小公司的怀疑,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问题:小公司有足够的钱赔我们吗?买了小公司得产品,理赔会不会不到位?买了小公司的产品,万一它倒闭了咋整?

我们一个一个看:

小保险公司有足够的钱赔我们吗?

如果你有这个疑问,说明你还不太了解我国对于保险入门的门槛有多高。在中国,保险牌照非!常!难!拿!不是什么人都能卖保险的,如果要申请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资金审核虽然规定有2亿注册资本就可以,但实际上没有20亿是很难申请得到,而且20亿必须一次性实缴,可见,想要有一块保险拍照,首先你得有钱,而且是非常有钱!

有钱还不够,你还得有人品,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得股东要是企业法人,而且要自身清白,信誉良好。

同时,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的要求也很严格,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能低于100%。也就是说,保险公司要有足够的钱,保证卖出去的保单出险了有钱赔。

赔偿能力评估是每个保险公司都要参加的大考,有一定的评分标准。你可以把它当成保险公司的“考试”,及格就继续保持,考不过的话,监管就会给你发黄牌警告,甚至直接红牌罚下了。

所以在中国,所以正常经营的保险公司,都是通过了这场考试的公司。无论大小,赔付能力都是有保证的。

小保险公司好理赔吗?

其实,理赔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大小没啥关系。是否能拿到理赔,在于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是否认真了解保单内容,对于健康状况是否如实告知等。每一份保单都有法律效力,只要你符合保单里的情况,出了险就必须赔,不赔它就是犯法。

大家要搞清楚一点,保险的本质是合同,保单会不会赔,怎么赔,都是要看条款的,而不是看公司大小。

买了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万一它倒闭了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目前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倒闭过,而且保监会是不允许保险公司申请破产的。保险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会向保监会缴纳一笔准备金。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也有钱可以“兜底”。

即使实在撑不下去了,国家也会帮你找人接手的。就冲保险牌照的含金量,一般人想接盘都接不着。

如果没人愿意接盘,国家会直接指定某家保险公司接手,原保险公司的所有保单,依然有效。

其实,很多小保险公司并不小,你觉得小只是你没听过,而这些保险公司背后的股东背景却很强大。比如工银安盛,股东是宇宙第一行中国工商银行,实力不用多说了。再比如复星保德信,股东是中国复星集团,郭老板的投资能力大家知道。再比如中意人寿,股东是中石油,500强排名第三。

总之,在中国没有所谓的“小”保险公司,只要是你听过名字的公司都是有足够赔付能力的公司。买保险,关键还是看产品本身的保障责任,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别太注重保险公司大小。


黑妞不姓黑


换了以前,我也会引用法律条款,实际案例去论证一番,证明无论大小公司,在我国的法律框架的监管下,我们的保单都是十分安全的。

但是,随着从业经验渐长,自身知识结构的迭代,而有了不同看法,我现在更加倾向于尊重客户当下的内心诉求,同时也说出我的想法,一起商讨,而不是去说服。

回到今天的主题,小保险公司是否靠谱?

既然都已经认定是小公司了,还靠谱个肾!我不相信有人会购买自己不认同的东西。

至于这个小,是指偿付能力不高?注册资本不高?网点规模分布不广?还是与其他公司相比知名度不够呢?

可以去综合考量一下,也许你所认为的小公司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小。如果最终的结果还是那个你看不上的小公司的话,那就是不靠谱的,我们不要去选择它。

保障型保险,在发生理赔之前,买的就是一份内心安全感,一份我有保险我不怕的洒脱。

在网上也已经有很多文章长篇大论的讨论过“保险公司是否会破产”这个问题了。

结论是:保险公司会破产,但是不易破产。因为国家比你更害怕保险公司出问题,毕竟关系到社会稳定,法律尊严等等这些大问题。

如果作为从业者,把自己都不确定是否靠谱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这本身就是有违职业道德。且不论这款产品本身是否有问题,只要是过不了自己这关,就不应该推荐,虽然有点主观,但是客户真正相信的不就是我这人吗,我一直是这样盲目自信的,虽然没勇气去问一下是不是相信我。

如果是作为客户,既然心目中认定的大公司才靠谱的话,那就去买你所认为大公司的,好过买完后整天怕它倒闭。

那既然有此一问,是否可以认为我们自己认定的大公司的产品不适合,小公司的产品不错但是又担心安全性的问题呢?

是产品责任不够好?

还是品牌溢价太贵买不起?

如果买保险是想解决需要用钱去解决的风险问题的话,老谭建议在预算范围内,优先考虑保额够不够达到安全感标准的问题,先不要管它大小公司。

插一个某大公司的代理人常说的段子:虽然同样是汽车,奥拓怎么干不过奥迪?

买了奥迪我可以开出去威一下,至于保单怎么带出去炫耀,我还没想到好的点子。

你们有没有想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