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二战时期,日军横扫东亚和东南亚,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被日本侵略过。但让人感到好奇的是,日军在顺利攻占缅甸后,却没有趁机打下印度,与德军会师中东?

队友不给力拖累了日军西进计划

二战期间,日本与德国结成轴心同盟,妄图以东经70度为界重新瓜分世界。按照事先约定,日军应进攻印度,帮助德国摘下“英帝国皇冠上的这颗钻石”。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图: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范围

然而,随着战争的逐步推进,德国开始渐渐感到不支。1943年5月,美英盟军攻占突尼斯,“沙漠之狐”隆美尔终究还是败给了蒙哥马利,德军北非战役宣告失败,德国妄图控制苏伊士运河,进而威胁英国对印度统治的战略企图成为泡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马来亚、缅甸和新加坡等地,其西进独霸印度的野心不是没有。但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抽身,海军正与美国在太平洋展开激战),兵力已是捉襟见肘,于是在失去德军策应的情况下,不得不止步于缅甸。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图:攻占东南亚后的日军

由于两国都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德国要击败英国,夺取中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日本要顺利占领中国,在太平洋能稳住美国),中东会师的计划不得不搁浅。

印度缺资源,冒险对印作战得不偿失

在攻占缅甸后,日军之所以停下侵略的步伐,一方面是因为战线拉得过长,另一方面是日军觉得印度就像个鸡肋,冒险对印作战可能得不偿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印度虽然国土面积大,却是个贫油国。日军攻占东南亚,是为了夺取印尼的油田、泰国的大米、马来亚的橡胶,还有奎宁和有色金属等资源。攻占印度无法获得上述资源,壮大日本的国力和军力。

与此同时,英美两国在印度驻有重兵(有英军、英印军和美国航空兵等上百万人),日军要想打败对手,并控制印度广大地区,必须投入大量的兵力兵器(有人粗略算了下,至少需要投入20-30个师团,并配套上百艘护航军舰)。这与日军的战略目标(巩固在中国的统治,在太平洋顶住美军反攻)背道而驰,冒险对印作战对日本来说划不来。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图:英国在印度驻守的英印军

最后冒险一试,遭遇“开战以来最悲惨的一次失败”

随着第一次缅甸战役胜利,日军与退往印度的英军在缅甸形成对峙。1944年初,为清除英军反攻缅甸基地,同时切断盟军对中国的运输线,日军下达了英帕尔(英帕尔是印度与缅甸交界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有译为因帕尔)作战计划,由号称“小东条”的牟田口廉也指挥缅甸第15军进攻印度。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图:英帕尔战役图

二战日军进攻最顺利时为啥没去占领印度?要打的话战败得更快

图:牟田口廉也

1944年3月,日军在匆忙进行战争准备后,随即派出约10万人的兵力,只带着15天口粮和每人100发子弹,越过边界地区的钦敦江,向英帕尔发动攻击。

结果因为忽视后勤保障,又遇上当时疟疾肆虐,和英印军打了半年后仓皇撤退,一战损失了5.3万人,盟军也由此一扭颓势,在印缅战场转入总攻阶段。英帕尔会战因其损失惨重,被日军称为“开战以来最悲惨的一次失败”。

最后小编也脑洞大开一下,如果日军在1941年就进攻印度,那么势必要从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抽调重兵,那么这两个主战场的反攻可能1942年就开始了,日本战败投降恐怕也坚持不到1945年了,而且由于当时还没有原子弹联军必然登陆本土打,恐怕真的就要“玉碎一亿”了。到时候中国的14年抗战,可能就会缩短到12年甚至11年。您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