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新股發審將首試視頻審核 IPO發行節奏不變

發審委定於3月5日召開2020年第23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本次會議將以視頻審核形式進行,保證新股發行的運行節奏。

時隔20多個工作日,被疫情打亂節奏的新股發行審核將以全新方式迴歸。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新股審核工作以創新形式繼續推進,監管層在盡力減少疫情對於資本市場正常審核工作的衝擊,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定資本市場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鼠年第一場

發審會本週召開

根據發審會安排,本週四將有2家公司的首發申請上會,這是鼠年首場發審會。此前,為減少發行人、中介機構及其他相關主體的人員流動聚集,有效阻斷疫情,證監會暫未召開發審會。2家公司中,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承銷商為光大證券;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承銷商為興業證券。

記者瞭解到,本次發審會議將通過線上視頻審核方式完成,證監會還將繼續協同相關地方證監局採用遠程視頻會議審核方式,保證新股發行的運行節奏。此前,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曾表示,將堅持股票首發常態化,不斷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雖然發審會是鼠年首場,但新股發行保持常態化,並沒有因為疫情中斷。證監會每週核發一定數量的IPO批文,近2周每週核發2~3家。證監會按既定工作程序對這些企業履行完封卷、會後事項核查等必要程序後,有序核發批文。

記者還從接近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處瞭解到,結合各企業2019年年報更新進展,證監會日常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也在正常有序推進中。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審核不放鬆,儘可能保持審核效率,通過網絡辦公、電話、電子郵件等非現場方式,與發行人和相關中介機構開展反饋意見交流溝通,有序推進相關企業的審核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發審委委員也在對具備召開發審會條件的企業相關申報資料進行審核,為疫情穩定後高效完成相關企業發審工作做好準備。

截至2月27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23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60家、中小板77家、創業板186家。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證監會在疫情期間以創新形式堅持新股發行審核正常化,助力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有效支持了疫情期間的企業發展與經濟平穩增長。

另外,科創板也將以“現場+視頻”的方式重啟。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發佈了2020年第4次、第5次審議會議公告,宣佈將於3月11日上午和下午分別審議天合光能、金博股份首發上市申請。其中,天合光能為上市委會議暫緩審議後的恢復審議。

據悉,基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上述兩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將採取“現場+視頻”的方式舉行。這是受疫情影響以來科創板首批啟動的上市委審議會議,標誌著上交所科創板受理、審核問詢、審核中心會議、上市委審議會議、提交註冊等發行上市審核和註冊全流程工作已全面恢復。

針對特殊時期發行人和中介機構開展工作所面臨的困難,上交所還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強化電話及網絡溝通、放寬問詢回覆時限、變通簽字方式、支持中介機構適當採用現場核查替代方式、對疫情防控企業予以快速受理和審核等一系列特別安排,儘可能減少疫情對科創板審核工作的影響,有力支持企業和中介機構推進科創板發行上市工作。

IPO過會率提升

IPO在常態化的同時,也保持著高通過率。回顧今年1月份的IPO過會率,可以發現單月過會率創下新高。

據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已有34家首發企業上會,其中被否1家,暫緩表決1家,過會率達94.1%,創下近6年以來的新高。

把時間拉長看,2019年證監會共審核了164家企業首發申請,138家企業首發獲通過,整體過會率達84.2%,而2018年的過會率為57.5%,過會率明顯提升。

其中,科創板通過率最高。去年全年,主板有52家企業過會,過會率為92.86%;創業板有58家企業成功過會,過會率為82.86%;中小板有28家企業過會,過會率為92.33%。科創板有106家企業通過,通過率為92.98%。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在註冊制將全面實施的趨勢下,A股市場的包容性大幅提升,企業融資方式更加靈活,監管層更關注發行人信息披露是否詳盡、真實、有效,對業績和盈利的關注度有所下降,但從嚴監管態勢不變,以次充好、欺詐發行將受到嚴懲,監管邏輯的變化有利於優質企業發展。

可以看出,證監會一方面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積極支持股權融資,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暫停IPO發行;另一方面也會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保持平穩的發行節奏,不搞大躍進式的集中核發批文。在做好融資端改革的同時,也同步推進提升投資端的活躍度,積極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進一步提升權益類基金佔比,擴大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鼓勵和支持保險、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個人養老金稅收遞延賬戶投資公募基金政策落地。

上述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透露,證監會將按照發展股權融資、優化上市公司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整體需求,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重視市場投融資兩端的平衡,明確市場預期,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把握好新股發行的節奏和力度,切實防控各類風險,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