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中国孩子要在将来全球化的环境中更游刃有余,应该向美国教育取经,从小对孩子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这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讨论中国孩子教育问题时所说的一席话,自1999年受聘成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后,陈志武一直生活在美国,在美国培养两个女儿的过程中,他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与不少中国教授地交流中,陈志武教授发现,中国确实培养了众多的接触学生,但这些学生虽然能力很强,但大多社会交往能力差,而且思维方式僵化,不能灵活变通,更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陈志武教授表示,这些,都是因为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模式存在差别构成的

1、中国只重视技术教育,忽视了通识教育。

一根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的课程表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分布的图表曾在网络上引起讨论。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课程表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分布

从表中可以看出,斯坦福大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都是有关于通识、写作和外语的,专业课也就一半多点。而清华大学的课程则基本以专业课和数学等理科基础课为主,只在选修课程里有少量的人文类课程。

可以说,斯坦福的课程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对待,要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和社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它注重写作和表达,教人如何交流与合作。而中国的高校与中国的家长,往往是以“好不好找工作”、“未来的收入高低”为标准选择专业,忽略了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价值。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那么什么是通识教育呢?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打破狭窄学科的壁垒,把语文、历史、哲学、生物、物理、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的是孩子更宽、更广、更深的世界观和知识理解能力。

通识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社交能力,无论学生最终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通识教育都将持续发挥其价值。

可以说,通识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是关于文化、社交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接受通识教育,专业能力再高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2、中国教育忽略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很多美国学校,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组织学生,让他们对某个话题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或讨论。这一点是中国的填鸭式教学所不能比的。

陈志武教授曾经说过,自己在跟女儿讨论一个话题时,女儿会很自然地去怀疑,去审视,并试图寻找到合理的证据来证明一个论题。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在女儿还在读小学时,就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述,这一点,甚至很多国内的相关论文都比不上。因为国内很多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论述上,并没有合理且逻辑的证据来来证明。

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开发并不能依靠学校课程的学习。实际上,现有的中国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僵化孩子的思维模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发。

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为广大家长推荐这套《少儿版思维导图》,告诉孩子们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做好学习计划和课堂笔记,让孩子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提高成绩,事半功倍。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图书迄今为止已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更被英国《独立报》评选为十大学习训练推荐读物之一。这套《少儿版思维导图》,就是专为6~15岁的孩子设计,目击是向孩子们展示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迅速地掌控记忆力,并运用学习工具与记忆诀窍的各种方法成为专注高手。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比尔·盖茨曾经评价道:“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这套《少儿版思维导图》结合了漫画、卡通、脑力测试以及大量实用练习,充满了乐趣和实践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们找到学习之外的灵感。

不要忽视孩子的这两种能力,耶鲁大学教授:这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这套《少儿版思维导图》共有三册,分为学习训练、记忆力与专注训练以及学习技巧训练,三册仅需76元,却可以让你的孩子拥有不可思议的记忆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