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纵览中国封建时期历朝历代,自秦朝的赵高开始,到清朝的李莲英结束,几乎都有宦官兴风作浪、乱国干政的痕迹,尤其是以唐朝的宦官危害最为严重,到唐朝中后期,唐朝宦官手握重兵、废立皇帝、乃至毒杀皇帝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但唯一的例外却是宋朝。史载,赵宋王朝享国319年间,就几乎没有出现赵高、马元贽、魏忠贤那样权倾朝野、祸乱朝纲的大宦官。与之相比,让唐朝情何以堪。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我们知道,赵宋王朝位于李唐王朝之后,这两个王朝颇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史学家通常连起来称"唐宋"。宋太祖黄袍加身做皇帝后,非常警惕两种人。一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二是朝夕相伴的宦官。自唐以后,武将叛乱、宦官弄权,历历在目,让宋太祖不得不谨慎对待。

为此,宋太祖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威胁。随后,通过各种限制,禁止宦官参与政事。宋太祖弟弟宋太宗,更是出台了宦官的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宦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旦宦官违反了宋太宗所制定的行为准则,请放心。宋太宗是舍得下狠手的。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有朋友或许会想,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是极为厉害的人物,他们治理朝政的能力相当高,宦官在他们手里自然翻不起浪。可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之后的赵宋王朝皇帝,大多数都以宽厚仁慈著称,在这些皇帝手下当宦官,一定有机会把持朝政吧?

错!在宋太祖和宋太宗之后,宦官们的日子更加难过。如果说,在宋太祖和宋太宗手下当宦官,只是面对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而到了后面,却要面对一帮"如狼似虎"的大臣。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我们知道,在赵宋王朝时期,文官的日子空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力则大为削弱。上至国家治理,下至皇帝私事,都要受到文官集团的约束。

举一个例子,宋仁宗有一个宠妃,叫张贵妃。张贵妃吹枕头风,想让自己的伯父张尧佐去当宣徽使。宋仁宗把这事儿拿到朝廷上去议一议,估计也就是想走个流程。没想到包拯一帮人坚决不干,说到激烈处,包拯的唾沫星子溅得宋仁宗满脸都是。

宋仁宗回到后宫,张贵妃关切地来问情况。宋仁宗这时候才有机会出气,他愤愤地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一般来说,古代文臣武将权力再大,正常情况下,也很少干预皇帝的私生活。赵宋王朝文官连皇帝的私生活都不放过。

一次,宋仁宗得了重病。一帮文官竟然要求到后宫去居住,美其名曰是陪伴皇帝,实际上是稳定局势,防止后宫作乱。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出现,唯独出现在了赵宋王朝。后宫嫔妃和宦官都不敢反对,宋仁宗病好了后,也毫无责怪文官们的意思。

你看,连皇帝都被管成这样了,更何况宦官?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此外,赵宋王朝一开始就削减宦官的数量。宋太祖时期,皇宫里的宦官数量只有区区100多人。这么一点人,还不及明朝宦官的一个零头。赵宋王朝宦官一方面受到文官的压制,一方面又数量太少,在皇宫中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怎么可能兴风作浪呢?

当然,赵宋王朝宦官虽然数量少,质量还是蛮高的,对国家忠心耿耿。赵宋王朝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宦官。

一是秦翰,他在宋太宗、宋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辽国的军事行动,因为英勇作战,49次负伤,屡立大功,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暴病身亡后,宋真宗不禁潸然泪下。

二是李宪,李宪跟秦翰一样,虽然是宦官,却以打仗闻名。秦翰抵抗辽国,李宪则活跃在抗击西夏的前线,多次取得胜利。

宋朝为何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宦官兴风作浪的朝代,其原因让唐朝汗颜

就连赵宋王朝宦官中素有恶名的宦官童贯,在打仗上也有两把刷子,不是吃干饭的。其平定方腊一役,干净利落,令人叹服。

而唐朝的宦官祸患开始于明皇,兴盛于肃宗、代宗,成全于德宗,又被昭宗推向极端境地。可以说,宦官之患,贯穿了整部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并且成了唐朝最终灭亡的罪魁祸首,令人唏嘘。相信让唐代皇帝知道后世宋朝的宦官管理如此之好,恐怕都得汗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