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Visual_Infatuation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考试的时候,读不懂诗词也是常有的事,并不稀奇,但是,我们要将这种“读不懂诗词”的概率降低

备注:读不懂诗词并不代表得不到分数)

穆老师认为,学生读不懂诗词,原因如下:

👑一、键字词不理解

〖1〗带有“典故”的字词

例如: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里面有这样两句:“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典故词语:双鲤。

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就用“双鲤”代指书信。

〖2〗含有“借代”的字词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里面有这样两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词:朱门(以特征代本体)

意思:代指显贵之家。

〖3〗生僻不常见字词

〖4〗古今异义的字词

5〗其他

👑二、没有掌握翻译技巧(同文言文)

👑三、平时做题时就没有注重诗词翻译

👑四、对古诗词没有兴趣


同学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诗歌鉴赏题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反其道而行之

方才穆老师已经读不懂诗词的原因罗列了出来,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比如某学生不会“借代”,我们学习时,就可以找出借代的词语,然后将其掌握即可。

🎀二、 掌握古诗词鉴赏考点及相应知识点



🎀三、识破命题人的“诡计”

具备“反命题思维”,知晓命题人所考查知识点,不被假象迷惑。

🎀四、学会知识拓展与迁移

比如看到某季节,就要联想到某种情感;熟悉某作者,就要联想到他的写诗风格和情感态度。

例如:2017江苏高考——陆游《秋兴》






🎀五、专用笔记本

准备诗词学习专用笔记本,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上面,时常温习之。

好啦!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一、读诗与懂诗读人与关时

古人云“读书有法,则无定法”。参照此说,读诗也应如此,明代著名诗人谢榛说:“学李、杜者,勿执于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之,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书读千遍,其义自现”也是同一个道理。

每人都应该理解,熟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学习。诗歌创作,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表现方法。又因时代久远,有的相隔数千年时光,诗人万千,个性相异,地域相隔,际遇相差,都为懂诗提高了难度。而诗词本身也有它的特点,格式短小,高度精练浓缩,词句精美,高度概括,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可囊括其中,这都增加了读诗的难度,如果遇上喜欢用典、表意含蓄的诗人,就更让人挠头而忧了。下面谈谈自己读诗的体会供参考。

一是读诗先读人,在读诗前先了解此诗的作者,了解他的生平和为人,境遇历程,诗歌风格。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他多年过着隐居生活,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而由此认为他心胸旷达,超然世外,可能推断他的诗也从这方面去理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隐居不是六根清净,修身养性,而是蓄势待发,出手不凡,直捣龙庭,占据要津。所以他的诗,前期蕴含志向抱负,后期官场无望,诗中蓄含幽怨之绪。如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特别是第二联尤其出色,给人以气势磅礴,澎湃动荡之感,为千古名句。后几句也写了自己观湖后的一些遗憾,但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其实孟浩然写这首诗是有隐性的目的,因为此时他已隐居多年,正想求官,写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重用,前四句描写当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一是显示自己的才能,诗写得精美大气,二是以湖喻人,大湖之所以大,是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河流,以之喻张丞相胸怀宽广可以容人。后四句写到由湖想到过渡,想到钓鱼,也隐含自己求仕之念,不露痕迹而心态已显。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二是了解写作背景,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各个阶段的境遇都可能有所变化,还有可能遇到特殊的情况,还要考虑诗人写作此诗时势,了解越透彻,理解才更深刻。还以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为例吧!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诗面来看,是写孟浩然坐船外出,傍晚泊舟江边,引发新愁,后来看到美丽的风景,从而化解了自己的愁绪。这样理解虽无大错,但还是不够深刻,因为诗中有一字最为关键,即“新”字,俗话说有新就有旧,那么新愁之前的旧愁又是什么呢?自然要了解清楚诗人作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年年的希望奔飞长安,却四处碰壁,求仕无门,而今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而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纷至沓来,涌上心头。这样才理解深刻了。

二、读诗赏句深觅真意

读诗容易,真意难觅。这是许多读诗人的感受,那么如何入门,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意呢?那就需要我们在反复吟诵中,更需要“体察入微”,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诗人想一想:他在什么情况(社会情况、个人生活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为什么写这首诗,通过这首诗他想表达什么心意,等等。如果读者能顺利地解这三个为什么,那么“庐山真面目”就自然显露了。

陶渊明五十三岁那年秋天,写了二十首《饮酒》诗。广为流传的是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弃官还乡,躬耕田园的记述,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但第六句“悠然见南山”,有一些版本也作“悠然望南山”。那么是“见”还是“望”呢?好像难分伯仲。跟陶公时代距离较近的白居易有份仿“渊明体”的诗,其中有两句:“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沿袭了当时坊间版本。近年出版的《陶渊明集》,也是“悠然望南山”。宋代的苏轼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便觉一篇神气索然也。”(《东坡志林》)应该说苏轼的意见是对的。我们站在陶公的角度思考:诗人有意到东篱采菊,无意抬头见山,并由此发现南山的妙处,诗人因此万分高兴,才写出“山气日夕佳”,并由山再看到从山中“飞鸟相与还”这样“神与物游”的诗句。所谓“境与意合”的“境”,此刻是“无车马喧”的安闲环境,此刻的“意”(主观感受)是“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诗人厌倦扰攘的官场,宁愿过田园生活。无意“见”山与此刻的“境”,完美和谐。有意而“望山”,与此刻的“境”,格格不入,破坏了“人景合一”宁静的诗意。

三、诗中有物物中有人

在我们欣赏诗题时,常常会看到咏物诗,春花雪月,燕舞莺歌,令人赏心悦目,但我们往往不要被表象所陶醉,要深刻理解物后之隐,这样才能全面深刻理解诗意。下面我们看看汉代班婕妤所作的《团扇诗》:

新裂①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②夺炎热。

弃捐箧笥③中,恩情中道绝。(①裂:裁;②飙:大风;③箧笥:箱匣)

这是一首咏物诗,是咏团扇的,全诗字字言扇,句句不离扇,叙述了团扇的制作、材质、颜色、形状、受宠、闲置的经过。如果我们只看到洁白素绢、造型精美、制作精致的团扇,佩服诗人笔力高超就对此诗欣赏不完美了。诗中有物,物中有人。关于咏物诗,古人有“体物之妙”说。“所谓体物之妙,就是咏物诗要不即不离,不离于物,又不要太粘着物上……”(周振甫《诗词例话·咏物》)因此联系到班婕妤的身世、经历,以及她的遭遇,再细读此诗,就觉得字字含忧,句句皆怨了。班婕妤是汉武帝时的女官,被选入宫后,先为少使,很快得宠,为婕妤,后来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居长信宫,即所谓“班退赵姬升”(鲍照语)。《团扇诗》为她在宫中所作。

前四句是写团扇的不凡,一块洁白无瑕,如霜如雪,又是齐国产的素绢,制成了合欢扇,但仍然鲜亮洁白,如团团明月。班姬本是一民间女儿,一如那齐产素绢,品质纯洁,资质美丽。不幸的是,身不由己,被送宫内,成为嫔妃,结束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这四句或褒纨素,或赞团扇,其实都是表面文字,实质是借物赞美自己的青春容貌、高洁品质、命运的不幸。

五六句扇子终成君子手中爱物,也是班姬的得宠,但这是一时的呢?还是永久的呢?心中无底。七八句写扇子最害怕的是秋天到来,那时它自然成了弃物。最后两句写到扇子的命运,也是班姬的命运,与其说是担心,不如说这是她预料之中、但又不能逃避的归宿。

所以,诗中有物,物中有人,以物喻人,文如其人。

四、诗中有景景中有情

诗词中最容易看到风景,但往往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风景诗词,因为景与情是紧密相连的,完全写景的诗词有没有呢?表面有实际上没有。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隔江对峙,浩瀚奔流的长江从中穿过,天门山好像被从中隔断了。碧绿的江水因江面较狭,在这里回旋不已。一叶孤舟从日出的东方驶过来。不见人影,不闻人声,此中无人,何来情感?好像一幅山水画而已。而事实是怎样呢?首先应抓住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的壮美景色。首先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接着又描绘了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不是站在岸上某地远望,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诗中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看到诗人乘舟从东方而来,正打开天门,热烈欢迎远方贵客,而诗人此时高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诗中有景,景中有情了。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话》)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景和情出现在诗词里面,往往有种种不同情况。最常见的是先景后情,情由景生,即触景生情。诗是前三句或前三联写景结尾抒情,词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似乎已成了常规。

但也有打破常规的情况,一是在开篇抒情,传说唐代一个七岁女孩在武则天面前写过一首《送兄》诗,受到武后赞赏:

别路云彩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离别之时,风起云涌,落叶翻飞,洒满长亭。一片凄凉景色!风云易色使人更有前路茫茫之感,落叶离枝,又暗切亲情的离异,平常之景,由于切合此时此地人的心境,也就很好地传达出这人的心声。后二句直抒胸臆,更增强了首句寓情于景的感人力量。

二是诗中抒情结尾写景,如李白两首送行诗,都是前面记事抒情,结尾写景,一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好像都是写景,但依依惜别之情寓于帆影、碧空、长江流水和萧萧马鸣的景物中去了。

杜甫《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是近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是远景。但无论远近都景中有情,隐约可见。正如有诗评说:一二句意绪“凄绝”,三四句胸怀“旷远”。就是说,寓于景中之情,先悲后喜。从全诗来看,也正是悲喜交集、感慨万千的。

景,是客观存在的,是外向的,张眼可望可见,情,是人的主观感受,是内在的,统统隐含的。当诗人不直接抒情而寄寓于景时,就要求所选择的景物与诗人的个性有相似之处,与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合拍,息息相通。做到情景交融。如果景是“形”,情是“神”的话,那么景与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神超形外”了。

五、诗的境界决定成败

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形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齐白石的画,在还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过是几只不像样的虫、虾;李白的《静夜思》小诗,很多不懂诗的家长只把它当做扫盲的儿歌教给自己的儿孙。然而,就在这虫、虾、月光之中,却似乎深藏着某种更多的东西,藏着某种超越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义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看齐白石的草木虫鱼,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我们读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读完后,就会给人以感触,淡然之中连着一丝牵挂。“床前明月光”,月光穿窗度户,直临床前,如水银洒地,明亮耀眼,致人不能成寐,“疑是地上霜”。霜白微有寒意,也微以牵动人的情感。于是禁不住抬起头来,“望明月”,明月在天,耀如白昼,清光万里,此时时景,最容易引起各种情怀:月是故乡明,远离故乡,亲人怎样,友人念想,闺中情长,万千思绪万里长。自然“低头思故乡”。无形中就创造了:“清静浩然,月下思乡”的高雅意境了,也使之成为千古绝唱了。

诗贵意境。我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和津津乐道。尽管对于意境的说法有所不同,对它的解释有异,比如王世贞称它为“意象”(《艺苑卮言》),胡应麟名之曰“兴象”(《诗薮》),王夫之叫它做“情景”(《姜斋诗话》),王国维称之为“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语》)。而从诗歌创作来看,有才能的诗人也莫不在意境上下工夫。所以从古至今的诗林词海,“高格”、“名句”之作不少,千百年来为人们争相传诵。但意境是思维对存在,作者的主观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从作者来说,主观的“意”(思想感情)必然具有阶级属性和作者的性格特征,从彼时彼地的现实看,客观之“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总是笼罩着时代的色彩的。所以,意境独创的诗,无不同作者所处的彼时彼地的社会、自然环境有关,而诗人的倾向又总要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

公元752年秋天,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结伴到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即景赋诗,除薛据的诗失传外,四人的诗都已传世。诗题相同,诗人们的观感却大不一样。高适感到官卑职小,壮志难酬,因此想四处寻游,稍露牢骚:

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一向具有豪迈精神的岑参,这时却产生了佛理可以参悟,佛家可以崇奉,佛道可以相通的消极思想:

净理可了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储光羲感觉宇宙空虚,佛法可通,塔势高见峻,像人生的路途一样跋涉艰危: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杜甫则迥异于同伴,他赞美塔势高耸,更可贵的是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对沉湎酒色的唐玄宗的含蓄讽刺,而诗的意境显然与他们不同: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杜感到秦山“破碎”,昆仑“日晏”,危机四伏,国脉如缕,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担忧,也使这首诗的意境更为高远。

因此,诗的意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这也就是古代艺术家常常谈到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

首先,要求“形似”:“意境”的真实首先“必求境实”,要求形象必需基本上特别是外部的造型上忠实于生活的原型,符合于、近似于生活的本来面目,如前面提到的诗中描画的“团扇”。另一方面,就要求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不独外形像,而且精神像。要求形象传达出现实生活中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而这才能达到真正的生活真实。也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真正境界。

六、诗中静动虚实相倚

诗中静与动的出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山水草木,晴阴雨雪,总是有时静有时动,不可能只是一种形态,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写了森林中傍晚时一种极为幽寂的境界。首二句写深山幽后,林木苍郁,只闻人语响,不见有人行。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写林深杳冥,夕阳的余晖反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静的空山了。是动中寓静、愈显示出其静来。总之,上两句写不见,下两句写见;不见的是人,所见的是影。一虚一实,正是诗人幽寂情怀的写照。

再看王维的一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是在诗中创造静寂的意境,但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死气沉沉,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取得静的效果,典型的以动衬静。

诗词中的虚实,也是矛盾体,如宋人写的诗,有的如实描绘,缺乏形象思维,很难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要么以文入诗,以议入诗,言之无物,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虚无缥缈,也非好诗。所以论诗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亦虚亦实,虚实相倚的说法。如李贺的《将发》: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一空,月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诗人收拾停当,即将登程,前路寥廓,略感惆怅。略表远行之心情。后二句写眼前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月光如水,洒满大路。特别是那月光照着“将发”的门前之路,一直往前伸展,似乎没有个尽头。使人有天地之大,无处可依,茫茫前路,莫之所适的感觉。这层意思诗人没有实写出来,诗人托之于虚笔,表达远行人远行前的实际情感。

七、诗中有眼全诗皆活

诗有眼,犹弈(下围棋)有眼也。诗思玲珑则诗眼活,弈手玲珑则弈眼活。所谓眼者,指诗弈玲珑处言之也。(吴大受《诗筏》)喜欢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没有活眼就是一块死棋,有了活眼,那么全盘皆活。写诗也是同理,如果一首诗有个别字词用的绝妙,将会带活全诗,起到画龙点睛之妙,令人赞不绝口。这就是诗眼的作用。

苏轼曾评柳宗元的《渔翁》,说它有奇趣: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全诗的奇趣就在这一个“绿”字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诗中的情景,渔翁夜晚在西岩泊舟过夜,清晨打水烧水,水烧好了,竹火也熄了,随着欸乃一声惊醒了梦中之人,睁眼一看,满眼山水翠绿。着此一字,尽得风流。这一个“绿”字既为山水生光,又使人感觉生意盎然,充满欢悦情趣,给原本平淡的境界以鲜明的色彩,有了这个诗眼,全诗都活了。

杜甫《新安吏》,写唐王朝为取得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四处“喧呼点兵”的情景。诗中所“点”之“兵”被迫离家生离死别时,有这样两句: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这里用了一个“哭”字,把当时的情景,形容曲尽。《杜臆》的作者王嗣爽有段很精辟的见解:“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众,宛若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矣!至暮,则哭别者已分手去矣,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只着一哭字,犹属青山,而包括许多哭声,何等笔力,何等蕴藉!”这里借用了余音绕梁的意思,余音可绕梁三日,千人哭声亦久久在青山回荡,也就成了青山发出的哭声了。一字突出,渲染了全诗描写的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有了这个诗眼,全诗更活了。

因为一个字像珍珠一样璀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为一个好的诗眼,使全诗活得更久了,人们千古传诵。而创造诗眼的诗人则万古留名了。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由于“闹”字,诗人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由于“弄”字,而被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因还有“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被人称为“张三影”。赵嘏由于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留一声人倚楼”,被称为“赵倚楼”。秦观由于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被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柳永由于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被称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三变”。贺铸由于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被称为“贺梅子”。

当然,如果诗词的思想内容苍白,空洞无物,手法拙劣,缺乏艺术性,那么,即使有一些生姿添色如珍珠般的字词,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写诗要注意:篇中炼句,句中炼字,炼得篇中之意工到,则气韵清高深渺,格律雅健雄豪,无所不有,能事毕矣。

八、诗中有味闻之动心

诗词必须具有美感,闻之美味扑面而来,咀嚼令人有回味无穷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感效果,来自真实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诗味”说,就是古代阐述诗词应具有耐人玩味的艺术魅力和富有美感效果的说法。

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言悦耳,便是佳诗。(袁枚《随园诗话》)简单说只要诗歌能引人入目,咏之令人回味就是好诗。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说出了许多人之所见、之所闻、之所感,但又是人们未曾说出的话。它反映出生活的真实,没有任何的雕饰。千百年来有同样境遇的人,感同身受,没有这种境遇的人也会触动心弦。从“少小”至“老大”(贺知章奉旨还乡已经八十多岁),岁月长久,所幸现在终于回来了!首句写出了这种深沉而不平静的感情。是悲是喜?先悲后喜?悲喜交集?一开始就掀动了感情的波澜。“乡音无改”,似是一喜,但“鬓毛衰”则又可悲了。是先喜后悲,悲喜交集。所以,感情是不平静的。“儿童相见不相识”,显然是“老大回”、“鬓毛衰”。这一来又不免引起许多感触。但是一声“笑问”,显示出问者的亲切、尊敬、又令人顿生喜悦。悲喜交集,回环经复,始终贯穿于明白如话的四句之中,诗虽通俗浅显,却又充满诗味。

《秋思》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写到异乡作客,秋风扬起,触动离愁,欲作家书,思绪万千。诗人没有直叙乡思,只写了刹那间的个人生活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封而又开,乡思之重,感慨之深,万语千言,总怕遗漏,由此可见一斑。思乡之味,苦中带甘。

《行舟》李益

桃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诗中前两句实写“行舟”,春色烂漫,桃花飞舞。飞入行驶碧流舟中,后两句是设想,想象在“风光满扬子”的时候,天清气朗,登上高楼去望家乡。为什么“行舟”水上会有这些想象呢?诗人留给读者去想象去玩味,令人感到诗味无穷。引一丝诗味品尝:诗人偶然见到正行之舟中落入的桃花,不禁勾起思乡之情,故乡家门对面的桃林不知开花没有,如果春阳高照,桃花灼灼,蜂飞蝶舞,那是何等壮观之景,等到扬子,天晴雾散,高瞻远瞩,登高望乡,可以一一解乡愁。所以古人云:“辞简意味长,言语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范德机《木天禁语》)。

还有一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其全集,愈多愈妙。反覆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吴大受《诗筏》)这是古人告知我们,读诗品味与日常吃东西品味大有不同,平常吃东西,我们讲“少食多知味,多食败口味”。但读诗是“反覆吟诵,滋味无穷”。望大家觅得好诗,细细咀嚼,细品诗味,其味悠长。


厚德扬善文化小馆


我认为呢,首先肯定是需要爱好兴趣的,没有的话强制他们学习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是环境和引导者,一条路没有人带,很难坚持。

诗词,还是需要心与心的沟通碰撞,才会理解作者的想法。

而评判者也不应该有一定标准的答案去评判他们的回答,你不是作者,不可能你想的标准就是作者的标准,所以,希望可以用心去回答,用心去评判,文学没有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