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前有蔚來,現有北汽新能源,為啥都要推“車電分離”?

近期,在某汽車論壇上,筆者獲悉,北汽新能源將向私人消費者推車電分離新模式。

其實車電分離並不是新鮮事物,特斯拉為了解決電能補充的問題,也提出過換電的理念,但由於成本過高且效率太低沒有普及使用,無疾而終。

前有蔚来,现有北汽新能源,为啥都要推“车电分离”?

隨後舉起這個大旗的是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來汽車,在ES8的發佈會上,為了解決“里程焦慮”,蔚來提出了五種充電解決方案。分別是專屬充電樁、全自動三分鐘換電站、移動充電車、超級充電網、代客充電服務。其中,換電模式是蔚來汽車整個電能服務體系中最受關注的一種創新模式,業界對此圍繞成本、技術、收費等方面的疑惑較多。李斌解釋道,租用電車和換電方案都不影響拿補貼,因為在銷售產品時,電池和車是一體的。蔚來不是要把充電和換電對立,只是給用戶更多的選擇,如果選擇換電服務就得同意電池能夠週轉。用戶一旦用了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整個電池體系裡面不可能有壞電池。換電被低估的好處就是電池更安全,只要迴轉,服務體系就會做一次完整檢測。

前有蔚来,现有北汽新能源,为啥都要推“车电分离”?

而在談到推廣車電分離的背景時,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談到,用戶買的電動車大約50%的成本來自於電池。客戶在使用電動汽車3-5年後,電池大概使用的價值空間為20-30%。使用退出後,這塊電池的回購價值大約為10%。事實上,用戶花了100%的錢,卻僅僅使用了電池價值的大約30%。而佔據整車成本近半的電池,70%的電池成本被浪費,沒有得到體現。這個角度來講,如果車電價值分離或者改變電池使用模式,就可以把購車成本進行大幅度的降低,至少是能夠看到的最直觀的一部分。

前有蔚来,现有北汽新能源,为啥都要推“车电分离”?

而北汽新能源推廣的"車電價值分離"模式,其基礎是2017年11月開啟的"擎天柱計劃"。該計劃,就是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換電站、光伏發電進行深度融合,構建集約、智慧、便捷的綠色出行生態,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生命週期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到2022年,該計劃預計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建成3000座光儲換電站,投放換電車輛50萬臺,梯次儲能電池利用超過5Gwh。

通過擎天柱計劃的換電模式,車裡的這塊電池才能夠從一次性購買、一次性使用變成在生命週期中的多輪循環使用,通過循環使用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巧合的是,5月20日,蔚來全國首座換電站在深圳南山落成。到2020年,蔚來計劃在全國建設超過1100座換電站,投放超過1200輛移動充電車。

這邊是蔚來,那邊是北汽新能源,都在推崇用車電分離的換電來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讓筆者對這項技術也充滿了期待,不過當前情況下,車電分離的各種質疑和問題也是束縛其發展的巨大阻力,如:

1、便利性問題。換電站的數量,或者說分佈間距多少能夠滿足用戶的換電需求,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且非常有必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對用戶來說,換電方式的關鍵不在於3分鐘內完成,而在於去換電站是否方便。如果換電站離家或公司很遠,那麼換來的電池有一部分要消耗在路上。如果開車去外地,能不能找到換電站又是個未知數。

2、成本問題。用戶需要每月支付1280元的電池月租費,有網友算了一筆賬:純電動車行駛一萬公里要消耗大約2000度電,按一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算,租電池需要1.5萬元,電費0.2萬元,合計1.7萬,這個級別的車跑2萬公里的油錢根本用不了1.7萬。所以如此入不敷出的使用成本會極大阻礙換電模式的普及

3、技術問題。換電技術是否成熟,並且安全是用戶首先關心的問題,因電池問題導致車輛或車上人員發生意外,責任由誰承擔?車輛在換電過程中發生損壞的責任又該如何劃分,只有事先明確好相關責任,才能事後判定由誰負責。

4、後期保障問題。電池質保、一致性等質量問題該如何保證,這也是在大規模推廣換電之前需要解決的。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前景總是那麼美好,但現實又是那麼的殘酷,換電這個解決里程焦慮的方式,到底要怎麼走,還有很長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