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生活在南京之前,吃的烤鸭都是北京烤鸭。大学时代,学校门口有一家烤鸭店叫“盈福楼”,光看名字就有一种北京独有的王宫贵气。盈福楼的特色是北京烤鸭,价格不高,味道很好。那个时候在饭店吃烤鸭不像现在,厨师像炫技一样把刚出炉的鸭子用小推车推到顾客的桌前,亲自片皮斩鸭,端到客人面前。制作过程都在后厨,服务员端上来的是一整盘皮肉相间薄薄的烤鸭,冒着热气溢出香味,选择好处理鸭架的方法之后,便可以揪一片薄饼,卷上鸭肉了。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北京烤鸭

然后开始吃大名鼎鼎的全聚德。和平门、前门等几家有名的店面都吃过,百年连锁大店,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整体水准不会差,烤鸭的火候、酱料的口味、甚至薄饼的温热,都是检验北京烤鸭是否好吃正宗的标准。

毕业后到了南京,吃了南京的烤鸭,开始慢慢了解南京烤鸭和北京烤鸭的源流与文化。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北京片皮烤鸭

最初的北京烤鸭,著名的不是全聚德,而是便宜坊。当时还没有“烤”这个字,只是称为“炉鸭”或“南炉鸭”;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里写过,烤鸭也叫“烧鸭”。北京还叫北平的时候,烤鸭以老便宜坊最为出色。便宜坊的烤鸭全是自己填的,据说填和烤都有不传人的手法。鸭子肥瘦可以用称来衡量,但是肉质的老嫩,全凭有经验的师傅在鸭嗉子下的骨头上摸摸软硬。

唐鲁孙先生写过便宜坊的烤鸭。便宜坊的权威庞师傅总说:

“要吃好烤鸭,一定要选个大晴天,鸭子收拾干净后,先用吹针把皮肉相连的地方吹鼓起来,要吹得匀、吹得透,然后把鸭子挂在阴凉的地方过风,让小风把鸭皮尽量吹干,烤出来的鸭皮才能松脆酥美。”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北京烤鸭发源于哪里?有学者考证,早在77万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猿人”将打猎来的野鸭放在篝火上烧烤,便是“北京烤鸭”的原始雏形。但是北京烤鸭的源流还要从明朝初年成祖定都北京说起。长江中下游的江淮、苏皖地区有着先天的养鸭资源,河流密布,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南京和安徽一带就有吃鸭子的传统,烤鸭只是食鸭方法的一种。后来,皇帝看重了烤鸭,将其引入宫廷御膳,烤鸭从民间进入宫廷,王府的达官贵人也趋之若鹜,烤鸭技艺接着又回流到民间,有“无鸭不成席”之说。《燕京杂记》:“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其贵至有千余钱一头”。这里的“炙”,便是烤。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焖炉

随着烤鸭传入北京的,还有烤鸭的“焖炉”和焖炉的技艺。“焖炉烤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整只全鸭烤制,然后用刀割而进食;二是用“焖炉”烤制,把烤炉预热后,放入加工好的鸭子,随后封闭焖炉。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宋代《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有菜肴“入炉羊罨”,这里的“罨”,就是覆盖的意思

这种把食材整只烤制的方法自古就有。无论是广东的烤乳猪,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烤全羊,以及现在的烤鸭,都是一脉相承的菜肴制作风格与技艺。宋代《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有菜肴“入炉羊罨”,这里的“罨”,就是覆盖的意思,把羊放进炉子加以覆盖,是焖炉的显著特征。

到了明代,烤鸭有两种做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全体,以熟油、盐少许遍沃之,腹填花椒、葱,架锅中烧熟。”先经油炸,后填入佐料后在锅里烤制,已经和现在北京烤鸭的“挂炉烤制法”很接近了。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薄饼包裹鸭肉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了“烧鸭”做法:“ 用雏鸭上叉烧之。”《调鼎集》中的“炙鸭”与《随园食单》中的大致相同:“用雏鸭铁叉擎炭火上”。1864年,在前门卖鸭子的河北人杨全仁请来了御膳房里烤乳猪的孙师傅,在前人的烤鸭技艺上吸收传承,采用“明火挂炉法”,从此,一炉百年的火,成就了全聚德的烤鸭。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老字号全聚德


北京烤鸭为什么要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