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一些歷史書籍喜歡用不常見的詞?譬如《萬曆十五年》裡“萬曆已經褫奪了張居正三個兒子的官職”這段?

守鐲


中國之所以“分久必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而這個認同就是秦始皇對文字的統一。

大多數寫歷史書的人,都要參考各種古代文獻和史料的記載。文字不夠統一,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而方言中有很多都是生僻字詞,作者往往又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各國的文字都到了互相不認識的程度。所以有生僻字詞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很多古代常用的字詞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所以也會顯得生僻。

另外也不排除個別作者故意用生僻字,以顯得自己博聞強記。我的一個同學現在寫詩,就用很多生僻字,一首幾十個字的詩,至少有十來個不認識,真有點故弄玄虛了。

《萬曆十五年》是反應明朝歷史的書,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這個詞現在雖然還有用的,但不屬於常用詞了。也會顯得生僻。


相逢是首歌歌


“褫奪”,意思是依法剝奪,這個詞在大眾傳媒,新聞報道中很常見,比如“泰國王妃被褫奪所有封號”,“香港議員何君堯被褫奪榮譽博士學位”等。



西漢水e村夫


( ˃̶̤́ ꒳ ˂̶̤̀ )這不是生僻字啊!


元二使安西


易經訟卦上六: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褫字一點都不生僻。


kotow平原督郵


這個詞,挺常見的啊。。。


佳期若夢1043


寫歷史的人是要參考古籍史料,裡面會有很多現在少用的生僻字.在寫書的時候自然會把一些詞用進去.


史緒永


讀書少的人,看什麼都是生僻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