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史之亂的安祿山,為什麼會被自己兒子殺死?其中有什麼緣由?

食物驛站


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以奉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於范陽起兵。15萬大軍南下,由於當時唐朝承平日久,數十年不見刀兵,而且河北歷來是安祿山經營所在,故叛軍攻陷河北全境,幾乎不費一兵一卒。

次年,唐玄宗可算是信了安祿山叛變,唐廷開始反擊,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三人皆是能征善戰的名將,皆判斷出以堅城固守,便可退敵,然而李隆基此時早是昏庸無能之人,聽信楊國忠之言,強令諸將出擊,結果三人陸續失敗,封高二人死於唐人之手,哥舒翰則死於安慶緒之手。

當時,軍界新星郭子儀,李光弼於河北打的史思明暈頭轉向,二人也認為潼關守軍只要不出擊,他們就可以北上,直搗叛軍老巢范陽,然而就在他們躊躇滿志,打算數戰而平亂時,潼關失守,很快,長安陷落。李隆基西竄入蜀。

此時叛軍聲勢達到頂峰,但是安祿山自打起兵以來,身體就生病了,本來就過度肥胖的身子,長了瘡疥,後來眼鏡還失明瞭,全身爆出毒瘡,疼痛難忍。

老安此時早已稱帝,外加攻陷兩都,本欲開闢新王朝,哪曾想自己變成這樣,心中煩躁,動輒體罰身邊眾人,這就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尤其是他的首席智囊嚴莊。

本來嘛,嚴莊作為一個謀士,應該倍受尊崇才對,結果老是捱揍,心裡就不爽,老子想做諸葛亮,你個死胖子打我幹嘛!

於是找到安慶緒和安祿山內侍李豬兒,三人共謀,由李豬兒將安祿山開膛破肚。

其實沒什麼緣由,安祿山自己作的,這位內侍李豬兒是他親手閹割的,然後極為寵信,自打生病後,唯有李豬兒能讓其睡覺,可即便如此,安祿山該打打,該罵罵,完全不給面子,老哥,你眼睛可都瞎了啊


方山中人


安祿山,直到臨死前的那一刻,才知道殺死他的居然是自己的二兒子。

安祿山有三個兒子,老大安慶宗,老二安慶緒,老三安慶恩。大兒子安慶宗一直在長安當人質,安祿山叛亂之時,唐玄宗一氣之下,就把安慶宗咔嚓了。


安祿山起兵之後,勢如破竹,很快攻佔了洛陽,第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了帝,國號“大燕”。

然而,稱帝之後的安祿山卻遲遲不立太子,這讓二兒子安慶緒惶惶不安,因為大哥死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理應由他當太子,但安祿山似乎更偏愛小兒子安慶恩。

人一般更疼愛最小的孩子,此乃人性使然,安祿山更是如此,看小兒子的眼神充滿了父愛,而看安慶緒的眼神只有嚴厲。

後期,安祿山身體出現了問題,身體越來越胖,皮膚出現潰爛,視力越來越差直至失明,有醫學專家說,安祿山得了糖尿病,是暴飲暴食不加節制惹的禍。

失明瞭的安祿山脾氣越發暴躁,對身邊的人非打即罵,經常揚起小皮鞭,將侍者抽個半死。


安祿山擔心別人謀害他,深居簡出,諸將很少能夠見到他,都是通過軍師嚴莊代為傳達,而生活起居則由宦官李豬兒負責。

嚴莊和李豬兒是安祿山最為信任之人,然而他倆深受信任,但仍免不了皮鞭之苦,二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擔心哪天會被抽死。

這天,安慶緒愁眉苦臉地從宮裡出來,嚴莊主動走上前去,問道:“殿下,怎麼啦?”

安慶緒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去向父皇彙報工作,想不到又被訓斥一頓,說我沒用!”

嚴莊眼咕嚕一轉,說道:“殿下,有句話我要提醒你,皇上身體越來越差,要是哪天……,你怎麼辦啊?”

這句話正好戳中了安慶緒的痛處,他將嚴莊拉到了僻靜之處,小聲地對他說:“軍師教我。”


嚴莊用手做了一個砍頭的動作,神色凝重地對安慶緒說:“事不宜遲啊,殿下,倘若被三皇子搶佔了先機,那就晚了!”

安慶緒點了點頭,對嚴莊說:“此事若成,必有重謝!”

嚴莊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安祿山活不了多久了,倘若他殺了安祿山,把安慶緒扶上皇位,他依然會是高高在上的宰相。

嚴莊找到了宦官李豬兒,傳達了二皇子的意思,李豬兒點頭同意了。

這天夜裡,安慶緒、嚴莊和李豬兒悄悄來到了寢宮,吱嘎一聲,打開了大門,侍女和太監早就被李豬兒打發走了,寢宮空無一人,四處迴盪著安祿山如雷般的鼾聲。


三人悄悄走進安祿山的床,李豬兒手持明晃晃的短刀,掀開了帳子,一刀戳向安祿山的心臟部位,哪知道安祿山脂肪太厚,這一刀戳偏了。

安祿山騰地一下坐起來了,大喊一聲:“哪個家賊要害我。”嚴莊和安慶緒見狀,趕忙走上前來,一人捂住他的嘴巴,一人按住了手腳。

李豬兒使出氣力,又連續刺了三十刀,腸子流了一地,很快,安祿山沒了呼吸。

趁夜,三人在床下挖了個大坑,將安祿山埋了進去,期間雖然驚動了宮女和太監,他們知道發生了政變,竟沒一個敢出來的。

第二天,嚴莊頒出遺詔:安祿山病死,詔立安慶緒為繼承人,即日起繼任為帝。


一半秋色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反叛唐朝以後,唐玄宗李隆基大怒,乾兒子安祿山的忘恩負義讓他與愛妃楊玉環直接被打臉,唐玄宗下令把安祿山的妻子康夫人長子安慶宗兒媳榮義郡主等全部殺死。

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看到母親與哥哥被殺的佈告,哭著告訴安祿山,安祿山在戰車上大哭“我兒有什麼罪過,要殺死他。”,安祿山狂暴地殺死了已經投降的六千多唐軍。

安祿山叛軍勢如破竹,連續攻佔陳留滎陽洛陽。

公元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建立大燕政權,自稱聖武皇帝,立次妻段夫人為皇后,封次子安慶緒為晉王。卻沒有追封在長安被唐玄宗斬首示眾的正妻康夫人為皇后。

失去嫡子地位的安慶緒憤憤不平,而段皇后的兒子安慶恩因為是嫡子,而很可能被立為皇太子。

公元756年五月,安祿山的燕軍大破哥舒翰的八萬唐軍,攻佔潼關。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與貴妃楊玉環宰相楊國忠等嬪妃大臣逃出長安。

六月十四日,皇太子李亨派太監李輔國聯絡大將陳玄禮等發動馬嵬驛兵變,殺害宰相楊國忠父子與韓國夫人,逼唐玄宗處死37歲的貴妃楊玉環。唐玄宗逃亡成都,而皇太子李亨在甘肅寧武稱帝。

絕代佳人楊玉環之死,對大燕皇帝安祿山打擊很大,安祿山自暴自棄花天酒地,不僅眼睛幾乎失明,而且身上長滿毒瘡。

安祿山還經常毆打身邊人,謀士嚴莊及心腹太監李豬兒經常被安祿山毒打。

而段皇后勸安祿山立她生的兒子安慶恩為皇太子,安祿山對有戰功的次子安慶緒的態度越來越惡劣。

公元757年正月初五,安慶緒與嚴莊等發動政變,派太監李豬兒弒殺大燕皇帝安祿山。安慶緒成為新的大燕皇帝。


厚德載物49847


史上弒父篡位的有之,如南北朝的劉勳、隋朝楊廣等。而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死則不止和兒子安慶緒對王位的覬覦有關,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咎由自取。

安祿山本姓康,突厥人,因母改嫁安延偃,改名安祿山,投身軍旅因其驍勇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收為義子。從此獲得與皇室接觸的機會,賄賂高官,李林甫一直幫他在唐玄宗面前說好話,連楊貴妃都收他為養子。讓唐玄宗誤以為他是個老實本分的忠臣。包藏禍心的安祿山卻背地裡私藏兵器和糧食,最終聯合史思明發動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安祿山晚年肥胖,重達三百多斤,肚子垂至膝下,用手拖住才能走動,自己信任的宦官李豬兒帶領四個人方才能為他穿好衣服。因為肥胖,長年長瘡癤又雙目失明的安祿山脾氣越來越暴躁,動輒對人用刑,連謀主嚴莊和李豬兒也沒逃過。安祿山的大兒子安慶宗在安史之亂中死了,二兒子安慶緒又擔心安祿山把王位傳給寵愛的弟弟,於是夥同嚴莊,李豬兒把躺在床上的安祿山殺死了!可憐安祿山腹部被砍,腸流數鬥,死前才明白自己一世驍勇,沒有死於戰場卻死於家賊。



而安慶緒這揹著弒父罵名換來的大燕帝位沒坐幾年,就被史思明殺害,史思明繼位大燕皇帝沒多久又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最終史朝義失勢自殺,大唐才回歸正統。


由此可見,老子來路不正的江山兒子很快就會學會怎樣奪取,即便聖明如李世民,他那麼疼愛的兒子李承乾還謀反篡位,何況安氏一族血液裡流淌著混血胡人的跋扈,有此下場也算是報應了!


墨梅逸清寒


安祿山有很多兒子,說殺掉安祿山的是指他的二兒子安慶緒。安慶緒驍勇善戰,也是安祿山手下一員重要的大將,為何會殘酷到連自己親生父親也殺了?我們來看看。

儘管安祿山叛變一開始很順利,把長安城都給攻下了,但年老體弱的弊病也隨之而來,這也直接導致了他脾氣越來越壞。本身安祿山的性格本來就殘暴,加上身上不舒服導致性格大變,於是逐漸把火氣撒在屬下身上。當時,安祿山最親近的手下是一個叫嚴莊的,由於走得近,所以嚴莊成了安祿山發洩的第一目標。嚴莊捱了好多頓打,再也忍不下去,於是開始有了殺安祿山的想法。

莊嚴首先找到了安慶緒,由於對安祿山疼愛小兒子而疏遠自己一直不滿,嚴莊找上來之後正好合安慶緒的意,二人開始密謀殺安祿山。兩人另外找到了李豬兒,這個李豬兒也是被安祿山無端摧殘的人,為了防止人家接近他的妃子,安祿山居然吧李豬兒給閹了。

由於殺父親為大逆不道,為避開弒父之嫌,安祿山負責把風,嚴莊與李豬兒負責下手,利用李豬兒是安祿山內臣的身份,兩人順利奔到了安祿山的營帳裡面。見到安祿山之後,兩人快刀斬麻把安祿山給解決了。

除掉安祿山後,安慶緒繼位稱帝,繼續作亂。





水魚和


755年的十一月,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打開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序幕,而這場叛亂在後世的名字,本該被命名為安祿山之亂,卻變成了安史之亂,原因就是長達七年零兩個月的叛亂,安祿山卻只領導了最開始的一年零兩個月,然後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給殺死了。後來安慶緒成為首領,史思明作為安祿山的老部下並不服安慶緒的領導,逐漸奪權,處死了安慶緒然後成為叛軍的老大。再後來就是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又殺死了史思明,繼續領導叛軍。

安史之亂先後換了四個首領,叛軍內部就是這樣的亂,卻還是堅持了七年多,併成為大唐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節點,也是很不容易了。那麼,最開始由安祿山發動的叛亂,他自己為何僅僅堅持了一年零兩個月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了呢?安慶緒的能力真有那麼強嗎,能殺死一個統兵近二十萬的三鎮節度使?其實整個事件看下來,安慶緒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小,點下頭、站站崗就可以了;但也很重要,畢竟他是安祿山的兒子,有合法繼承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安慶緒就是一個傀儡,和他爹安祿山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安祿山是有真本事的,智商、情商都在線,即便不是職場上如魚得水的存在,也是絕對吃不了虧的那種人,他外表看起來憨厚無比,內心卻狡猾無比,能取得唐玄宗的信任,成為三鎮節度使,絕不是僅僅靠他的嘴上功夫,當然還有他的實力。能在李林甫做宰相的時候保全自己,在楊國忠做宰相的時候依舊得到唐玄宗的信任,這是非常難得的,但安祿山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個缺點足以讓他丟掉性命,那就是肥胖。

安祿山是一個大胖子,體重一度達到了330斤,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重,安祿山依舊是一個靈活的胖子,絲毫不影響他帶兵打仗,甚至還能在唐玄宗面前跳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起兵後,由肥胖引起的疾病或者說他的肥胖本身就是疾病引起的,連日的奔波再加上心理承受的壓力讓他的身體狀況迅速的惡化。

他的體重在繼續增加,身體上開始出現膿瘡,視力下降,漸漸演變成失明,伴隨著身體上的這一系列變化,安祿山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動輒打罵身邊的人,不管是奴僕還是士兵還是謀士,都捱過他的鞭笞與侮辱,尤其是經常見到的人,更是成為安祿山的出氣筒,比如貼身服侍安祿山的李豬兒,比如安祿山身邊的重要謀士嚴莊。

李豬兒在年幼的時候就跟在安祿山身邊,稍微長大點被安祿山弄成了宦官,謹慎侍奉安祿山的飲食起居,安祿山肥胖無比,自己沒法穿衣服,每次都需要好幾個宦官服侍著才能穿上衣服,而李豬兒扮演的是最重要的那個角色,因此很得安祿山的寵愛,但李豬兒也經常被安祿山責罵和鞭笞,好在他機靈聰明,才保住了一條性命,對安祿山是恨之入骨。

另一個恨安祿山的就是謀士嚴莊,嚴莊在安祿山的燕朝做御史大夫,是叛亂的主要謀士之一,卻並沒有得到安祿山的尊重,反而經常被安祿山鞭笞,毫無尊嚴可言,嚴莊不願意跟著這樣的人繼續做事,但是不跟著安祿山還能跟誰呢?

他心裡有了主意,然後就找到了安慶緒,說了一番大義滅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之類的話,成功說服安慶緒反安祿山。那麼,嚴莊為什麼會找到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來除掉安祿山呢?原來,安慶緒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安祿山大約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安慶宗和安慶緒是安祿山的原配康夫人所生,是嫡子,但嫡長子安慶宗和康夫人都被留在了京城做為質子,安史之亂髮生後,他們都被唐玄宗所殺。而嫡次子安慶緒從小很得安祿山的寵愛,因為他善騎射,小小年紀就跟在安祿山身邊上戰場,不過他性格上比較懦弱,還有點口吃的情況。

安慶緒未及弱冠已經被唐玄宗任命為鴻臚卿,也算是少年得志,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建立了燕政權,安慶緒又被封為晉王,原本安慶緒是毫無爭議的太子,將來的皇位繼承人,不過安祿山漸漸的寵愛段夫人,順帶著寵愛段夫人生下的小兒子安慶恩,甚至打算讓安慶恩來做繼承人,這讓安慶緒心裡驚懼不已。因此嚴莊就拉攏了安慶緒,想要扶立安慶緒上位。安慶緒將除掉安祿山的計劃交給了嚴莊。

嚴莊雖然是朝中重臣,但很難近安祿山的身,安祿山小心翼翼慣了,尤其是失明之後,一般人是不可能被允許近身的,但是謹慎侍奉他的宦官則不一樣,都是得到安祿山充分信任的。所以嚴莊又找到了李豬兒。李豬兒算是最得安祿山信任的宦官,他靠近安祿山,並不會引起安祿山的警覺。

三人商量好後,在757年的正月,一天夜裡,三人來到了安祿山的寢殿外面,嚴莊和安慶緒在門口守著,而李豬兒拿著大刀進了安祿山的房間,走到安祿山的床邊,舉起大刀,往安祿山的肚子上就是一刀。安祿山反應倒也是很快,他的床邊是有佩刀的,只是失明後,他在情急之下並沒有摸到佩刀,然後只能抓著帷幔高呼家賊,最終還是被李豬兒殺死。

三人在安祿山的大床底下挖了一個洞,草草將安祿山埋了,然後嚴莊矯詔讓安慶緒繼位,而死去的安祿山成了太上皇,死訊一度被封鎖了消息。就這樣,剛剛做了一年皇帝、一年零兩個月逆臣的安祿山永遠的離開了人世,他算是死在了自己兒子手中,雖然安慶緒沒有動手,但是畢竟是在他的同意之下,安祿山才被殺死的。

安慶緒上位之後,也不過就是嚴莊的一個傀儡皇帝,他雖然是燕國的皇帝,但卻對安祿山的部下沒有什麼控制力,像史思明這樣的大將根本不服從安慶緒的命令,759年,史思明在救援安慶緒之後,打著為太上皇安祿山討賊的名義處死了安慶緒。那時候的史思明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死在兒子手中。


尚宮女史


安祿山是大唐盛世的終結者,是歷史上有名的壞蛋。他被兒子安慶緒殺死,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安祿山對部下太殘暴,其二,安祿山寵愛小妾段氏,要立其子安慶恩為太子,惹怒安慶緒。

安祿山對部下殘暴,我主要說下李豬兒和嚴莊兩個人。

李豬兒剛開始做安祿山的親兵,他從10多歲就開始跟隨安祿山,非常狡黠聰明。但後來安祿山親自操刀把他閹了,血流數升以致差點死去,傷愈後就成為一個宦官,深受安祿山信任。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建立了“大燕”國,李豬兒是安祿山的近侍,服侍安祿山睡覺。但安祿山年老多病,背長癰疽,睡眠不好,所以經常打罵身邊的侍者,尤其是李豬兒。為此,李豬兒對安祿山是滿腔怨恨。

嚴莊是安祿山的首席謀士,也是蠱惑安祿山造反的人,在安史之亂時很活躍,積極幫安祿山出謀劃策,“大燕”國建立後,被封為御史大夫,後升為中書侍郎。因戰事不利,安祿山對身邊人打罵由心,而作為出謀劃策的人,嚴莊首當其衝,屢次被安祿山用鞭棍抽打,也是心中充滿怨恨,尋思伺機報復。

安祿山喜愛段夫人,想立為她的兒子安慶恩太子,被充滿怨恨的安慶緒殺死。

安祿山的原配是康夫人,生了安祿山長子安慶宗和次子安慶緒。由於安祿山是雜胡人,出身不怎麼好,加上古人結婚早,所以康夫人姿色一般,所以安祿山發跡後,就把康夫人留在京城,自己在外面找了小妾段氏,風流快活。直到安祿山造反時,康夫人和長子安慶宗還在京城,被唐玄宗下令殺害了。次子安慶緒對這件事頗有微詞。

《新唐書》語:“賊僭號,嬖段夫人,愛其子慶恩,欲立之。”

安祿山建立大燕國,自立皇帝,原本該追封康夫人為皇后,可安祿山非常喜歡段氏,把段氏立為皇后。又因寵愛段氏而喜愛其子安慶恩,欲立其為太子。但無論算嫡庶還是長幼,安慶緒都在安慶恩前面,應該被立為太子。

安慶緒不甘心讓安慶恩當太子,就要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這時候,一個早有預謀的盟友嚴莊就來了,嚴莊對安祿山充滿怨恨,和安慶緒一拍即合,決定起兵殺掉安祿山。嚴莊出謀劃策,認為從安祿山身邊找人可以成功,於是找來了同樣受安祿山毒打的李豬兒,三個人的團伙就此成立了。

757年正月初一的夜裡,安慶緒和嚴莊帶兵埋伏在宮門外,李豬兒利用給安祿山換衣服的機會,持刀闖進安祿山宮帳內,安祿山行動不便,已經無力抽出佩刀,被李豬兒砍死了。安祿山死後,安慶緒和嚴莊迅速控制局勢,之後安慶緒繼位,嚴莊任御史大夫,受封馮翊郡王。

最後,安慶緒殺害安祿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安祿山的殘暴和好色。此次事件導致偽燕朝出現了嚴重的內訌,唐朝藉此機會加快了收復長安的計劃。


朱君看史


安祿山作為歷史上“僱傭兵”頭目,並叛亂推翻唐朝統治,成為一位“僱傭兵”皇帝,後被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祿山為唐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胡人,初名軋犖山,本姓康,隨母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祿山。懂九蕃語言,驍勇善戰,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收為養子。因戰功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

後設法取得唐玄宗、楊貴妃的信任,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節度使,封東平郡王,有眾十五萬。唐玄宗曾於京師為其造第宅,窮極富麗。時唐玄宗寵幸楊貴妃,終日遊宴。安祿山以高尚、嚴莊等為謀士,並養同羅、奚、契丹降者八千餘人,號“曳落河”(壯士),準備叛亂。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在范陽(治今北京)起兵叛唐,南下攻陷洛陽。所部殘暴,河北人民紛起抵抗。次年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遣軍破潼關,入長安,大肆殺掠。唐玄宗逃於成都,河南、河北、陝西一部均歸其所有。

安祿山自從叛亂後,經常憂心忡忡,且患目疾,幾乎雙目失明。本來就很暴躁的性情,變得格外殘暴,遇事稍不稱心,輕則呵斥、謾罵,重則鞭撻。甚至殺人,弄得親信爪牙人人自危。安祿山平日寵愛小妾段氏和她生的兒子安慶恩,段氏想讓慶恩取代長子安慶緒的“太子”地位,造成安慶緒的自危,使父子矛盾激化。

  大臣嚴莊乘機唆使安慶緒和安祿山的貼身宦官李豬兒殺安祿山以求自保,於是嚴莊與慶緒在757年1月30日(唐肅宗至德二年正月初六日)深夜持兵立於帳外,李豬兒入帳砍安祿山的大肚子,一連幾刀,血流如注。安祿山從睡夢中驚醒,去摸枕旁的護身佩刀,可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安祿山死後,安慶緒、嚴莊才入帳內用氈毯包裹屍體,埋在床下。安慶緒即位後,事無大小,皆取決於嚴莊。


古今烽火臺


安祿山安史之亂的頭號人物,遼寧營州人(今遼寧朝陽),本姓康,名軋犖山,父親是粟特人,母親是突厥人。

安祿山身體肥胖,相貌醜陋,生性虛偽,厚顏無恥,善於交際,又特別會巴結達官貴人,得朝廷官員引薦拜楊貴妃為義母,並且還獲得了唐玄宗的信任。

安史之亂他於洛陽稱帝,定國號大燕。作為一個父親,安祿山並不合格,他的脾氣也不好,從小就在安祿山的威嚴之下成長起來的長子安慶緒對這個爹爹並沒有好感。安祿山當了皇帝之後,一直寵愛段氏,並且段氏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安慶恩,老來得子的他十分寵溺安慶恩,不平衡的父愛讓安慶緒對他更是不滿。

安祿山本身有糖尿病,卻酗酒如命不知節制,導致併發症雙目失明,安慶緒想趁此機會博得父親好感,派人好生伺候安祿山,但安祿山失明後脾氣變得更差了,身邊的侍從經常被斥喝毆打,就連安祿山的親信侍衛李豬、心腹重臣嚴莊也未能倖免,他們不免的心生怨氣。看到父親身體日漸虛弱,安慶緒對於自己這個繼承人的位置並不放心,於是收買了李豬、嚴莊,從李豬口中得知安祿山想廢長立幼,將皇位傳於安慶恩,一想起從小到大安祿山對自己種種不公平的待遇,現在連繼承人的位置也不保,積壓多年的怨氣終於爆發了!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安慶緒便與李豬、嚴莊密謀誅殺安祿山,他們計劃趁安祿山晚上睡覺的時候下手。

至德二載(757)正月五日夜,三人悄悄進入安祿山住所,侍衛見是嚴莊和安慶緒,誰也不敢動。嚴莊、安慶緒持刀站立在帳外,李豬負責刺殺,安祿山平常有把佩刀放在床頭用於防身,但在事前早已被李豬偷偷拿走。這時李豬對著他腹部砍上一刀,知大事不妙的安祿山急忙去摸刀,卻一無所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憐的安祿山直到臨死前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親兒子派人刺殺他,而是一直大喊嚴莊是奸臣!無奈無人救駕,就這樣,安祿山血流成河,腸子流出,很快死於非命,死時五十五歲。

安慶緒當即在安祿山的床下挖了一個深坑,用氈子包裹著屍體,連夜埋在坑中,並誡令宮中嚴加保密。 次日早晨,嚴莊對部下宣告說:安祿山病危,詔立安慶緒為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理,隨即帝位,尊祿山為太上皇,然後發喪。




sunboy360


據史料記載:(由於)安祿山先患眼疾,曰加昏昧,殆不見物,又性轉嚴酷,事不如意,即加棰撻,左右給侍微過,便行斧鉞。(也就是說安祿山晚年近乎失明,性情暴躁,動不動就要鞭打下人,甚至殺人,因此手下人心惶惶)

安祿山

此外,安祿山自立為大燕皇帝之後,特別寵愛妃子段氏,想要立段氏所生的兒子安慶恩取代長子安慶緒的大燕太子資格。因此安慶緒為此惴惴不安,唯恐自己地位不保。而安祿山的軍師嚴莊也擔心安祿山眼疾越來越重,日後萬一安祿山死掉,宮中發生奪權政變對自己不利。

加上安祿山最近對嚴莊也很不客氣,沒事就臭罵幾句,讓嚴莊很不爽。安祿山身邊有個小太監叫做李豬兒,平時深得安祿山寵愛,不過由於最近安祿山性情暴躁,經常虐待李豬兒,動不動就打個半死,因此李豬兒也對安祿山心生不滿!於是安慶緒和軍師嚴莊以及李豬兒三個人,就成了共同戰線裡的戰友。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隨著安祿山的日漸暴躁和嚴酷,三人感覺不能這樣下去了,因為指不定哪天可能會被瘋狂的安祿山廢黜或者幹掉。於是三人經常在深夜密謀,策劃將來該如何是好,是不是要及早幹掉安祿山自保。

安慶緒想保住太子之位,又沒有膽子殺掉父親安祿山,嚴莊著急了,嚴莊老謀神算,狡猾多端,想說服安慶緒答應幹掉安祿山,於是他對安慶緒說:殿下聞大義滅親乎?臣子之間事不得已而為者,不可失也。(意思是安慶緒想要保住繼承人的地位,必須幹掉安祿山!)

安史之亂

安慶緒為人懦弱,沒注意,但是又不想被弟弟奪走自己的大燕太子之位,見嚴莊如此說,就回答道:“ 兄之所為,敢不從命。(就是答應了嚴莊要殺掉父親!)”嚴莊見安慶緒這邊同意了,就問李豬兒:“汝事皇帝,鞭笞寧可數乎?(意思是安祿山天天打你,你難道不恨他,為何不幹掉他!)”這話一出口,李豬兒想起自己遭的罪,也答應了。

於是殺安祿山的行動開始了!一個深夜,嚴莊和安慶緒手執兵刃立在安祿山的寢帳外面,讓李豬兒手持大刀進入帳內殺掉安祿山。當時安祿山正在床上小憩,李豬兒來到安祿山跟前,舉起大刀狠狠地砍了安祿山的大肚子一刀,頓時鮮血直流,安祿山的左右誰也不敢動,畢竟軍師嚴莊和太子安慶緒在外面壓陣呢!

安祿山被砍之後,大吃一驚,知道有人加害自己,他此時眼睛接近失明,什麼也看不見,就忍著劇痛去床頭摸刀自衛,誰知佩刀早被李豬兒提前拿走了!安祿山摸不著刀,知道自己這次難逃一死,就用雙手搖晃著床上的欄杆,憤恨的大罵道:“賊由嚴莊。(意思是一定是嚴莊出的主意派人殺我!)”

唐玄宗

李豬兒怕安祿山不死,又補了一刀,安祿山的腸子都流出來了,鮮血流了一床,不一會兒安祿山就失血過多而死!此時安慶緒和嚴莊也走進來,命人在安祿山的床下挖了個大坑,用毛氈將安祿山屍體裹起來,埋在坑裡,吩咐左右不要洩露此事。

後來安慶緒自立為帝,而嚴莊則繼續做軍師,一代梟雄安祿山就這樣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裡,也算是上天對他背叛大唐的一種報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