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葉利欽為何為蘇聯元帥朱可夫平反?

木眼


葉利欽和朱可夫都是俄羅斯和蘇聯的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它倆的歷史功績卻恰好相反,朱可夫作為一個軍人,他在戰場上保住了蘇聯,而葉利欽作為一個政治家,他則在政壇上終結了蘇聯。而更可笑的是,作為挽救蘇聯的朱可夫,最後竟然由終結蘇聯的葉利欽給他去平反,真是造化弄人。

( 許多人將蘇聯解體的責任完全推到戈爾巴喬夫身上,但最後促使蘇聯解體的人並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葉利欽)

其實對於朱可夫的軍事才能,很多人並不認同。平行而論,朱可夫的指揮藝術確實一般,他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出生在蘇聯,是蘇聯雄厚的軍工基礎和源源不斷地士兵成就了他二戰的威名。

當然除此以外,朱可夫的成功還在於他比較會來事兒,或者是比較會討領導的歡心,否者他早被斯大林處決一萬回了。正是由於斯大林的大清洗,導致蘇軍中大量作戰經驗豐富的名將都被槍斃了,這才輪到朱可夫登場。

朱可夫的成名之戰是發生在亞洲的諾門罕,1939年5月11日,日本關東軍又搞了一場“以下克上”的軍事行動,關東軍在外蒙古的哈拉哈河地區與蘇軍爆發軍事衝突,諾門罕之戰打響。

6月18日朱可夫被派往前線,朱可夫到達戰場後就集中優勢兵力對來犯日軍進行“火牆式”推進,在掌握制空權和擁有絕對火力的前提下,成功將日軍擊退。(喬巴山和朱可夫)

此戰日軍陣亡和失蹤8440人,受傷8766人。而蘇軍的陣亡和失蹤人數則達到了9703人,受傷更是多達15251人 ,傷亡率皆高於日軍。

要知道在此戰中,日軍的裝甲部隊非常少,火炮也不及蘇軍,幾乎就是以步兵對抗蘇軍的機械化部隊,而且日軍的兵力也處於劣勢。但結果卻是以蘇軍慘勝告終,這一仗贏得真是不怎麼漂亮。

日本關東軍在戰後進行了總結,日軍失敗的主觀原因是在戰役中過於輕敵了,而且第23師團炮兵火力太弱,無法壓制對方,更加掩護步兵無法突破蘇軍的大縱深防禦陣地。而更尷尬的是,日軍打了幾天後才發現,蘇軍兵力好像比自己多!

其實日軍在諾門坎戰役的表現很不錯,關東軍以一個師團的兵力對抗蘇聯1個裝甲集團軍,竟然讓對方傷亡更高,可見在二戰爆發之初時,關東軍的戰力的確不是吹的。

而反觀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雖然獲得了勝利,但這場戰役換成華西列夫斯基去指揮一樣可以獲得勝利,反正就是靠人海往上堆唄。

至於在二戰時期,朱可夫確實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蘇德戰爭初期,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收縮防守,放棄基輔,但斯大林沒有聽取他的意見,堅持死守基輔,最後損失了60萬軍隊。

對於斯大林固執的決策,很多人都是持批評態度,但其實正是由於蘇軍在基輔會戰中的死守,才將德軍攻打莫斯科的行動硬生生地拖到了冬天,對此基輔戰役也並非沒有價值。

不過在基輔戰役後斯大林確實感到自己在指揮上的不足,於是任命朱可夫為蘇軍總指揮。而朱可夫的戰法也很簡單,一般都是大兵團的圍殲戰,通過源源不斷的後備軍靠數量取勝。

對於朱可夫的人海戰術,斯大林是儘量滿足他的要求,朱可夫要多少兵就給多少。

而與此同時,美國的參戰也給了蘇聯極大的信心。珍珠港事件後,大量援助物資開始從美國運往蘇聯,這其中包括48萬輛卡車、1.2萬輛裝甲車、1.4萬架飛機、7000多門火炮以及無以計數的彈藥。

這些援助對於蘇聯的幫助極大,就連朱可夫都曾說過: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我們無法將戰爭維持下去。正是在這因素的幫助下,朱可夫才成功的帶領蘇軍完成了逆襲。

(朱可夫在柏林與蒙哥馬利會面)

說真的,朱可夫的戰術指揮能力真的很一般很一般,舉個小例子:

在攻克柏林的施勞弗高地戰役中,朱可夫突發奇想,調集了大量強光燈去前線,想通過強光晃瞎德軍的眼睛。

但打起來後才發現,本來想晃瞎敵人的探照燈現卻把自己人照的找不到北,蘇軍士兵們在強光下根本看不清楚長官的手勢,反而把自己的輪廓暴露給了德國人。結果在第一輪的進攻中,蘇軍被德軍胖揍一頓,得不償失。

可是如此失敗的戰術卻被國內許多自媒體演繹的出神入化,真是可笑之極。

戰爭結束之後朱可夫功高蓋主,自然是受到了斯大林的強烈打壓。斯大林甚至一度想處死朱可夫,只是在一眾將領的勸說之下方才作罷。不過斯大林最後還是以“企圖發動政變”的罪名將朱可夫降職。(對德戰爭結束後朱可夫在紅場騎馬閱兵,此時朱可夫的聲望達到極點,這也讓斯大林對他更加忌憚)

然而在斯大林去世之前,他突然將朱可夫從烏拉爾調回了莫斯科,其中原因不明。而在斯大林死後,朱可夫堅定的站在了赫魯曉夫這一邊,從而保證得赫魯曉夫得以順利上位。

但是在赫魯曉夫上臺後,朱可夫的處境依然不咋滴,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再度被免去職務,又一次離開了莫斯科,而這一別使他徹底離開了權力中心。

此後朱可夫選擇了退休返回老家,在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他的處境有所好轉,但依舊是受到全面的監控,一直到他1974年去世。

朱可夫在被斯大林定罪之後一直沒有得到平反,直到1995年葉利欽才正式為他恢復名譽,而這一年也正是反法西斯勝利50週年。

為了紀念朱可夫的豐功偉績,他的大型青銅塑像被俄羅斯政府豎立在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葉利欽還曾親自為塑像揭幕儀式剪綵。(朱可夫青銅塑像)

葉利欽之所以為朱可夫恢復名譽,應該是出於繼承歷史考慮。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社會人心浮動,國家經濟蕭條,歷史虛無主義大行其道,民眾對於國家前途一片茫然,此時的俄羅斯需要一位民族英雄來振奮人心。

在經過一番選擇之後,極少捲入政治鬥爭的朱可夫成為葉利欽所選定的英雄。葉利欽希試圖通過為朱可夫平反來凝聚俄羅斯民族,也給當時正處於經濟蕭條中的民眾一絲希望。


千佛山車神


蘇聯最戰功卓著的元帥朱可夫是毫無疑問的蘇聯英雄,他不僅保衛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還打敗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實力並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但朱可夫元帥在不同時期受到的對待是不一樣的:二戰時期,斯大林寬容的對待朱可夫;二戰結束後,斯大林和赫魯曉夫極力的打壓朱可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時期,以減弱監控的方式對朱可夫進行冷處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為朱可夫平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貢獻巨大的朱可夫元帥對領導人產生的影響不一樣。如果朱可夫的存在能夠加強最高領導人的統治,那麼最高領導人對朱可夫就寬容一些;如果朱可夫的存在削弱了最高領導人的統治,那麼朱可夫就會被誣陷和打倒。說到底,朱可夫不過是犯了功高震主的錯誤,作為傑出軍事家的朱可夫不適合參與到政治中去。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蘇聯並沒有形成依靠客觀的制度和法律來治理國家的意識,蘇聯還是依靠主觀的個人威望來實現權力的分配和對國家的治理。

▲朱可夫夫婦

斯大林和赫魯曉夫為什麼前期依靠蘇聯元帥朱可夫而後期卻要打壓蘇聯英雄朱可夫?不過是權力鬥爭和國家生存的選擇。

第一,斯大林前期(二戰時期)之所以對朱可夫寬容主要是因為斯大林需要朱可夫扭轉不利的戰局。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以後,尤其是基輔會戰以後,蘇聯的損失極其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扭轉蘇聯對德國的劣勢局面,斯大林對軍事才能極其傑出的朱可夫元帥自然是寬容的。在蘇聯有可能被德國亡國的威脅之下,權力鬥爭只能讓位於國家生存。

第二,斯大林後期(二戰結束後)之所以要打倒朱可夫,主要是因為蘇聯英雄朱可夫的威望實在太高了,威脅到了斯大林對蘇聯的權力控制。斯大林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人物,斯大林為了集中權力在戰前實施了大清洗,在戰後打倒了朱可夫。只要哪一個人對斯大林的權力形成了挑戰,那麼哪一個人就會被打倒。朱可夫的威望和權力挑戰了斯大林的威望和權利,所以朱可夫被打倒了。

第三,赫魯曉夫跟斯大林的做法是一樣的,都是前期依靠朱可夫而後期打倒朱可夫;赫魯曉夫這種做法的原因給斯大林也是大致相同的。沒有朱可夫元帥支持的赫魯曉夫是不可能打敗貝利亞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所以赫魯曉夫在前期表現為對朱可夫元帥的信任和支持;當赫魯曉夫掌握了最高權力以後,具有崇高威望的朱可夫元帥就成了他權力的巨大威脅,因此赫魯曉夫在後期表現為對朱可夫元帥的防備與打壓。軍事天才鬥不過權力怪物!

▲朱可夫和斯大林

勃列日涅夫時期雖然恢復了朱可夫元帥的名譽,但並沒有恢復朱可夫元帥的地位和權利。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勃列日涅夫取代和小布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之後,無論是出於削弱赫魯曉夫影響的需要還是出於鞏固自己權威的需要,勃列日涅夫採取了恢復朱可夫元帥名譽的做法。這樣做不僅能夠在削弱赫魯曉夫影響的基礎上加強自己的權威,能獲得蘇聯人民的支持——因為在經歷過二戰的蘇聯人民心中,三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朱可夫是蘇聯的保護神。朱可夫元帥成為了勃烈日涅夫踏上權力巔峰的墊腳石。

第二,勃烈日涅夫之所以沒有恢復朱可夫元帥的地位和權利主要是因為朱可夫元帥崇高的威望對勃烈日涅夫的權威形成了威脅。如果朱可夫元帥再一次成為國防部長,那麼毫無疑問的就會控制軍隊;控制了軍隊的朱可夫是有力量可以決定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更替的。這對於膽小而又有巨大權力慾望和個人利益的勃烈日涅夫來說是極其巨大的威脅。所以,勃列日涅夫對朱可夫繼續進行監視。

▲朱可夫雕像

第三,忙於改革的戈爾巴喬夫時期無暇給已經去世的朱可夫元帥進行最終的平反,也不願意給布爾什維克的朱可夫平反。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在戈爾巴喬夫時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機,戈爾巴喬夫為了解決這種危機進行了根本性的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提出建立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的戈爾巴喬夫已經偏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方向,不可能主動給能夠凝聚蘇聯人民的朱可夫元帥平反。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為什麼會給朱可夫元帥平反?為了鞏固權力!實際上,葉利欽給朱可夫平凡的做法與斯大林和赫魯曉夫打壓朱可夫的做法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權利!

▲蘇聯的毀滅者——戈爾巴喬夫

第一,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蘇聯到本遺產的俄羅斯需要穩定社會秩序。雖然勃列日涅夫的統治使蘇聯產生的特權階層,雖然戈爾巴喬夫搞亂了蘇聯人民的思想,但蘇聯人民對於強大的蘇聯還是有感情的;葉利欽為了把這種對蘇聯的感情變成俄羅斯社會的凝聚力發給蘇聯英雄朱可夫進行了平反——朱可夫是葉利欽樹立起來的榜樣!

第二,葉利欽需要用朱可夫來轉移人民的注意力。斯大林模式下的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極其低下的,蘇聯解體以後的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更加低下的;這種低下的生活水平會嚴重的削弱葉利欽的權威。為了獲得改善經濟狀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時間,葉利欽需要成功的轉移俄羅斯人民的注意力,於是朱可夫元帥的雕像又重新被樹立起來了。

第三,對於葉利欽來說,朱可夫元帥只是一個道具。葉利欽需要凝聚俄羅斯人民的信心,葉利欽需要加強自己的權威,於是葉利欽給朱可夫元帥平反。葉利欽對朱可夫元帥並沒有絲毫的崇敬之情,因為反對共產主義的葉利欽是不會真心的敬佩共產主義的保衛者朱可夫的。所以說,葉利欽與朱可夫元帥平凡只是實現其順利統治的一個障眼法。

▲葉利欽

作為軍事家的朱可夫元帥總是被斯大林式的政治家所欺騙,作為蘇聯英雄的朱可夫總是被葉利欽式的背叛者所利用。葉利欽為朱可夫元帥平反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卻是窘迫的國際和國內環境逼迫下的妥協性選擇。朱可夫元帥對斯大林和赫魯曉夫有現實威脅,朱可夫元帥對勃列日涅夫有潛在威脅,元帥對葉利欽無威脅;因此葉利欽為蘇聯元帥朱可夫平反而斯大林和赫魯曉夫卻沒有給朱可夫公正的待遇。權力鬥爭不應該犧牲國家英雄。

啟示:個人威望不應該成為治理國家的標準,法律和制度才是治理國家的最好選擇。


歷史緯度


朱可夫,二戰期間蘇軍戰神般的人物,他的下場並不好,接連被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三任領導人所打壓,究其原因就是朱可夫名望過高,功高震主,最高領導人對他起了戒心,從而實施彈壓。



朱可夫,二戰蘇聯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帶領蘇聯軍隊擊退德國的入侵,並取得戰爭勝利。憑藉戰功四次獲得“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不過他在戰爭中積累的赫赫戰功,和極高的名望卻也給他帶來了隱患。

二戰結束,朱可夫的戰績顯赫,名望累加到頂點,1946年4月朱可夫從柏林回到蘇聯,這年蘇聯正舉行紅場大閱兵,斯大林檢閱軍隊時發現士兵對朱可夫極其狂熱、崇拜,在軍隊中朱可夫的威望太盛了,甚至蓋過了斯大林,斯大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鐵腕,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斯大林則開始了對朱可夫的彈壓。

斯大林網羅朱可夫的罪名,搜查朱可夫的公寓,指責朱可夫搞個人崇拜,編造朱可夫謀反的罪名,基此要拿下朱可夫,朱可夫保住了性命,卻被降職架空,遠掉其他軍區,離開了權利中心。

斯大林死後,朱可夫重回中央,擔任國防部長,在赫魯曉夫和貝利亞爭權的過程中,朱可夫堅決擁護曾經的戰友-赫魯曉夫,最終貝利亞失敗被槍決,赫魯曉夫成功上臺。繼而1957馬林科夫政變事件中,朱可夫又一次利用強大的能量保住了赫魯曉夫的領導地位。兩次的強大影響力使得赫魯曉夫也對朱可夫起了戒心,因為他覺得朱可夫太強大了,會威脅到他的地位,果然不久後朱可夫重蹈覆轍,被赫魯曉夫網羅罪名,趁朱可夫出國訪問之時,罷免朱可夫的職務。

朱可夫退休後,受到克格勃特工的監視,直至朱可夫麼老部下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依然如此,甚至加強對朱可夫的限制,不允許朱可夫出版回憶錄一書。1974年朱可夫病逝。在他死後的二十多年中,在公眾的視野中,政府對他的刻畫就是一個爭權的失敗者。

直至1995年葉利欽上臺後,為朱可夫正名,才得以恢復英雄身份。

其實葉利欽之所以為朱可夫平反,也是因為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低迷,人心動盪,國家前途一片迷茫,需要一位名望極高的英雄人物凝聚人心,就是朱可夫。為英雄人物平反,用這個舉動向民眾證明,政府公平公正、明辨是非,有利於國家發展。為朱可夫正名讓葉利欽贏得了名聲,加強了民眾的凝聚力,可謂名利雙收。

其實換個角度想,平反也只是政治需要,如果葉利欽執政之時,朱可夫還活著,或者說把葉利欽換成上面的三任領導人,我想朱可夫的平反正名依舊是無望。甚至同樣會對朱可夫加以打壓,無他,朱可夫的影響力過大,對領導人具有威脅,身為統治者對於這種任務必定心有猜忌。


若星540


朱可夫作為蘇聯戰神,在二戰結束之後其名氣僅次於斯大林。尤其是勝利日紅場閱兵時,朱可夫更是白馬檢閱了部隊。

由此朱可夫的威望也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滿和猜忌,因為當時斯大林再搞個人崇拜。


很多人說蘇聯是因強人而生,也是因強人而亡,事實也就是如此。從斯大林罷免撤職朱可夫開始,蘇聯從此陷入了對強人政治的盲目崇拜之中。

而後斯大林去世之後,赫魯曉夫又走上了臺,他為朱可夫平反,重新啟用了朱可夫,他反對個人崇拜。

可是赫魯曉夫反對個人崇拜,就是為了實現個人崇拜,只不過是將國民的崇拜引到他自己身上。

朱可夫再次被啟用不久之後,又由於被猜忌而受到赫魯曉夫的誣告,朱可夫再度被撤職調查,再度成為了個人崇拜的犧牲品。

赫魯曉夫在此之後,做的比斯大林還要過分,他真正是將強人演繹的入木三分,他咆哮聯合國大會,他訪問英國是咆哮英國。

可以說赫魯曉夫放在今天就是另外一個川普,可偏偏蘇聯人民還就是喜歡,更是唯命是從。


結果就是美蘇爭霸,古巴導彈危機差點毀滅全球,而蘇聯同美國也進入了軍備競賽的高潮,蘇聯國民經濟從此墜入了深淵。

在明明剛轉型的時候,蘇聯沒有轉型,而是一頭扎進了死衚衕,而且還把死衚衕撞出個大窟窿,最後透支了國力。


等到葉利欽上臺之後,蘇聯已經無改革的可能,僵化的體制之下,葉利欽能做的只能是放任自由。為此葉利欽為朱可夫平反,宣告強人政治的落幕。

蘇聯的解體帶給世界的思考很多,蘇聯一個超級大國,沒有毀滅在敵人手裡,卻是毀在了自己手裡。


小司馬遷論史


翻閱各國曆史,大凡軍事能力突出,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大多結局不好。

戰國時期的吳起、白起如此,西漢初期被稱為“軍神”的韓信如此,蘇聯二戰期間的功勳人物朱可夫也是如此。

為什麼這樣?沒有其它複雜的原因,只是因為功高蓋主,讓君王有所忌憚而已。

朱可夫曾經輝煌過,也曾經低迷過,在其逝世二十年左右時,葉利欽為朱可夫平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時蘇聯剛解體,俄羅斯需要一個英雄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葉利欽當了俄羅斯聯邦的老大,當時俄羅斯國內烏煙瘴氣,混亂不堪,葉利欽此時意識到需要把大家凝聚起來,一起發展和壯大俄羅斯,這事非常重要。

凝聚一個團隊,有時候需要“英雄”作為一個載體,將大家的心籠絡到一塊。

葉利欽和國內的政要,自然承擔不起“英雄”的名號,那就需要在過去的歷史中尋找這麼一個人物。於是,朱可夫就凸顯了出來。

葉利欽為什麼選擇朱可夫?因為朱可夫功績實在出色,支持者眾多

二戰期間,如果沒有朱可夫,能不能將德軍戰勝,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1941年6月,發生了基輔戰役,朱可夫主張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避免被德軍合圍,這樣可以保存最大實力。一向自負的斯大林不聽,堅決和德軍硬抗,結果是66萬大軍被圍殲,基輔陷落。之後,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朱可夫發揮出色,擋住了德國戰車的進攻。從此後,斯大林對朱可夫另眼相看。

1941年9月,斯大林安排朱可夫接替列寧格勒的司令員伏羅希洛夫。結果,在朱可夫地領導下,列寧格勒保衛戰勝利,與敵人進入了相持狀態,德軍難以繼續前進。

這邊列寧格勒戰役剛完,10月,德軍又向莫斯科進發了。斯大林一看情況不對,一紙命令就將朱可夫調到了莫斯科。莫斯科保衛戰很辛苦,但是朱可夫的能力實在不容小覷,硬是指揮大家抗住了德軍的進攻。這迫使德國進入了戰略防禦。

蘇聯軍隊在莫斯科會戰的勝利,讓希特勒的“閃擊戰”徹底不被人認可,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1942年夏天,德國準備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進發,目的很簡單,那裡有石油,有煤礦,有糧食。於是,不可避免,兩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了激戰,因為斯大林對朱可夫能力非常認可,因此“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指揮權”也交給了朱可夫。沒出意外,朱可夫再次帶人守住了斯大林格勒,雖然戰況慘烈,但結果很好。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個重要的轉折點,此戰之後,德軍開始被動防禦,而蘇軍展開了反攻。由於蘇聯在本土作戰,佔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因此優勢逐漸凸顯……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8月15日,日本投降,盟軍終於全面勝利了。在此過程中,蘇聯的作用居功至偉,而蘇聯將帥當中,朱可夫的功勞首屈一指。

朱可夫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英雄,這樣的英雄是葉利欽尊敬的,願意平反的,並且可以拿來團結大家的。

葉利欽為什麼選擇朱可夫?因為朱可夫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同情者甚多

蘇聯是二戰同盟國中的英雄,而朱可夫是蘇聯的英雄,獲得了四次“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獲得四次的,朱可夫是蘇聯唯一的一個。


中國有句古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顯然,朱可夫對這句話不熟悉。

給朱可夫帶來第一次不公正待遇的是斯大林,這是他的老上級。

1946年4月10日,朱可夫擔任了蘇聯陸軍總司令,此時,朱可夫的光芒很盛,甚至亮過了斯大林,這讓斯大林很不爽。斯大林是個鐵腕的政治家,曾經蘇聯的“大清洗”運動就是有他發起的,他最會搞政治鬥爭了。

起初,斯大林準備給朱可夫安了一個“對政府有陰謀企圖”的罪名,在科涅夫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和華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勸解下,此事作罷,朱可夫逃過一劫。但朱可夫的事怎麼會輕易算了呢?也怪朱可夫不注意小節,家裡放著從德國帶回來的一些物品,因此遭受了斯大林的批評,朱可夫也承認了錯誤。

其後不久,斯大林又指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

這話說完,相當於就定了個調。果然,沒過多長時間,朱可夫被連續解除三個重要職務,讓其到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後又被調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這絕對是貶低了。

朱可夫明白,自己是沒希望再上去了。1952年底到1953年初之間,斯大林曾經單獨召見過朱可夫,但之後就沒了下文,在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了。

斯大林死了,朱可夫的機會來了,因為這次是他的老戰友赫魯曉夫當了最高領導。但是,誰又能想到,赫魯曉夫也會給朱可夫穿小鞋呢?

赫魯曉夫剛上臺,就把自己的老戰友朱可夫提拔為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5年又提升為國防部部長,感覺朱可夫的春天又來了。

如果沒有1957年馬林科夫事件,也許朱可夫就這樣下去了,甚至能繼續進步。

1957年6月11日,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魯曉夫下臺,這是逼宮,這還了得?赫魯曉夫辦法不多,而朱可夫開始展現高能的作用,大手一揮,全軍行動,利用軍機將全國300多箇中央委員拉到了莫斯科,在朱可夫的組織下,大多數委員表示支持赫魯曉夫。於是馬林科夫等人被解除了職務,逼宮失敗。

也許按常理來說,赫魯曉夫該感謝朱可夫。但是,赫魯曉夫感覺到了朱可夫磅礴的力量,太強大了。幸好,反自己的是馬林科夫,如果是朱可夫,自己簡直不堪一擊。帶著這種疑慮,赫魯曉夫以最快的速度,在1957年的10月,免去朱可夫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還取消了朱可夫黨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

朱可夫真是欲哭無淚,這是戰友嗎?他回到了莫斯科不遠的家鄉,天天晚上靠安眠藥才能入眠。除了睡,就是吃飯,如此這樣過了15天。

赫魯曉夫對於自己的舉動,還是很有歉意,過了一段時間,他對朱可夫說:“抱歉,你被誣告了!”看起來赫魯曉夫是良心發現,實際上是,赫魯曉夫發現自己掌控的並不好,自己的前景並不妙,於是想再次啟用朱可夫,以穩定軍心,但是這次他沒有得到朱可夫支持的機會。

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此時年齡僅僅62歲。對於一個曾經的國防部長來說,這個年齡一點都不大,畢竟,斯大林在75歲時還在執政。這“退休”裡,包含著多少委屈啊!

巴頓說,一個軍人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此話有道理,一個戰功卓越的將軍,實在不好面對政治上的爾虞我詐。

1964年10月,赫魯曉夫被解除職務,勃列日涅夫上臺,這是朱可夫曾經的下屬,彷彿機會還有。

對於自己的老領導,勃列日涅夫安排改善了環境,看來一切都好,這是個懂事的下屬,這是個能體諒老領導的下屬。

但是,朱可夫的處境雖有改善,但對他的竊聽卻仍然在繼續。原來,勃列日涅夫也害怕老帥“倒杆子”,只要朱可夫站出去,振臂高呼一聲,應者會無數的。

就這樣,老帥朱可夫被克格勃繼續監視,一直延續到9年多以後,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克格勃還在監視著他,就連他和妻子在臥室裡的談話都被作了記錄,彙報給了最高負責人。

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去世了,從此再無那個獨一無二的“蘇聯英雄”。

葉利欽平反朱可夫,可以獲得“國內數量龐大的同情朱可夫遭遇人員”的支持,能將那些人團結起來。

葉利欽想通過為朱可夫平反,把大家重新組織起來,讓那種凝聚力重現


葉利欽無疑是很欣賞朱可夫的,俄羅斯還有很多如“葉利欽”一樣的人,都很欣賞朱可夫。

於是,葉利欽開始給朱可夫平反,為朱可夫吶喊,這是向大眾表達自己的實事求是,向大眾表達自己心裡的正義,這是要通過“朱可夫”這個英雄載體來提高俄羅斯的凝聚力。

這樣做對葉利欽有什麼壞處嗎?沒有,只會有益處。

朱可夫去世二十年左右了,朱可夫對葉利欽的地位造不成任何威脅,反倒是,那些支持朱可夫的人,有可能被他葉利欽的舉動感染,進而全面支持他。

葉利欽為朱可夫平反,主要是出於凝聚國內各方群體的需要,也是為了向大眾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展示公平、公正。

葉利欽想得挺好,想一舉幾得。但是,國家的發展和壯大,民眾的高度凝聚,光是依靠“一個英雄”是不夠的,需要各方面持續地努力。


藍風破曉


1995年5月,朱可夫的雕像在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被立了起來。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親自為雕像剪綵。同時,他還向二戰中的老兵頒發了朱可夫勳章。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勝利的五十年後,一代戰神朱可夫的名譽,終於得以恢復。

(朱可夫舊照)

作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朱可夫帶領蘇聯軍隊成功擊退了入侵的德國侵略者,並最終取得了二戰的勝利。而他本人也憑藉戰功,四次榮膺了“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

不過,功勳卓著的朱可夫在戰後的生活卻頗為坎坷。他在退休乃至去世之後的幾十年中,始終揹負著各種各樣的罪名。

明明是蘇聯的戰鬥英雄,為何朱可夫會有眾多的罪名呢?

二戰結束後,朱可夫留在柏林,與一眾盟軍高層處理戰爭善後問題。直到1946年4月,朱可夫才回到蘇聯。那一年,蘇聯照例進行紅場閱兵。斯大林在檢閱部隊時,意外發現朱可夫在軍中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蘇聯士兵那股子願意為朱可夫不顧一切的狂熱情態,讓慣於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感到心驚。

閱兵之後的斯大林,意識到了危機。在他看來,蘇聯有且只能有一個領袖。一旦有將軍的威望過高,那是顯然不利於國家團結的。

在斯大林的操控下,蘇聯國內迅速出現了朱可夫要陰謀奪權的聲音。就在斯大林準備順勢拿下朱可夫的關鍵時刻,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和華西列夫斯基三位元帥挺身而出,堅決駁斥了有關朱可夫陰謀奪取的說法。

三位軍部大佬同時發聲,在當時的蘇聯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為了避免輿論向不可調和的方向發展,斯大林最終只能暫時將這件事壓下來。

(斯大林舊照)

不過,志在絕對掌控蘇聯的斯大林,並沒有放棄打壓朱可夫。在造謠計劃失敗後,斯大林為了“證明”朱可夫的清白,又派出了心腹貝利亞對朱可夫的公寓進行了搜查。

貝利亞在公寓中一陣忙活,最終卻只搜出了一些德國戰利品。

本來這些東西根本說明不了問題,但貝利亞卻利用這些戰利品大做文章。他為朱可夫羅列了一大串罪名,其中最重的一條是說,朱可夫把二戰勝利的功勞都歸到了自己一個人身上,這是有違黨紀的嚴重罪行。

這一次,斯大林沒有錯過機會。他直接把朱可夫下放到敖德薩地區擔任司令員,成功將朱可夫調離了權力中心。並且為了防止朱可夫在敖德薩建立勢力,斯大林在幾年之後,又將朱可夫調到了烏拉爾軍區。

斯大林去世後,朱可夫回到中央,擔任了國防部副部長。在赫魯曉夫與貝利亞爭權的過程中,朱可夫堅決地站在了赫魯曉夫的身後。最終貝利亞被槍決,赫魯曉夫成功上位。

1957年,在馬林科夫發動的政變中,朱可夫又一次利用自己強大的能量,成功保住了赫魯曉夫領導人的地位。殊不知,正是由於朱可夫一次次展現出強大的實力,結果反而引起了赫魯曉夫的警惕。

僅僅兩個月後,赫魯曉夫恩將仇報,以朱可夫“破壞蘇聯軍隊建設、在軍中大搞個人崇拜、黨性不純”等罪名,趁朱可夫在南斯拉夫訪問時機,直接罷免了他國防部長的職務。

(赫魯曉夫舊照)

朱可夫退休後,受到了克格勃特工的監視,這種情況在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依然沒有發生改變。按說,勃列日涅夫作為朱可夫曾經的下屬,理應善待退休的老領導。但勃列日涅夫不僅沒有撤走監視,甚至還因為朱可夫在回憶錄中沒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直接禁止朱可夫出書。

朱可夫在氣憤之餘,中風病倒,僅僅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

在他去世後的二十多年中,朱可夫被渲染成了一個奪權失敗的人物。不明就裡的年輕人,也跟著不認同朱可夫。直到1995年,在葉利欽的努力下,朱可夫才恢復了英雄的身份。

葉利欽為什麼要替朱可夫平反?

從三任蘇聯領導人對朱可夫的態度來看,朱可夫戰後悲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戰功太大,威望太高,從而引起了領導人的猜忌和懷疑。不過葉利欽卻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當葉利欽1991年上臺的時候,朱可夫已經去世了十多年。哪怕讓朱可夫恢復了威望和名譽,也無法對葉利欽產生威脅。

從時間上來看,1995年正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前景昏暗的時代。葉利欽為朱可夫這個英雄人物平反,顯然是在向群眾表明,當下的俄羅斯政府,是能夠明辨是非,是有能力帶領國家正確發展的好政府。

葉利欽此舉,不僅提高了個人聲望,堅定了國民追隨自己的信心,同時還加強了俄羅斯的民族凝聚力,這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蘇聯興亡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葉利欽?給朱可夫平反?就這方腦殼他能這麼幹,那是因為這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地步了,撈出個朱可夫來給他轉移火力的,平反不平反那其實是次要的。

當年葉利欽拿著大鐵鍬喝著伏特加,那樣子簡直嗨翻了,嗨的不要不要的,在歐美那幫子比較扯淡的玩意的呱唧聲中,把個強大的紅色蘇聯給埋了,葉利欽整個就充當了一掘墓人的角色。就當葉利欽把紅色蘇聯埋的連個渣渣都沒有留下來的時候,歐美這幫子人轉過屁股就不認賬了,啥援助了,啥扶持了等等,開頭答應的好好的東西,全沒了,就剩下一張意味深長的耍猴臉了。

這一傢伙把葉利欽弄急眼了,這相當於把他架在了老毛子那憤怒的火山口上了,隨時變燒乳豬的節奏,所以才有了朱可夫的這個事。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朱可夫到葉利欽這時間點上,那離他離世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吧?一個過去的人咋就能給葉利欽吸引火力呢?”

為嘛呢?

問這問題的人,對這二戰的蘇德戰場那是有夠不瞭解的了,尤其是對這朱可夫在老毛子心坎裡的地位不夠了解。

這麼說吧,當年斯大林能抗住希特勒那閃電戰,沒有這朱可夫斯大林非的撐吐血了不可。後來百萬大軍進攻德國佬那柏林,大半個歐洲都是人朱可夫那寬腦殼打下來的。

這可是軍神一般的存在啊,這要整個排行榜上去,朱可夫那絕對是第一的存在,一輩子四次掙來了蘇聯英雄的稱號,光那勳章,那麼寬大的衣服都整不下來。

當年有那記者想拍一張掛滿全部勳章的朱可夫大照片,除了掛不上去不說,就那衣服朱可夫倆女兒愣是抬不起來,這得多重,您自己個想想這上面的勳章得有多少?這真真的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所以人家在老毛子那軍界的威望,跺上一腳那就是地動山搖啊!

咱如果這麼說,那就有點子空了,咱就舉幾個例子大傢伙體會一下。

舉例

當年,斯大林擱西伯利亞的邊上笑看歐洲的雲起雲落,就等著快要結束的時候,像老毛子的先輩一樣抄底歐洲薅羊毛去。

就他那點子心思,小個子希特勒咋能瞅不清楚呢?所以趕在老毛子發飆之前,提前發動了入侵蘇聯的戰役,一個巴巴羅薩計劃計劃就把斯大林懟懵圈了。

俺是誰?俺在那?俺在幹嘛?

就這計劃,把斯大林弄的有段時間沒有發聲,這是沒有反應過來的節奏。

結果烏克蘭基埔這地,斯大林還讓一個草包司令防守,一個星期,就一個星期在希特勒那閃電戰的催促下,敗的稀里嘩啦,六十多萬的老毛子精銳連毛都沒剩下一個。

話說當年朱可夫就說這草包司令不行,用一場沙盤上的遊戲,就把這草包司令滅成了渣渣輝,可回頭斯大林不僅還讓這貨當司令,而且這貨就是個認死理的貨,那腦瓜頂裝上了鐵板,用的就是他沙盤上的佈局。而小個子希特勒用的恰恰就是朱可夫的戰略方針,一傢伙就把這貨幹翻的,這事弄的都沒地哭去!

咋說呢?帥才您擱那他都是帥才,這不服不行,回頭朱可夫就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給老毛子打入一針鎮靜劑去,一傢伙就把德國那坦克車給懟停了。

小個子希特勒那閃電戰玩砸了,斯大林這才想起來朱可夫的能力。

在1941年的時候,立馬調回了列寧格勒,斯大林就感覺這列寧格勒讓這伏羅希洛夫來守,這有點不靠譜,就讓這朱可夫接任了守衛列寧格勒司令員的職務。

大傢伙也知道這列寧格勒保衛戰打的那叫個艱辛,但最終還是把德國佬的戰車給擋了下來。

這列寧格勒保衛戰剛一結束,回頭小個子希特勒表示不服,這就提著大兵,扛著槍拉著炮又來一場莫斯科決戰。

斯大林一摸後腦勺:“還是你來吧!”

這又把朱可夫調了過來,這一傢伙上來又把德國佬懟趴下,愣是讓希特勒從進攻變成了防禦。

後來小個子希特勒感覺沒有石油他啥也不是,所以把目光又瞅上了斯大林格勒,要把這地拿下,整點石油,煤炭以及糧食啥的。

這個時候的朱可夫那可是斯大林的救火隊長,這朱可夫又著急忙慌的往這跑,兩軍對壘,斯大林只管後勤保障。

斯大林格勒這又守住了。

這戰局打的,小個子希特勒出石頭,斯大林出朱可夫,小個子希特勒出剪刀,斯大林還是朱可夫,小個子希特勒出布,斯大林還是出朱可夫。

“你就不能換個新鮮一點的?”希特勒那叫個無可奈何花落去啊!氣的青筋暴跳腦仁疼。

“咋的啦吃死你就蠻可以的嘍!還講究啥?咱不講究這個!”斯大林表示很滿意。

到這,大傢伙都已經知道了,希特勒的敗局已定。趕到打進柏林的時候,朱可夫已經是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外加蘇戰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

後來的事

話說這人啊最忌諱功高震主,朱可夫耀眼的光芒已經開始遮蓋斯大林了,這事斯大林不能忍了。

這就把朱可夫調回來當蘇聯陸軍總司令,這就要辦朱可夫,那各種各樣的言論烏央烏央的上來了。但架不住朱可夫在軍隊的威望,幾個老帥,站出來駁斥一切汙衊朱可夫的言論,這才沒有抓捕朱可夫。

您以為這事就算是過去了,後來這又查出朱可夫從德國弄來的財物。話說就是幾張畫,那個時候老毛子那個軍官沒整點?

就根據這事,要整朱可夫,後來朱可夫也承認了錯誤,把官擼了到了烏拉爾軍區當了一個司令員。

斯大林針對朱可夫的事,也就到這裡了。

後來斯大林病重了,把這朱可夫調到了身邊,兩個人聊了聊,談話內容就倆人知道。

再後來斯大林去世了,那說話總是揮舞拳頭的赫魯曉夫上臺了,話說他這人根本就壓不住場子,把這朱可夫請出來當了國防部長。

後來那不就鬧了一出馬林科夫事件,一幫人就要掀翻赫魯曉夫。

朱可夫聽了之後,拉著全國三百多箇中央委員這就到了莫斯科,一幫人表示特別支持赫魯曉夫。

尤其是和馬林科夫辯論的時候,馬林科夫說斯大林時期整的大清洗,其中的逮捕令就有朱可夫簽署的。

話說那個時候,老毛子從上到下這事基本上都摻和過。

一聽這話,朱可夫直接就急眼了:“查!你現在就給俺查去!俺要是簽署過任何一個逮捕令,打今個起俺就大頭朝下走路。”

就這麼槓,那個時候,能這麼幹的除了他朱可夫可真就沒人了。

當朱可夫幫赫魯曉夫把這事弄平了之後,赫魯曉夫這翻了就不認人了,他感覺朱可夫這威望太大了,於是把這朱可夫一擼到底。

朱可夫難受了十五天,天天擱家裡喝安眠藥入睡,半個月之後,自己個弄了根釣魚竿釣魚去了。

最後這赫魯曉夫感覺有人要弄他,他這又想起了朱可夫的威望,想要朱可夫再幫他一把,所以就準備和朱可夫聊聊,弄個官啥的。

但老天爺就沒給他這時間,一腳丫子就讓人給踹下去了。

後來上臺的,對朱可夫那也是千防萬防的,就連朱可夫人家夫妻倆人的臥房裡都裝著竊聽器,這竊聽器直到朱可夫去世的時候才拆了下來。

從這些事上咱就能瞅出來這朱可夫在老毛子的地界,那是靈魂一般的人物,是個大權在握的人都防著呢?為啥要防呢?寫到這裡,估計您比俺都清楚了吧。

所以那葉利欽,感覺自己個被歐美這幫人架起了烤的時候,就想起了朱可夫。不僅是葉利欽,後來的普京對朱可夫那也是認可的,那是英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朱可夫是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在蘇聯號稱“戰神”。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斯大林執政時期,朱可夫由於功勳過大受到猜忌,被誣告受到降職處分。斯大林去世後,繼任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再次起用朱可夫出任國防部長。

1957年,赫魯曉夫也對朱可夫產生了猜忌,免去其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並取消了他黨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

1991年蘇聯解體,葉利欽出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繼承了蘇聯的政治遺產。做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和反對蘇聯極權統治的一部分,葉利欽為朱可夫進行平反。


林城布衣10001


其實這些很正常,因為朱可夫最合適用來做榜樣。

三朝元老卻因功高蓋主,皆不被重用。

有人說朱可夫的地位被誇大了,雖然在二戰當中表現非常好,可是並沒有像很多人說的這麼大。拋開別的不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如果沒有朱可夫,二戰最後的走向可能又是另外一種說法。
而此次戰爭又是蘇聯生死存亡的關鍵戰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也把朱可夫的名聲推到了頂點。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斯大林,此刻也感受到了壓迫感。

尤其是在之後的戰爭勝利閱兵儀式上面,朱可夫作為元帥親自檢閱,下面士兵一聲聲的口號震天響。斯大林認為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不用多久自己就必須讓賢。於是簽署了諸多條令,數落朱可夫的不對。

朱可夫也從一國的元帥,被斯大林一降再降,最後甚至被送到了烏拉爾去放羊。好不容易撐到了斯大林去世,隨著昔日戰友赫魯曉夫登臺,朱可夫以為自己又將迎來第2個春天。

於是開始不斷的為赫魯曉夫四處賣命,靠著自己曾經的威望,為赫魯曉夫拉攏各色人等。尤其是在赫魯曉夫與馬林科夫等人的鬥爭中,朱可夫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可惜也正是因為他的表現太好,讓赫魯曉夫起了猜忌的心思。
等到赫魯曉夫位子坐穩之後,開始考慮制裁朱可夫。和斯大林一樣,也是找了一大堆有的沒的罪名。還給她扣上了一頂奪權罪的大帽子,差一點讓朱可夫毫無翻身的機會。兩次的大起大落,也是讓朱可夫的身體越來越差。

後來輪到了勃列日涅夫登臺,作為朱可夫曾經的手下,更是沒有給他任何的面子。仍然派了大量人員密切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甚至朱可夫曾經寫了一本回憶錄,只是因為沒有勃列日涅夫的名字,竟然被扣下不準出版。

要知道當時朱可夫成名的時候,勃列日涅夫也僅僅是一個少將,甚至是連出現在朱可夫面前的機會都要排隊等。回憶錄當中沒有勃列日涅夫,簡直太正常不過了。可惜勃列日涅夫心眼小,怎麼說都不願意。

政治官場上的不順利,多年來飽受被監視的壓抑。後來朱可夫第二任妻子去世,雖然兩人相差30多歲,但是非常恩愛。這些事情給了朱可夫非常大的打擊,在妻子去世的第2年,自己也因病去世,享年78歲。


經歷三朝的元老,到底都被判了哪些罪

之前我只是提到了,由於朱可夫卓越的貢獻,斯大林以及赫魯曉夫曾經想方設法給朱可夫扣各種帽子,那麼都有什麼罪行?

在斯大林在位時期,他曾經如此指責朱可夫:朱可夫為人好大喜功,二戰中蘇德之間的重大戰役都歸功於己,以及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理由。藉著這個機會,朱可夫被下放到敖德薩軍區擔任司令員。

隨後還是不放心,總是擔心有一天會東山再起。於是又找了各種小的理由,比如說朱可夫私藏戰利品。其實私藏的這些戰利品,是當時朱可夫從柏林帶回來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物件。但是因為實在找不到好的理由,能抓住的千萬不放過。

藉著這第2次機會,朱可夫又被下放到了烏拉爾地區看羊。兩次被降職也給了朱可夫很大的打擊,每日以淚洗面,希望能夠和斯大林搭上話,可惜一次機會也沒等到。


不過赫魯曉夫登臺初期,曾經將其提拔上來,畢竟兩人也是昔日的戰友。當時朱可夫緊緊的抓住這根救命的稻草,認為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無比的賣力。

他動用自己曾經在軍隊的關係,把所有的中央委員,一夜之間就送到了莫斯科。然後又藉助軍隊的各種力量,協助赫魯曉夫扳倒了莫洛托夫等人。此次事件的順利展開,讓赫魯曉夫有了很大的壓力。

他也再次見識到了朱可夫的力量,開始學習斯大林給他安罪名。他曾經以度假的名義在克里米亞修養。趁著朱可夫前往南斯拉夫訪問的機會,先是前往基輔軍區透露罷免朱可夫的消息。又前往莫斯科召開會議,專門針對朱可夫。

於是朱可夫就在出訪的空檔,被安上了:

1、破壞蘇共有關軍隊建設的原則,讓部隊脫離黨的領導;2、在軍隊中搞個人崇拜;3、黨性不純,沒有正確地理解黨對他過去功績的評價;4、在理解蘇聯外交政策和領導國防部工作方面,都傾向於冒險主義。5、未經中央主席允許,擅自建立敵後襲擊特種學校。等



這些東西彙集在一起,是說朱可夫試圖在軍隊當中減弱,甚至是完全替代黨的領導,讓軍隊成為他的一言堂。這是在觸動赫魯曉夫的根基,也難怪朱可夫有這樣的下場。

葉利欽的平反其實是因為合適

朱可夫去世之後,蘇聯的領導人又迎來了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等人。但是這些人要麼做的時間比較短,要麼就是外憂內患。根本就沒有人想到曾經的救國大元帥,更別提給他平反了。

如果說為什麼葉利欽要給朱可夫,其實也沒有什麼太過深層的含義,只不過朱可夫比較合適罷了。因為在整個二戰當中,縱觀蘇聯眾多名將,諸如:

葉戈羅夫、圖哈切夫斯基、貝利亞、布柳赫爾、科涅夫、庫利克人,要麼是死在大清洗,要麼是奪權被絆倒,要麼就是功勞沒有朱可夫大。
這麼些將軍元帥當中,也只有朱可夫一直擔任著職位,就算是放羊也還是蘇聯的“公務員”。雖然斯大林、赫魯曉夫等人都認為他會奪權,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一步都沒有邁出去,他還是個正面人物。

所以說朱可夫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要經歷有經歷。唯一有一點欠缺的,就是身上那些可有可無的罪名。再加上當時是抗戰勝利50週年,需要拿出一個榜樣人物,朱可夫可謂是在合適不過了。

退一萬步來說,朱可夫對於葉利欽完全沒有任何威脅,只是曾經故去的一位救國元帥罷了。更何況當時已經是俄羅斯,接盤的是蘇聯留下來的“成就”,沒必要抓著一些“政治鬥爭犧牲品”不放。

如今前往紅場旅遊,可以在廣場正中心看到這座以朱可夫閱兵為靈感打造的高頭大馬。當年建成的時候,葉利欽曾經親自前來揭幕。


史之策


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這是為慶祝蘇聯贏得衛國戰爭勝利而舉行的閱兵式。在這次閱兵式上蘇聯紅軍元帥朱可夫騎著名為“茨皮基”的白色阿拉伯駿馬在1400人交響樂隊演奏的《光榮屬於祖國俄羅斯》的音樂聲中從斯帕斯基大門進入廣場,一路檢閱各方陣,然後和斯大林一起站在列寧陵墓上方的主席臺上發表講話。這時朱可夫的聲望已達到極點,然而與此同時他實際上已處於非常微妙的地位:他已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他在人前散發的光芒甚至已到了和斯大林不相上下的地步。戰後初期朱可夫一度出任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和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1946年4月10日回國朱可夫回國後又開始擔任蘇聯陸軍總司令。一時間朱可夫已成為炙手可熱的位高權重的人物。隨後不久朱可夫開始遭到各種指責和批評,到了1946年6月9日斯大林公開簽署了一項命令——在這項命令中他嚴厲指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不過在關於對朱可夫的指責當中有很多在我們今天看來荒誕不經的說法:朱可夫家裡搜出一些從柏林帶回的紀念品、朱可夫宴會第一杯酒沒有敬斯大林等等都被作為攻擊他的口實。事後朱可夫被從黨中央委員會中被開除,貶到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後又被調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這段時間對他的攻擊並未結束,實際上他一直面臨隨時可能被逮捕的危險,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夕將他召回了莫斯科,但還沒來得及對他講些什麼就去世了。斯大林去世後蘇聯的權力中樞進行了重新洗牌:馬林科夫出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兼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會議召集人;赫魯曉夫領導5人書記處;貝利亞擔任政府副總理併兼任內務部長。這三人構成了斯大林去世後蘇聯權力中樞的核心,然而三人之間的矛盾很快暴露出來。朱可夫在斯大林去世後蘇聯黨和政府權力更迭的過程中支持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反對貝利亞。到了這年6月26日召開的部長會議主席團大會召開時朱可夫奉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之命帶著4名將軍進入會場逮捕了貝利亞。事後朱可夫受到新的最高領導層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人的青睞,然而不久之後馬林科夫同赫魯曉夫之間的矛盾也爆發出來了:在1957年6月1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召開的會議上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魯曉夫辭去第一書記的職務,對此拒不接受的赫魯曉夫要求召開黨中央全體會議來決定他的去留。這時朱可夫旗幟鮮明地支持赫魯曉夫——他命令國防部用軍用飛機將中央委員火速接到莫斯科。在6月19日300多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及檢查委員召開的全會上大多數委員表示支持赫魯曉夫,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解除職務。

按說朱可夫幫了赫魯曉夫如此大的忙,理應得到重用提拔才是,然而這件事同樣令赫魯曉夫看到了朱可夫的活動能量。到了這年10月朱可夫被免去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還被取消了黨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在此之後朱可夫的生活受到了嚴密監控:電話、會友、出行以及他家人的一舉一動都在克格勃的注視之下,他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赫魯曉夫在臨下臺前夕似乎預感到不對的氣氛,為此他曾試圖約見朱可夫並同朱可夫商談恢復其職務的問題,也許赫魯曉夫是想以朱可夫元帥在蘇聯軍中的崇高威望來提高自己在軍隊中的影響力,然而歷史最終沒給他這個機會: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勃列日涅夫上臺後朱可夫的境遇有所改善,但對他的竊聽卻一直延續到9年後他逝世之時。根據陪伴朱可夫走完人生最後9年的主治醫生格奧爾基軍醫的回憶:朱可夫晚年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相當糟糕,事實上他的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長期的監控狀態下患上的——他時刻擔心自己會因為政治原因遭到逮捕,同時他也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受到牽連。以前他風光發達時想來沾他的光的朋友都疏遠了他,有的甚至在編造惡意攻擊他的黑材料。他花了極大心思寫出的《回憶與思考》被禁止出版,為此朱可夫曾到處求人,然而蘇共中央政治局就是始終不允許這部書出版,朱可夫為此氣得中風了。1970年朱可夫當選了莫斯科州蘇共代表大會代表,他為此興高采烈地訂做了一件新制服,然後滿懷期待等著大會召開。可就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時任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告訴朱可夫的妻子加林娜:“我建議他不要出席會議。如果出席,他得頻頻起立、坐下,會吃不消的。”朱可夫在遺憾地回到自己的別墅後精神更加抑鬱了。1973年底朱可夫深愛的妻子加林娜因乳腺癌病逝,這時朱可夫的身體狀況已糟糕到連墓地都去不了。就在妻子去世後不到八個月朱可夫突發心肌梗,出現了心臟停跳的臨床死亡現象,在注入特殊藥劑後他的心臟恢復了跳動,然而腦部供血卻始終沒恢復。這時朱可夫的大腦思維已完全終止,最終靠著人工呼吸器朱可夫毫無知覺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後5天。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將朱可夫元帥溘然長逝,享年78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朱可夫及其家人的名譽也沒得到平反,甚至連之後的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等歷屆蘇聯領導人都沒給朱可夫平反。直到1995年5月俄羅斯人民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朱可夫的大型青銅塑像才被豎立在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這年俄羅斯政府為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老兵頒發朱可夫勳章,至此朱可夫的名譽才得到恢復。

昔日為捍衛蘇聯國家而浴血奮戰並因此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得以晉升為蘇聯元帥的朱可夫最終卻是由終結蘇聯的葉利欽平反的,這令人不得不感嘆造化弄人。那麼葉利欽為什麼要為朱可夫平反呢?事實上葉利欽這麼做在相當程度上是對民意的順應——即使在朱可夫處境最艱難的時代受到的也是政治上的打擊,而在蘇聯以及之後的俄羅斯民間始終存在強大的為朱可夫恢復名譽的主流呼聲,儘管這種呼聲曾一度受到壓制卻始終未曾消失。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政府需要對蘇聯的傳統體制進行一定的否定以強調自身的政治合法性,而為在蘇聯時代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朱可夫恢復名譽是對廣大民意的順從,同時也滿足葉利欽否定蘇聯傳統體制的政治需要。對葉利欽而言:蘇聯的很多東西需要否定,然而在這之中不包括蘇聯英雄,恰恰相反他還需要用蘇聯時代的英雄人物的影響去重新喚醒俄羅斯人的大國自信。由於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的GDP幾乎減少了一半,蘇聯時代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GDP總量變成只有美國的1/10並被日、德、英、法等國超越。與此同時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為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所佔的份額約為15%,在工業總產品結構中為50%,在出口中為70%多。實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如果說原料和能源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還算接近世界平均指標的話,其它部門則遠遠低於美國同類指標20%~24%。70%多的生產設備服務期超過十年,高於經濟發達國家一倍。這種局面是國內投資特別是實際經濟部門的投資大幅度減少的直接後果。與此同時外國投資不願進入俄羅斯,俄羅斯所吸收的外資總額累積只有115億美元。俄羅斯科技開發支出全面減少,投資不足,對創新重視不夠,使得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價格和質量競爭力的產品越來越少,特別是在民用科技產品市場上受到外國競爭對手的排擠,俄羅斯產品還佔不到1%的份額。而蘇聯時代引以為豪的軍工產業也由於缺乏足夠的研發經費而不得不自廢武功——蘇聯時代曾一共建造過九艘航母,然而俄羅斯最終只保留了“庫茲涅佐夫”號這一艘。面對存款縮水和失業雙重打擊的俄羅斯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到2000年為止俄羅斯人的貨幣收入總量不足美國人的10%,健康狀況和平均壽命也呈下降趨勢。根據當時國際經濟學界的普遍分析:如果俄羅斯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度需要15年時間才能使自己的人均GDP生產達到葡萄牙或西班牙這樣的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在這樣的局面下歷史虛無主義大行其道,民眾對於國家前途一片茫然,俄羅斯急需一位英雄人物凝聚振奮人心。

朱可夫在諾門罕戰役、蘇芬戰役、基輔戰役、列寧格勒戰役、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柏林戰役中均立下赫赫戰功,是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儘管朱可夫是蘇聯時代的英雄人物,然而當時的俄羅斯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如果沒有以朱可夫為代表的蘇聯軍民的熱血奮戰,那麼俄羅斯的命運恐怕將極大改變。朱可夫在衛國戰爭中的傑出貢獻使其成為與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相提並論的俄羅斯民族英雄被俄羅斯人銘記於心,即使是在朱可夫處境最艱難的時期這種對朱可夫的緬懷之情依然深埋於人們內心之中。朱可夫的巨大歷史功績使其成為能振奮俄羅斯人心的民族英雄,而他在蘇聯時代所遭遇的不公平對待則成為葉利欽否定蘇聯傳統體制的宣傳工具,因此為朱可夫恢復名譽實際上最適合葉利欽既樹立英雄人物又否定蘇聯傳統體制的需要。同時這一時期受苦於國內經濟窘境的葉利欽急需得到西方國家的援助,因此在外交上積極試圖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而作為緩和與西方關係的方式之一就是按西方的話語邏輯重新定位蘇聯時代的歷史。與蘇軍的其他將領同西方人的緊張關係而言:朱可夫是當時西方陣營也公認的二戰名將。1945年西方盟軍和蘇聯紅軍曾在拿下柏林後舉行過一場東西方陣營共同參加的勝利閱兵,當時代表東西方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國將領檢閱部隊的正是朱可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