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

世界人文通史


这个当然是陆逊更厉害厉害,没有人在三国中像他这么厉害了,要不是三国演义对他描写的很坏的话,估计他比诸葛亮还要厉害。他可是火烧了刘备的70万大军,蜀国所有的精锐,要不是担心曹丕在他们后面搞小动作的话,估计就一举拿下了蜀国。更重要的是在前面,关羽的死也和他有关,他可是这些事情最主要的关键人物。



要问刘备最痛恨谁的话,估计就只有陆逊这一个人,像周瑜这些人都不足为谋。周瑜总是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鲁肃是一个老好人,吕蒙虽然也非常的讨厌,但是杀伤力没有陆逊那么厉害,更重要的是很多事都是陆逊通过一些手段指导吕蒙去做的。这可是年轻一辈最重要的关键人物,就算诸葛亮也只能叹息一口气,自己没有这么厉害的人才,蜀国最后也不会这么快的削弱。

下面我们就继续看一下陆逊到底厉害在哪些地方。

首先就是关羽的死与陆逊有关,是他指导吕蒙去做的。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一个源头的,这个就是荆州这一块地盘。当初荆州给了刘备,想要让刘备和孙权一样抵抗曹操,孙权是没有办法才给了刘备。当初说好是借给刘备的,可是刘备却不想要还,而出这个主意的就是鲁肃这个一个好人。


其实鲁肃这是一步蠢棋,让刘备彻底的壮大了起来有了一个根基,他慢慢的发展,已经是威胁到了孙权地位。孙权就因为这一次的失误,彻底的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只能够跟刘备继续合作下去。

当年周瑜是想要要回荆州的,但是最后因为英年早逝,还是没有要回荆州。这个重任就到了吕蒙身上,孙权是想要让吕蒙去要回荆州的,但是吕蒙说自己有重病,于是就不能去。这个时候陆逊站了出来,和吕蒙聊了几下,吕蒙知道自己的错误,于是找到孙权,帮助孙权,最后是要回了荆州。


在这个过程中,陆逊也是指导吕蒙做了很多事情,才能够打败了关羽,最后将关羽斩杀,这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陆逊。他才是那个成功背后的男人,只不过他选择了低调,像这样的年轻人真的是非常的少,明明非常的有才华,却喜欢低调做人。

真正厉害的人应该就是陆逊这个人,像其他人都不怎么厉害。可能在历史上对于周瑜的评价比较高一点,可是和陆逊相比的话,在后期可是压制住了周瑜。周瑜最重要的一站就是赤壁之战,他们两个也是经历过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陆逊却是毫不退缩,周瑜当初还是想要投降的。而且周瑜当时有诸葛亮的帮助,他们两个人强强联手最终才是能够打败曹操。

其次面对刘备的70万大军,陆逊一把火就烧没了。

陆逊可是面对刘备的70万大军是毫不退缩的,当时孙权是没有办法,一个人都找不出来。但是有一个大臣推荐了陆逊,很多人都反对,因为他是一个儒生,但是孙权没有办法,只好选择了陆逊。陆逊接受了孙权的委托,于是当上了水军大都督,像前几个都是这个官,最后一个就轮到了陆逊。

陆逊可是丝毫没有怂,但是他也没有直接上去和刘备直接硬干,因为他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的实力实在是太大了,刘备有70万大军,而他只有几万。所以他只能够忍耐下来,他知道刘备这些军队一定会有破绽的,所以他等待了很久,终于在夏天的时候,刘备他们的军队是受不了苦热选择了一个森林驻扎了下来,最后一把火把刘备的军队彻底的烧光了。



这个可以和司马懿相比了,司马懿也是特别忍耐的,他最后也是能够打败诸葛亮。一个聪明的人要学会忍耐,而一个年轻人能够做到像司马懿这样的,绝对是少有的天才。

陆逊本来还可以消灭蜀国,立下不世之功

当时陆逊可是彻底的将刘备打败了,他还在追击,但是看到诸葛亮摆下了八卦阵,最好选择放弃了。因为他知道曹丕还在自己的背后,他并不是破不了这个阵。其实诸葛亮也是知道他的心思,他害怕曹丕会在他后面搞小动作,然后诸葛亮他们两个人联合,陆逊就会失败。

能够做到像这样一点的真的是非常厉害,就像当初曹操打官渡之战一样,也是以少胜多。曹操最后败给了诸葛亮和周瑜,诸葛亮最后是败给了陆逊。他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谋士,能够真正的是超出了前人。真是英雄出少年,一代比一代强。

你们认为陆逊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欢迎在下面评论。


汪公说


东吴从周瑜到陆逊这几位都督每一位都为东吴做过很多贡献,今天笔者就应题目的要求,为这四位都督排一下名。

第四名,吕蒙。把吕蒙放在最后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周瑜、鲁肃一样的战略眼光在他担任都督的时候,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就是打下了荆州,吕蒙打荆州这个事情还很有争议,起码在笔者看来,攻打荆州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荆州在刘备手中能发挥更大作用,其次吴蜀联盟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合作。历史证明,吴蜀联盟是正确而且不可替代的。而且在偷袭荆州之前,孙权让吕蒙装病迷惑关羽的时候,陆逊也看到了战机,向吕蒙建议偷袭荆州,而且拿出的计划和吕蒙事先准备的大致一样。

所以笔者把吕蒙放在了陆逊之后,但他勤奋学习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第三名,陆逊。首先陆逊是唯一一位没有英年早逝的都督,他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多。从建议吕蒙偷袭荆州初露头角,到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彻底奠定了在东吴的地位,之后石亭之战又大败曹军。证明了他的指挥才能,但他晚年却卷入了孙权父子的斗争之中,最后愤忿而卒。以上两位的格局和战略眼光都不如周瑜和鲁肃,如果周瑜和鲁肃不英年早逝,吴蜀联盟得以继续维持,三国的结局有可能会更改。

第二名,鲁肃。鲁肃绝不是演义中描写的老好人形象,他的战略眼光非常独到,对三国时局的分析堪比诸葛亮,在很早的时候就拿出了东吴版的“隆中对”,如果益州不被刘备先一步拿下,孙权按照鲁肃的策略,很可能出现二分天下。后来鲁肃坚持联刘抗曹,在荆州问题上周旋于孙刘两家之间,把孙权和刘备翻脸的时间整整延后了五年,让吴蜀两家都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机会,可惜的是后来两家都认为自己兵强马壮,虽然打不过曹操,灭了对方还是绰绰有余的,结果就在鲁肃死后几年的时间内打成了一锅粥,让曹丕逮到机会平稳度过了篡汉的不稳定时期。


第一名毫无疑问是周瑜的,一个赤壁之战让周瑜名扬天下,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那一套说辞,历史上应该是周瑜向孙权讲的。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周瑜还是为孙权开疆拓土的功臣,为东吴打下了江左的大片土地。在战略眼光上和鲁肃不相上下,但他曾建议孙权干掉刘备,这可是先知一样的计谋啊,要是孙权当时真把刘备杀了,孙权能否统一中国不一定,但统一长江以南却是板上钉钉的了,所以把他排在鲁肃之前。

以上,就是笔者对东吴四大都督的排名,欢迎各位读者加以补充!


邓海春


先用一句简短的话形容东吴四大都督:

周瑜:文武全才,胆识过人,气量宏大。

鲁肃:长于战略,豪爽大气,政治嗅觉敏锐。

吕蒙:勇猛将才,一将之智有余,一帅之才不足。

陆逊:低调沉稳,出相入将,社稷之臣。



如果此四人只比军事才能,不比综合能力的话,个人认为军事才能排名是这样的:

陆逊第一,周瑜第二,吕蒙第三,鲁肃第四。

为什么是陆逊第一?很简单,陆逊的功绩最多,甚至超过了周瑜,陆逊以名不经传,出任夷陵之战东吴军队的大都督,以沉着冷静、低调稳重,诱使身经百战的刘备步步进入圈套,从而一举击败刘备,获得胜利。



陆逊的战略堪称完美,如果你仔细观看的话,就会明白,陆逊就像主动示弱或者执意潜伏的猎豹一样,规划全盘,诱使猎物进入自已的圈套,然后一击而中,结束战争。

夷陵之战,陆逊的战略全是自已一手操盘的,在获得孙权的任命后,陆逊顶着巨大的压力,先是实行战略撤退,将整个夷陵以西一直到与蜀汉交界的巫山,全部战略放弃,将整个军队撤退到长江中游地势最险要的夷陵地区,然后依靠险要地势,挡住刘备军。



在挡住刘备军的过程中避战,以此消耗刘备军的锐气,众所周知,打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士兵的一口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陆逊在夷陵磨灭的蜀军的士气,静待刘备军露出破绽。

刘备军无法攻克夷陵,陆逊又避而不战,在战争进入夏季时,刘备没有办法,舍弃水军,在密林中安营扎寨,这样刘备就犯了兵家大忌,被陆逊利用火攻+水军迂回包抄,杀得几乎全军覆没。



之所以说陆逊的军事能力排在第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陆逊的个人军事能力超强,就拿夷陵之战来说,整个全盘战略计划都是出自陆逊一个人之手,而且当时陆逊顶着巨大的压力,不仅不被下属理解,还不断有人向孙权告发陆逊不作为,陆逊在这样的压力,反而完美的执行了计划,堪称军事能力超强。

不仅如此,陆逊还有石亭之战大败曹休的战功,石亭之战是东吴自赤壁之战后,对曹魏取得的一场重大军事胜利,很多人认为陆逊此战过于保守,认为陆逊没有听从朱桓的建议切断曹休的退路,进而攻取寿春,割据准南。



个人觉得陆逊的做法没有错,如果真听了朱桓的建议,就等于是与魏国进行一场大决战,显然东吴没有准备好,即使真杀了曹休,占领了魏国这些地方,也守不住,会拉长东吴的战线,并且在远离长江的城池里,东吴军队缺少支援,势必还是守不住,不如趁早退去。

当然了,陆逊还有其它战功,比如骗取关羽,谋夺荆州南郡,切断了关羽退往蜀汉的归路。总体来说,陆逊的军事能力最强。




为什么说周瑜排第二呢?

周瑜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场战争,你就会发现周瑜之所以取胜,是因为正确的听取了属下的意见。

比如说赤壁之战,周瑜是采纳的黄盖的诈降计+火攻计,赤壁之战黄盖才是首功,周瑜只是正确的采纳了意见并成功的实施了,最终在赤壁之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再说南郡之战,同样是周瑜先采纳了甘宁的建议,夺取夷陵,之后又采纳了吕蒙的建议,派吕蒙救援甘宁,打退了曹仁的夷陵援军,最后在关羽、张飞等人的支持下,最终击败曹仁。

在这两场战争中,我们只看到周瑜总是采纳属下的正确意见,而赢得战争,但要说到周瑜本人的计谋是什么?翻遍史书找不到,只有周瑜不停的采纳别人的意见,不是说周瑜能力不行,当领导本来就是要学会采纳正确意见,但这里比的是军事能力,我实在没有看到周瑜本人在军事方面表现出来的谋略。



这就是周瑜与陆逊的区别,陆逊基本上全是本人制定全盘战略,而让属下去执行,就类似于韩信作战一样,而周瑜都是采纳下属的正确意见,按下属的意见办事,就类似于刘邦作战一样,你说韩信军事能力强,还是刘邦军事能力强?不用我回答了吧。


至于吕蒙,作战确定勇敢,但一个军事将领能力的体现不是表现在勇猛上,而是表现在对战争局势的把握上,制定谋略,从而最终赢得战争,比如韩信,从来不上战场拼杀,但是次次战争都取得胜利,这就是军事能力的体现。



而吕蒙唯一一次战略建议,就体现在偷袭荆州上,老实说这是战略冒险,要不是孙权运气好,要不是曹操去世,要不是曹丕能力差点,东吴被灭亡都有可能,三国中的两弱开战,最大受益者就是曹丕,无论两弱胜败如何,曹丕坐着不动都受益,而如何让自已的利益最大化,曹丕显然没有想清楚,从而导致错失统一三国的机会。

所以吕蒙作为一个猛将,没有异议,但是作为统帅,则对全局的把握不强。




说鲁肃军事能力最差,恐怕没人反对吧,确实如此,鲁肃在军事上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是鲁肃绝对不是一个老实和胆小怕事的人,相反鲁肃胆子非常大,第一个跟孙权说要当皇帝统一天下的是鲁肃,第一个跟孙权说要对抗曹操不要投降的是鲁肃,第一个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的也是鲁肃。

而且跟关羽单刀赴会的是鲁肃,鲁肃虽然军事能力差点,但是说到战略能力,恐怕四人中,鲁肃要排第一,鲁肃的榻上对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7年,鲁肃的战略思想在当时的整个天下都是绝对一流的和眼光超前的。



但是战略归战略,终究不是军事能力,所以鲁肃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咋的。

最后说一句,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推荐自已的继任者时,不以政治观点为依据,而是以能力为依据,比如周瑜与鲁肃政治观点不同,但是周瑜推荐鲁肃接任自已的职位,鲁肃与吕蒙政治观点不同,但是鲁肃也推荐吕蒙接任自已职位,这确实是东吴的优良传统。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魏、蜀、吴三国中,说到蜀汉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虎上将”;说到曹魏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子良将”;但一说到东吴,大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那些先锋猛将,而是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在东吴的名气,可谓是最高的,远远超越其他组合;

四大都督,与蜀国的五虎将,魏国的五子良将相比,显得更有意思;五虎、五子,都是同时期并列的名将;但四大都督不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传承;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在病重的时候,向孙权推举了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鲁肃死后,又由吕蒙接替鲁肃的位置;之后吕蒙又推荐了陆逊;所以!四大都督,与五虎、五子不同,五虎、五子的巅峰期,大抵都在同一时期,他们的表演,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舞台;而四大都督,他们都拥有各自的大舞台,拥有各自的巅峰时代;都曾独自在东吴的大舞台上,奉献过自己最精彩的表演;

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战绩支撑,他们是东吴最出类拔萃的几位将领,他们都是当代人杰,很难分出个胜负高低;

如果非要做一个军事能力排名,我只能说说我的个人意见;我眼中的四大都督,军事能力该如何排名呢?



第四名:鲁肃

鲁肃强于战略,弱于战术;鲁肃的大战略方针,大体上都是对的;不管是早期的“榻上策”,还是后期的“联刘抗曹”,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某些细节问题上,鲁肃的方略,也有很多失误之处;比如!在借荆州的问题上,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鲁肃的做法并不是那么完美;

  • 孙权在与陆逊评价前三任大都督的时候,说到鲁肃;孙权的评价是“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此一快,应该是指鲁肃的“榻上策”,显然!孙权对鲁肃的“榻上策”有很高的评价;

  • “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孤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公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此二快,应该是指“赤壁之战”,鲁肃力主抵抗曹魏,为孙权出谋划策;
  •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一短,即谏言借荆州给刘备,坐看刘备做大做强,这是鲁肃战略上的一个失误;但总的方面,孙权也说了“不足以损其二长也”,整体上还是好的;
  • 另外!鲁肃的进攻性不强,在处理荆州关羽的问题上,不如吕蒙来得精彩;这边就不多说了,等一下说吕蒙的时候再说;

第三名:吕蒙

吕蒙一生的功绩,在于拿下了荆州全境,为吴国扩充了领土,给东吴找到了对外扩张的基石,给了孙权统一天下的梦想;可惜,吕蒙还没来得及邀功,就暴毙而亡了,老天爷并不给他进一步展示才华的机会;对于吕蒙,孙权同样作出过评价;

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而。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苛责也。

孙权直言,吕蒙奇谋异略仅次于周瑜,言谈议论才气英发不及周瑜;在取胜关羽的问题上,吕蒙做得比鲁肃要好;鲁肃表面上说关羽不足为忌,实际上并不能办到,只是说说大话而已;


第二:陆逊

第二,第一,实际上很难抉择;陆逊,我们都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相才”;除了军事战略眼光,军事战术水平顶级之外,他的政治能力,同样是非同小可;

陆逊的军事能力强吗?肯定强啊!个人认为,与周瑜处在伯仲之间;图谋关羽,实际上也有陆逊的一份功劳;陆逊在给关羽的修书中,言语谦恭礼让,言己之不足,言敌之所长,一番甜言蜜语,足把关羽捧上了九霄云外;关羽撤走荆州边防重兵,陆逊功不可没;

夷陵之战,面对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处事老辣的刘备,陆逊先示人以弱,然后瞅准时机,出奇制胜,一举击破刘备大军,解除了东吴的亡国之危;

陆逊的军事能力,应该排在第二,比吕蒙、鲁肃稍强;但超越周瑜,还是有待考证的;毕竟夷陵之战,孙刘两边的兵力情况,基本在等同状态;周瑜只靠一场,赤壁之战,足以奠定第一军事大家的名头;就功绩和军事来说,陆逊都要稍弱于周瑜;


第一名:周瑜

大都督是谁?大都督这三个字,仿佛成了周瑜的代名词;一说到大都督,准会想起周瑜;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周瑜的军事能力以及贡献吧;

首先,从历阳加入了孙策的队伍,带兵加入;当时孙策手中,只有千余军马,比周瑜带来的兵马都少,所以周瑜才是大股东;两人转战江东,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无往不破,不费吹飞之力平定了江东之地;这里面,周瑜的功劳不小;自此,孙策视周瑜亲如兄弟;孙策说“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扬,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筹功,此未足以报者也。”之后,孙策得桥公二女,为周瑜娶了小乔,自己娶了大乔;

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曹操兵破袁绍,下书于东吴,要求孙权把儿子送去作人质,张昭等人迫于曹操威势,皆犹豫不决;只有周瑜一人,力劝孙权,以及权母,最终说服众人,拯救了江东基业;自此,权母视周瑜为子,对孙权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以兄事之。”

之后,周瑜全权主管东吴战事,多年来,未出任何大的纰漏;直到曹操收降荆州之后,扬言举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周瑜、鲁肃力主抗曹,周瑜分析了双方局势,指出了曹操所犯的数条兵家大忌;并指出,曹操的八十万之众,徒有虚名罢了,曹操带出来的兵力,顶多十五六万,加上荆州收降的七八万人,顶多也就二十来万兵马;周瑜扬言,仅需五万兵马,即可大破曹军;

周瑜在如此环境之下,在所有人听闻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都下破胆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冷静沉着的应对;分析问题头头是道,提出敌之不足,己之所优;周瑜之军事才能第一,当之无愧;

在孙氏集团最落魄的时候,助孙策东山再起,横扫江东之地;孙策能割据一方,周瑜功不可没;孙策死后,所有人都害怕曹魏,只有周瑜反对孙权以子为质,再救东吴一命;自此,孙权以兄长事之;当曹魏举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的时候,周瑜沉着冷静,揭破曹魏八十万大军的谎言,理智分析战事,最后将其击破,再度救东吴于水深火热之中;周瑜之功,功不可没,东吴上下,无人不服;

孙权得以称帝,总功归于周瑜;张昭也想表功,被孙权臭骂一顿;且看原文

吴主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所以说,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功绩,周瑜都妥妥的位居第一;不光是四大都督之第一,而是整个东吴之第一;


爱尚文史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

先附上一张图。

以四人在各项能力中的排名记分,第一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想要知道这个排名是怎么来的,请诸君认真看下去。

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人很厉害?

第一、当一个人背景深厚,靠山强硬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出身于官宦世家,堂叔都做过太尉,父亲是洛阳令,相当于现在北京市长的儿子,人生起点极高。

鲁肃,家中非常富有,但是家族中没人出仕为官,所以鲁肃的家庭富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在地方上小有实力的豪强。

吕蒙,出生于贫贱之家,是社会的底层。

陆逊,出身于著名的豪族,江东陆氏,也是孙策的女婿。

因此从个人的背景来看,周瑜4分,陆逊3分,鲁肃2分,吕蒙1分;

第二、当一个人武力超群,勇冠三军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南征北战,也曾披坚持锐,亲历战阵。

鲁肃,文武双全,少时就胸有壮志,且爱击剑骑射,但是入仕后少有征战沙场的时候,还是文士形象居多。

吕蒙,猛将出身,凭借军功一路晋升。战斗力爆表。

陆逊,没有什么亲至一线、拔剑杀敌的经历。是运筹帷幄的类型。

因此从个人的武力值来看,吕蒙4分,鲁肃3分,周瑜2分,陆逊1分;

第三、当一个人治理有方,百姓安乐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拿下东吴基本盘后,驻守柴桑,任水军都督。

鲁肃,任都督之前是在主公身边出谋划策,参与决策东吴全局。

吕蒙,担任过山岳最为活跃地区的县长,地方太守等。

陆逊,才能出众,做了东吴的丞相,处理政务的能力较强。

因此从个人的施政能力来看,陆逊4分,鲁肃3分,吕蒙2分,周瑜1分;

第四、当一个人口绽莲花,平衡各方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性格孤傲,依靠强大威信统合部队,而不是交际能力。和盟友刘备集团及自家主公的关系都不太好。

鲁肃,善于协调双防关系,维系孙刘联盟,能说服孙权和周瑜同意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也能较好的协调与刘备集团之间的关系,并且和自家主公处的也不错。

吕蒙,靠资历和主公的信任任上位,和同事们的关系都处的好,但是外交能力不足。

陆逊,依靠实力、政绩和战绩让人信服。

因此从个人的交际能力来看,鲁肃4分,吕蒙3分,陆逊2分,周瑜1分;

第五、当一个人长于统合,众人折服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资格老,能力强,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江东众多将领都服周瑜。

鲁肃,为人仗义,处事不惊。善于结交。但是一旦遇见大事往往需要孙权前来压阵。

吕蒙,胆气过人,但性格鲁莽,年少时候曾经因怒而杀人,但是他从军日久,经验老到,善于处理和同事们的关系,因此虽然性格有几分鲁莽,但还是能统御全局。

陆逊,出道时候年纪小,众人不以为然。但是干出业绩后众人信服。

因此从个人的领导力来看,周瑜4分,吕蒙3分,陆逊2分,鲁肃1分;



第六、当一个人南征北战,战功彪炳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早年随孙策打下江东基本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鲁肃,任职期间,不曾有大的战事,并无太大战功,

吕蒙,早期有征战山岳之功,后期又有战胜关羽,夺取荆州的功劳。

陆逊,夷陵之战败蜀军,挽救了吴国,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石亭之战败魏军,两场战争都是大型国战。

因此从个人的武勋来看,陆逊4分,周瑜3分,吕蒙2分,鲁肃1分;

第七、当一个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力主对抗曹操,统合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赢赤壁之战。不但合理地调配的自己一方的的部队,还能和盟友形成有效配合。周瑜打黄盖的计策也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战术谋划能力和执行能力。

鲁肃,没能领导军队进行大型战役。

吕蒙,白衣渡江,计取荆州三郡,击败关羽,将刘备集团赶出了荆州。

陆逊,制定和实施火烧连营的计划。击败刘备大军挽救吴国。统御大军大败曹休,拒北方之敌。

因此从个人的战术能力来看,周瑜4分,陆逊3分,吕蒙2分,鲁肃1分;

第八、当一个人远见卓识,目光长远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提出二分天下,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南北对立。可惜太过激进,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鲁肃,提出三分天下,联刘抗曹,为东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是东吴的诸葛亮式人物。三分天下也是东吴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方略。

吕蒙,作为猛将一路升迁,读书是半路出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大局观。战胜关羽是他的大功劳,但是却破坏了整个孙吴集团实行已久的联刘抗曹战略计划,最后荆州很多地方都被曹魏占据。并且导致了夷陵之战,此后蜀汉也对东吴多有防备,再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盟。

陆逊,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打的大都是防守之战。能够应对当前形势,却不能主导大局态势。

因此从个人的战略能力来看,鲁肃4分,周瑜3分,陆逊2分,吕蒙1分;

第九、当一个人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很厉害。

周瑜,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南征北战,在东吴集团的创业期为东吴取得了基本盘,在二分天下的战略计划中奋力向前,最后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中死去。

鲁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但进取不足。努力维系现状,等待时机。时常受着自己主公和刘备集团两头的气,里外不是人。

吕蒙,冲锋陷阵,累积阅历,先跟孙策,又跟周瑜,再跟鲁肃,虚心学习,刻苦读书,终于上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吕蒙。必须给他一个最佳进步奖。

陆逊,出道就是巅峰,少年得志,后续成长乏力。谨慎保守,安于东吴的现状。也安于家族的现状。

因此从个人的进取能力来看,吕蒙4分,周瑜3分,鲁肃2分,陆逊1分;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的各项能力值后,我们会发现周瑜25分,鲁肃21分,吕蒙22分,陆逊22分。因此最厉害的还是周瑜周大都督。

本文由三维策论原创,以上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朋友们能提出宝贵意见,认为论据中有不充足的地方也请发表看法,共同学习。


三维策论


三国分为魏、蜀、吴,人们说到蜀汉的著名将领,会想到“五虎上将”,说到魏国,会想到“五子良将”,说到吴国,想到的却常常不是猛将,而是“四大都督”。相比于五虎将的勇猛过人,五子良将的统御有方,东吴的四位都督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典范,那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都督中,谁最厉害呢?

与魏、蜀两国猛将们的百花齐放相比,东吴的四位都督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东吴孙家发迹之初,是周瑜辅佐孙策,孙策死后,他又协助孙权,并成功在赤壁阻击了气势汹汹的曹军,不过不久。他便身染恶疾,于是在病榻之上写信给孙权,据《三国志》记载,其中写道:“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江表传》中对这封信的内容记述稍有不同,是:“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虽然言辞不同,但主旨大致是一样的,那便是周瑜自知时日无多,便请求让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继续为孙权做贡献。鲁肃在任时也踏实稳重,为东吴奔走效劳。不过,他最开始是很轻视他未来的继任者吕蒙的,以至于路过吕蒙驻地时,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同意去见他。

见面后,二人一同饮酒,酒酣后,吕蒙询问鲁肃打算如何应对西边的关羽。鲁肃回答说:“临时施宜。”吕蒙却反对道:“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于是向鲁肃提出了五条计策。鲁肃很惊奇,“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在《资治通鉴》中也存在这一故事,并且成为了成语“刮目相看”的出处。

鲁肃去世后,“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吕蒙接过了鲁肃的重任,防备西边的关羽,上任之初,他结好关羽,故意示弱。当发现关羽北伐,却仍在蜀、吴边境屯驻军队防备时,吕蒙又假称生了重病,需要回建业治疗。关羽果然中计,将守军撤了一部分增援伐魏前线。

后来便是大名鼎鼎的“白衣渡江”,吕蒙带着精兵袭取荆州,擒杀关羽。然而,吕蒙替东吴讨还荆州,还没来得及受封赏,便突然染上恶疾,年仅四十二岁便病逝。在他之后,便是陆逊,在吕蒙为麻痹关羽,假装疾病而去往建业养病时,陆逊便主动来找吕蒙,并提出:“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于是,“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在吕蒙称病不能抛头露面之时,他推荐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代理他履行职务。

陆逊到任后就立刻给关羽修书一封,关羽见其中言辞谦逊,于是更加放松了戒备。后来关羽兵败,可以说是吕蒙、陆逊共同导演的。东吴取得关羽所占领的荆州地区后,陆逊又安抚士人豪族稳定局势,深得孙权喜爱,当他向孙权提出意见时,孙权“敬纳其言。”可见他对陆逊之尊重。

黄武元年(222),“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当刘备为报关羽之仇,率领大军讨伐东吴时,陆逊已经成为了吴国的顶梁柱。他也不负众望,不但尽数破解刘备之计,还用火攻大破刘备的大军,以至于刘备军“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这四人,可以说都对东吴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每个都能力出众而忠心耿耿,为了东吴基业死而后已。并且,他们相互连结,代代相传,延绵不绝。要说他们谁最厉害,似乎他们各有千秋,想要评选出头名,要看从哪方面来讨论。

孙权曾对陆逊谈起周瑜、鲁肃和吕蒙。评论周瑜时,他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孙权一面赞美周瑜,一面将重任交付陆逊,对他寄予厚望。

说到鲁肃,他说:“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子敬)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他认为鲁肃为他制定战略、劝他迎战曹操都是大功,而劝他借荆州给刘备则是小过。

说到吕蒙,则是:“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可见在孙权心中,这四人都有很高的地位,对东吴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周瑜确实完美无缺,可惜英年早逝,还没来得及立下太多功勋;鲁肃战略眼光独到,兢兢业业,但有时过于保守;吕蒙袭取关羽,奇计频出,但在孙权眼中还是稍逊周瑜。

陆逊辅佐孙权四十余年,掌内政、军事大权二十余年,且被孙权钦定接班周瑜。而且,他还给东吴留下了非常优秀的儿子陆抗,在东吴后期撑起了整个国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所以我认为,要说对东吴的重要性,四大都督中,陆逊可称魁首。


文踪旅迹


紫气东来简单回答此题:

东吴四大都督,最利害的首选陆逊,二选周愉,按理该说周愉指挥了赤壁之战,打败不可一世的曹操,这里三国志有记载,曹操大军是赶上瘟疫,大军一触即溃,无法应战,曹操是有计划的撤退,加上北方有点乱,而陆逊在耍关羽如同玩物,结果白衣渡江收回荆州,灭了关羽,更主要的是夷陵之战把刘备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进一步可活捉刘备,此时陆逊的战略眼光并非刘备,即刻调整部队严防曹魏,这才是战略家,军事家的大手笔,刘备己不足为患,曹魏才是最大的敌人,陆逊牛啊!

所以陈寿作者,单独为诸葛亮,陆逊做传,足以证明这一点,东吴四大都督,鲁肃,吕蒙,个个能人,江东多後杰,才能远大于蜀汉,强者才是王。闲聊!!





9紫气東来


如果仅以军事能力来说,我觉得排名应该是这样的: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为什么把周瑜排在第一位,除了他是东吴第一位大都督之外,还因为赤壁一战的大功。

周瑜早年与孙策交好,后来孙策起兵平江东之时,周瑜就跟随在旁。江东被平定后,周瑜被委任水陆军大都督一职。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更是以中护军的身份与当时的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刚继任江东之主的孙权,堪称东吴武将第一人,就连孙坚当年的老将程普和黄盖都服他。可见他的能力。



而周瑜之所以能够扬名立万、威名天下,得益于赤壁大战。当时曹操率水陆两军二十万南下,其目的统一南方。当时加上刘备,孙刘联军不过区区五六万,很明显,敌众我寡。不过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没有过,周瑜命黄盖诈降,利用火攻,大败曹操大军。

这一大功足以证明周瑜的军事才华!

这第二位,我觉得应该属于陆逊。

陆逊,起初是比较默默无名,他的前面三位大都督都是前辈,所以他出头比较晚。如果刘备没有攻吴,可能孙权并不会注意到他。吕蒙在夺取荆州不久后,就病亡了,临死前,向孙权推荐了陆逊。当时陆逊当大都督,很多老将是很不服气,你一个小娃娃有何能力来领导我们!



因此在夷陵之战前,他特地向孙权请来一道命令:若有违大都督令,当斩!因此陆逊火烧连营才得以成功。这场大战让陆逊彻底坐稳了东吴大都督之位。

排在第三位,应该是吕蒙。

吕蒙这人,在周瑜和鲁肃担任大都督的时候,就很受器重。早年吕蒙还是个只会单纯带兵打仗的勇夫,后来经过鲁肃的提醒,开始发奋学习,后来鲁肃和他交流的时候,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因此在鲁肃病危之时,推荐吕蒙为大都督。而吕蒙上任以后,就为东吴解决了一块心病:那就是荆州。吕蒙趁关羽兵出樊城之时,采用白衣渡江之计,兵不血刃地夺取了荆州。这对于一直对荆州耿耿于怀的孙权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不过吕蒙回到江东后,不久就病危身亡,起因始终仍是一个谜。

这最后一位,则是鲁肃,鲁子敬。

鲁肃是个老好人,在周瑜当大都督期间,就向孙权推荐鲁肃这位大才,而孙权与鲁肃交谈以后,更是引为心腹。如果说孙权最信任谁,我想非鲁子敬莫属。周瑜病逝后,当时能够担任大都督一职的,也只有鲁肃了。



但是鲁肃这个人,军事能力并不出众,但他在战略谋划上是一把好手,换在今天,应该适合总参谋一职。在他任大都督期间,虽然无功,但也无过。因为他只忠一人,那就是孙权。


青史回声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直都是古代乃至今日的中心地带。而江东地区,更是涌现出了无数人杰。江东子弟多才俊,哪怕是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东吴也出现了多位顶级战将和谋臣。而说到这,便不得不提到东吴的历届大都督了。这个职位是东吴地区战时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自然有着极大的权柄。担任过大都督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曾为东吴立下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唐人评选的三国七大名将之中,周瑜、吕蒙、陆逊也都全部上榜,而被人忽略的鲁肃其实也是一位不输于荀彧、诸葛亮的顶级战略家。那么问题来了,这四位大都督对东吴的贡献,到底孰高孰低?如果以战绩论排名,这四人又该怎样安排呢?对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top4:吕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吕蒙的确是难得一见的良将。从出身来看,吕蒙并没有多大优势。但他的运气不错,因其表现出色,从而接连受到周瑜、鲁肃的看重。吕蒙出身寒门,却能跻身于东吴上流阶层,可见其能力还是不错的。吕蒙的成名之战,便是不少读者都很熟悉的荆州之战。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依靠“白衣渡江”的策略,在虞翻的帮助之下,没费多少功夫便成功取得了南阳三郡。客观来说,吕蒙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白衣渡江”,因为说白了,这不过是一场伏击战罢了。吕蒙手段的高超其实体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他效仿韩信“四面楚歌”的典故,令关羽麾下的荆州士卒四散而去。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上计也。正是因为吕蒙的这一手釜底抽薪,关羽才最终失去了抵抗的力量,被一员小将马忠擒获。二是吕蒙善于安抚人心,成功笼络到了荆州士族,并帮助孙权真正得到了荆州。

可惜的是,吕蒙在荆州之战后不久便因病去世。总结吕蒙的功绩,便是取荆州、败关羽、安人心。正因如此,吕蒙与其他几位大都督相比,只是欠缺了一些资历和战功。在笔者看来,吕蒙的本领不输于周瑜等人,但可惜他没能过多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top3:周瑜

周瑜对于东吴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以正史记载来看,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战败了数倍于己的曹军,从此闻名于天下。战后一段时间内,周瑜在江东内的名望一度超过了孙权,可见赤壁之战的含金量了。而笔者之所以将周瑜只派在第三名,便是出于其年龄考虑。诚然,周瑜击退曹军,正式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序幕,这对东吴来说,是非常大的贡献。但周瑜和吕蒙一样,都是在大战后不久,便因病去世。

周瑜是天妒英才的代表人物,在其去世之时,仅有三十六岁。周瑜的本领,是得到了后世无数学者认可和赞扬的。苏轼也曾专门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来赞扬周瑜的“英姿勃发”。纵观整个东吴集团,除吴大帝孙权和开疆扩土的孙策以外,便属周瑜和后来的陆逊有过堪比江东之主的风头。只是可惜,周瑜出师未捷,一身抱负不得施展,当真令人惋惜。试想一下,周瑜再活十年,世间何有诸葛亮之名?

top2:鲁肃

不同于吕蒙的锐意进取,也不同于周瑜的羽扇纶巾、更不同于陆逊的书生意气,鲁肃的低调让他成为了最被人忽略的一位大都督。甚至不少人觉得,鲁肃只是一个和事佬而已,其工作也不过是一些“打酱油”的事情。显然这种想法,是受到演义的影响的。按照笔者观点,鲁肃对东吴的贡献,仅次于陆逊。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不仅文武双全,还擅长谋略。如果将其和周瑜对比,那么鲁肃无疑擅长于偏理论的谋略和大局,而周瑜则适合于偏实际些的战斗。众所周知,诸葛亮不出茅庐便三分天下,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在更早的时候,鲁肃便已经向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在鲁肃看来,江东必须将荆州把握在手中,并以此为防线来抗击北方的曹操。江东得到荆州,便足以进可攻退可守,以此在未来的战局中掌握到主动权。

在鲁肃提出“二分天下”之时,刘备不过是四处流窜的小诸侯而已。而东吴若能先取荆州、后得益州,便足以弥补步军上的劣势以及人口上的不足,最终和曹操分庭抗礼。从当时局势来看,这是最适合东吴崛起的一条道路。只是计划有变,曹操动作太快,鲁肃这才力劝孙权与刘备结盟。孙刘联盟的成立,对东吴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在此之后,东吴得到了一个有力盟友,为此孙权不惜将荆州“借”给刘备,令后者承担曹操的火力。另外刘备在益州的壮大,无疑会令江东地区减少很大的压力。所以鲁肃对于东吴的贡献,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功在日后的。只可惜东吴发展多年,锐意早已失去,最终沦落到了偏安一隅、坐等灭亡的下场。

top1:陆逊

陆逊是士族出身,年轻时担任过底层将领,还做过屯田的工作,所以他的眼界更为广阔。尽管在荆州之战中,陆逊也有一些不小的贡献,但真正让其扬名的一战,还是夷陵之战。这场战役的胜利,令陆逊成为了第二个挽救东吴的人。此战若败,东吴起码要损失掉荆州,从此沦为待宰的羔羊。不久之后,陆逊再次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这让曹丕十年内统一全国的野望破产。此为第一功也。

为表彰陆逊功绩,孙权特意在大将军设立了“上大将军”一职,以此凸显陆逊的功绩。东吴建国以后,陆逊又如愿坐上了丞相之职。在陆逊任职期间,也是东吴国力上升最快的一段时期。因为这代表了江东士族和孙氏之间的和谐,为国家安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为第二功也。

三国人物数不胜数,除了曹操、刘备这样的开国帝王以外,有自己独立传记的臣子,便只有诸葛亮和陆逊了。而陆逊的第三功,便是预言到了西陵城对于东吴的重要性。时隔多年以后,陆逊次子陆抗便在西陵城将曹军击退,为东吴续命了二十年。有此三大功劳,陆逊对于东吴的贡献仅次于孙权。诚然,臣子的开疆扩土,对国家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陆逊一介书生,却能保证东吴几十年内的稳定,其功不下于诸葛亮之于蜀国,这也足以证明他是四位大都督中最优秀的一位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鲁肃大智又显愚,温文而雅长者风;吕蒙好学刮目看,白衣过江匹夫勇;陆逊小将志气高,火烧连营显威名!此四人皆是东吴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那么倒底谁更高一筹呢?


周瑜,字公瑾,雅量高致

最初辅佐孙策。孙策死后,给孙权托咐:外事不合问周瑜,内事不合问张昭。可见周瑜当时在君主眼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在演义中,他处处受制于孔明,每次和孔明斗智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计划都被孔明所识破,最后有三气周瑜,在临终的时候喊出了既生瑜,何生亮!呜呼哀哉!主要战绩是赤壁之战,火烧曹操83万大军,阻止了曹操吞并东吴的计划,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回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足智多谋,兵不血刃,使曹操斩了蔡瑁,张允。蔡瑁,张允是精通水战的将领,除去二人,对于曹操是非常大的损失。周瑜文武双全,在后人的诗篇中,多有对他的褒扬之辞,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就连蒋干回去都评价,他说周郎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


鲁肃,字子敬,长者君子

和周瑜共事多年,有长者风度,从他的名和字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人,但并非愚人。他处处维护孙刘联盟,周瑜死后,有他的存在,使吴蜀联合抗曹的方针得以延续。虽然在演义中我们认为,他起了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传话的作用。诸葛亮每次用计,都不忘交代鲁肃说,千万不要告诉公瑾,但是偏偏鲁肃回去就告诉了周瑜,这也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虽然鲁肃每次识破不了二人之间的争斗,但总是一如既往的,为吴蜀之间利益而奔走,从来没有产生嫉恨之心。而且在要回荆州的时候,和心高气傲的关羽也能搞好关系。真所谓长者风度,大智若愚!


吕蒙,字子明,匹夫之勇

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孙权劝告他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及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他的主要功绩在于,白衣过江,奇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正因为这一点,大家都对他不待见,而且在,演义中描述,在他斩了关羽之后,在孙权举行的庆功宴上,关羽魂魄附体,七窍流血,暴毙而亡。他在统兵打仗方面强于鲁肃,但在长远眼光,及战略战术,大政方针上,根本比不上鲁肃,他虽然夺回了荆州,但直接导致了吴蜀联盟土崩瓦解,在新三国中,这也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


陆逊,字伯言,少年英才

在周瑜,鲁肃,吕蒙死后,恰恰刘备率70万大军为关羽,张飞报仇。如同又遇到了当年赤壁之战前的恐惧,刘备势大,东吴无人敢统兵,要讲合刘备又不允许。这这种情况下,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所说的,奉命于危难之间,周围都有很多资格老的将领。首先,他们认为陆逊,年纪太轻,不能统领兵马。而且在陆逊故意向刘备示弱,寻找有利战机的时候,其他人都不能理解,这耍顶着多大的压力呀。好在孙权对他的信任,最终在陆猇亭大败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解除了吴国的危急。这一功劳不亚于周郎的火烧赤壁。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四人当中,依次排名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请不各赐教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