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胃病變胃癌,怎樣才能知道?

君君💓微品熱貨


在中國,肺癌和胃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高發和中國吸菸人數龐大有關,而胃癌則與我們的飲食結構有關,醃製、煙燻、煎烤炸食品都容易致癌。

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中國新發的胃癌病患就有40.3萬。胃癌不僅高發,而且死亡率也相當高,每年有29.1萬人死於癌症,其死亡率位居第三,在肺癌和肝癌之後。雖然胃癌很可怕,但相比其他癌症,胃癌其實相對容易發現,而且早期治癒率相當高(大於90%)。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胃癌的一些前期徵兆,尤其是癌前病變,將之扼殺在搖籃裡。

所謂“癌前病變”是指某些繼續發展下去就可能變成癌症的病變。它不一定會發展為癌症,但能及早發現這些可能演變為胃癌的病變,並及時處理,便對我們的健康更為有利。

1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是指胃粘膜出現萎縮退化,它可能會發生癌變。有數據顯示,伴有萎縮性胃炎的胃癌患者有52%~97%。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伴有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其演變為胃癌的幾率會增加。

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見原因,它破壞胃粘膜,引起胃炎和胃癌。所以,飲食方面要多注意衛生。

2 胃潰瘍

胃潰瘍是由於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的組織損傷。患有胃潰瘍的人會有胃痛、反酸、噁心、食慾下降、貧血、消瘦等現象。如果病情嚴重,患者還會有胃出血、胃穿孔、潰瘍癌等。胃潰瘍和幽門螺桿菌也是關係密切。

胃潰瘍是不會自己好的,需接受4到8周的抗酸治療。

3 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粘膜上面的隆起病變的總稱,其類型多樣,有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一般而言,只有腺瘤才會惡化為胃癌。

照胃鏡發現胃息肉要積極處理,切除後要定期隨訪,以防復發。

4 殘胃

有的人因為某些疾病,比如胃潰瘍、胃癌等不得不切除部分的胃,而剩下的部分就是殘胃。

殘胃的抗酸能力沒有完整的胃那麼好,而且胃腸道的解剖結構也不同了,膽汁和小腸液可能會反流,進入殘胃,造成對胃粘膜的傷害。久之,則容易發生癌變。

研究顯示,殘胃癌的發生幾率是1~10%,可在第一次切胃手術後的5~20年發生。所以,做過胃部手術的患者要定期複查。

如果你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還是擔心的話,你可以做一下篩查。所謂篩查就是對沒有症狀的人進行某種疾病的檢測。日本也是一個胃癌高發的國家,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在早期、治癒率高的階段查出胃癌的。

胃癌篩查一般用上消化道內窺鏡(也就是胃鏡)和胃X射線檢查(常說的鋇餐)這兩種方式。照胃鏡的話,醫生會拿一條帶有燈和攝像頭的細管從嘴通向胃裡,再通過攝像觀看胃的內部情況,然後在異常區域,用胃鏡的工具來切取活檢組織。這塊組織樣本被送去實驗室,醫生會用顯微鏡觀察是否發現了癌症。

如果是鋇餐,病人要喝下含有鋇的白色溶液。服下的鋇會包裹食管、胃和小腸內層。然後醫生會拍下幾張X射線照片,通過X射線不通過鋇圖層的特點,勾畫出器官內部的異常情況。

定期篩查對胃癌高危人群很有利,能及時發現胃癌,及時治療。

關注“腫瘤的真相與誤區”,每天瞭解一點腫瘤知識~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一句話,做個胃鏡就一目瞭然了。

一、胃癌沒有特異性症狀

不管是普通胃病還是胃癌,症狀都是相似的,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很難通過單純的症狀來分辨是普通胃病還是胃癌。比如:二者都有可能出現胃脹、胃痛,都有可能出現反酸不適,應用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治療都有效等。

二、有胃癌家族史者更應重視

胃癌以散發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多為家族攜帶CDH1突變基因,並遺傳給子代所致。所以,這部分人群出現胃部不適症狀時,就應該及時做胃鏡排查。即使沒有胃癌家族史,如果是反覆出現胃部不適的症狀,也應及時做胃鏡除外。

三、胃鏡是胃病檢查最敏感的手段

胃鏡作為直視下的檢查,最能準確發現胃部的病變,並能在可疑的病灶部位鉗取組織送檢病理。所以,胃鏡是胃病檢查的首選手段。優於CT、核磁、造影等影像學的檢查。

總之,長期慢性胃病的患者應該注意胃鏡排查,並積極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的患者,應該至少2年之內再次複查胃鏡。


深藍醫生


你好,我是李繼臣大夫,一位研究癌症40餘年的老中醫。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胃病是現代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上班族特別容易患得,大多數是因為飲食作息不規律,長期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的,而在有了胃病後,大多數人並不太注意,覺得胃病是小問題,有的是吃一點胃藥後繼續不注意胃部保護嗎,有的是直接忽略掉了,雖然胃病不是什麼大病,但是也是需要及時治療的,不然,很容易演變成胃癌。

當患者經常食用辛辣刺激、濃茶、咖啡等都是有可能誘發或加重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久而久之就會引起癌變。如果患者出現原因不明的消瘦、胃部疼痛,一定要多注意,很有可能是胃部產生了癌變。當身體產生任何不適的時候都需要及早的去檢查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轉變成胃癌後,患者會產生上腹脹痛、鈍痛隱痛等不規律的疼痛感,還會產生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血便、迅速消瘦的症狀。在確診胃癌後的治療方式一般都以手術切除的方式為主,配合著藥物或放化療來治療,具體的情況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而定,以達到改善患者症狀。

但是對於一些不能手術的患者或者晚期胃癌的患者,接受不了上述方式帶來的毒副作用,就可以採用中醫中藥的方式,“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是採用內服與外用,局部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有效緩解,消除症狀體徵,消減瘤體局部病灶,軟堅散結,消瘤化瘀,同時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力,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有胃部疾病的患者,要在平時多注意保護胃部,按時就餐、少吃辛辣、冰冷的刺激的食物,水果蔬菜是不可缺少的,這些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多食用一些養胃的食物,按時休息,多做運動,這對身體健康的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


復康養生小課堂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了解一下那些胃病容易發展成胃癌,專業術語稱為癌前狀態.

也稱癌前四大良性胃病:

①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情進展此病容易發展成胃癌,建議患有此病之人1~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可以較早發現胃癌

②胃息肉:炎性增生性息肉,並非新生物,多與發生於胃竇部的慢性胃炎或潰瘍並存,惡變率10%左右,腺瘤性息肉,直徑大於2公分者惡變幾率大

③胃潰瘍:雖然可癌變,但惡變率並不高.

④胃切除術後殘胃:常見於因疾病胃大部切除空腸吻合術後、殘胃粘膜慢性炎性病變,對發生在術後15~25年.

良性胃病惡變可從以下得知:

早期胃癌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少數人有噁心嘔吐或者類似於潰瘍的上消化道症狀,無特異性,易被忽視.



但有以下這些症狀要高度警惕癌變

①出現上腹部疼痛、飽脹、打嗝、噁心、嘔吐、反酸,口服藥物緩解,但短期內症狀又反覆發作者或者服藥無效或者緩解不明顯或者服藥時好時壞,或者腹痛進行性加重持續無緩解者,尤其是40歲以上者,應作進一步的檢查

②、短期內體重下降伴消廋:因為腫瘤細胞惡性生長和人體搶營養所致

③、上消化道出血或者梗阻:表現為嘔血黑便貧血



最後明確診斷需要胃鏡檢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手段.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先說答案:胃癌要想早期發現,目前醫學技術條件下只有通過胃鏡發現,特別是現在高清放大胃鏡的發明,是超早期胃癌發現率較前10年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臨床上其他各種高大上的檢查如抽血全套,核磁共振、CT、彩超等都查不出胃內早期胃癌的,如果抽血腫瘤標誌物、磁共振、CT 檢查查出胃內有癌症,那基本都屬於中晚期胃癌了。如下圖胃鏡下看到的就是一個比較早期胃癌的圖片。

這種早期癌症在臨床上幾乎是沒有症狀的,有難受也就是一些慢性胃炎等非特異性的症狀,所以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掉而錯過最佳檢查和治療時期。早期胃癌如果早期被發現幾乎可以徹底治癒,直接在內鏡下切除就可以了,都不用開刀做大手術。

在這裡也順便科普一下:胃鏡發現早癌的能力和發現早癌的病例數量可以完全體現一個醫生的胃鏡技術水平和做胃鏡細心觀察程度。你去一個醫院做胃鏡,如果一個醫生跟你說:他是這個醫院發現胃早癌最多的醫生,那先不評價他是不是這個醫院胃鏡做最好的醫生,但肯定可以評價他是這個醫院胃鏡做的最細心的一個醫生。

如果胃癌發展到出現很典型的臨床表現那一般都是中晚期胃癌了。所以這裡也體現出定期檢查胃鏡的重要性。胃鏡檢查沒有問題、特別是高清放大胃鏡檢查沒有問題那基本可以可以99%排除胃內癌。

下面配圖也是胃內早癌,這種胃裡面早期的癌症並沒有什麼症狀,只有通過做胃鏡發現,所以說40歲以後常規體檢需要加入胃腸鏡一起體檢,胃腸鏡做了沒問題就可以排除了胃腸癌,這是一件很讓人安心和舒心的事情。


消化內科葉醫生


這實際上就是如何發現和診斷胃癌的問題。(0806)

胃癌的確診依據就是胃鏡檢查,並且在可疑病變處取活檢,明確病理性質。根據活檢結果確定是良惡性,如果是腺癌,可以明確分化程度。

但是,需要了解的是,即使做了胃鏡取了活檢,活檢結果沒有發現癌細胞,但是不能除外癌變。因為有時胃癌合併潰瘍,潰瘍會干擾癌細胞的活檢。因為活檢鉗很小,有時很難取到病變,此時,需要先治療潰瘍,口服抗潰瘍的藥物,常見的有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各種拉唑類和胃粘膜保護劑,如達喜、潔維樂),待潰瘍消失後,重新取活檢,才可能明確病變。因此,當胃鏡發現病變後,並且高度懷疑是胃癌時,即使活檢陰性,也不要輕易除外。


哪些患者是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時胃鏡檢查?


一是:有胃腸道癌症家族史患者。胃腸癌有家族聚集傾向,特別某些遺傳性明顯的腫瘤,比如林奇綜合徵,家族患胃癌、結直腸癌、子宮癌的風險很高。有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複查胃鏡,可以較早的發現胃癌。

二是:既往做過胃部手術,不管是良性疾病手術還是惡性疾病手術。都是比較容易發生殘胃癌。因此,這類患者要定期複查胃鏡,可以早期發現異常。

三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且胃鏡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發生中重度異型增生。需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同時要定期複查胃鏡。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胃病是一種常見病,俗話說“十人九胃病”,這句話說明了胃病的普遍性。可能有些人會質疑,“我沒有胃病,身邊很多人都沒有胃病啊!”,其實大多數自以為“胃很健康”的人,胃鏡檢查結果基本上都是慢性胃炎。不過大家無需緊張,人吃五穀雜糧、酸甜苦辣都在胃中消化,胃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影響。


很多人擔心的是:“胃病會不會變成胃癌?”胃病是有癌變可能的,其中這四種胃病容易轉化成胃癌,分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和殘胃(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後留下的不完整的胃)。如果這些胃病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病情發展,可能會發生癌變。因此,胃病患者一定要積極調理治療。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得了胃癌?


瞭解一些胃癌的症狀,有利於及時發現胃癌。按照病情的發展,可以將胃癌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胃癌處於不同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症狀。


80%的早期胃癌患者沒有症狀,少數患者會有飽脹不適、消化不良、上腹痛等輕微不適感,但是不容易引起重視,因為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普通胃病也會有類似的症狀;中期胃癌患者可能會出現上腹痛、貧血、厭食、上腹部觸及腫塊等症狀;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狀主要是上腹痛、嘔血、黑便、消瘦、肝區疼痛(出現肝轉移)、腹脹、腸梗阻(出現腹膜轉移)等症狀。



單憑症狀無法確診胃癌,確診胃癌的方法是胃鏡檢查。如果已經出現胃癌的症狀或者是懷疑自己患有胃癌,需要去醫院檢查。醫生會先詢問病人的症狀,然後進行體格檢查,接著檢查血常規、便常規、潛血、腫瘤標誌物,以及做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下,如果發現疑似腫瘤的物質,會取樣本進行活檢行病理檢查,如果查到腫瘤細胞,就可以確診為胃癌。


怎麼預防胃病變胃癌?醫生為您支招!


胃病發生癌變並不是必然的,幾率也不大,如果調理治療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預防胃癌。這就需要胃病患者瞭解一些預防胃癌的措施,具體包括:


一、積極治療防止惡變。對於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胃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遵醫囑用藥。做過胃大部分切除手術的患者要積極做好術後護理。



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桿菌胃癌的Ⅰ類致癌源,對於患有消化性胃潰瘍、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等疾病或有胃癌家族史、做過胃部手術等人群,要及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三、飲食預防尤為關鍵。“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的道理大家都懂,科學飲食是養胃最重要的措施。胃病患者清淡飲食,避免吃辛辣、生冷、油膩、乾硬、醃製以及煙燻的食物,多吃新鮮果蔬;細嚼慢嚥,勿暴飲暴食,不吃過燙的食物。之前黃志豔大夫寫過一篇養胃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



四、定期檢查預防胃癌。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關鍵手段。胃癌高危人群要進行定期做胃鏡檢查,具體包括:年齡在40歲以上者;有胃癌家族遺傳史的人;生活在胃癌高發區的人;有慢性胃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疾病的人;有吸菸、喝酒、飲食無節制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總之,有胃病的人不要過度擔心癌變,只要好好調理,積極治療胃部疾病,就能最大程度的預防胃癌的發生。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胃部疾病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胃病常見,如同家常便飯;胃癌相對來說,就要少見多了。胃病與胃癌一字之差,但治療方式和預後卻十萬八千里。胃病絕大多數不會成胃癌,但胃癌100%來源於胃病。所以說,既要了解認知胃病,又要知道什麼樣的胃病會轉變成胃癌,更重要的是,如何知道胃病變胃癌了!

最常見胃病就是胃炎,如慢性淺表性胃炎,再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所謂淺表性胃炎,即胃粘膜組織學上有炎症細胞浸潤、組織水腫等,與胃癌沒多大關係,而萎縮性胃炎屬於比較嚴重的胃病,胃黏膜層變薄、萎縮等,有癌變可能。一般來說,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胃病變胃癌,如何才能知道?最靠譜的當然是胃鏡!尤其是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或者胃粘膜異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腸上皮化生患者,難以憑藉某些症狀,或者某些血液化驗指標判斷是不是胃上是不是癌變,要定期檢查胃鏡來確定是不是得癌了。而近期經胃鏡等檢查定義為淺表性胃炎胃病患者,即便是遭遇了嚴重胃痛,甚至噁心嘔吐,等多種不適,也不要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胃癌。胃癌作為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與體徵,因而經常導致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腫瘤何大夫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區,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胃癌。因此,防治胃的癌前病變是預防胃癌發生的重要措施。

有哪些胃病容易發展為胃癌?

大致有以下一些胃病容易發展為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胃黏膜巨大皺襞症、淺表性胃炎,如果你患有以上疾病,那麼就需要警惕了,治療的同時需定期檢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PS: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了,並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都會發展為胃癌,但引起足夠的警惕還是必須的)

怎樣才能早期知道胃病發展為胃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1、大便隱血試驗。約有80%的胃癌病人的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

2、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出胃黏膜早期細小病變,有助於早期發現胃癌。

3、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主要檢查手段之一,條件合適者可選擇無痛胃鏡。可對胃內各個區域部位進行直接觀察,對可疑病變進行攝影及活檢,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確診率。

4、胃液分析。對胃癌有參考意義,絕大多數胃癌患者胃酸缺乏或過少。

5、幽門螺桿菌(HP)檢查。做胃鏡的時候可以檢查,但這兒單獨提出來,是因為HP感染率與胃癌發生率呈明顯正相關,HP感染者胃癌風險值顯著增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HP納入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素。所以,有胃炎、胃潰瘍的病人需要進進行胃鏡檢查,明確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有,需要進行相應的HP根除治療。

6、胃癌易感基因檢測。尤其是對一些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來說,進行胃癌易感基因檢測還是必要的,瞭解自己患胃癌的風險程度,以便能夠從生活中進行調節,儘可能規避胃癌的發生。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一起聊基因


(2018年10月19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前幾年,原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年僅40多歲便因胃癌去世。這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怎麼好好的才40歲就去世了呢?

其實,胃癌並非老人的專利,如今暴飲暴食、胡吃海喝、熬夜晚睡等等,已成為現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胃癌的發生也逐漸年輕化。

胃癌可謂一個沉默潛伏的健康殺手,其特點是:惡性程度高、分化低、轉移早、進展快、預後差。由於胃癌症狀隱蔽,人們的認識不足,再加上胃鏡篩查率低,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是中晚期,而治療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和所有癌症一樣,胃癌是越早發現、越早診斷、越早治療,預後效果就會越好,重視早期發現,可為胃癌治療贏得寶貴的時機。尤其是位於粘膜下的早期胃癌治癒率可高達90%以上。因此我們不必懼怕癌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能為自己爭取治癒的機會,避免無法挽留的後果。

為做到早發現早診治,首先應學會觀察胃癌的蛛絲馬跡。胃癌的早期發現多不典型,但出現下列症狀時,應提高警惕:

1、上腹痛:上腹痛是胃癌最常見也是最易被忽視的症狀。胃癌早期的腹痛多不嚴重,常常可以忍受,與進食無明顯關係,安靜休息時容易表現。由於多數胃癌臨床症狀常不典型,往往被認為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因此對出現的上腹不適、隱痛時往往未引起重視。當原有胃病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時,例如以前有空腹痛、夜間痛或進食後痛等規律,近期規律性消失,或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現效果不佳時,更要警惕胃癌的發生。

2、上腹脹:上腹部飽脹感於進食時更加明顯,通常表現為進少量食物即有飽脹感,患者不想再次進食,且常伴有暖氣和噁心等。上腹脹多位於劍突下或偏右的地方,易被誤診為膽囊疾病。

3、食慾減退、厭食:早期胃癌可表現為突發性的食慾不振,也可表現為漸進性發生的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出現原來愛好油膩飲食而今突然厭惡的現象。

5、消瘦:如果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力時,應警惕胃癌可能。

6、貧血:因為惡性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並且胃癌引起患者消化、吸收障礙和消化道出血等,從而導致並加重了貧血。

7、嘔血及黑便:若癌腫破壞小血管時,常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是大便常規體檢發現胃癌的線索之一。若早期就侵犯較大血管,則可引起柏油樣大便,甚至嘔血。胃癌的便潛血和黑便多表現為持續性,治療不能完全緩解。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常不典型,很多症狀都與慢性胃炎、胃潰瘍似曾相識,因此,要判斷是不是胃癌,僅僅依靠症狀是無法明確的,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不少人無法承受胃鏡帶來的不適,常常談胃鏡色變。確實,胃鏡檢查過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噁心、上腹牽拉感以及脹痛不適,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大部分人還是能配合醫生完成胃鏡檢查的。如果實在比較敏感無法忍受,可以嘗試一下胃鏡裡的高科技:膠囊胃鏡,它被譽為是“完美胃部檢查的機器人”。

患者只需隨水吞下一粒膠囊胃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3天左右,膠囊胃鏡便可隨糞便排出體外。膠囊胃鏡無痛無創、無麻醉風險;一人一膠囊,避免交叉感染;全方位無死角,圖像清晰,便於發現微小病灶。它就像“孫猴子”一樣穿梭在人體中,為胃部的健康保駕護航。

胃癌,總讓人避之不及、談之色變,因為發現時間早晚不同,最後的結局可能會有天壤之別。因此,一旦感覺不對勁,還是建議及時行胃鏡檢查。如果早期通過胃鏡發現胃癌,就可以將它扼殺於搖籃中,避免更加嚴重的後果。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