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懂行的朋友买房,多数不会选择认筹或在不理性情况作出决定

认筹买房与开盘去买房是目前购买正规开发商楼盘的两种方式,提前认筹的意思就是缴纳定金,然后开盘当天去排号跟很多人抢房源。

相信真正排号买过房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不过那是在房产供不应求的年代,在如今多数城市房产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个人觉得买房认筹与开盘去买其实差别不大,而且个人建议还是开盘去买的好。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提前认筹买房,去排号未必能够买到合适的房源甚至可能耽误自己时间

大家要搞清楚提前认筹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对于符合自己预期的户型提前缴纳定金(多数情况下会有购房优惠,交5000抵2万等);但是这个只是排号用的,作为开发商来说巴不得一套房子集中了十几个人来进行买。事实也证明了,真正的好房源和好户型多数情况下是落不到真正购房者手中的,认筹排号的意义除去被开发商拿来炒作和吸引眼球外,意义不大。几点愚见:

懂行的朋友买房,多数不会选择认筹或在不理性情况作出决定

某开盘现场

第一、认筹后多数购房者都会等待开盘,错失其他合适楼盘的概率很大。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之前一个朋友看中了中部某省会城市二环附近楼盘的一套70多平米的房产,当时听从置业顾问的认筹排号了。等到开盘那天,很多人都选择了那套户型,最终我朋友也没能买到合适的户型,而且在开发商故意营造的火热氛围中不少购房者都容易当场签署“冲动协议”(一般来说开盘当天只会给大家几分钟的选择时间)最后不少朋友都会陷入维权退款难的情况。如果因为认筹后一直等待下去的结果就是错失其他合适楼盘。我朋友就是这样,其实在距离该楼盘周边2公里范围内还有几个比较合适的楼盘,等到回过味来的时候已经错失了。

第二、真正的好房源能够落到真正购房者手中的真的不多,多数都被关系户给提取预定了。前段时间偶然间与几个楼盘的置业顾问聊天中就发现了这点,她们一直在处理一些纠纷,纠纷在哪?某套户型的房子被购房者A(真正购房者)预定了,但是其高层领导要为某购房者B(关系户)预留,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麻烦。事实情况是,多数情况下优质的房源真正流入购房者手中的很少,既然这样大家排队买房的意义就不大,还不如多看几家楼盘,有合适的直接入手。

懂行的朋友买房,多数不会选择认筹或在不理性情况作出决定

某开盘现场

房产供不应求的时候大家为了一套房子熬夜排队可以理解,如今已经完全不需要这样

除去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火热区域外多数区域的房产还会出现过去的所谓供不应求外(这些区域基本都是主城区和优质资源集中的区域),多数区域的房产都是供过于求的。也就是说,作为购房者来说,这两年是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房产的。认筹个人觉得有点不必要,看到合适的直接拿下就是,几点观察:
第一、不认筹买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多看几家楼盘作为对比,一旦认筹缴纳认筹金(定金)后基本上就被套路了。还是跟上面讲的一样,不缴纳认筹金的情况下购房者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多去看几家楼盘,从中选优做出最佳选择。一旦缴纳认筹金后,基本上多数人都会选择等待开盘,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上面我讲到的错失合适楼盘的机会。


懂行的朋友买房,多数不会选择认筹或在不理性情况作出决定

如今的售楼部

第二、缴纳认筹后的风险不仅是认筹金,主要是认筹后参与集中开盘头脑发晕下签署不理性的购房协议。参与或者看过开发商集中开盘场面的朋友应该知道,几百上千人一块去购房每位购房者只给你1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选择户型,没有几个人是可以做出理性判断的(开发商也正是此意)。如果当时够冷静不做判断后期要求退还认筹金还好,一旦糊里糊涂的签署了首付协议,那么后期维权难度就无疑大了许多,起码认筹金(或定金)拿不回来是肯定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第三、聪明的购房者很少参与集中开盘,学会“捡漏”的前提是多看。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购买首套房的时候不去跟别人一块凑热闹,等开盘了几天后再去看,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你的谈判能力足够强,拿到开盘的优惠也是大概率事件,包括购买第二套房的时候也是这样,等大家都在抢二期房源的时候,他却捡漏买到了一期房源。这里给大家一个启示,房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购房者?但是要想捡漏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多去看楼盘,我这个朋友基本每次买房都会把区域内的所有楼盘看个遍,这个是前提。

综上,作为购房者来说购房时保持理性比什么都重要,提前认筹还是集中开盘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不理性的背景下做出决定。作为过来人告诉你,千万不要让自己在不理性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购房置业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在理性情况下做出判断。

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