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

小時候學會了假哭,長大以後學會了假笑—知乎。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錢是底氣還是焦慮?)

因為身體原因,我開啟了副業等於失業的人生,4個月賺1600塊

在經歷了40°高溫選址並被房產公司大哥嘲笑以後,我倒了。

甲亢,渾身無力,心慌哆嗦,不到一個小時的地鐵,我可以溼透整個T恤。

在老闆和一個知心大姐的勸說下,我開啟了病假模式。一週的時間我這個運營經理被“架空”,老闆用各種電話和微信邊緣我,終極目的就是想讓我辭職。好在懂點法律常識,知道這樣公司屬於違法,就側面表面了一下態度,希望給我個機會。

3個月的時間,我帶著一腔熱血和病懨懨的身體開啟了“副業”,當時給一個平臺供稿,150一篇,第一篇就在頭條拿了10萬+,在簡書更文的我,看到了今日頭條的青雲計劃。

和大部分人一樣,我開始把過原創定為了目標,然後保青雲獎,衝擊月度優質賬號,一個月寫10篇文章,兩個賬號保守估計也得5000x2+1000x2+300x10=15000塊,拋去10%的稅款,到手也能13000左右。

但是,老號10篇2500字+的文章,3天就收到了不符合原創要求的通知,特別迅速,不但掙不到還“直接損失”1500元的稿費。

然後我通過“慧眼識才”活動得知了綠色通道,拿著家裡人的身份註冊了這個賬號,5篇文章過原創、微頭條過十萬及百萬、輕鬆拿到首篇青雲獎,然後接連拿下兩篇,一共收益1600元。

為了稀缺,為了價值感,為了知識增量,我絞盡腦汁,選書、找電子書、快速閱讀、提升寫作技巧,最少需要3天能夠寫出一篇,初稿率極低。

不僅如此,長時間的焦慮,我徹底“不會寫”了!

然後更悲劇的是,青雲評選難度加大,那些我關注的賬號都拿不到了。

仔細評判以後,我徹底迷茫了。

作為一個副業等於失業的梭哈選手來講,我失敗的很典型。

那有人靠副業成功了嗎?不少,但是從普通人的可行性這個維度來講,是個小概率事件。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副業賺錢的人長什麼樣子?能掙多少?

先看身邊幾個副業賺錢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1.網友,男,本身是課程研發崗位,月薪8000,副業38萬。副業內容開發原創課程,網上找大學生配音、製作以後在知識付費平臺售賣。7月份的時候掙不到錢了,現在不知道情況。
2.前同事加親戚關係,本職工作是護士,月薪6000左右,兼職微商,原來買醫院的一款皮膚膏劑,後來因為生孩子太胖了,然後吃代餐粉,成功瘦身開始跟他堂哥賣這款產品,月入8000左右,現在開啟第三副業,跟老公在小區後面開火鍋店,月盈利5萬左右。她的話說,白天當護士,晚上店小二。
3.頭條作者,本職工作不詳,7月份左右兩個號青雲獎收入約6000,9月份開課,月入4萬,但是後來平臺審核標準改變,10月份幾乎沒有收入。

通過這3個真實的副業收入,你覺得哪一個更良性呢?

第二個對不對。

雖然一下子不能掙很多,但是一直朝著良性發展。並且本職工作沒有累到脫髮,副業鬧著玩就好了,最近比較辛苦的也就是火鍋店的服務比較耗費體力。整體來看,穩重有序,逐步增長。

現在大家停下來,想想或者觀察一下,我們曾經關注的大V、小咖的網絡平臺的數據還有最近發文的頻率,大體就能看到曾經盛極一時的自媒體、投稿、個人品牌等快速斂財的副業現在都過的不大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也不大可能通過這樣方式賺到理想的錢的原因了。

副業可以試試,但是千萬別梭哈。

最近看到今日頭條網文男頻排行第一的大神已經實現了月入10萬,有些心動,去了某寫手交流平臺,看到一個醍醐灌頂的帖子。

寫小說半年了,月入2000,我還有必要全職嗎?

第一條回覆是:大姐,我第一次見到有人把失業說的如此冠冕堂皇。

你品,你細品。

副業賺不賺錢不僅僅靠實力,還得看環境和運氣。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千萬別梭哈)

從熱火朝天到嗤之以鼻,“斜槓青年”、“副業賺錢”、“月入過萬”是如何一步步涼涼的

相信在頭條上看文章的朋友,一定接受過那波最為嚴重的“掙錢焦慮”。某90後年入百萬、哪兒哪兒副業過10萬、月入過萬是現代年輕人的標配等等。

就連韓寒這樣的“清心寡慾”的先鋒作家或者是人民網這樣的主流媒體也在批評這股“副業收入”焦慮思潮,可見它的負面影響有多巨大。

曾經熱火朝天,現在嗤之以鼻,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待“月入過萬”?到底怎麼看待副業標配?怎麼看待斜槓青年呢?

有朋友做過調查,120人差不多有10個,這10個也未必能夠做到月入過2000。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能賺到錢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當然存在。任何行業存在金字塔結構,有月入一千的,也有月入一千萬的。

在金字塔的不同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收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看過月入過萬或者年入百萬文章的朋友,一定經歷過

“哇塞”-“奧吆”-“我也OK啊!”-“要不試試”-“居然要錢”-“付費試試”-“行動起來”-“鬼扯,行不通”-“被騙了”-“都是騙人的”這樣的心路歷程。

我們現在再回想一下那些文章是怎麼打動我們的呢?

①真實的數據

比如做微商月入10萬,有賬單,有截圖,不是作假的那種。並且身邊認識的人的確掙到了10萬,我們一問還真的是掙到了。

比如做文案或者投稿,稿費截圖,上稿文章鏈接,平臺的約稿函等等。

②普通人逆襲的故事

某寶媽、某家庭主婦、某職員、某身邊朋友,沒有工作、能力一般、不想上班、覺得副業必須搭建的渠道等等跟你想法完全一致的人,最終堅持了3個月,過稿10篇,賣貨1萬……

③門檻低,ROI高,普通人也能行

比如會打開手機視頻就能抖音帶貨、會打字就能寫文案、會發朋友圈就能做微商等等。

舉個最直接的例子,青雲計劃培訓。

以賣課和拉新割韭菜為生的人,故意把小概率事件擴充成大概率事件,利用我們急功近利的心態從中獲利。

這些人能利用這一快速斂財的方式獲取了不錯的收益,比如靠青雲獎前期的審核鬆懈和標準寬鬆,迅速獲得多篇青雲文章以及月度優質賬號,然後開設課程,實現2個月月入3萬左右,然後拿收益以及青雲獎的截圖作為背書,進行培訓和斂財。

月入3萬就會是最大的賣點,然後週末一篇文章1000、套路、模板、公式等到讓青雲計劃看起來特別簡單的詞彙會瞬間吸引大部分人進入。

可是真正到了自己寫的時候,發現獲得青雲獎根本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那些導師不會說寫文章是個技術活,不但要有大量的閱讀,還要邏輯思維清晰,不但要用詞精確,還要切入點稀缺,知識增量等等。

一部分放棄了,一部分人堅持,但是堅持到最後也得不到導師那麼多的收益,因為政策、平臺、競爭對手都在變。只要人多了,什麼都很難,比工作要難。

斜槓青年、副業剛需、月入過萬與踏實工作相比,顯然變成了一個偽命題,甚至被視為割韭菜。

當我們真正試過了,被現實“摩擦”,被同行“吊打”,被資本寒冬“凍醒”後發現這些邏輯是如此的鬼扯,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人在退潮以後裸奔,我們漸漸就不信了。

那是不是說增加管道收入、開拓副業、斜槓青年就是偽命題呢?

當然不是,但因人而異。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羨慕)

那副業還有必要搞嗎?

經過了洗禮和捶打之後,我們依然堅強的要做副業的話,這些點需要注意一下。

1.先把本職工作幹好吧,把開展副業當做第二技能,逐步嘗試

開展副業的前提是有個傍身的技能,在公司裡最起碼有點獨一無二的本事。PPT做的特別專業?演講能力傲視群雄?文筆一流替老闆撰寫發言稿?

副業的本質是在培養自己的第二職業,讓自己減少束縛,提升競爭力。同時,開展副業更像是一個人的創業,既然是創業就一定會有虧損甚至是玩完的風險,提前做好準備,尤其是金錢方面的準備。

比如大號粥佐羅,給了自己3個月的時間寫東西,寫成了就繼續,寫不成就老實去工作,這個3個月的前提就是根據自己手裡的資金確定的。

“留後路”比“愣頭青似的”勇往直前更科學。搞副業以前,先把風險降低一點。

樊登在一期節目提到了低風險創業:

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風險。創業科學化了,其實比打工的風險還小。

創業,既不是把自己綁在一間前景渺茫的小店上,也不是拿著父母親戚的積蓄孤注一擲,創業值得嘉許,不創業也並不意味著失敗,與其急急地追風口,不如踏踏實實地思考、學習,做一個低風險創業者。

能力是做成事兒的前提,也是應對困難的基本資源。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能力是底氣)

2.副業一定要跟自身相關,跟所處的環境和資源相關

短視頻火就做短視頻?小說火就寫小說?微商賺錢就一定朋友圈刷屏?

每個人都每個人的“專屬資源”,讓資源交互,優勢碰撞優勢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女孩長的普通,手指很短,學習的古箏,也聲音一般,被老師和同學嘲笑是“公鴨嗓”,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你這輩子不可能靠音樂吃飯。

她死磕了很久,老師的話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

就在她快要死心的時候,一個打擊樂的老師發現了她。

打擊樂老師說你的手段有力,特別適合打鼓,另外你的聲音太適合中音了。

後來這個姑娘憑藉打擊樂老師找出的優勢努力學習,最終取得了屬於自己的成績。

不是什麼名人,也不是什麼勵志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

越是普通,才越具有普適性。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發揮資源優勢是正道)

3.蚊子腿也是肉,先嚐試著做起來,別老是想

對於一個 5000 元的上班族來說,增收 1000 元的收入,等於每個月增加 20% 的額外收入,在理財裡上,這是超高增值!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開啟副業,不要覺得小錢不是錢,先試試掙錢的感覺。

用趙本山的話講:“先,走兩步!”

有些副業需要專業知識,而很大部分是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的。比如下了班在小區門口擺個地攤,可以衣服,也可以是貼膜。

比如賣衣服,在小區門口,可能一晚上也就多掙100-200塊錢,但是通過賣衣服,我們基本上完成了一個服裝店或者淘寶門店的運作過程。

前期要定位,是賣實惠的,還是賣好看的?

接下來要初步調查,平時小區裡的人都開什麼車?大體消費水平怎麼樣?哪裡的人流量比較大?什麼價格他們可以接受?

再接下來要選品,哪裡進貨?哪裡物美價廉?

……

一步一步都是準備,都是為了將來把事情做大而準備。

記得之前就有兩個小兩口通過擺地攤實現了網店月入40萬的小奇蹟。他們定位是時尚和稀缺,在網上挑選好了他們覺得不錯的,買下來,一個款式只有一件、多個尺碼,去路上擺攤。

但是隻能試穿不能直接購買,加上微信,然後郵寄。白天就在朋友圈發跟這種風格類似的衣服,晚上繼續,通過路邊攤搞出了個私有瀏覽量池。然後越做越大。

這就是嘗試的力量。

4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把副業變成了失業,副業收入僅有工資的1/10

(採取行動)

最後總結一下

副業不一定是剛需,也有可能是焦慮。

今天跟大家聊了聊關於副業的事情,從曾經的熱火朝天到現在的嗤之以鼻的現象出發,我們聊了聊副業的幾種形態,賺錢的數量以及發展的情況。

最後基於上面的兩點又聊了聊如果開啟副業的話,需要注意什麼,從什麼地方開始以及如何權衡主副業之間的關係。

副業是一個增加收入必要渠道,也是改變賺錢方式的重要法寶,可以嘗試。

如果主業還不是特別有優勢,可以暫時把副業放一放,把平衡出的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是比較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