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忘不了雲南的雲蒸霞蔚,忘不了大理的風花雪月,忘不了麗江的“水流雙車轉,橋小百座橫”,
可最忘不了的還是隱藏在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一一沙溪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大理劍川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一座驛站,也是現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我們從大理古城出發,繞過幾座大山,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三個多小時後,終踏上青石板小道,與松濤古柳相見。親切的流水小橋、和藹可親的白族人家、熟悉的籬笆院落…這一切使得旅途疲憊一掃而空,而浮躁的心,也不知不覺慢了下來。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清晨晨曦微明,群山灑金,沙溪靜謐而幽雅。穿過石徑窄巷,步行至鎮東,黑潓江蜿蜒繞過阡陌良田緩緩北流,遠芳侵古道的意境撲面而來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穿行在古鎮的小巷中,你就像穿越到1000多年前的南詔、大理古國,只是不知人面桃花後,誰是阿紫、阿朱,誰是段譽、慕容?條石鋪成的街面歷經千年滄桑,馬蹄印猶在。彷彿能聽到千百年前的馬鈴聲從街頭傳來,沙溪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馬幫、九村十八寨的百姓和頭腦靈活的商販、藝人蜂擁而至.......

古戲臺主體建築是魁星閣,是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戲臺是其附帶功能,其建築高三層,前戲臺,後高閣。建築結構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飛。據說沙溪流傳著這樣的規矩:沒有在四方街古戲臺上演出過,就不能稱是沙溪人。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走在沙溪,就象鳥歸山林,魚回深池一樣快活無比,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倍感親切,就像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亦或是發小老友久別再次相逢。

來沙溪必然要住上一兩晚方算完美,而踏著夜色尋訪古鎮更有穿越歷史的感覺,走過黑惠江畔的古石橋――玉津橋,在寂靜的江邊默默感受這份悠遠的空靈,燦爛的星河懸掛夜空,習習涼風和著蛙鳴蟲吟,讓人幽幽蹉嘆,星移斗轉,難捨沙溪。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夜晚漫步在古街紅砂石板上,小酒館裡傳來娓娓動聽的歌聲,街邊的老槐樹咖啡店燈火溫暖,儘管商業氣氛已經開始彌散到沙溪,但是沙溪的人們在盡著最大努力與世俗抗爭:這裡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晚上10點以後所有店鋪打烊,客人歸棧,全鎮迴歸寧靜,就是想要有別於城市的喧囂,為自己也為客人保持一份沙溪最原生態的古老氣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陶淵明的慢生活;“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是賈島的慢生活;“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這是林徽因的慢生活。文人墨客們追求著它,也需要著它,我們也一樣。而沙溪,則滿足了我對於慢生活的嚮往。忘不了沙溪,忘不了那小橋流水人家……沙溪,一個真正的古鎮。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這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古集市,還未被過度開發,保留著和大理古城等完全不同的風韻,意外成為老外聚集地。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一百多年的歐陽大宅裡,住著熱情淳樸的

白族老爺爺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老戲臺對面的咖啡館門前坐滿了鍾情於這古色古香鎮子的老外

雲南大山深處的小鎮,為何成為老外聚集地?

一天兩夜的停留已經使我愛上這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次,感受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靜謐,坐在大榕樹下看美麗的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