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我與地壇》是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作品。

史鐵生其人

史鐵生,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至延安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在這種惡劣悲慘的境遇中,他卻寫出了許多文字優美,含義雋永的文章,並屢獲獎項。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卻笑稱自己的主業是看病吃藥,副業才是偶爾寫寫東西,“我這四十八年的生活有一半的時間在生病,沒什麼我沒得過的。”

他的半生在輪椅上度過,他的文字卻走過了廣闊的疆域。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平靜的勵志作品

不容置疑的是史鐵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他的作品平和卻有深度。只是,在評價他的作品時,總會特意提到他的身體上的殘疾,進而用身殘志堅加以褒獎。不能說不對,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身體狀況,就不會有這樣的心路和這樣的作品。但是,在閱讀時在自己的腦海中打下這樣的標籤,那未免低估了史鐵生。

《我與地壇》是他的散文集,很多人應該都熟悉,“我與地壇”是我們中學時語文課本的內容。學生時代讀這篇文章,應該會按照教綱的指引中規中矩的讀,然後去體會母愛,體會作者的不放棄的努力精神。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與其說他是散文,不如說是哲學作品,人生經歷過苦痛後的心路歷程被描寫的很寫實。

為什麼是平靜呢?因為這部作品,即使是開頭對母愛的描述,對內心的愧疚描寫,也沒有窒息感。很多勵志的文章一定要把苦痛放大,把細節血淋淋展現在人前。不能妄自批駁他們博眼淚、博同情,因為可能只是描寫細緻,渲染感情。但總有一種失真和過於華麗的感覺。不似真是的情感。

整部作品就像在平靜地與讀者聊天,即使多次戲謔地講自己身體的殘疾、情緒的不友好,但是始終在文字上表現的很平和。

那些層層推進的情感

《我與地壇》正文分七個部分,一層層揭開罩在作者心上薄紗。

1️⃣地壇與我的相遇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宿命的等待,四百年的地壇,靜靜的在那裡,與無數人相遇,與作者相遇,在他行走不便的日子裡。用它的斑駁、蒼幽、沉靜接納了這個失魂落魄的人。

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麼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

在這個園子裡,史鐵生參悟生命的真諦,我們畢竟是向死而生。出生是上帝交給我們的事實,這個事實來的時候,就保證了它的結果,死是必然的,但卻不必著急。就像我們還有一個長長的假期,這樣的我們是不是輕鬆了許多。

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瞭。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裡去。

味道有時候比印記更讓我們無法忘懷,不管是地壇雪地上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不管我們心緒如何,他們就在那裡,不喜不悲。

明明是作者遇到了地壇,但是又像是地壇遇到了作者,他在那裡就是為了遇到他。用他的蒼茫引導作者走出迷茫,時光靜靜流淌,一個個輪迴,見證多少悲歡離合。

2️⃣母親的牽掛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母親總是默默注視作者搖動輪椅的背影,擔心卻不敢言表。

注視著背影的母親,久久佇立的母親,獨自忍耐的母親,隱忍的母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只放在心裡。

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我才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裡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年少不懂母親的愛,懂了母親卻已不在,作者在地壇中枯坐,但是卻再也沒有母親來尋找。世上最可悲便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3️⃣四季的情懷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這一章是最像散文的一章,很美。四季的樣子就像是一天中那些不同的時刻,像是不同的樂器,像是地壇中不同的景色,像是不同的心緒。只在這裡看到作者的一些苦悶——春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裡失戀。

而他的感觸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感觸

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4️⃣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品讀《我與地壇》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學的內核,散文的身體

上下班的路上,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在那個時刻,彼此匆匆,但卻每每相遇。慢慢的,我們居然熟悉了對方,知道他在做什麼,他有哪些小習慣,可是,仍然不知道他或他們是誰。

這大概就是過客,我們是彼此的過客,更是時光和這個世界的過客。彼此的短暫相遇,抬眸一個對視,也不知道記住了多少。就像是這個世界,曾經留下我們一個瞬間的印記,或是隨風飄逝,什麼都不會留下。時光匆匆,既然向死而生,又何必在意我們留下什麼。

5️⃣那個漂亮又不幸的小姑娘

那個漂亮的小姑娘很小的時候就與她的哥哥在這裡玩耍,彼此依靠。山中歲月長。他們慢慢長大,小姑娘被壞人欺負,作者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漂亮卻智障的小女孩。原來,上帝打開一扇門,真的會關上一扇窗。

誰又能把這世界想個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說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與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我常夢想著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說)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

這個世界永遠有差別,我們只能接受,兩條路,總有一條逼著我們選擇,然後走上去。一個硬幣會有兩面,幸福的對面是痛苦,驕傲的對面是自卑,快樂的對面是悲傷,那麼作者想說什麼呢?可能是“健康的對面是殘缺吧”。命運這個東西怕是沒有公道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以為的永遠是我們以為的。這個世界不會因任何人改變。

設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

6️⃣用寫作去經歷萬千可能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筆是戰鬥的武器,那麼史鐵生的筆就是他的兩條腿,代他走遍天南海北。

如果有一支筆,又有一點寫作的能力,大概就能經歷無數人生吧。精神世界總是神秘的,走進去體驗深深淺淺的感覺。

體驗了,出了一點名,也有了惶恐。

作者慢慢變成寫作的人質,擔心會文思枯竭,憑什麼得到那麼多素材,明明那麼多能走街串巷的人還沒有那麼多素材。他孤寂的坐在園子裡,靜靜感受四季變化,體會世界的不一樣。我們的心變大了,世界才會變大。而世界變大了,心卻不一定變大。

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

我在這園子裡坐著,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文章的深度恐怕來自時間的積累,因為不良於行,所以才能更專注地感受心靈的力量。

7️⃣走不出的地壇走不出的心

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能說的遠遠少於不能說的。

作者想到了他的母親是怎樣辛苦地尋找他,現在他想母親了,可是卻再沒有相見的機會。我們和父母的緣分,是無法回頭的路。他們孕育了我們,撫養我們,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而後即使再有千萬世的輪迴,我們也無法再相遇。

如果可以,真想在母親還在的時候說一句“我一刻也不想離開您”。

委屈撐大了格局,苦難才成就人生

人類的社會需要美好和痛苦,就像是一件事物的兩個面,缺一不可。

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也沒有肥力的沙漠。

於是就有一個令人絕望的結論等在那裡:由誰去充任哪些苦難的角色?又由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歡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就命運而言,休倫公道。

散文體的美好,哲學的痛苦

我也曾這樣祈求過神明,在地壇的老牆下,雙手合十,滿心敬畏(其實是滿心功利)。但神明不為所動。

古園寂靜,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著你,以風的穿流,以雲的變幻,以野草和老樹的輕響,以天高地遠和時間的均勻和漫長。。。。。。你只有接受這傲慢的逼迫,曾經和現在都要接受,從那悠久的空寂中聽出回答。

《我與地壇》處處瀰漫著沉靜的味道,一種經歷過痛苦的沉澱。讀這本書,能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和天道的無情,可卻並沒有帶給我們悲傷。因為這部作品把深沉的感情藏在了地壇悠長的歲月中和靜默的景色中。

散文大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看起來有美,品起來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