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我与地坛》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

史铁生其人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至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在这种恶劣悲惨的境遇中,他却写出了许多文字优美,含义隽永的文章,并屡获奖项。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却笑称自己的主业是看病吃药,副业才是偶尔写写东西,“我这四十八年的生活有一半的时间在生病,没什么我没得过的。”

他的半生在轮椅上度过,他的文字却走过了广阔的疆域。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平静的励志作品

不容置疑的是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平和却有深度。只是,在评价他的作品时,总会特意提到他的身体上的残疾,进而用身残志坚加以褒奖。不能说不对,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身体状况,就不会有这样的心路和这样的作品。但是,在阅读时在自己的脑海中打下这样的标签,那未免低估了史铁生。

《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集,很多人应该都熟悉,“我与地坛”是我们中学时语文课本的内容。学生时代读这篇文章,应该会按照教纲的指引中规中矩的读,然后去体会母爱,体会作者的不放弃的努力精神。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与其说他是散文,不如说是哲学作品,人生经历过苦痛后的心路历程被描写的很写实。

为什么是平静呢?因为这部作品,即使是开头对母爱的描述,对内心的愧疚描写,也没有窒息感。很多励志的文章一定要把苦痛放大,把细节血淋淋展现在人前。不能妄自批驳他们博眼泪、博同情,因为可能只是描写细致,渲染感情。但总有一种失真和过于华丽的感觉。不似真是的情感。

整部作品就像在平静地与读者聊天,即使多次戏谑地讲自己身体的残疾、情绪的不友好,但是始终在文字上表现的很平和。

那些层层推进的情感

《我与地坛》正文分七个部分,一层层揭开罩在作者心上薄纱。

1️⃣地坛与我的相遇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宿命的等待,四百年的地坛,静静的在那里,与无数人相遇,与作者相遇,在他行走不便的日子里。用它的斑驳、苍幽、沉静接纳了这个失魂落魄的人。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在这个园子里,史铁生参悟生命的真谛,我们毕竟是向死而生。出生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事实,这个事实来的时候,就保证了它的结果,死是必然的,但却不必着急。就像我们还有一个长长的假期,这样的我们是不是轻松了许多。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味道有时候比印记更让我们无法忘怀,不管是地坛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不管我们心绪如何,他们就在那里,不喜不悲。

明明是作者遇到了地坛,但是又像是地坛遇到了作者,他在那里就是为了遇到他。用他的苍茫引导作者走出迷茫,时光静静流淌,一个个轮回,见证多少悲欢离合。

2️⃣母亲的牵挂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母亲总是默默注视作者摇动轮椅的背影,担心却不敢言表。

注视着背影的母亲,久久伫立的母亲,独自忍耐的母亲,隐忍的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只放在心里。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年少不懂母亲的爱,懂了母亲却已不在,作者在地坛中枯坐,但是却再也没有母亲来寻找。世上最可悲便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3️⃣四季的情怀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这一章是最像散文的一章,很美。四季的样子就像是一天中那些不同的时刻,像是不同的乐器,像是地坛中不同的景色,像是不同的心绪。只在这里看到作者的一些苦闷——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

而他的感触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感触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4️⃣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品读《我与地坛》那些警醒的句子,哲学的内核,散文的身体

上下班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在那个时刻,彼此匆匆,但却每每相遇。慢慢的,我们居然熟悉了对方,知道他在做什么,他有哪些小习惯,可是,仍然不知道他或他们是谁。

这大概就是过客,我们是彼此的过客,更是时光和这个世界的过客。彼此的短暂相遇,抬眸一个对视,也不知道记住了多少。就像是这个世界,曾经留下我们一个瞬间的印记,或是随风飘逝,什么都不会留下。时光匆匆,既然向死而生,又何必在意我们留下什么。

5️⃣那个漂亮又不幸的小姑娘

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很小的时候就与她的哥哥在这里玩耍,彼此依靠。山中岁月长。他们慢慢长大,小姑娘被坏人欺负,作者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漂亮却智障的小女孩。原来,上帝打开一扇门,真的会关上一扇窗。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这个世界永远有差别,我们只能接受,两条路,总有一条逼着我们选择,然后走上去。一个硬币会有两面,幸福的对面是痛苦,骄傲的对面是自卑,快乐的对面是悲伤,那么作者想说什么呢?可能是“健康的对面是残缺吧”。命运这个东西怕是没有公道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以为的永远是我们以为的。这个世界不会因任何人改变。

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6️⃣用写作去经历万千可能

如果说鲁迅先生的笔是战斗的武器,那么史铁生的笔就是他的两条腿,代他走遍天南海北。

如果有一支笔,又有一点写作的能力,大概就能经历无数人生吧。精神世界总是神秘的,走进去体验深深浅浅的感觉。

体验了,出了一点名,也有了惶恐。

作者慢慢变成写作的人质,担心会文思枯竭,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素材,明明那么多能走街串巷的人还没有那么多素材。他孤寂的坐在园子里,静静感受四季变化,体会世界的不一样。我们的心变大了,世界才会变大。而世界变大了,心却不一定变大。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文章的深度恐怕来自时间的积累,因为不良于行,所以才能更专注地感受心灵的力量。

7️⃣走不出的地坛走不出的心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能说的远远少于不能说的。

作者想到了他的母亲是怎样辛苦地寻找他,现在他想母亲了,可是却再没有相见的机会。我们和父母的缘分,是无法回头的路。他们孕育了我们,抚养我们,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而后即使再有千万世的轮回,我们也无法再相遇。

如果可以,真想在母亲还在的时候说一句“我一刻也不想离开您”。

委屈撑大了格局,苦难才成就人生

人类的社会需要美好和痛苦,就像是一件事物的两个面,缺一不可。

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于是就有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那里:由谁去充任哪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

散文体的美好,哲学的痛苦

我也曾这样祈求过神明,在地坛的老墙下,双手合十,满心敬畏(其实是满心功利)。但神明不为所动。

古园寂静,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着你,以风的穿流,以云的变幻,以野草和老树的轻响,以天高地远和时间的均匀和漫长。。。。。。你只有接受这傲慢的逼迫,曾经和现在都要接受,从那悠久的空寂中听出回答。

《我与地坛》处处弥漫着沉静的味道,一种经历过痛苦的沉淀。读这本书,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天道的无情,可却并没有带给我们悲伤。因为这部作品把深沉的感情藏在了地坛悠长的岁月中和静默的景色中。

散文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看起来有美,品起来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