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教育部通知:语文教材2019年全面改版,3大变化不注意会吃亏

2018年多个省份开始推行试点新高考模式,高中课程教材也在组织编写修订,结合各科的特点,丰富内容,让教材能更贴近“新高考”。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各省份分步实施新教材,上新课程。很多人也一直关注着这次变化,对高考、对考生有多少影响,这是所有家长最在意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指出,“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有这三大变化,如果不注意定会吃大亏。

教育部通知:语文教材2019年全面改版,3大变化不注意会吃亏

语文将成为未来重点趋势

从2018年高考就可以看出,高考拉分向将变成语文,今后新高考外语可以考两次,数学不分文理科后可能整体难度降低。而语文主要在作文和阅读上。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在网上刚公开的时候,到处可见考生都炸毛了,都在喊难,网友们也纷纷评论:幸好自己早毕业!

更有人说,得语文得天下,这更是学霸间的拉分利器。相信很多学霸已经注意到这点,总结经验,作出分析,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毕竟语文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成绩!

古诗文言文著作占比大幅度增加

教育部通知:语文教材2019年全面改版,3大变化不注意会吃亏

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材修订的一个比较重要因素就是加强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其内容贯穿必修、选修等各个部分。

增加文言文、经典著作、古诗这是必然的,比如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

再比如: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了原有的内容,还新增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这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就拿北京卷来说,文言文+古诗文+阅读分数有差不多50分,这占比总分的三分之一啊!如果不多读名著、古诗文,拿什么东西去考试呢?

语文作文题型新趋势,更深度解析

教育部通知:语文教材2019年全面改版,3大变化不注意会吃亏

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增强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与培养学生“美的表达与创造”等能力,彰显出作文教学改革深化的长远目标。

通过拓宽表达空间、释放表达能量、引领考生深刻精彩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当然语文只是新高考变化的一部分,其他选科要有相应的变化,家长和考生其他方面也需关注。

新高考改革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变化,更是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家长和考生计划得长远,知道未来该走哪条道路才适合自己。

就像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的很多家长知道新高考的重要性,已经它的关键所在。除了帮助孩子更好的提升成绩外,还考虑到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选专业、高考选科,使用科学方式——高中生职业倾向测评及选科推荐系统,帮助孩子走适合他的路,不迷茫中磕磕碰碰的独自寻找未来发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