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长加入家委会,都有什么想法?

爬爬瓢虫


家委会这些年,真有些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家委会的成员,自觉不自觉的表现的比别的家长好像更牛逼一样,在学校和班级里也表现的与众不同。

那究竟什么是家委会?

以前并没有家委会这个组织,班主任有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也不大麻烦家长们。

这几年突然出现了家委会,而且经过经验传播,家委会已经是非有不可的了。


什么是家委会?

就是由家长组织的小团体,主旨是给老师帮些力所能及的活,减轻一下老师的负担。为的就是让老师全心全力教学。

家委会是一个义务组织,没有人给发工资的。也就是“白忙活”。

既然没有经济效益,那怎么那么多人趋之如骛呢?


首先,家长认为自己可以给学校帮点忙,给老师帮点忙。

有的家长,能量很大,有的可以在政策上能帮助学校,校长都有可能有求于他。还有一部分家长,有一定特长,比如会排舞蹈,练合唱,出板报等等,就自觉加入家委会。力所能及地在各方面帮助班级

其次,家长认为自己经常在学校,能“混的脸熟”。对自己孩子有好处。

这都是家长最根本的想法,经常去学校,老师也熟悉,班级里什么事也能帮忙,那么,自己孩子就会在很多时候有好处,比如“演节目可以站C位”“有些比赛就可以让自己孩子参加”“有些荣誉就可能给了自己孩子”等等。

这就是家长最根本的想法。无可厚非,大家都为了孩子嘛!

但是这种情况,估计很多都是家长想象。

学校评比优秀学生,三好,等等,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绝大多数孩子,老师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并不会因为哪个家委会的孩子,而破例。正常老师都会有自己的原则。

不会因为家长在家委会而特殊照顾

也不会因为家长不在而不理不睬



那家委会有没有优缺点?一定有

优点;他们真的帮老师一些忙。比如,收钱,偶尔维持纪律,买奖品,打扫卫生,分发书籍,拿报纸等等。

缺点也很明显:

以自己在家委会为特殊,干扰老师正常教学。或自己自作主张,以班主任自居。这些都是不对的。

家委会这个组织,因为自发性和自觉性,属于“民间组织”,管理起来很是麻烦,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出标准章程吧


Longsuixinyuan


我是我家孩子班的家委,说说我的感受吧。

孩子一年级时,老师发了一份表,采取自愿原则填写是否愿意做家委。我当时想的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配合老师管理好本班,于是加入了班委。几年下来,感觉:

1.身体累,除了帮老师购买一些本班学习用品之外、打印资料,还要帮着搞些班级文化建设,每个学期还要安排1-2次大型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家委们利用自己的下班时间或者周末。好在我们家委几位成员都比较团结,也愿意付出。虽然累,但是看到我们班孩子们团结、和睦相处。特别是每次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再累也值得了。

2.心累,部分家长的不理解,他们认为家委付出是应该的。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很多家委的孩子确实表现优秀,于是造成个别家长的一些误解,认为是老师偏心。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孩子的成长,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和榜样。能做家委的基本都是有爱心、负责任、肯付出的父母。这样认真负责的父母教育的孩子能差吗?

但是我觉得很欣慰的是,我们家委们的努力付出,还是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认可和肯定,现在每次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帮我们一起出谋划策。


YPJY007


1各种活动家委费心组织

2各种聚会家委费心组织,家委和老师坐在一起,家委和老师吃饭,家委和老师唱歌聚会!

3学校各种社团名额都是家委的孩子

4学校各种露脸场合都是家委的孩子

5还好咱不是家委,主要咱不会拍马屁


xiguan19870313


没有那么多的牛逼话,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如果个个都那么多的私心牛逼,那谁去做事,家委就是个苦差事,吃里不讨好的事情。但为了孩子们能安心学习,老师安心上课,苦点累点又怎样


油棕色


我来说说我吧。

孩子一年级刚开学家长会的时候班里有家委会了,那个时候我好懵,家委会是个什么?然后好多家长报名参加,娃儿幼儿园同学家长说你平时有时间快去报名啊!嗯,我就这样懵懵懂懂报名进入了家委会。

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暑假开学可以想象教师里课桌椅之类的有好脏,这些事全是我们家委会成员做的,当然有的家委会成员说自己有事不能来,我就呵呵了。几个小时折腾下来也是下午七点左右了,简直腰酸背痛。

后面就是班里组织活动需要家委会,班里买这买那需要家委会,有时候还负责调节娃儿之间矛盾,安全知识宣传等等,好多这些事老师都让家委会做了。这个时候好像有点懂什么是家委会了。

孩子小学已经几年,家委会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个到现在三四个,事还是我们这三四个做,其中真有酸甜苦辣,各种委屈,谁从中得利了?每次跑腿什么的还自掏车费,多的都搭进去了。老师给什么甜头呢,老师都换几批了,碰到公平公正的老师还好,遇到武断的老师简直难以诉说。想退都退不出来,还有两三年坚持完,以后再也不进家委会了。

最后还是总结下:

一、什么是家委会:

每班的家委会成员人数为3至5人。开学初,在家长会上,由有意愿当家长委员会的家长竞选,家长们投票选出满意的成员。家委会经费,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收支公开。

二、家委会的作用:

1.家委会热心班级建设,全心全意为班级建设服务。教室文化布置,由班主任和家委会确定好方案后,周末,家委会会按设计布置好。班级图书角,家委会买来书桌和各种书籍,教师的门窗桌椅有问题,家委会也来帮忙。

2.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家委会都会全程参与。春游、秋游、运动会、各种庆祝活动等,都有居委会的身影,保证了活动安全有序。

3.家委会还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纽带。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后,老师有时不方便与家长沟通,家委会会与家长及时联系,避免了班主任与家长不必要的摩擦。

4.家委会还是班级与学校联系的桥梁。班里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情况,家委会不满意,可以反映到学校管理部门,督促了教师的工作。

5.家委会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班级情况,形成了维护班集体的向上氛围,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建设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狂飙的蜗牛85406873


我也是家委会的成员,对于我个人来讲想法做法都非常简单,就是为老师排忧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老师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上,能为班级和孩子们做些事情真的感到有一种存在感,不像其他人说的那么复杂……


度婷涛妈


家委怎样选出来的,家长们都不知道,只听孩子说某某小朋友的妈妈是家委的,他们代表家长们行使了什么权利?


sr001219


现在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成立家委会,提倡家校共育、陪伴成长,让大家参与班级管理,配合学校有关活动,所以肯定也的有人去参加,有的是家长主动竞选,有的是学校班级选任的。

儿子上小学后,我家孩子爸爸一直就是班级五个家委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家委会法制专委会成员之一。

当初并非自己主动去参选的,是学校看过家长资料后推荐的各行各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家长,期待大家能利用自己的资源特长多和学校配合,参与学校一些活动,共同关注孩子成长,所以也感觉学校这个出发点挺好的,也就参加啦。

实质上这个家委会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多,学校也不会有事没事要用家委会的,就每学期开一次会,填写些对学校的建议,有大型活动时也会被邀请到学校去参加,能对孩子学校多些接触了解的机会也挺好的。

作为家委会成员,平时对孩子要求也是比较严的,对老师的教学要求配合比较到位,所以我家儿子压力也比较大吧,我们也会乐于去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总感觉学校信任我们,我们就应该做表率,尽点力量吧。

所以对于参与家委会这个事情,大家还是要积极参与,能不能被选上就以正常心对待,被选上话就尽自己可能多配合学校。要大家都不愿意参加,那学校和老师很尴尬的,同时也会想这些家长对孩子是不是

也太不重视啦。

对于提问者说的家委会的孩子会有特殊待遇,并不是呀。我家儿子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一直是班级干部,反倒是他在帮老师做很多事情,被指定一帮一给人补习英语,放学后帮老师管留校的学生,到他这背书,教他们写作业。别人周五二点四十放学了,他经常被留下来管留校的同学,到五点才回家;别人放学都走啦,他被老师安排整理课桌,打扫卫生。

至于参加活动或者比赛,这个也是看孩子能力和特长吧。一年级到二年级我家没有被选上学校任何公益课堂(学校请专业老师来提供的街舞,国画,昆剧等免费兴趣班),他这些方面能力不突出,直到三年级才被选上计算机兴趣班(他喜欢电脑画画,我们在家教过他)。其他竞赛都是孩子们自动参加,各凭本事拿奖吧。我儿子英语竞赛经常得奖,体育跳绳经常得奖,学期末考试经常年级数一数二,学习之星金奖和银奖从来没有落过。虽然足够努力,还是没有拿过一次三好学生,我也注意到拿三好学生的都是上海本地学生,这也许就是户籍生和非户籍生的差别吧。

参加家委会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家长都不用参加,学校有非常具体的教学要求和任务,老师肯定会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不然教学质量也达不到,肯定不会因没有积极参加家委会而区别对待您的孩子,那这样话是不是大家都想我家娃不受他待见,所以这个可能真是您自己太过敏感想多啦。







常青淡竹


如果你感觉到加入家长委员会是帮助学校打杂的,那么您的坚持就是正确的,本身家长委员会就是没有什么正当的工作,就是帮助学校维护一下班级的利益,维护一下班级家长之间的关系。

家长委员会在全国各个学校都有,有的学校比较正规,有的学校可能显得比较松散一些,其实家长委员会是一个完全公益的机构,由家长自愿参加,如果您不愿意参加的话,你没有必要对此有意见。

关于您说的家长委员会的孩子在班级内受到特殊的照顾,我想这一点你可能考虑错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一种感情,如果一个家长能够热心为班级服务的话,班主任老师哪能把这个孩子当做没见过的样子一样呢。

所谓的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自己的事情,也是家长委员会的事情,在我们这边的单位中,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很多,包括放学的时候帮助班主任维护本班学生的路队,清理等候区的违规的家长,这些都是需要热情,都是需要工作方式的。

如果您不愿意从事这些公益的活动,那就没有权利去指责这些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他们很不容易,他们的付出是一些公益性的,不能够随随便便的就让别人指责。

家长加入家长委员会可能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不能从自私自利这一方面来考虑,毕竟谁都知道家长委员会就是一个公益机构,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

如果家长加入家长委员会,还不能为孩子带来一丝丝影响的话,那么的确就没有加入的必要了,所以说你不必眼红。

有些事情想不通,那么慢慢想就可以了,其实社会就是这样,班级管理和家长管理,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和谐的。不伸手的家长就不要说风凉话。


义诚老师


先简单说说家委会吧,其实家委会通常是个公益性组织,我们小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但老师通常会找关系好的家长帮忙解决问题,但现在学生的活动比以前多很多,因此就产生了这么个组织。我们孩子的家委会通常就是帮助老师传递每天的作业(因为不是每个任课老师都在群里,所以就请家委会代劳)、帮助老师维护孩子上下学(我们所在学校在市中心,家长送学通常让停的比较远,需要有家长协助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以缓解交通压力),学校活动组织大家帮忙等等。至于像题主所说打杂,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没什么小事,如果你用打杂来定义,那可能你确实不太喜欢这份公益活动,其实是可以选择不参加的。

再说说,老师对家委会孩子比较好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还比较正常,这就好像班级中老师通常会对班委比较重视是一个道理,接触的多了,付出的多了,自然会比较重视是人之常情,如果没做就不用眼红,因为其实眼红也没用。

另外题主说,不参加家委会是不是错了,我觉得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有些父母时间允许,同时有喜欢公益活动,那参加家委会很合适;但有些父母确实对这些事情无感,嫌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那就可以选择不参加,但还是那句话,没有付出不用太纠结别人付出后得到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