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近日据报道了歼-15在制造中使用的一些新技术,减轻飞机重量。其中一种被称为电子束沉积快速成型的技术。

所谓的电子束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实际指的是在真空环境中,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轰击金属表面形成熔池,金属丝材通过送丝装置送入熔池并熔化,同时熔池按照预先规划的路径运动,金属材料逐层凝固堆积,形成致密的冶金结合,直至制造出金属零件或毛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大型金属结构成型速度快、部件内部质量好、能够实现多功能复杂加工。相比传统航空金属加工,这种技术能减少钛金属构件重量和成本,完成大型复杂金属零件的直接快速制造,实现效益最优化。

例如洛马公司使用电子束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建造F-35战机的襟副翼梁等部件,成本降低 30%~60%。另外美国海军的“无人战机金属制造技术提升计划”,也选定该技术作为未来大型结构低成本高效制造的方案。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实现了制造钛合金零件在歼-15上的应用,为歼-15战机的减重、减少制造成本做出了贡献。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该技术已经成为歼-15减重的重要突破口,使得歼-15的结构重量比。从国际同类战机的28%降到26.8%。所谓的结构重量比,是飞机机体结构重量占飞机起飞的重量的百分比。按照30吨的起飞重量来计算,新技术使得歼-15结构重量比类似的苏-33降低360公斤之多。在战斗机领域有一克重量一克金的说法,因此这一减重成果,能为每架歼-15战机综合使用成本节省将近1亿人民币!新一代飞行器不断向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低成本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整体结构,零件趋向复 杂化、大型化,从而推动了电子束沉积成形等3D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歼15飞机采用“电子束沉积快成型技术”减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