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村里的小路

赤涧村--距兴县城南40余里,村庄座落在不足百米宽的偏僻山沟里。原属肖家洼乡,今属蔚汾镇。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寻访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0师特务团二营曾在此驻扎了二、三年之久。在村民的指引下,我、牛亚平、虎虎一行顺利找到了特务团二营营部及战士们住过的窑洞。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120师特务团二营官兵住过的窑洞

几位年岁大的村民说:窑洞内还有当年战士们写下的字。他们领着我们去查看,可惜年久泥皮脱落字迹已模糊不清,但正墙有一块黑板很醒目,是战士们学文化用的。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战士们学文化用的黑板

村里有位89岁的老复员军人王兑儿,1947年入伍,是警卫二团的战士。老人说警卫二团是贺龙司令员的警卫部队,团长是肖庆云,部队从山西打到成都。1952年,他从成都复员回乡。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89岁的复员军人王兑儿

王老回忆说:特务团二营驻赤涧村来来回回有3年多,当时他才14、15岁。但对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是记忆犹新。

老人在回忆中,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义愤填膺。老人悲愤地讲到,一次日军扫荡时,本村一名嫁到饮马会村的年轻媳妇,被抓后,遭到十几个日本鬼子轮奸。一个岚县籍的伪军实在看不下去,把奄奄一息的受害者背到一条沟里藏起来。鬼子撤走后,村里人把她抬回家,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暴行,更激起了人民对鬼子的仇恨和反抗。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特务团二营驻扎在赤涧村期间用过的水井

老人还说,一次日军来扫荡,把部队坚壁清野,藏在一孔土窑洞内的衣被和一个连(5连)的小米和木炭全部烧毁了。

老人清楚的记得,那是1943年的腊月二十,一股日军从田家会攻来。二营迅速组织反击,紧急集合冲到村南山梁,与日军激战。战斗中七连连长英勇牺牲,就地安葬在山墕里。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第二层三间窑洞是二营营部。1943年的腊月二十日军进攻时,营长就站在右侧已坍塌的窑洞处高喊紧急集合准备战斗!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120师特务团二营官兵住过的窑洞。 物是人非,75年过去了,二营勇士们今何在?

「永远的晋绥」寻访晋绥军区特务团驻地之一兴县赤涧村

赤涧村对面山头,是通往田家会的路。二营就在这条沟里阻击田家会来犯日军。

二营驻扎在赤涧村时,一位连指导员不幸病故。当时没有棺材,战士们用两匹白布把指导员遗体裹上,葬在了村北山上。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在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烈的忠骨就这样埋葬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异地他乡了。

照片提供:王波 牛亚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