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九江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

——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方先平 张建亭 九江日报记者 谈思宏

九江,作为全省唯一临江临港的城市,坐拥长江岸线152公里,“共抓长江大保护”,九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最美岸线”,这是国家战略,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也是九江人民的坚定承诺。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高规格的长江大保护行动!全市上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雷霆万钧的力度,向破坏长江生态顽疾宣战。

这是一场永远在路上动真格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污染突出问题,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护朝夕相处的家园,让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是一张不断刷新的喜人答卷!2017年全市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Ⅲ类)达到91.67%。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17年度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实现“三低”,即PM10年平均浓度比全省低2.6μg/m3,低于《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所确定的目标,全年的月均值均低于前一年同期均值。2018年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73.3%。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5.9%,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8.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共抓大保护”战犹酣,九江山水绿更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正在赣北大地落地生根。

A、提高站位 上下齐心“共抓大保护”

从“世界屋脊”奔腾而下绵延6300余公里,横贯全国,古老的长江滋养着泱泱中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事关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4月12日,全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在南昌召开。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就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再次论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释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就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九江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生态环境部督查组督查县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

近两年来,我市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非法码头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园区建设、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打造区域航运中心等方面,主动担当,积极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市委书记林彬杨指出,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要求,是我们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遵循。省委书记刘奇也要求全省利用三年时间打一场“共抓大保护”攻坚战、歼灭战。我们从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担当九江责任的高度,坚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拿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坚决扛起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使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九江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开展“零点行动”,环保人员在取水样。

“共抓大保护”的号角已经吹响,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市强化举措施抓落实,以不断创新的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效绿色永续发展,将九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

作为“共抓大保护”的排头兵,市环保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部有关决策部署,勇担“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历史使命,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和行动,有效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

B、久久为功 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力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整治燃煤小锅炉、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大气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度有明显改善。”市环保局污控科负责人说道。

全市涉及产能过剩行业有钢铁、水泥、船舶行业。按照整体搬迁、等量置换的原则先后淘汰搬迁了维科印染、华林特钢等城区重污染企业。

2013年至2017年我市累计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54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2家,累计筛选出方案1048项,实施方案901项。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九江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保护长江岸线。

近年我市大力实施“煤改气”政策,天然气消费比重逐年增加,2017年天然气使用量较同热值原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3万吨。

我市2017年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数量211台,2014~2017年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总量292台;九江市城市建成区(浔阳区、开发区、濂溪区)2014~2017年共淘汰燃煤锅炉170台,城市建成区10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

2013~2017年我市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共计15个,主要涉及火电、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国电九江电厂、兄弟药业自备电厂完成了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同时,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控制;大力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全面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2017淘汰黄标车3542辆。

经过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2017年是九江市大气环境质量历年来改善最明显一年,主要得益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九江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最终,九江市PM10圆满完成考核目标,PM2.5和优良率等指标也出现趋好势头。市环保局局长钟好立说:“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环保干部打好治污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更强了。只要久久为功坚持干下去,就一定能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碧水。”

C、净水攻坚 全面消灭劣V类水

水,是长江的灵魂。长江水质关系着沿江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同时,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区。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大多数河流汇入长江,只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清”,长江水才能“清”。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黑臭水体治理步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整治不达标水体,消灭劣V类水……眼下,我市正在掀起一场保护长江水质的攻坚战,全面消灭劣V类水,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奠定扎实的基础。

共抓长江大保护 促进绿色新发展——九江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琵琶湖黑臭水体整治正在进行清淤

2017年5月,市水利局配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对全市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共有入河排污口50个。严格排污口设置审批,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对不符合审批手续的排污口要求补充完善资料,对影响较大、非法设置的排污口予以封堵或拆除。对长江沿线排污口进行排查,及时对非法和不达标排污口进行清理整治,切实做到依法达标排放。

不断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力度,全市14个工业园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共建成1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9.8万吨)或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置工业废水。其中1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且完成在线监控联网,可实现与省市环保平台实时监控。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全市14个县(市、区)均出台了“三区”划定文件和完成了地理标注工作,共划定禁养区208个,禁养区面积3700.526平方公里;2017年我市共投入2.78亿用于养殖污染治理整改工作,全面关停全市禁养区养殖场(户)443户;规模养猪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占比达到100%;中办专题回访调研和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涉及的77家未配套建设治污设施的规模养猪场及20家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等需整改的问题全部按期整改到位。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县级全覆盖。此外,全市15个百强中心镇,目前14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已实现正常运行,渣津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

启动了龙开故道截污管网、十里河(濂溪河)截污管网清淤堵漏、两湖截污干管CCTV检测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区污水管网体系,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率。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94.41%。

龙开故道、琵琶湖区2个黑臭水体的整治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开工,目前,龙开河的水质有明显改善,琵琶湖正在进行湖底清淤工作。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沿江所有61座非法码头64个泊位均已拆除复绿。市政府投资4个多亿的河西水厂引水工程于2017年12月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市多年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这一历史难题,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目前九江涉及V类水整治的只有永修县,根据《九江市永修县消灭劣V类水工作方案》中制定的8大类23项建设工程治理措施和管理措施建设,我市开展了定期调度,并在今年开展了多次督查调研,同时针对督查问题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后期,我市将倒排时间表,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今年通过消灭劣Ⅴ类水考核验收。

D、生态优先 将从严监管进行到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是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武器,市环保部门把专项整治、从严监管作为重要手段。

深入排查整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问题的整改。我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3个问题,有10个问题已基本完成,其他3个问题属于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问题。

省环保督察反馈的47个问题,分别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6起,完成率34%,正在开展落实的31起,占问题数66%,取得一定成效。

我市各地以环保督察为契机,按照“引环保企业,建生态园区,促绿色发展”要求,对沿江工业园开展了全面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园区“一企一策”改造,加强我市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全力防控环境风险,严守环境安全底线。通过落实红线刚性管控、加强环评源头预防、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等有力措施,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紧紧盯住重点板块、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不放松,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加大环境执法“零点行动”的随机频次和打击力度,全面排查问题,严厉打击危及环境和群众饮水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多样化。启动实施了监管执法“双随机”制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坚持日常巡查、交叉检查、随机抽查、零点行动相结合,开展“小散乱污”企业(项目)清查整治、工业园区综合整治、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污染整治、环境执法大练兵、全市放射源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全面排查环境隐患,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综合运用新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和“两高”司法解释,做到应处尽处、应罚尽罚,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阵势。

通过全市广大环境执法人员的努力,2017年全市行政处罚累计立案272件,较去年同期增加41%,行政处罚金额189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市本级行政处罚累计立案42件,行政处罚金额310万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引领着经济发展迈向新境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一定要全面地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红线,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长江沿线经济带水美岸美产业美。”市环保局局长钟好立说道。(图片由潘立、张建亭、刘愉提供)

九江市2017年环境质量

一、空气环境质量

2017年,九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其中80天为优,208天为良,63天轻度污染,12天中度污染,2天重度污染,优良率为78.9%。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6年减少2天。

二氧化硫浓度值为2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其中细颗粒物超过二级标准,九江市空气质量为超二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四项污染物浓度分别比2016年减少4.7%、3.3%、5.4%和4%。

全市降水pH值平均值为5.59,酸雨(pH≤5.6)频率为27.7%。酸雨频率比2016年增加5.9个百分点。

二、水环境质量

设区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量达标率为92.2%;市域境内主要河流长江、修河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状况为优。鄱阳湖水质为Ⅳ类(其中Ⅲ类水频次为45.8%,IV类水频次为45.8%,Ⅴ类水频次为8.4%),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柘林湖水质为Ⅲ类,水质状况为优。十里河水质为劣V类;赛城湖水质范围Ⅱ~Ⅳ类;白水湖水质范围Ⅲ~劣V类;南门湖、甘棠湖水质范围Ⅳ~劣V类;八里湖水质范围Ⅳ~劣V类;除赛城湖外,各湖泊均呈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三、声环境质量

2017年九江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55.2分贝,比2016年上升0.4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6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67.9分贝,比2016年增加1.5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标准(70分贝)。2017年九江市建成区声环境质量与2016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九江市环境监测站

2018年5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