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掃描我所投資的四家港股地產公司

先上多年來整個行業銷售情況:

掃描我所投資的四家港股地產公司

這個行業,就像O神說的那樣,“野草般堅韌”,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行業整體,從銷售金額的角度,2006年以來,只有2008年和2014年兩年出現了負增長。其中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負增長16%;2014年在嚴厲的調控下,負增長6%。有意思的是,2008年負增長以來,市場連續增長了5年,其中,2009年政策轉向,鼓勵地產銷售,然後過熱,2010年開始調控,但市場慣性增長3年。2014年負增長以來,市場也連續增長了5年,其中,2015年政策轉向,鼓勵地產銷售,然後過熱,2016年開始調控,但市場也慣性增長3年。這麼看,明年整個行業又要負增長了。其實,從2018年開始,大家,包括我自己,就預計這個行業整體銷售要開始負增長了,但事實上,2018年卻錄得12%的增長,達到15萬億;今年也會有8%~9%的增長,達到16萬億以上。個人預期,在當前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調控已經常態化,今後的房地產市場,基本會維持在15~16萬億的規模,想要大幅增長和大幅萎縮都不現實。其實呢,要想維持GDP 6%左右的增速,哪怕未來降到4%~5%,如果地產完全不增長,還是有難度的。我們的一貫政策,就是發展中解決問題,具體到房地產,就是保持銷售額和房價的穩定(大多年份小幅增長,個別年份小幅下降),然後隨著經濟整體的增長,讓房地產佔的比重逐步下降,讓房價軟著陸。事實上,這對於優勢房地產公司,是很好的經營環境,不需要考慮地價和房價的大幅波動,通過經營優勢搶佔市場份額。地產行業,在我看來,主要投資邏輯是

· 行業整體平穩,優勢公司可以通過提高市場佔有率提升銷售和淨利潤。

· 行業公司眾多,差異化非常明顯,可以找到有特色的公司。國家最近剛剛發佈了新的大城市化戰略,那些契合的國家戰略佈局的公司,就有勝出的機會。

· 行業整體估值非常低,即使看靜態估值,在銷售和結算嚴重錯配的情況下,主流公司都只有6倍左右的估值,按銷售計算的實際業績,大多在2~4倍左右。考慮到巨量已售未結,報表業績增長確定,股價單擊機會明顯,雙擊也有一定的機會。

具體到自己投資的四家公司:

融創中國。從2016年中首次買入以來,一直是核心持倉之首。今年大幅調低了持倉比例,不是因為公司不好,收益率預期低,而是實在是為了分散風險。新城老王的意外,不得不防。從基本面看

· 土儲質量非常高。截至2019年8月,確權土儲2.13億平,貨值2.82萬億,均價1.32萬/平,權益比率67%。土儲平均成本0.43萬/平,地貨比33%。融創土地佈局,基本一二線及強三線,都是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加上營銷能力強,銷售無憂。確權土儲,確保10%以上的淨利率無憂。確權權益土儲1.88萬億,保證未來1900億淨利潤,超過當前市值。

· 銷售強勁且有增長空間。公司2010年上市以來,9年的銷售複合增長率60%,近5年銷售複合增長率53%,近3年銷售複合增長率55%。公司2019年目標銷售5500億,截至11月底,銷售5006億,全年預計銷售5600億,較去年增長22%。其中權益69%,3864億。地產行業調控常態化,是非常有利於行業集中度提升的。今年,行業Top5,合計流量銷售大概3.1萬億,合計權益銷售大概2.27萬億,這麼算,CR5大概是2.27/16 = 14.2%。按老孫的預期,未來5年,CR5有望提高到30%,那麼,平均就還有1倍空間,按當前土儲佈局來看,未來5年,融創的行業地位一定是坐三望二,所以融創未來5年權益銷售空間是超過翻翻的,按20%符合增長計算,5年後權益銷售可達9400億。從另一個角度,行業前5合計30%,平均6%,那麼權益銷售就是160000×6%=9600億,看起來比較誇張,但如果邏輯能夠實現的話,就是這樣,可以保持觀察。

· 已售未結豐厚。公司2019年中期已售未結6600億,上半年全口徑結算1293億,預計全年結算3600~3800億,所以下半年結算2300~2500億,下半年預計銷售3400億,所以到年底預計已售未結增加900~1100億,即總的已售未結達到7500~7700億。其中權益比率70%左右,就是權益已售未結5200~5400億,按管理層中報業績會口徑,權益已售未結淨利潤率10%以上,按10%算,就是已售未結可以提供520~540億淨利潤。

· 負債率穩步降低。截至2019年中期,融創淨負債率224%,相對去年年末提高54個百分點,在主流房企偏高。19年中期,公司沒有披露綜合融資成本,18年報,披露的綜合融資成本是6.81%。融創一直給人的印象是激進,這也是估值被壓制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分兩個角度看,其一,融創歷史上確實是激進,但激進帶來的結果是彎道超車,2010年,融創銷售80億,行業排名50左右,2019年,融創銷售5600億,行業排名穩居前四。銷售是要靠土儲支撐的,土儲靠錢拿,融創不負責,從哪搞到那些優質天量土儲?所以,融創以前的激進(當然,必須得提融創拿地精準),換來了銷售和行業地位,這已經是即成事實。其二,融創現在已經家底豐厚,進入了穩步降槓桿階段,其實,降槓桿從2017年底就開始了,只不過今年上半年出了一點小插曲,按公司口徑,預計今年年底淨負債率降到130%左右,明年降到100%以下,基本和主流地產公司持平。負債率降低,就是公司估值提升的契機。

· 淨利潤釋放充分。2019年中期,公司權益結算1005億,淨利潤103億,大概權益淨利率略高於10%,當然,淨利潤裡,包括了樂視計提11億以及部分匯兌虧損,先不考慮這些,保守按10%淨利潤率計算。那麼,全年權益結算大概2600~2700億,淨利潤大概260~270億。預計未來三年,權益結算可以保持~20%增長,即權益結算3240,3888,4666億,合計11794億。假設2020年權益銷售4556億,2021權益銷售5360億,考慮1.5年的結算週期,那麼,5300億左右的權益已售未結 + 2020年權益銷售4556億 + 2021年上半年權益銷售2000億 = 11856億。這麼看,大體是匹配的。所以,預期融創2020~2022年業績分別324億,389億,467億,合計1180億。個人認為這個業績是偏保守的,因為其一33%地貨比對應的土儲,提供10%的淨利潤率比較保守,正常預期12%左右。其二沒有考慮文旅部分收益。從前瞻淨利潤看,保守估計,今年5600億銷售,69%權益,10%淨利潤率,淨利潤386億;明年6600億銷售,68%權益,10%淨利潤率,淨利潤449億。這裡特別需要提到一點,受累於2017年以來的高地價,大多數地產公司,明年的結算淨利潤率會出現下滑,但這對融創不適用,拿地節奏,是融創的核心競爭力。相反,近三年,融創銷售增速過快,結算沒有跟上,結算和銷售錯配嚴重,導致報表顯示的淨利潤率偏低。隨著銷售增速放緩,結算和銷售將更加匹配,融創的結算利潤率有上升的趨勢。

· 當前市值1800億,保守估計,對應當期報表利潤,2019年PE 6.7倍,2020~2022年PE分別為5.6,4.6,3.9倍。對應前瞻利潤,2019,2020年PE分別為4.7倍,4.0倍。

以上都只是分析融創的地產開發業務,事實上,融創以地產為核心,實施地產+戰略,佈局了六大板塊:地產、服務、文化、文旅、會議會展和醫療康養。這是一個更接地氣的發展戰略,圍繞主業展開。靜態看,公司現有地產業務利潤豐厚,疊加公司穩健增長,藍籌形象逐步樹立,估值提高,可以給股東提供雙擊收益。其實,投資融資的核心,是因為融創老孫以及這個團隊,這些年來,團隊異常穩定,一直超高速發展,老孫那些曾經吃過的虧,全都會轉換成當前和未來的收益。這家公司,未來有盼頭,可以一邊吃碗裡的,一邊看鍋裡的。

時代中國控股。這是一家聚焦大灣區的地產公司。基本面上,

· 土儲佈局聚焦大灣區,截至2019年中期,在手土儲2308萬平,權益80%左右,平均成本3541元/平,預計平均售價1.5萬/平,貨值3450億,地貨比24%,利潤豐厚,預計這部分土儲可以提供300億淨利潤,是公司當前市值的1.15倍。更重要的是,這公司深耕大灣區,這麼些年下來,累計巨量大灣區舊改項目(大頭在廣州和佛山),這部分項目,從去年開始轉化為利潤。舊改項目,合計土儲2801萬平,其中,2019~2021年可轉化1247萬平。這個不得了,舊改項目,這2800萬平的舊改,平均售價2萬/平,貨值就是5600億,當然,不可能全部自己拿到。簡單計算,自己拿80%,權益70%,權益淨利潤率15%,那麼,這部分舊改就可以提供淨利潤470億,是公司當前市值的1.8倍。

· 預計到年底,今年結算以後,公司還有800億已售未結,權益90%,權益淨利潤率11%,大概就是已售未結可以提供80億淨利潤。

· 今年銷售750億,明年衝千億,難,但增長個20%~25%,達到900~950億,問題還是不大。

· 公司當前市值260億,預計2019年報表淨利潤56億,2020年報表淨利潤70億。報表PE分別為4.6倍,3.7倍。對應前瞻利潤,今年前瞻利潤74億,明年92億,前瞻PE分別為3.5倍,2.8倍。

時代的核心邏輯是,土儲佈局優秀,大灣區舊改做了很多年,正是利潤釋放的時候。加上估值低廉,可以給股東提供雙擊收益。不足是,這公司基本所有事情都是老闆親歷親為,只在灣區,還可以,但只在灣區,公司銷售的天花板也就1500億。這麼多年了,公司在手土儲,灣區外都不到10% (只在長沙,成都,杭州有土儲),未來能不能走出灣區,不確定。好消息是,年末,公司在武漢拿了一塊地,看吧,可以持續觀察公司的異地擴張能力,能走出去,對股東是額外的紅包。

中國金茂。公司是好公司,但市場一直有誤解。

· 土儲佈局非常好,完全契合國家的發展戰略。大家一起一直對金茂的印象,就是到處搶地王,利潤率堪憂。怎麼說呢,2017年以前,對的。那時公司小,土儲不足,為了發展,沒辦法,只能公開市場搶地王。但是,隨著金茂城市運營戰略的成熟,這事翻篇了。未來金茂,60%的土地,都會來自城市運營項目。截止2019年中期,公司確權的二級土儲4900萬平,大概貨值9000億,權益56%,權益貨值5000億,未來可以提供500億以上的利潤。確權的一級土儲2100萬平,貨值近2000億,權益74%,權益貨值1400億,這部分淨利潤率能達到30%以上,未來可以提供400億以上的利潤。確權的土儲,合計就能提供900多億利潤了,是當前公司市值的1.4倍。更厲害的是,未確權的,來自城市運營的土地儲備面積未公佈,但是管理層透露未來可確認貨值約為1.35萬億元,總權益保守預測為70%(實際大多項目權益更高),總權益貨值為9450億元。這部分,保守股價也能帶來900億淨利潤,也是當前公司市值的1.4倍。以合理的價格獲取土地,對地產公司是最重要的事。金茂的城市運營戰略,可以說在地產公司裡獨此一家,沒法複製,構成了金茂的核心競爭力,確保金茂未來發展無憂。更加變態的是,城市運營圈地,對資金的壓力沒那麼大,地都是先圈了,然後慢慢投入資金,這也是金茂搞到這麼多土儲,淨負債率只有70%左右的原因。

· 市場對金茂的另一個印象,就是估值高。靜態的看,確實是,金茂今年核心淨利潤,預計65億,報表靜態估值大概10倍,比融創高50%,比時代高1倍以上。但事實上,金茂報表利潤低,完全是結算低造成的。我們對比一下。到今年年報的時候,融創已售未結7600億,今年結算3700億,比例49%。時代已售未結800億,今年結算400億,比例50%。金茂已售未結2300億,今年結算400億,結算比例17%。從銷售和結算錯配的角度看,今年融創銷售5600億,結算3700億,比例是66%。時代銷售750億,結算400億,比例53%。金茂銷售1600億,結算400億,比例25%。金茂想要釋放利潤,非常容易的,多結算一些就可以了。事實上,金茂的報表業績,至少少顯示了一半!為啥金茂不釋放利潤,主要兩個原因,其一,中化並表金茂,公司沒法突然釋放利潤,那會讓中化的報表波動比較大,公司只能按每年25%~30%的增長節奏來。其二,金茂的房子,金茂府,大家都懂得,房子好,確實需要更長的施工時間,也造成了結算週期變慢。但這兩個因素,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金茂的混改,大家都知道的,中化現在只持股35%了,快可以出表了。金茂銷售放量,2016年開始的,結算再慢,3年週期也可以了。

展望未來的話,金茂幾乎是唯一一家不需要為土地發愁的地產公司,這太幸福了。疊加金茂央企身份,融資利率低,安全,估值溢價也是非常正常的。按金茂的土儲,未來3000億銷售無憂,而且可持續發展,反正我覺得,至少要對標華潤置地吧,看看市值,差3,4倍呢,這就是金茂的空間。

花樣年控股。在我看來,這公司是未來的金礦。深入瞭解這家公司以後,我有一種發現了5塊錢時代地產的感覺。具體的說

· 公司主要兩塊業務,物業開發和物業服務。物業服務,就是持有香港上市的彩生活55%股權,按當前市值29億。公司當前總市值71億,扣除持有的彩生活,物業開發業務市值42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彩生活的估值,只有10PE,比今年港股那批閃亮的物業公司估值低的多的多。

· 公司今年銷售大概350億,權益80%以上,權益銷售280億以上。地產業務權益PS 0.15,是不是看起來有點低?但這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公司的土儲,跟他的市值比,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金礦。

· 公司的土儲佈局,按自己的說法,5大都市圈,大灣區,環渤海,成渝,華中,長三角。實際上,後兩塊,合計才8%,可以這麼理解,公司土儲,大灣區50%+,環渤海(主要是青島)20%,成都昆明桂林20%(沒有渝)。佈局可以說很好。土儲分兩大類,舊改和非舊改。非舊改部分,1648萬平,成本2396元/平,售價1.3萬/平,貨值2100億,權益80%以上,權益貨值1700億,這部分,淨利潤率輕鬆10%,可以提供170億的淨利潤,是當前地產業務市值的4倍多,是當前總市值的2.4倍。舊改部分,1672萬平,預計貨值3526億。其中,46%位於深圳,這是黃金呀!這些舊改,一共有39個,處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公司預計,未來3年,有20個項目,631萬平可以供地,總貨值1334億元。這部分權益80%以上,權益淨利潤率15%,那麼,這部分可以提供的淨利潤就是160億。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不計入公司三年以後可以供地的2200億貨值舊改,公司土儲能夠提供的利潤,都是當前地產業務市值的8倍以上,是當前總市值的接近5倍!

· 5600億貨值的土儲,每年銷售只有350億,這裡面一定有什麼問題!原因是,公司2013年嚴重戰略誤判,提出了輕資產的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物業服務業務,錯失了上一輪地產開發的大發展週期。2013年公司地產銷售就突破百億,達到102億,但後來三年基本原地踏步,到2016年銷售才122億。2017年,公司回過神來,重新拾起物業開發業務,3年時間,銷售從122億衝到了350億,符合增長42%,也還湊合了。但是這遠遠不夠。好在公司也認識到了這點,實控人曾寶寶小姐強勢迴歸,總管人事,今年5月重整董事會,從碧桂園,雅居樂,中國華融挖人進入董事會任執行董事。基本就是除創始人外,把整個高層換掉了。同時,提出“穩財務,強運營,重投資”三大戰略。打算大力發展物業開發業務。

· 實際上,今年公司乾的不咋地,銷售增長連20%都沒到,主要原因,高層人士更迭,你懂的。發力從明年開始。但是好的方面已經開始顯現,2019中報,銷售和運營費用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上半年銷售增長16%的情況下,銷售和運營費用的絕對值都下降了。

· 公司當前的報表基本是沒法看的。原因很簡單,其一,銷售和結算錯配明顯,2018年,銷售302億,結算86億,比例28%,事實上,2016年,公司就結算84億了,原地踏步3年;2019年,銷售350億,結算140億,比例40%。其二,公司前管理層運營能力弱雞。其三,公司所得稅率奇高,扣除土地增值稅以後,所得稅率,2016年41%,2017年30%,2018年48%,2019年中報73%。本來就沒多少利潤,還被所得稅吃掉一大口。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公司境外融資合人民幣170多億,佔有息負債的42%,這部分利息支出,包括匯兌損益,是沒法稅前列支的!這也是2017年所得稅率看起來比較低的原因,那年人民幣升值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點銷售額,支撐了這麼巨量的土儲,光是財務費用要多少,你還指望報表能看嗎?

· 所以,我估計,大多數地產股的投資者,連花樣年看都不想看。但是,你要想想,2016年以前,恆大,甚至融創的報表,能看嗎?等你能看懂報表的時候,早都漲了幾倍了。我預計,公司報表真正能看,要從2020年開始,從明年開始,隨著銷售和結算放量,以及人民幣匯率走穩,上面四個不利因素,全部得到明顯改觀。

· 最後,要想更詳細的瞭解這公司,推薦看地產股投資傳奇大神 @羅旭然 羅總的研報,在這裡,網頁鏈接。根據羅總嚴謹的推演,這公司,2021~2023年物業銷售的前瞻業績,分別能夠達到47億,87億,108億。呵呵,公司地產開發業務,當前市值42億啊!

花樣年控股的核心投資邏輯,就是相對於市值異常誇張的土儲,以及公司迴歸地產開發業務帶來的加速銷售的決心和能力。實際上,不需要公司的運營多麼優秀,有這麼好的原材料,一個普通的廚子,也足以做出一頓豐盛的大餐了。另外,估計公司本身也意識到自己管理能力的欠缺,所以和優勢房企展開了積極合作,比如旭輝和平安不動產,這會讓渡一部分利潤,但是能大大加快土儲變現的時間。本人自從今年四季度深入瞭解這家公司以來,從11月底以來持續建倉,可惜這公司流動性太差,連續買了1個多月,也沒買到多少倉位。反正港股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等公司真的實現預期的時候,流動性自然會來。我對這公司未來走勢的預期是,隨板塊微弱波動,然後等某天,大家發現他的時候,短期劇烈上漲,漲幾倍,也就是1個月的事。在這之前,保持跟蹤,等待預期實現。

LTLyra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