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同样反对招安,为什么宋江骂李逵,不敢骂武松?

温儿儿


因为他不敢。

众所周知,宋江武力值超低,在梁山108好汉中,基本上属于垫底的层次。

而武松可是在喝醉了酒之后,都能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能够垂死老虎的人。

这两个人之间要是打起来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是其一。



其二,武松兄弟多。

聚义厅里,也不看看武松后面站的都是些什么人。

花和尚鲁智深,在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事,属于能打能战能带兵的猛将。

青面兽杨志,那是杨家将后人,武艺高超,兵法谋略样样精通。

在看看鲁智深后面站的是些什么人。

九纹龙史进,那武艺也是出类拔萃,鲜有敌手的人物。

豹子头林冲,卞梁城80万禁军教头,跟鲁智深是肝胆相照的兄弟,也是属于能打能战能带兵能练兵的人物。

林冲身边又隐隐站着玉麒麟卢俊义,毕竟这两人是师兄弟,都是铁臂大侠周侗的弟子。

玉麒麟卢俊义也是沙场上的猛将,江湖地位比宋江不知道要高多少。

后面还有浪子燕青,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都是梁山上的佼佼者。



梁山水泊108好汉,虽然个个是兄弟,但也亲疏有别,总有一些兄弟更亲厚一些!

这几个人在一起,足以称的上是梁山的大半壁江山。

这还不是宋江最无奈的。

宋江最无奈的是第三点,林冲、卢俊义、鲁智深、杨志这几个官场中人、世家子弟哪个的官当的不比宋江大?家世不比宋江好?人长得不比宋江帅?

所以这些人虽然在梁山屈就,但是真的很难像李逵那样打心眼里对宋江言听计从!

而梁山的事业想要发展,就不能得罪这些人,否则关胜,呼延灼,董平这几个能够统兵打仗的官场中人、世家子弟又如何想!

要是这几个人也没了那梁山就真的是完蛋了。

在打仗方面,仅靠霹雳火秦明和小李广花荣这些人是撑不住的!

所以宋江不敢打武松。


李玄麟


梁山大聚义后,因为天降石碣,上面有好汉们的名字等,所以108将都知道了自己的排名,以及对应的天星。另外,宋江还定下了每个人的职位,分派了大家的任务。比如军师是谁,五虎将是林冲等五人,八骠骑、步军头领、机密走报头领等。

这些都完成后,梁山大摆宴席,宋江还特意让乐和唱起了自己填的词。其中,最后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表达了自己渴望招安的愿望。

此举,惹怒了几位反对招安的人。

武松当场反对,说宋江整天想着招安,冷了众兄弟的心。李逵也大怒,他反应更强烈,说“招甚鸟安”,结果遭到宋江一顿骂。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样反对招安,为何宋江(敢)骂李逵,不(敢)骂武松?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以为其实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武松是个明事理的人

在最初,武松其实是主张招安的人。武松为哥哥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又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平,杀了张都监全家。因为杀人太多,罪责深重,所以武松在张青和孙二娘的建议下,打扮成头陀,去二龙山落草。

在去二龙山的路上,武松遇到了宋江,那个时候,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打算到花荣那里躲避,他还说要带武松一起去。但是武松任务自己罪孽重,怕连累宋江,不愿同去,还说以后招安的话或许可能与宋江重聚。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这也是全书最早出现的招安。只是,可能是受鲁智深、杨志等人影响,加上个人经历,武松变了,不再支持招安。

但是,不管怎么说,武松都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他不支持招安,是可以理解的。宋江知道武松的为人,所以没有骂武松。后来,宋江解释自己为何招安时,武松就不再说话。

(宋江)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武松为何不说话了?因为他也明白宋江的意思。梁山108将齐聚梁山,被人骂为强盗、贼寇,虽然一时胜了朝廷,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许多好汉有家眷,梁山没有粮食来源,只有招安才有出路。

基于此,所以宋江没有骂武松。

其二,李逵不是明事理的人

李逵和武松是鲜明的对比,武松明事理,李逵不明。李逵虽然忠心宋江,但是对时局不清楚,心思比较简单,只考虑到自己情况,和眼前短暂的快活。此外,李逵脾气暴躁,和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最关键的是,李逵当时喝醉了,不愿意招安也就罢了,还爆粗口,一脚踢翻了桌子。

宋江刚刚定下规矩、职位、任务、大小头领等,李逵就这么闹,宋江骂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梁山是个大集体,如果人人都这么搞,那就乱套了。此时此刻,宋江必须站出来骂他,如此方能统率群雄。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会做些改动。说宋江敢骂李逵,因为李逵是他小弟;不敢骂武松,是因为武松本领高,甚至说武松所在的二龙山派系强大等,宋江不敢惹等。

如果非要这么说,就很阴谋论了。

梁山好汉或许有亲疏远近,但是没有派系。宋江作为梁山大寨主,也不必怕武松,即便从私下来讲,宋江也是武松的结义哥哥。古人等级分明,哥哥会怕弟弟吗?寨主会怕属下吗?不可能的事。另外,除了李逵,宋江可曾骂过其他人?没有。难道宋江怕另外106个人?不可能。

说白了,宋江骂李逵而不骂武松,是因为两人性格不一样,当时的情况也不一样,仅此而已,没有敢不敢的问题。


自说文史


这里体现了宋江的领导艺术和超高情商。

李武二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宋江的拥护者(他二人在混迹江湖时都对宋江大名很神往,见面之后都立即拜服,忠心拥护),都是坚定的反招安派,都属典型的“粗”人(李逵是粗中有莽,武松是粗中有狠),都曾经杀虎扬名,都是梁山重要的步兵统领。

但二者也有重要区别。李逵是宋江铁杆粉丝,铁到无脑,言听计从。武松的忠诚源于宋江的知遇之恩,属于士为知己者死一类。武松在落魄时,连同样礼贤下士的柴进都嫌弃他,这时候宋江却慧眼识珠,对他礼遇有加,还一并改变了柴进对武松的态度,让武松认为宋江是自己的伯乐,心有所属。再者李逵是一个人,武松曾经是二龙山头目,又和鲁智深交好,有自己的势力。最重要的是武松有头脑、有主见、有思想,李逵彻底无脑。江湖上黑旋风之名也无非就是一个地皮名头,而武松有打虎英雄名声,被人称一声都头,二人社会层次明显不同。

综此上述,宋江驾驭李武二人方式就截然不同。李逵他可以无所顾忌,像一条狗一样任意打骂,甚至可以一杀了之。对待武松他就有所顾忌了,李逵反是一人反,武松反是一片反,整个二龙山集团会反,包括鲁智深都会反,鲁智深一反连带林冲这样有威望,又是老牌梁山创始人也会反,宋江有所忌惮。而作为武松这样有脾气还有主见的人很有可能会反,一旦他发现曾经的伯乐跟自己精神上、人生观上渐行渐远的时候,真有可能会决裂。

这么看来,宋江对待李逵说啥都是废话,直接否定就够了。对待武松必须讲策略,怀柔攻心。宋老三识人之眼明亮呀,驭人之术高超呀!


火热之夏1


武松作为水浒传中响当当的人物,从在鸳鸯楼杀西门庆潘金莲之后留下杀人者乃武松是也,看出有狠劲,有担当,敢于出手,而在水浒传中,李逵杀星一个,杀性十足,并且坚定不移的认宋江为大哥,愿意听大哥的话。





可爱的小豫


首先武松本就非松江嫡系,武松属于二龙山派,而李逵属于江州派,是宋江嫡系,对宋江绝对忠诚,骂他没事,骂武松恐怕以武松的性格有可能离开梁山,导致二龙山派的鲁智深,杨志等人一起下山,蝴蝶效应!场面更加不好控制!


做你的知心朋友


宋江杀阎惜娇,是老婆偷人。

武松杀潘金莲,是嫂子偷人。

宋江戴绿帽子,而武松戴红帽子。

没可比性。

水浒传,从金圣叹砍成71回版后,全书只分3个十回,林十回、武十回、宋十回。

金圣叹是文字英雄,也是民族英雄,是真正的潜龙。不断掉后几十回,也没二百年后的,驱除鞑虏,还我中华。

腰斩,是什么刑?清代腰斩不是一刀下去,是几个小时,用铁锯拉肉,锯骨。

金圣叹死于水浒传。

当然,有人不喜欢金圣叹的水浒传,从贺胡子到林三箭虎。原因很多,

七五年,主席让后来者看一百回水浒传。千秋大业,短人没看懂。


枕戈夜


首先武松本就非松江嫡系,武松属于二龙山派,而李逵属于江州派,是宋江嫡系,对宋江绝对忠诚,骂他没事,骂武松恐怕以武松的性格有可能离开梁山,导致二龙山派的鲁智深,杨志等人一起下山,蝴蝶效应!场面更加不好控制!


3amgucun


在招安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来先看看武松

其实,在上二龙山之前,武松是希望招安的,那时候的武松,应该说还是有一颗向着朝廷和畏惧朝廷的心。这个从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还要自首就能看出,武松心里还是认可朝廷的。后来因为打了蒋门神,被张都监做局,杀了人之后,这才上的二龙山,在上山之前,还是想的是以后可以招安。

但是后来上了二龙山之后,遇到了鲁智深,鲁智深,在看朝廷这方面看得是很清的。他说过:“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可以说,鲁智深的性格深深的影响了武松。在加上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对朝廷的腐败看得越来越清,所以慢慢开始拒绝这个朝廷,拒绝招安。

所以在菊花会上,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武松才会说出“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宋江不敢骂武松,只敢骂李逵,是因为武松说这些话的时候,

一是代表着梁山上的众多兄弟。

二是武松态度还是比较缓和的,不像李逵,李逵是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李逵的态度和武松完全不可比。李逵这样一说,宋江肯定觉得没面子。

三是武松和李逵不同,比起李逵来说,武松在梁山上兄弟不少,还是以前二龙山的头目,宋江也不敢太得罪狠了。

四是李逵是宋江亲信,对于亲信这个,李逵可以随便骂,还可以杀鸡儆猴呢。





落葉kv


量人下菜,古今一理!

为什么?自李逵收了宋江的二十两银子开始,李逵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宋江的奴才,而且这奴才因为有了这不一般的主子,不时撒撒娇,寻两句主子呵斥声,心里便越加受用和自豪,——这正如阿Q的心理:正因为骂我,他才更重视我!!

宋江的处亊智慧,当然明白这一点,所叹黑斯黑廝地骂来骂去,李逵也觉悟挺高,只是列嘴笑着!终至喝了黑三郎的毒酒,说了句,生是哥哥的人,死是哥哥的鬼!——岂不悲哉?

武松这人,性格刚直,见事明了!是个文化不高,但在现实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他看不惯宋江的奴才嘴脸,也是在长久的工作中,逐步分清的!用弟兄们的鲜血染顶红帽子,——所以终至六和寺和宋公明一刀两断!

什么人给什么帽戴,——这一点宋江明白,他是断断不会骂武松的!


果冻布丁踏终南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齐聚忠义堂,是很有历史性的一刻。但是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宋江也做出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影响到梁山整体的走向,那就是招安。宋江宣布招安,108好汉心里其实各有各的算盘,如朱仝等本来就希望回归朝廷,为国尽忠是他们本来就想做的事。一些好汉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遇而安。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强烈的反对,其中代表的三人就是李逵、鲁智深和武松。




这三人对宋朝的朝廷都非常不满,他们想着梁山劫富济贫、潇洒肆意的生活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跑到朝廷里边,受贪官的鸟气。所以宋江提出招安时,三人都坚决反对。但是同样是反对招安,宋江对他们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李逵提出反对,宋江会叫人把李逵带出去,或者臭骂李逵一顿。因为李逵是宋江的忠实粉丝,宋江知道,他就算打骂李逵,一旦自己有危险李逵还是会保护他。他有把握,不管怎样李逵都会跟随自己的。但是对鲁智深和武松,宋江只敢用安抚的态度,因为他们不同于李逵,有自己的主见。




鲁智深原本就在朝廷当提辖,看透官府不管百姓死活,打死镇关西才落草为寇的。刚开始鲁智深和杨志等人落草二龙山,本来是二龙山老大,宋江吴用劝他,他才来到梁山。鲁智深不像宋江愚忠于朝廷,他纯纯打抱不平,追求公正。所以一旦宋江让他失望,他会毫不犹豫的离开梁山,自己继续行侠仗义。




武松也是这样,为百姓打虎,为了恩情醉打蒋门神,是不会屈从于朝廷淫威或者个人权威的。而且武松和鲁智深武艺高强,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猛将,宋江一旦失去他们,战斗力就下降了很多,所以不敢轻易得罪他们。还记得征讨完方腊,武松断了一条胳膊,这时候他再跟宋江说离开时,宋江看他变成废人就不再倾心留他,只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可见宋江是见人下菜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