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樊綱:2020年經濟不會比2019年更差,中國仍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

風雲激盪的2019年已經結束,2020年,中國經濟將面臨怎樣的形勢?

1月5日,在深圳舉辦的“問勢2020”馬洪基金會理事報告會,經濟學家、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了一場題為《“大變局”與中國發展新階段》的演講。

樊綱認為,2020年經濟仍然有下行壓力,但同時有幾個積極因素,可能使經濟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保持在6%左右的增長水平。

他同時指出,一些化工行業因為環保及安全方面的因素,有的地方政府採取的做法是直接關停。但追求100%的零汙染和零風險是違背發展規律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仍然要“千方百計謀發展”。

樊纲:2020年经济不会比2019年更差,中国仍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中國從“比較優勢”走向了“後發優勢”

樊綱表示,2000年以後中國迅速崛起,競爭力迅速提升,出口貿易迅速增長,這個時期被美國人稱為“超級全球化”(Super Globalization)。過去全球化不過只是發達國家玩的遊戲,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崛起,大大改變了整個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格局。

樊綱說,發展經濟學以前只強調比較優勢,現在從中國的發展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來看,應該更加強調後發優勢。比較優勢通常說的是沒有好的資本、好的技術、好的教育,稟賦就是廉價勞動力,因此要利用好稟賦搞一些能夠搞的產業。

但如果只有比較優勢,就永遠在低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裡,永遠不會對發達國家產生競爭力,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出在這兒,廉價勞動力用不了多久就用完了。

“怎麼才能改善稟賦的結構,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技術、更多的人才?得靠後發優勢,我們可以用比較短的時間、比較低的成本迅速學到人類迄今積累起來、創造出來的各種知識、技術,包括思想。後發優勢的前提條件是什麼?開放。中國做對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開放。” 樊綱表示。

當前階段,中國所面臨“大變局”的一個重要方面無疑是中美貿易。樊綱表示,“大變局”的原因正是中國的迅速成長,在一些新的領域有競爭力了。

據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2019年12月下旬的消息,關於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問題,雙方經貿團隊正在就協議簽署具體安排等後續工作,保持著密切溝通。樊綱表示,這是好消息,但中美之間的問題仍將是長期問題。

而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包括投資下滑、外貿下降以及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放緩等。同時,樊綱也指出,貿易摩擦僅能解釋一部分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主要原因仍然在國內,包括勞動成本提高、環境壓力加大、政府體制的改變與過渡等,這些是結構性、長期性的因素,此外,當前中國還面臨著週期性的因素,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說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等。

2020年中國經濟可能保持6%左右的增長

在上述這些形勢之下,2020年的中國經濟會出現什麼變化?

樊綱表示,“我個人相對樂觀一點,我認為不會比2019年更差,也許、希望比2019年好一點,仍然有下行壓力、仍然不會高漲,但是有幾個積極的因素,可能使經濟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保持在6%左右的增長水平。”

第一個積極因素是中美之間將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短期內會形成確定的預期和環境;第二是宏觀經濟政策力度加大;第三是房地產政策“一城一策”的調整,以及城市群的發展,會拉動增長。

而關於中國經濟發展更長期的趨勢和特點,樊綱將其總結為5個方面:

一是更加重視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進一步發展國際市場的多元化;

二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有待開發;

三是進一步擴大開放;

四是進一步加大經濟體制改革力度;

五是著力於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發展高新科技產業。

關於發展高新科技產業,樊綱表示,“我們的短板不光在高新科技領域,很多製造業都有問題,進口依存度高,受制於人。精細化工材料領域有10萬種產品,我們現在只能做3萬種,多數在中低端,高端的我們做不了。”

他繼而指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一些領域落後不奇怪,這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還能繼續發展的話就不成問題,如果不增長、停滯、倒退甚至負增長了就是問題了,特別是在精細化工領域,因為是化工,現在面對兩種監管、督察,一是環境,二是安全,很多地方的簡單做法是(把企業)關掉。

“這就成問題了,一關了之是沒風險了,但產業就發展不了了。搞環保、安全是為了這些產業更好地發展而不是讓它們不發展,要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同時又要繼續發展,這才是真正好的發展政策。千方百計謀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些話不能空說,要落在很多實際的問題上。”樊綱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