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一)长江风向骤变,船工欢呼

渡江战役前,靖江百姓“豁出命支援解放军”,经过周密准备,渡江东集团和西集团在等待最后的时刻。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许多土生土长的长江船民,深知4月的大江风急浪高,使用木帆船在夜里渡江万分危险,更何况还要顶着敌人的海空和炮火射击。因此害怕,有一部分船工偷偷逃离。

而更多的船民,则是父子、夫妻、兄弟甚至全家上阵,许多船是“夫妻船”带着第一梯队过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但过江最关键的问题,是长江的风向。

农历三月,长江刮南风,渡江部队将顶风行船,速度会大大变慢。对于长年在江上驾船的船民而言,风向是关乎生气的老天“脸色”问题。焦虑的空气弥漫在渡江部队中。

电影《决胜时刻》里,蒋氏胸有成竹地说:“只要风是南风,解放军就过不了江!”是对当时这一情况的真实还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说来奇怪,至21日下午,东集团渡江区域风向突变。虽然在多年后,在不同地点的当事人船工和官兵回忆时,对风向这一变化是东南西北风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说,是风向突然转为有利于我军渡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不得不说,虽然各个地点的风向变化各不相同,但全部转为有利于我军渡江,也是历史的引人深思之处。

一些渡江老船工回忆,当年顺风突变时,沿江一片欢呼。

(二)用洋油桶浮水渡江参战,船老大跳水救起营长

1949年4月21日晚7时30分,历史性的一刻到了。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长江北岸的无数木船齐齐升起满帆,从各个港口同时涌出,近万个船队如赛龙舟一般一齐冲向江面。仅15分钟后,对岸三发信号弹飞起,江北的我军和百姓一片沸腾:“大军登陆了!”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东集团和西集团同时开始行动,各部队在战前就预想可能出现船队被吹散或打散的情况,做好了“船自为战,班自为战”的准备,每人都背着堵漏的木楔子和棉花包,身上捆着洋油桶,准备在船沉时游过长江。

蒋军开始反击了。28军248团突击营6连5班的木船在江心被空爆弹切断了桅杆,当即开始原地打转。战士立刻把棉被绑在桅杆上当帆,众人轮流摇桨硬是追上了船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船一近岸,许多官兵就冒险提前跳船。尽管事前船工们叮嘱“你们往哪里打,我保证往哪里送,但是不要乱动”,但许多不了解长江的官兵提前跳船,瞬间被深水吞没。营长第一个跳下船,一下子被巨浪吞没,船工立刻一个猛子扎下去,把营长托起来。

有的船工亲自跳船,扶着船身,直到自己踩到底了,才允许官兵们跳船。第一梯队登陆后,每一名船工都摇船立刻北返,一夜渡了几个来回,

运送了包括粟裕司令员在内的40万部队到江南。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东集团先锋23军,登陆后立刻发信号弹通知江北,同时快速向两翼卷击,连续攻克4个港口。我军战士端枪冲到碉堡前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蒋军甚至还出来问“解放军的炮打完了吗?”

(三)攻击速度太快,叶飞险些被俘

10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当夜随28军第一梯队过江,由于我军进展太快,敌我双方完全搅在了一起。按预定计划,到了南岸与28军军部汇合点时,发现黑夜里格外安静,根本没有28军。

叶飞谨慎地派参谋先去查看,发现面前竟是蒋军一个团,这才得知28军还未打到,自己身边只有一个警卫排。赶紧调头摸黑狂奔,才碰到大部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叶飞险些被俘。

大军开闸,局势已不可挡了。渡江仅1天,28军和31军就通过了京沪铁路,沿沪杭公路向南猛追,攻克宜兴,提前两天按粟裕计划切断了逃往南京上海的汤恩伯集团的退路。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渡江后,我军沿京杭路猛追,民工们也一路跟着运送弹药、转运伤员,攻浙江克上海,甚至一路跟到了福建。5个月后才回到靖江。

蒋家王朝的老巢南京已在眼前。早在渡江后的第二天中午,蒋军在沪杭路被切断之前就开始放弃南京,向上海总退却。不得不说,在逃跑速度上,蒋军确实“神速”。

渡江战役,我军冲入碉堡,蒋军睡得迷迷糊糊:炮打完了?

南京门户洞开,谁去完成解放南京、攻克总统府这样彪炳史册的光荣任务,成了各部队“红了眼”的美差。

此时,距1947年蒋军攻克延安,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

洪流席卷扬子江,人民托起百万雄师。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