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家對於飯圈的“撕逼文化”怎麼看待?

馬鵬堃


飯圈實際就是一群有目的有組織的營銷號帶著一群瘋狂追星族的圈子。這個圈子是資本眼中的一個棋子,更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至於飯圈的撕逼更多是有目的的組織活動。

什麼是飯圈?飯圈撕逼的戰鬥力有多強?

飯圈,就是粉絲團隊的總稱。各個娛樂明星都有各自的粉絲後援會,不過大多都集中在那些年輕頂流,或者曾經是頂流的娛樂明星。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哪些老演員也沒什麼追的,年紀大了,顏值也下降了。要是每天一群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圍著一個老頭老太太打轉似乎有點怪怪的感覺。

圖為加入飯圈必備技能

至於為什麼會撕逼,這個原因就太多了。各家粉絲可能為了自己偶像的任何原因,相互開撕。比如撕劇中的番位,吳亦凡和楊紫的粉絲為了網劇大ip《青簪行》中的一番撕的轟轟烈烈。說到這裡,我們不妨舉幾個粉絲撕逼的例子,戰鬥力之強悍,世間罕見。

01,鄭爽粉絲vs吳宣儀粉絲

鄭粉與吳粉之間的罵戰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人,因為一張機場照讓雙方粉絲開撕,吳粉跑到鄭爽爸爸微博下引戰,鄭爽方也發了律師函回擊,雙方鬧得很不愉快啊。這不,直到今天都有新聞爆出吳託朋友向鄭道歉,鄭霸氣回應:不認識。

02,迪麗熱巴粉絲vs張藝興粉絲

迪麗熱巴和張藝興在最新一季的《極限挑戰》中有過合作,但雙方的粉絲都互看對方不順眼,哪怕節目結束了也沒有停止過對罵。雖然這段時間熱巴和張頻頻合體,但撕過逼的心怎麼可能在交到一起呢?

03,王俊凱粉絲vs易烊千璽粉絲

雖說是一個組合的成員,但近年來王俊凱和易烊千璽基本上都在獨立發展,同年齡段小生粉絲之間有時難免互看不順眼,有過好幾次罵戰,鬧得不是很愉快。今年易烊千璽已經憑藉著電影《少年的你》成功擠入大熒幕,而王俊凱則少了那麼點意思。

像這類飯圈撕逼的例子在娛樂圈舉不勝舉,每天都在發生,哪怕是一件極小的事情也有可能成為飯圈撕逼的導火索,甚至已經發展到不需要任何理由雙方粉絲都會開撕逼,只因看你不順眼。

飯圈為什麼會撕逼,撕逼的背後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飯圈,不可能無緣無故會開始撕逼,常常看到這些娛樂新聞可以猜出幾點理由。

第一,真愛粉為自己的偶像而撕。

毫無疑問,在飯圈內確實有一大部分的粉絲是各個娛樂明星的真愛粉。顧名思義,真愛難尋,為了真愛哪能讓自家愛豆受到委屈,撕,必須撕,沒有理由,只為給自家愛豆打抱不平。

第二,營銷號引戰。

這個估計是粉絲撕逼的最大原因,營銷號是最大的責任人。它可以受任何指使包括偶像自己。這類引戰的目的只有一個,為撕逼的雙方獲得熱度和流量,隱隱之中透露著資本的影子。這類營銷號是最讓人噁心的,他們很瞭解粉絲群體的心態,對症下料,引比戰,戰必火。

第三,黑粉引戰。

不論是哪個人,也不論是哪個娛樂明星,有喜歡的,就肯定有討厭。一般討厭的人最多對該明星不感冒。但是總有一部分比較極端的人跑到各家粉絲後援會的微博下引戰,這類人統稱黑粉。

撕逼給流量明星帶來了金錢,掏空粉絲們的口袋。

在當今流量為王的娛樂圈,粉絲撕逼是各類流量明星喜聞樂見的,我相信有一部分撕逼是流量明星們的自導自演。正常紅也是紅,黑紅同樣也是紅。

飯圈裡大多數都是一群不理智,喜歡跟風的極端粉絲。在現在的娛樂圈裡,只要你有熱度,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有粉絲願意買單。馬蓉,郭美美這類汙點網紅都有幾百萬的粉絲,何況是娛樂圈內的流量。

另外,撕逼現場容易引起飯圈粉絲的激情,這群人有錢又有閒,即便貸款也要給自家的愛豆拉票打榜,買專輯充銷量。一旦開撕,就意味著雙方的流量明星又有大把大把的錢入賬。對於明星們來說,這簡直是躺賺。而粉絲們最後只是成為了資本眼中的韭菜,割完一茬換一茬,傷心傷錢傷感情!

結語:敬告飯圈,莫要被表面或者被皮囊迷住了雙眼,失去了理智。


娛樂圈的水很深很深,加上資本的進入,更加是深不可測,深不見底。偶像,人人都會有,真愛請保持沉默。

人在失去理智的時候,往往最容易被人利用,你可以為自己的偶像直言,吶喊,但完全沒有必要去撕逼。我們大多數人,只是一個凡人,和所謂的明星相差千萬裡。

說白了,偶像只是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段插曲,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生活,娛樂八卦也不過是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你所追逐的,所看到的偶像都不過是鏡頭前的假像,鏡中花水中月罷了,除了皮囊以外,你概不知道,又何必去做撕逼這種蠢事呢?


戲娛9527


撕逼人士中有些是真愛,為愛而戰,這類粉絲是能識大體,不會做出惡臭之事!

但更多的是看熱鬧不怕事大,這部分的人其本質就是一群現實生活中的loser在網絡上找到了歸屬感。

這類人你在現實中故意惹她她都不一定敢和你剛,一群腦殘在現實生活中沒什麼存在感,沒有有價值的圈子在不經意間找到了組織,受到了認同,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自己的發言會有人贊同,會有人支持,一下子被這種虛妄的景象矇蔽了雙眼,從此在傻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網上撕逼不會有任何風險,膽小怕事的內心得到了刺激滿足,越有節奏自己越興奮,越是這樣,越惡臭。



明星美


作為一個曾經的追星少女,我將自己看到的追星女孩在撕逼過程中使用的手段大概羅列下

1、迷惑發言(簡單的嘲諷)

2、p大字報(xx別再碰瓷了/xxx生而為人請善良...)

3、粉絲之間言語辱罵(醜、賤等辱罵性詞語)

4、上升明星本人,微博點名@明星(糊穿地心,作妖,碰瓷)

5、波及明星家人(全家爆炸...)

6、p 明星yi照 shiti照片私信

以上都是飯圈撕逼的常規操作,戰爭一經打響,便是一場網絡的腥風血雨,飯圈文化最出起源於韓國,娛樂產業作為韓國的經濟支柱,需要不擇手段來操縱飯圈,同時操縱藝人,以獲取持續流量和熱度,讓明星保持持續的國民影響力。而國內最早追星的一批人,將這種飯圈文化到了國內。說實話,我們本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偶像憑藉國內強大的粉絲基礎,是可以傳遞更多的正面影響力,

而獲得圈外認可,然而,路人所看到的更多的是明星實力的欠缺和粉絲盲目的崇拜,以及時常會走進大眾視野的撕逼文化。導致大家對追星女孩的認同感越來越低。

實際上,追星族整體年齡偏小,確實很難做到理性討論。沒有自己的見解,更多的是盲從和情緒化,就如同小學生打架,你罵了我,無論是非對錯,我都要罵回去,暴力輸出一頓。同時,等自己心裡這個怒氣過了,也就忘了,無非是浪費了一些時間和流量,下線還是依然嘻嘻哈哈的生活。

所以說飯圈文化不過就是飯圈女孩的口嗨,大部分追星女孩都只是非常純粹的喜歡而已,無可厚非,而僅有少部分是沉迷於飯圈文化無法自拔,切不斷暴力輸出,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只是在追逐一種虛擬世界自己認為的正義感和存在感罷了

作為路人,且一笑置之。


Dear娛樂圈


這是一個較比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這裡面有真心實意的觀眾;也有盲目的跟風人;的卻也有用心不良的人,造謠惑眾唯恐天下不亂。甚至是黑色的陰人,企圖使問題更加複雜化,說的條條是道甜言密語,使人真假難分是非不變。使人們不敢或沒有能力揭露他們偽裝的面俱。他們敢同官方宣傳媒體對著幹!試問,普通觀眾如何從中辨別方向呢?這難道還不嚴重嗎!


天雨146927234


請選擇不看。

魚龍混雜的圈子裡,誰知道誰披著哪家粉絲的皮為對家做事甚至只是渾水摸魚鬧著玩呢?

儘管媒體信息爆炸,很多公眾人物的隱私暴露在人前,但是真真假假誰說得清楚,沒有證據憑著一腔熱情也請各位粉絲謹言慎行,旁觀者也不至於摻和進來添油加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