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搭上“复兴号”幸福来敲门

搭上“复兴号”幸福来敲门

李泽艳在新房给婆婆剪指甲。

为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让贫困群众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弥补中心村安置、集镇安置的不足,宣威市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黄金”地块用来建设城区安置点——复兴佳园。该安置点占地317.65亩,规划总投资13.4亿元,建设安置房23栋,总面积35.6万平方米,安置搬迁户3773户12495人,涉及24个乡(镇、街道),安置点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民超市、扶贫车间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万名贫困人口进城安居。

大雪节令过后第四天,位于宣威市环城北路附近的复兴佳园异常热闹,搬迁入城的贫困群众与帮助搬迁的市乡村挂钩干部、志愿服务人员忙着搬家具、贴对联、购置生活用品,早几天入住的群众送孩子上学、到超市打工,告别穷山沟,搭上“复兴号”,开启了新的生活。12月11日,记者来到复兴佳园走访几户已经进城入住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王洪应:

搭上“复兴号”,幸福生活提速

记者来到5栋1单元1103号,户主王洪应正好在家并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我家住云贵边界的文兴乡白药村,一河之隔就是贵州威宁,过去孩子读初中到乡一中单边路程就是17公里,脚走要接近3小时,搭客车上学要20元车费,到宣威城单边就是100多公里路。”记者问他什么原因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2012年做了大手术,腰椎内安了两块钢夹和四颗针,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经介绍到龙津火车站拔草,每月有2000元工资;妻子2013年肝硬化腹水,需要长期服药,家里还有一个需要照管的81岁伯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享受农村低保,两个上学的孩子也是靠教育扶贫政策得以正常上学。”

他进一步介绍:“老家文兴白药村,山高、坡陡、谷深,居住的房子是100多年前祖辈就建的木板房,随着儿女的长大和夫妻双双患病,建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后来村干部告诉可以进城安置,孩子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当时还有些疑惑,但如今已美梦成真。宣威今年10月18日开通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我家12月1日分到新房子并正式搬迁入住复兴佳园,随后小儿子也由乡一中转入市八中上学。现在孩子上学条件好了,我上班更近了,我和妻子看病就医更方便了,妻子也在小区内当清洁工,幸福生活全面提速。”据了解,搬迁入城安置的群众少说也有几千人。

李泽艳:

告别大山沟、告别无房户

记者随后来到1栋1单元1103号陆天义家,他家原住阿都乡大佐村委会八家寨,孩子上学读书要走1个多小时,为了孩子上学,只得到大佐租房子住,让妻子李泽艳去管护,这样种地养猪都无法开展,全家5口人仅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李泽艳告诉记者:“12月3日搬迁入住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复兴佳园,两个孩子12月9日转入复兴二小读书。我家是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安居乐业谈不上。入住复兴家园后,不仅节省原来租房开支,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夫妻两人在城里务工,困扰全家的孩子上学难、无住房、无活干的三大难题圆满解决,脱贫致富的信心足了。”李泽艳正好要送孩子上学,记者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搬到城里住有什么感觉?他说:“我叫陆小孔,原来在乡下读书环境条件差还要住校,现在环境条件比乡下好多了,更开心的是能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李泽艳说:“我的娘家在红河州元阳县,当时嫁阿都乡她们都很难过,现在搬迁进城了,有个稳定的安居之处,这下她们就放心了,我们还把87岁的婆婆也接来安享晚年,住在城里一家人其乐融融。”

李继虎:

住新房,有班上,开启幸福生活

记者来到设在复兴佳园的金红达超市,超市负责人张明敏介绍:“这几天正在进货,前来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2人,正式营业后用工50人左右。”记者采访一个正在推着货物的小伙,他说:“我叫李继虎,今年21岁,是12月3日从龙潭镇业肥村委会搬迁到复兴佳园,老家距离镇政府20多公里,赶个街单边要10元车费,母亲出走,父亲身患皮毒丧失劳力。入住后安排到超市上班,每月有2000元左右收入。弟弟李龙也转入复兴二小读书。”在搬迁进城的安置群众中,像李继虎这样家庭不完整或家有急重病人的也不少。据了解,仅残疾人家庭就有129户。

复兴佳园:

干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城区安置点安置人数多、范围广,是解决宣威脱贫攻坚战中“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重点工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该市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宣威市政协副主席、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指挥部执行副指挥长刘国文介绍:“截至12月14日,23栋安置房全部达到入住条件,通水、通电、通网络电视、通天然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民超市、就业服务站、文化活动广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村史馆、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就业培训中心、残疾人康复站正在加快建设,来自24个乡(镇、街道)3773户12495人已经搬迁入住2848户10401人。”搬迁入住后如何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如超介绍:“搬迁入住后,街道已经对第一期61人开展了家政、餐饮、保安培训,培训人员已有30人就业。为给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同众合工艺服装厂、宇成物业管理公司、宣威市东敬科技有限公司、沾益西平临峰金属加工厂、雪袄棉被加工厂达成700余人的用工就业意向。为了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脱贫致富,让有劳动能力并有意愿的人都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岗位,宣威市人社局和复兴街道在复兴佳园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就业培训中心,挖掘出一批就近务工的岗位,建设一批扶贫车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