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王朝》木兰围场秋猎,康熙为什么还要带上蒙古王公等随行?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青灯问史


木兰围场,是康熙带着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为了不忘本,开展秋猎的演武场,这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言述。按照规矩,除了八旗子弟,王子皇孙等,其他人除了特别受邀,一般是不会参与的。那么,在《康熙王朝》里面,康熙这个秋猎的日子,为什么还带上了蒙古王公等随行呢?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1.背景。

发生这件事的背景是,太子胤礽第一次面临被废的境地,适逢蒙古王公等到清朝朝见,康熙帝亲自接见了他们。当他们称要将礼品和一把金如意献给太子的时候,康熙很阴沉的说:太子病了。在其后的木兰围场秋猎开始前,康熙又作出了个举动,将金如意赏给表现好的皇子。

这让蒙古王公们心里很纳闷儿。

当天的接待工作是康熙指派老八胤禩,胤禩在接待酒会上的一席言论还引起了大阿哥的猜忌,顺便还捎上了老三胤祉,被康熙大骂了一顿。要说老八的言论是不是有心无从论起,但是听者却有意,那些蒙古王公们看见形势不对,见风使舵的本领便施展出来。当木兰围场秋猎的时候,听说老八胤禩全部逮的活物的时候,便一个劲的表示老八有好生之德,建议将金如意赏给老八。

2.康熙为什么要带上蒙古王公们参加秋猎?

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下的一个少数民族县),与内蒙古草原结界。1681年,康熙为了训练军队,在此开辟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狩猎场,皇帝每年都要带领王公大臣,八旗精兵到此射猎和旅游,是为“木兰秋弥”。在清朝康熙到嘉庆140多年里,进行过105次木兰秋猎。唯有雍正时代没有进行过,但是雍正遗照中却明示这事儿要在后代中继续下去。

这里,按照康熙当时选择的口气说: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行胜抱神京。

因为考虑到木兰围场的地理位置,所以肯定的说,并不是康熙要带蒙古王公随行,而是康熙率王子皇孙到木兰围场秋猎,因为比邻内蒙古地界,所以他们为了表示对大清朝的礼仪,前来慰问和看望。

为什么要来慰问和看望?当时的内蒙古地区虽然基本上已经臣服,但是蒙古族希望东山再起,时刻窥探虚实,还是暗藏心底的。皇帝在这里秋猎,这是礼之所致,窥探虚实,也是情理之中,当然要来。

康熙帝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这次带他们来,有其重大的战略目的和政治意义。

第一,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点。在这里建木兰围场,可以对大清朝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康熙建立木兰围场后,通过每年的秋猎军演,推行“肄武绥藩”政策,从而达到震慑蒙古,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方边防的目的。

第三,重要的的军事保障通道。这里连接承德避暑山庄,直通北京。大家知道北京,承德是重要的政治通道,木兰围场紧挨承德,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可以形成互为保障的效果。

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葛儿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

由此可见,这次带着蒙古王公参加秋猎并不简单。他既是不忘本,也是对蒙古的震慑,在九子夺嫡的情势之下,稳固北方的边防,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太子的废立,康熙需要向他们证明的是:这事儿还是我做主,不要想着出什么乱子。


青灯问史


木兰围场是清王朝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家猎苑,按照史料记载,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木兰围场的位置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据辽史记载,辽国君主们也经常在此地周边狩猎。

木兰围场建立后,康熙皇帝每年都会在此组织一到二次狩猎,而每次狩猎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环节,接见蒙古王公贵族。

有清一朝,和蒙古的关系是历代皇帝头等大事之一,早在后金时期蒙古就是重点拉拢对象,在明朝一连串外交军事失误之下,到了皇太极时代,蒙古彻底倒向后金,充当打手,大量蒙古人男丁收编被改编成蒙八旗,满清入关后蒙八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功卓著。按照满文老档记载顺治五年,八旗满洲有男丁55320人,八旗蒙古28785人,八旗汉军45849,可见即便是清朝最纯正的所谓正规八旗军,纯满兵也占不到一半。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属于恩威并施,后金前期蒙古各王公大部分是倾向于明朝的,但是在皇太极的军事打击之下,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兵败病死,蒙古失去了统一的可能,之后皇太极又采取怀柔政策,用贵族之间的互相联系,将蒙古各王公拉倒了自己这边,康熙皇帝的奶奶著名的孝庄太后,她就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她在帮助康熙皇帝执掌权力,奠定清王朝长治久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清朝实际上对蒙古是相当忌惮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明里很是推崇,蒙古人地位仅仅在满族之下,蒙古的王公贵族地位甚至不在满清贵族之下,但是暗地里极尽分化瓦解削弱之手段。

手段一:在蒙古大力推崇佛教,支持劳动力出家为僧,不再从事生产,同时清朝也给予蒙古的喇嘛们大量特权和金钱,鼓励他们传教,结果导致蒙古人口不断减少,清朝几百年历史,内地人口增加了几倍,结果蒙古人反而还锐减了。《冯玉祥回忆录》中所记载:“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之后,今已减少至五十万人。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由于清政府大力扶植蒙古的王公贵族信奉喇嘛教,并鼓励他们家庭中的男性子嗣出家,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就改变了蒙古族的很多的内在性格,同时,由于一旦出家,就会一辈子也不能结婚,所以,又导致了草原上就出现了比较广泛的男少女多的性别失衡,再加上,性病的泛滥,于是,蒙古族也就随后出现了人口上的锐减,从而减轻了对清王朝的威胁。不过冯玉祥记载的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但是数据夸大了,以当时的生产力草原承载能力人口有五百万顶天了,冯玉祥一千二百万这个数据我持怀疑态度。

手段二:分化瓦解,将蒙古分封诸王,分封到各地,让其难以凝聚成为一体,让蒙古王公各自制衡,避免出现一个强大的王公,也就是说不允许出现一个统一蒙古的大汗了,这里面就不得不说一个耳熟能详的人了葛尔丹,葛尔丹是准格尔部的一个大汗,准葛尔部是卫拉特蒙古的分支,葛尔丹崛起之后试图统一蒙古,对清朝造成极大威胁。康熙帝遂发动三征噶尔丹之役。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败退至科布多。1696年昭莫多(今蒙古国肯特山南)之战,噶尔丹主力军被清军击溃,侄儿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征讨噶尔丹时,他死于科布多(一说自杀,一说病死)。葛尔丹死后准葛尔部势力尚存,直到乾隆时期,准葛尔部被彻底灭族。

手段三:强行将汉蒙相隔,最大程度上限制蒙古人的汉化,不准蒙古王公请内地书吏学习汉文化,公文不许使用汉文等。到了道光时期,甚至还规定蒙古人只能取满文音译的名字,禁止取汉名。

最后就是拉拢上层蒙古王公,不断联姻加强双方关系。

通过蒙清关系的特殊性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出,康熙皇帝木兰围场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八旗子弟,同时对到场的蒙古各王公炫耀兵威,在围猎期间康熙不厌其烦接见所有有地位的王公,赐予金钱珠宝,恩威并施,不得不说这个效果很大,之后的葛尔丹叛乱,绝大部分蒙古王公坚决的站在清王朝这边,葛尔丹兵败身死就只能是必然结局了。

最后加一句,清朝对蒙古的手段我真的感觉很高明,姿势水平明显高于明朝,不过这也是清朝少有的几个亮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