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來美國,有人去看“自由女神”,有人去看“帝國大廈”,而我對這些通通不感興趣。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距離上次來洛杉磯已經12年,實在對這裡喜歡不起來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舊金山這個地方,真是名副其實,有點像上海的90年代,車舊路更舊……


這次來美國,主要是想看看車子。在奔馳4S店瞎轉悠,除了見識很多“美版”車型,還領教了美國汽車改裝的手藝。

在奔馳店我發現角落裡停著一臺改裝過的高頂METRIS,我們國內習慣叫它“麥特斯”,它屬於新威霆的北美名稱。和我們國內4S店一樣,他們也會選擇和一些改裝廠合作,把改裝好的車子放到展廳裡售賣。

那麼下面就去領教一下美國改裝的手藝吧。加高頂、航空椅、氛圍燈、桃木飾板……說實在的,跟10年前改GMC的套路和工藝差不多,62000美元,比“威霆貨車版”貴了將近2萬,大家覺得值不值呢?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北美“威霆貨車版”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北美“威霆客車版”改裝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駕駛室變動不大,儀表臺中央的顯示屏在美國版是標配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美國人“人高馬大”,加裝高頂還是不錯的,而且座椅靠背也比較長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陪你去看“流星雨”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電視這麼裝,還是比較節省空間的,就是仰脖看有點累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高頂側面看還是比較炫的,造型有點像我們的“和諧號”動車組

下面這款是2019新款“斯賓特”改裝的,要價19萬。應該說它是目前可以代表美國商務車改裝最高水平的作品,目測與國內改裝能力有三年的代差。這臺改裝車給我的整體感覺是“燈紅酒綠”。車內到處都是七彩氛圍燈和酒櫃,中國人愛喝酒,吃飯有酒就可以了;美國人不僅吃飯要有酒,坐車也要喝。當汽車遇見酒精,我總覺得運氣都不會太好。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奔馳的展廳太樸素,莫非奔馳本就是低端品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扶手臂”取代“扶手箱”也有它的好處——方便中間過人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他們的電視總喜歡往高處佈置,仰頭看電視,實在不習慣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總感覺不牢靠,顛簸路面酒杯會不會“叮叮噹噹”?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這是“燈紅”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這是“酒綠”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這腿拖真性情,好歹也把鋼鐵骨架遮擋一下,不怕夾肉嗎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看完地上,我又轉入地下。從小就喜歡逛地下車庫,如今還是喜歡在取車前兜一圈。記得高中時和小女友約會也是逛地下車庫,我的青春就是這樣,悲慘,又自我感覺牛逼的不能行。

今天逛美國這個地庫感覺太硬了。教皇的大凱迪,薩達姆的600,還有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據我所知,“神秘力量”在美國應該是有三臺,另兩臺一臺在舊金山黑鷹博物館,還有一臺屬於Jay Leno。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很多美國車沒有車牌,我說的是從前面看。比如下面這輛豐田塞納,車頭不僅沒有車牌,而且連車牌預留位置也沒有。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其實很多北美版本的車都是這樣,因為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很多州允許車頭不掛牌。尤其是大部分南方州,在新車登記是也只發放一張後車牌。

汽車大同小異,但車牌卻各有千秋,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意大利版的阿爾法羅密歐,車牌位只適合較小尺寸的意大利車牌,而且實在礙事,只能放一邊上: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德國版的奔馳300,因為德國車牌較長,因此底板也最長,但有點窄: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日本版的寶馬530,日本車牌為方形: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最數我們的包容性最強大,放之四海而皆準,啥牌都能裝。比如下面的國產東風皮卡: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關於美國的改裝水平和我們國內的改裝水平誰高誰低,以我個人的感覺,還是他們的有點LOW,能找到我們以前風格的影子。但客觀地說,也許大家各有千秋吧!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去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甚至相互合作。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合適與不合適。年前從國內發往美國一家改裝廠的中排航空座椅,如今終於在洛杉磯順利裝車;老外看到麵包車能這麼改都傻眼了。對於洛杉磯(其他城市不太瞭解),得益於當地較強的旅遊接待與月子會所需求,國內改裝廠與他們的合作還是有很大空間。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此行聽到一個笑話,最後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個澳洲人剛到美國開車,逆行差點跟對面車撞上。

對面車司機怒斥:Are you come here to die ?! 土澳說:No,I came here yesterday.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逛美國地下車庫,感覺太硬了!且有一事不明:為啥很多車不掛車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