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老张谈三农


农村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在过去农村,农民结婚的年龄普遍在十八岁左右,结婚后就是生儿育女,早早成了别人的爹娘,没等到四十岁,子女也已经成家立业了。


因此,那时候老人到了五十岁时,孙子孙女都老大不小了,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而且过去五十岁老人也确实是老态龙钟了,跟现在相比差不离能有十五岁的距离。

50不建房,50岁还去建房确实不好,过去盖房子和现在不一样,每一块石头每一锨沙子,都要亲力而为,去山里或者河边淘腾,并且用推车推回来,建房是最辛苦的活,50岁的老人,要是不小心累出毛病来,不仅仅自己遭罪,还带累了子孙后代,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50岁时,肯定是有住处的,可能住的房子不是很新很好,但只要能够遮风挡雨,别计较那么多了,还能再住几年呐,过去50岁真是老人了。

60不载树,都六十岁了,栽树还得爬山,再说了,栽树目的是什么?要是给子孙造福,还不如督促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栽种更好,你不能给他们一辈子的钱财,还不如给他们干活的经验,督促并指导他们自己去栽树,别不服老,六十岁很容易闪了腰腿的。

70不做衣,这个都明白,过去能活到70岁的人已经是高寿了,此时面临的是随时离开人世,说走就走的人了,哪还有必要做衣服啊,即使做了新衣服又能穿几天呢?老人们自觉自愿的不去做衣服,他们认为那是浪费,只要有件衣服穿着,根本没必要再做了,毕竟是70岁的老人了。


农村老人是知道有些事不能逞强,该什么年纪注意什么,他们都谨慎着呢。


悠然见东山


农村有句老话“50岁不建房、60岁不栽树、70岁不做衣”是什么意思?其真的有道理吗?

记得有一年春天村里为响应国家的政策搞新农村房屋建设改革,当时只要家里住的是那种老式的砖瓦房都可以去村部申请2万—3万元的政府补贴进行翻修。那个时候我爷爷非常符合条件,所以我爸和大伯稍微商量了一下,准备给爷爷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翻修。


我爷爷平日里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那次奶奶说给家里换一个净水器他弄是没同意,爷爷说吃了大半辈子的山水,也没有见得哪天吃出了问题。

面对翻修房屋这样重大的决定,我爷爷肯定是不同意的。爷爷说我今年六十多岁了,都已经是半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还翻修这样的房子干什么呢!你男老太太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五十岁不建房、六十岁不栽树、七十岁不做衣”。还有你们以后逢节过年回来的时候不要再给我们添衣服了,家里衣柜里的衣服都是还是新的,大部分都还没有穿呢!


“五十岁不建房”。说的是人到五十岁的时候由于生命经历的太多,所以逐渐的看淡了生活中的所谓的物质条件。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儿孙有福,人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的家。

“六十岁不栽树”。小时候由于家里的山地一直荒废着,父亲便去集市上买了一大堆松树苗回来种,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好像只买过一次树。所以说六十岁栽树是一种极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根本就等不到树木长大的时候,到头来只不过是白白的忙活了一场。


“七十岁不做衣”。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讲究百行孝为先,所以每逢过年回家的时候都要给家里的长辈买上一大堆礼物。但是对于七十多岁的人来说给他们买衣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很多时候晚辈给长辈们买的衣服都只是放在衣柜里一动不动。爷爷说老衣服穿起来非常的舒服合身,不像新衣服穿起来总是感觉有点别扭。


职业农民的故事


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说起建房子,古人留下了一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什么意思呢?为何古人要这样说呢?50岁了建房子不好吗?今天农夫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句老话。

50不建房

字面意思也是比较简单的,说的是到了50岁以后了,就不要再想着建房子的事情了。

其实,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就能明白古人这话其实是用心良苦的,其是建议人老了以后,就不必再作长远打算了,也不要再给儿女当牛马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首先,进入50岁以后,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在古时候人的寿命不长,平均寿命也就30多岁,能活到50岁,后面的时间也不长了,这个时期建房子,自己也住不了多少年。其次,到了这个年纪,儿女已经成年并成家了,建房子的事情让子女去操心就可以了,年纪一大把了,也干不了什么活了,安心享福就行。最后就是50岁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而建房子是风里来雨里去,是一个非常好大的工程,耗时又花钱,人年纪大了,身体很容易吃不消,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些意外。还不如把这笔钱存下来,好好改善生活。也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所以古人才总结出了“50不建房”的古话。

60不栽树

等到了6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山林里栽种树木了。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树木一般至少要十年以上才会成才,这个年纪了,还去种树,很可能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了。何况栽种树木也是需要定期去管理的,而年纪一大把了,身体方面也是吃不消的。如果没有精力去看管,那栽种的树木也很难成材,这样就是做无用功!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70不做衣

以前的生活水平不高,老百姓都过得比较艰苦,有些人的衣服烂了以后,也是缝补一下接着穿。不是有句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吗,可见一件衣服要穿多久啊。而一些老人更是十分的节约,他们认为衣服只要干净,烂了补一下还是能穿的。等到了70岁以后了,是完全没有必要做衣服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年纪已经是高寿了,何况老人又不出门,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做新衣服,做一件衣服也穿不了多久,这样做纯属是浪费。

不过,这句老话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也发达了,现在的人普遍都很长寿,在农村里有些六七十岁了还在外面打工挣钱,就是为了能多挣点钱,帮助子女们减轻负担。何况还有一点,生活水平也好了,消费观念也变了,不用像过去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到好看的衣服,自己喜欢的话,不管年龄多大都是可以买下来的。


农夫也疯狂


这句话的意思是50岁以后不要建房子,60岁以后不要种树,70岁以后不要做衣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50岁建房影响晚年生活。

50岁这个年龄过后,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收入会减少,身体也比不上年轻时候。而且50岁过后,要为接下来的老年生活做准备。

但建房子是一项大工程,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很多时候要亲力亲为,对身体素质方面要求也高。

所以50岁以后不建房,一方面不要花费大量钱财去建房子,要为将来的年老生活做准备。另外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太过操劳。还有五十岁建房,自己可能住不了多久了,花那么大力气建房子不值得。

二、60岁栽树不一定能享受到栽树的益处。

人到了60岁,该努力拼搏的已经拼搏过,这个时候,要放下人生的重担,不要再做有长远计划的事情,开始颐养天年。

栽树是为了可以享受树长大后带来的益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60岁以后种树,辛苦浇灌施肥,除草驱虫,但到头来不一定能享受到树长大后的益处。就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说的一样,如果要种,就要想着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三、70岁对新衣服没有什么需要。

人到了70岁,年龄是很大了,行动不便,很多时候待在家里。以前人们认为,穿新衣是要在隆重场合,出门见人才穿。

70不做衣是因为,做了新衣服也没有机会穿出去。也说不定哪天就倒下起不来,做了新衣服没有穿也是浪费。另外可能上了年纪的人,对身外物的追求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就不需要做新衣服,注重简朴得体。

这几句话提醒我们什么年龄不要做什么,是有一定道理的,是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指导人们对晚年生活做好计划,激励人们年轻时多拼搏。但放在今天看来,这几句话是有局限性的。

在我们现在看来,50岁左右还是壮年时期,很多人经过了人生前半段的财富积累,在五十岁的年纪买房建房的也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努力去争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用管什么年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农村老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风俗是一种代义词,带有讽刺性的反义词,并不是直指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说明人生一辈子成就问题,拿农村俗语来说属与一生无为,白活一生,虚度年华,在一生中什么都没有留下一点产业,没事业没修德没余产,生活妙芒荒无一生,在社会上是最失败的人

50不建房,农村也有句老话,30不发40不富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生拼搏是有一个过程,30岁正当是生男育女的时候,添丁发家人丁兴旺传统习俗,再苦再累也值得拼搏为了后代,人到40一50经济转好,子女也长大了该是发家至富的时候,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点事业为后人作想,子女长大了分房分间,需要改造一下家庭环境,做几间房为子女结婚打好基础,可是错过了黄金年代没有这个能力建房,一生中带来愧疚一事无成

60不栽树,农村老话前人种树后人遮阴,多种花少种刺,人到60走到夕阳边好多东西后事后人为,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什么事都拿自己的性格特征,强架他人身上,少提当年勇,多种花少中毒别人身上,大事小事都要管?与老卖老

70不做衣,并不是人老了为后增加负担的问题,人还活着忝衣忝暖是儿女孝敬的本份,老人是在考虑人到70也算是快到头了,能活一天算一天,在也前70岁的人也算是高年龄了,人总是要死的,在过去很多人在生前为自己办好几件后事,做棺材做寿衣作为冲寿,一则为了后人减轻负担,二则是在临终前能极时穿上寿衣,在过去众厅都放几十年的棺材都生前备好的,70不做衣并不是让费而是没有钱做寿衣,实际上对一个人的一生评价,过得心酸感叹自己没这个能力完成自卑反义代言词,是实上没有这个定义,有钱什么时候都可以做房,有心什么时候都可以插柳,有一百岁也要穿衣,过去风俗上的人生定义必须要完成这几件事才算没白活,也就是追求的目标


平安就好177286358


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

这都是农村的老话了。至于有多少道理,完全因人而异。

五十不建房。

农村人盖房子,一般都是年轻的时候盖。

二三十岁的时候,满身力气。盖好了房子,就可以安家落户,结婚生子。

古语有云: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

这是古代理想的社会模式。因此,盖房子是人生的大事。

但如果过了50岁,身体跟年轻的时候比不行了。首先,未必有精力盖房子;其次,盖了房子,也可能住不了几天。

六十不栽树。

人栽树是为了什么?

看到树木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栽树也要年轻的时候栽嘛。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个一二十年的光景,看不到树木成才的那天。

人如果到了60岁,也就没几天好活了,可能见不到树长成的那天。

因此,栽树要交给年轻人去做。

七十不做衣。

这就很好理解了?做什么衣服?寿衣吗?老人还是避讳这些的。


不过,以上观点都是瞎讲究,谁信谁傻。


HuiNanHistory


农村有句老话“50不建房,60不栽树,70不做衣”啥意思?50建房不好吗?

在农村,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俗语,例如: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等一些老话,这是劳动人民经过若干年,总结下来的,有一定的道理。



50不建房,难道50岁真没建房的吗?不是的现在农村50多岁建房的还很多。50不建房,那是因为在以前的社会医疗水平不是很好,人活70古来稀,而且50多岁,也没有那些精力和金钱,去支撑你再去建房,50岁左右儿女都交代完了,只是在家带带孙子就行了,也没有年轻时的冲劲了,只等着享受晚年生活,不然费尽周折,建房自己也住不了几天,所以在当时,村里50岁左右的老人都在家养老了。



60不栽树,在农村,每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会栽一些树,一是为了好认地,不然下地干活,跑错地多尴尬,家里栽树,又可遮阴,又可观赏,一举多得。以前人栽树都是为了取材,做个家具,或者寿材,都到了花甲之年,再栽树,也等不到,树大成材的那一天了,这对于60岁的老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不载也罢。



70不做衣,在以前农村,70岁已经算是高寿了,经历的太多了,看透了一切,穿什么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能够御寒就可以了,而且当时物质匮乏,也没有那个条件,而且70了,老眼昏花,手脚都不听使唤了,再穿新衣,那也是寿衣了,所以都不想做衣服,只害怕做成了,没机会穿了。

农村的老话流传下来许多,但是有的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这个年代了,你们那还有哪些老话呢?欢迎讨论留言。


乡下阿六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些都是古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50不建房

古代建房那可是大事,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建个房子都不容易。

大家看过电影《活着》吗?

富贵家祖上留下三院房,传了好几代,都是货真价实的好材料。

后来龙二抗拒政府征收房屋,放一把火烧了,结果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可见造房子的木材有多好了。

富人如此,穷人也一样。

穷人造房子也是倾家荡产,花费至少好几个月才能完成。

如果是农村,主要的活还需要自己家人帮着干,再请几个泥瓦匠。

你不但出钱也要出力,就算七老八十不能做活了,最低程度你也要整天盯着,保证建造质量。

说来说去,都是要耗费巨大精力的。

而古代医疗差,乾隆儿子都夭折了一半,普通老人活到五六十岁就要去世了。

那么,到了50岁再去建房,这样大折腾,老人精力跟不上,身体也吃不消。

这又不是可以半途而废的事情,往往房屋盖好了,老人也只剩半条命甚至去世了。

所以,50岁不建房。

60不栽树

很多人认为栽树容易?

那是你在家里随便载一两棵树。

如果栽树较多,为了生活,这是非常繁重的活,每天都要打理。

最关键的是,树木成长慢,往往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成才。

而60岁老人家这么劳累的话,未必能够活到5年以后。

那么老人去世,丢下这些树木往往会成为子孙的累赘。

不管吧,都栽了好几年,太可惜。

管吧,那还得花费几年时间,得不偿失。

所以,60岁不种树。

70不做衣

古人是七十古来稀,到了70岁的老人是很少的。

这些老人一觉睡着了,第二天未必信得过来。

所以这些老人往往让子孙不要做新衣服给他,因为觉得没意义。老人不在乎什么新衣服了,反而旧衣服更舒服。而且老人的寿命很难说,花钱做新衣可能穿不了几天,老人觉得是浪费,不如将钱留给子女用。

其实这是古话了,今天用不上。

就住房来说,今天都是买现成的,谁还去自己建;种树来说,也不是一二个老人能够搞定的,都要会技术;而70岁老人,很多还在到处旅游,穿的比年轻人还鲜艳。


萨沙


人到五十,也就是到了中年与老年的过渡关口,身体机能已经是不可避免地下降。

而在农村盖房子是需要大量体力投入其中的,对于年轻小伙子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50岁的人来说,耗上一两个月时间那是很伤元气的。

60不栽树也是同样的道理,而70不做衣则是因为过往人的寿命不长,七十多可能就到了生命终点,再做衣服就显得有些浪费。

当然,50建房子,只要不需要本人亲自来盖耗损体力,那就是可以盖的。

你还听到哪些关于多少年龄不能干什么事情的说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在农村,5O岁不建房,6O岁不栽树,7O岁不做衣,5o岁建房好吗?

这些俗语都是过去在农村留传下来的,过去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在农村建房,要买青砖小瓦,杉木树条,门料窗料等,还得请木工,瓦工,石匠。材料费,工钱再加上生活开销等。房子建成,主人是要肩负债务的,人上5O岁了。就没有什么收入,这债也许一靠子还不清,所以有5O不建房一说。

6O不栽树是说古时人最高寿命7o岁,一般树木十年才能成林。也就是说,你栽的树木自已不能享受好处,也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过去大人小孩穿衣都是缝缝补补,把肚皮填饱是好事,70岁做新衣。就说是浪费了布料,浪费了工钱。能省就省。要把钱用该用的地方。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居住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多岁的人。买车子买房子很正常。他们靠的是技术和本领挣钱。6o多岁的人照样植树造林。他们为的是子孙后代,为的是对人类的奉献。处处绿水青山,花红柳绿是他们的梦想。当今社会。别说7O多岁。八九十岁的人也爱打扮。在公园,在广场。或歌或舞。哪一个不是穿的新衣服。哪一个不是面带笑容。总之一句话。党的政策好。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过去的老俗话也得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