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民的土地,還能堅持多久年不變?

金蛇郎君6939


儘管種地不掙錢,儘管靠種地難以養家餬口,儘管農村土地有很多拋荒,但依然有很多沒有土地的農民期待著分土地,可想而知,土地在農民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重。


那麼,農民的土地,還能堅持多久不變?

首先、土地政策短期沒有調整預期。

中共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將長期保持穩定不變,會議初步確定,土地承包期在二輪承包期的基礎上繼續延長30年。也就是說二輪土地承包期2027年到期後繼續延長承包期到2057年,在2057年以前,不會因為家庭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土地,不會因為家庭人口減少而減少土地。2018年土地確權證書上普遍承包期都延長到了2057年左右。


其次、土地政策允許大穩定中進行小調整。

1、所謂大穩定就是在土地承包期內,國家不會統一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打散後再作重新分配。

2、所謂小調整就是逐步放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條件限制,允許農村土地在一定範圍內合法轉讓,比如從現在的土地只能在村集體範圍內合法轉讓放寬到土地可以跨村轉讓,讓沒土地耕種的農民可以購買土地耕種,有利於土地資源的供需平衡,同時也確保了原土地承包人的合法權益。


再次,土地大調整不利於國家經濟大局發展。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得益於以公有制為主體,私人個體經濟為輔助的各行各業,這些行業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之上的,如果收回全部土地,將會打擊更多有經濟骨幹帶頭作用的經濟組織和個體私人的生產極積性。大家可以想象,一但有收回土地的風吹草動,各行各業,誰有心思搞生產和搞建設?土地大調整也許三年五年分不清,那中國經濟不是得倒退好幾年。對於國家經濟大局而言,小部分人叫苦沒有土地的矛盾根本算不上什麼,大鍋飯的年代也一定不會重演。更應該提倡的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先富帶後富的生產經營發展模式,合理轉移生產勞動力,完善農村社保體系,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才是正確方向。不應該讓農民抱著幾塊養不活人的土地世世代代過窮日子。所以,國家土地政策短期沒有大調整的必要。

感謝閱讀!以上是阿洪對問題回答的個人觀點和政策解答!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發表個人意見。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農民的土地,還能堅持多久年不變?

30年不變!

經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且長久保持不變,在第一期土地承包時間到期後,第二批土地承包時間延長三十年,也就是說第二期的土地承包期30年內保持不變!



為什麼要在延長三十年的土地承包期?

因為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土地為鄉村振興戰略做保障,同時也彰顯了國家維護農民土地權益的決心,土地承包期往後延長三十年,不僅給農民的土地承包合同經營權提供有力的保障,還能為農民的增收奠定基礎,而且通過土地完善承包權,使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作用發揮的更充分!



這樣既保障了農民的徒弟我權益,又為農村解放農村生產力提供政策支持!

我國第一輪的土地承包期是1984到1998年,1984年我國開始第一輪的土地承包,並且承包期不低於十五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是1999年到2028年,要求在第一輪承包期十五年的基礎上在延長三十年。



所以,我國的土地,堅持的是長久穩定的土地政策,短時間內都不會有大變動。所以農民手裡的土地經營權依然還是農民說了算,農戶們也不需要再為土地之地政策和土地制度而煩惱!

小菜說三農,分享農村事,幫助到您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瞭解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知識!


小菜說三農


2015年剛簽了一次土地30年不變的合同啊,有紅本本的,蓋的大隊的章。籤的時候,土地還有14年的使用期。這樣算下來,還有40年,農民的土地,堅持使用權不變的。

也就是說,你農民的地,可以自種,也可以租給別人種。

但是,你要想變更土地的使用屬性,比如圈起來養家禽,甚至蓋暫時性的用房,這個需要特殊申請,三級申批(鄉縣市三級),否則,你私自改變用度,就是違法,可能會被嚴肅的懲罰。

所以,準備大規模種地的人,不用擔心國家政策,主要是跟你具體租人家地的農民談好,就行了。

農民,往往是眼光短淺,不講信用。租他們地時,不僅要籤合同,而且,最好請村長當中人,擔保一下。

以免農民隨時變卦,這個世界上,最不講信用的人,就是中國農村農民。

不要否認,你去農村生活半年及以上,就明白了。


董江波


農民的土地永久性已經推出了,國家2017年提出政策土地承包將繼續順延30年,農村的土地30年不變,是為了營造一個穩定的土地承包關係,可以讓農民大膽的放心的靈活運用。不管是在土地流轉上還是農業規模化上,都可以讓農業的競爭大幅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許多農民都去城市裡工作,土地的荒廢日益加劇,為了保障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國家提出了土地永久性退出的政策,為了讓那些進城工作安家落戶的農民將自己的土地退出,國家還給予土地退出的農民經濟補貼。



現在的土地徵收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尤其是城郊的農村,一旦涉及的土地徵收農民就會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同時國家也會提供失地養老保險。


三農野人


我最近從別人手裡轉讓了二十畝土地,每畝一萬,經過村委會的,現金一次付清,權屬歸我!


農民的眼淚999


土地能堅持多久不變?從題意上說,這個問題至少在目前算不合理的。十九報告明確規定,土地政治再延長三十年不變,也就是到2057年止就這樣了,難道你覺得有什麼不妥?

也是,一項措施幾十年不變,不知道能不能與時俱進?

報告還說,可作小範圍調整。大規定不變,小範圍調整不知基層能執行得怎樣?

生不加有人說是一小部分人影響不大。不過不需幾十年,幾年之後,小部分就一定會變成大部分了,問題是不是非要等到大了再來考慮?

……


百味園農場


西門觀點:其實,國家政策的目的是想讓農民的土地永久性不變,至少第三輪承包要到2057年到期,也就是說至少還要堅持近四十年大穩定、小調整。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中國本來就地少人多,九億農民才18億畝土地, 如果不給農民吃一顆定心丸,昨天分給農民,今天又收回來,農民哪裡還有心打理土地?

新中國成立前,土地屬於私有制,可以買賣,所以,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富農手裡,窮人只能租種地主的土地,給地主交租,即便遇到自然災害,農民還得交租,有時候,交完租就所剩無幾了。

新中國成立後,打土豪分田地,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從1949年到1957年,土地還是私有制,農民除了交公糧,打多打少都是自己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農民終於可以吃飽飯。

1958年到1982年,土地又被收回村集體,實行農業社大集體作業。儘管說人人都有土地,而且也很平均,但是畢竟大集體幹活,老百姓俗話說,驢拽牛不拽,幹多幹少,幹好幹壞掙一樣工分,所以,積極性不高,一年三百六十天不休息,到頭來還是吃不飽。

所以,為了首先解決吃飽飯問題,國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雖然土地所有權還是集體的,但對農民來說,就認為土地是自己的了,打多了就是自己的,所以,生產積極性又得益提高,加上後來種子、化肥、農藥都上去了,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

對農民來講,現在雖然允許進城務工,但是對土地還是非常重視,所以,國家在第二輪承包到期前,對土地進行確權,從法律上保障農民土地任何人不得侵犯,又延長三十年到2057年,從時間上保障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成本經營權。

農民最擔心的是失去土地,所以,農民最歡迎的是能夠永久性擁有土地。至於部分人反對“增人不增地”,認為死人有地活人沒地也的確是一個問題,但因為土地是一家庭為單位按人口分配的,所以,從整體上講,減人不減地、增人不增地還是比較公平的,家庭增加了人,但原來的土地並沒有少,只是人均土地減少,不能說新增人沒地可種。

再說,新增人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有地,土地承包法還有規定,農村機動地、荒地、回收土地都可以對人口增加多的家庭進行調整。因此,國家多次延農民長土地承包期,就是告訴農民,放心耕種,不會失去土地,給農民吃一顆定心丸。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在農村有三樣東西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不能放棄的那就是“土地”“宅基地”“農村戶口”這三樣是在農村最基本的權益保障,以前在農村那個時候還沒有興起外出打工,因此在當時村裡年輕人還有年齡大的都在家裡靠著種地維持生活,那個時候田野裡真的是一片煩惱歌的景象,鄰里之間真的是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但是現在隨著農村這些年的不斷髮展,農村的各項面貌也都在發生著變化,比如像現在的房屋都是兩層以上的樓房,家家戶戶門口停放的都有小汽車,但是這兩年農村的土地卻很少有人種植了,主要是因為現在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甚至有的把房子也買到了城市,因此現在農村的土地幾乎有的都為了不讓它荒蕪變成了果園。

想必大家在這兩年也都知道農村的土地已經進行了確權登記,我們家的土地是在二十幾年前進行劃分的,那個時候都是村裡進行分的土地,但是現在土地都進行確權也就是說土地可以為以後流轉承包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個人認為以後的農業將會是現代化農業也就是咱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的農場化農業。


不過這種模式也是需要一個時間來形成,因此現在的土地也是隨著農村的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不過有一點我認為農村的土地在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會發生變化,主要是農村土地面積比較大,因此要等到時機成熟發展要的時候才會讓其發生一定的變化。


紀錄鄉土


農村農民的土地永遠不變。

如果變了七八億農民幹什麼去?國家怎麼安排農民生存?


liujianweng


說句公道話。村子裡當初有4至8個女孩的都有地,也就是有6至10口人的地,現在女孩都娶了,家裡沒人了還有10口人的地,而當初有兒子的現在有十口人,地,只有那幾口人的地,當初的地是集體的,農村人生下來沒有地,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