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的野猪泛滥,损害农民利益,捕杀犯法不捕杀又没有补贴,如何处理?

蜂果仁


农村的野猪泛滥,损害农民利益,捕杀违法不捕杀又没有补贴,如何处理?

现在很多地区的野猪泛滥成灾,农民种植的庄稼受到损坏,给农民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但是,野猪又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法律保护,不允许捕杀。这似乎是个矛盾。

农民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主要是对政策法规不了解的原因;这种情况许多省市地区,都有明确的补偿政策。如果野猪给农民种植的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经过核实以后,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损失补偿;补偿金额为实际遭受损失金额的80%,这方面的金额分别由省市或者县财政承担。

所以,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一旦受到野猪的损害,不能意气用事,而要核实清楚所受到的损失,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补偿,才是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看到此问题,笔者本人可以说是感同身受,难免会说出一段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希望给提问者一些启发。

案例:夜幕来临,天空并无明月,村子里的文书在镇子上开完会后,骑着他的那辆五羊款摩托车爬山直奔家里。走到半山腰时,忽然从树林窜出一只野猪,愣是差一步之遥就把车子打倒。说时迟那时快,野猪“哼哼”叫了几声,驾驶员下意识的不停按喇叭,在灯光的照耀下,那家伙外露两颗尖尖的獠牙,棕黑色的毛发直立,恶狠狠的盯着车子。也许野猪被吓着了还是怎的,从两米多的崖边跳下之后,并未直接逃窜,就这样在驾驶员喇叭声中被“惊醒”,顺着路下边林子里走了。第二天村民在广场上闲聊时,文书插嘴说道。

分析:由于家乡地貌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峁梁地势,镇子位于一段狭长的峡谷沟底,多数人居住在峡谷两段的山坡上,而我们村就地处镇子西边的山坡上,海拔1100米左右。早些年山坡植破坏,山顶上光秃秃的,水土流失很严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树木经过多年的成长,大多已成参天大树,沟壑峁梁灌木丛生,什么野鸡、野兔、野猪、猪獾、黄鼠狼等动物多的扎堆,不信可以来甘肃陇南高原观看,随便在野外一走,便可看到野物行走,农田地埂边被刨坑,庄稼常常被野猪吃食踩踏。

发展过程:世上的事,总是一物降一物,自然界总是有所以然的,但随着人为的过多干涉,自然环境被破坏或改变,很多事物也改变很大,而最直接的操纵者尽是我们人类自己。比如在陇原家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人们砍伐严重,过多的开荒耕地,野物只能选择退守或被人们残害。但进入21世纪以后,山区农民逐步减少耕种地面积,再加上人们对环保的实施,多年后林地壮大,耕地减少,甚至有些农户搬迁至城市或乡镇,从这一点来说:可以理解为人退物进,而搬迁农户在陇原家乡村子里就多达十多户人家,那么土地撂荒就在所难免,这样一来给野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所以咋们农民种植的农作物被它们损害也无可厚非。

应对措施:正如提问者所述:野猪泛滥成灾,农作物收成减半,扑杀犯法不扑杀农作物又得不到丰产保证,这下可把咱农民难住了!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很好的保护庄稼和不危害野猪呢?

①回答到此:笔者最先借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形容此件事物,从我们常规的应对措施中得出:野猪多以白天睡觉,夜间觅食,且又生性多疑,出行多以三五成群结队觅食,极少单独出行,嗅觉灵敏,只要能吃的作物几乎都被其啃食。而陇原家乡的人们为了驱逐野猪,多在傍晚时分在种庄稼地块田埂上点燃篝火,让熏熏火焰吓跑野猪。

②实践胜于雄辩:从实际运用中得出,长期的一种方法并不是万全之策,唯有多变性方得效力持久。所以悬挂风铃铛就被当作被选,使用时人们把风铃铛挂在田间地头的树木上或用枝干悬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③采用围栏阻挡:方法多余困难,不过就采用围栏所花费的成本来说,还是很多的,但为了保证作物丰产保证,长久之计实施还是值得的。在围栏选择上应选用结实牢固的钢丝网作防护,围绕地块一周,高度在1.5米以上即可。

④给农作物购买保险:多一份保证,少一些损失,在保险公司章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只要复合章程,便能减少收入,前提是在保险条款允许范围内,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保险公司。

⑤收集资料,上报上级政府部门,寻求更为优良的解决方案。

总:以上是乡村陇原家乡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如果您有好的建议,不妨留下,我们一起探讨。


乡村陇原


野猪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是不能轻易捕杀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它经常出没在农田之中,糟蹋庄稼,是一大祸害。对于不能打不能杀的野猪,农民只有采取恐吓和阻拦的方式来应付。

第一,制造噪音吓走野猪。每年我们水稻成熟,玉米成熟的时候,父亲都会在田间挂几个高音喇叭,里面不间断循环播放噪音和歌声,有时候甚至会录制一些特别的响声来吓唬野猪。如果不用高音喇叭的话,用玻璃制造的啤酒瓶,或者塑料桶捆绑在一起,砍一根细细的竹子挂在枝头,微风一吹,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制造栅栏防止野猪。我们老家每年都会种植茯苓和天麻,一到秋天收获的时候,特别爱招野猪。因为野猪喜欢吃这些中药材。所以在种植天麻和茯苓的地块周围,父亲会用竹制的栅栏再加上钢丝和木桩进行捆绑,将整个地块团团围住,栅栏约有1米5左右的高度,密度基本上保持紧密相连。这对于防止野猪入侵,有一定的效果。


第三,人工严防死守。除了用噪音和栅栏进行防护也住以外,我们老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靠人力。在种植的庄稼地边上,野猪必经之地盖一个茅草屋,放一张竹床。每年夏秋之际,父亲都会在竹床中过夜,带着我家的大黑狗,一起守护庄稼,防止野猪到来。这个办法效果最好,但是却最熬人,而且到了秋天的话露水深重,容易让人感冒生病。另外如果种植庄稼地块比较分散的话,则不适合这种办法,但是像我们主要集中在一块的,确实可以操作。

所以现在对于野猪的防护,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以上三个方法是在不伤害野猪的同时,又能保护庄稼,是我们当地主要的方式。不知道和您所在地区是否一样,欢迎在下面留言,说一说您当地是怎么防止野猪侵害庄稼的?


山九


问:农村的野猪泛滥,损害农民利益,捕杀犯法不捕杀又没有补贴,如何处理?

农村的野猪泛滥,这个相对来说在山区一带比较多,平原地区还是很少见的或者说根本看不到。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那么种出来的庄稼更不用说了,也是他们的命根子。可是对于野猪泛滥这一现象来说,农民也感到比较头疼,野猪属于保护动物,对于它也不能侵犯,更不能说是采取猎打额的方式。

如果在生活中真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他们会做出应该做的,但是绝不能出手猎打,这样可能会触犯一定的法律。


损害农民利益,主要表现为就是糟蹋了粮食这些,我们可对庄稼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在庄稼的四周用围栏围起来,如果是山区的可以这样做,如果是平原就没有必要了,毕竟平原野猪比较少。

再一个就是可以给粮食买保险,现在的社会确实是发展不错,不管是什么庄稼都可以买保险,有任何问题保险可以搞定,这样一来比较安全了。


农村身边事


野猪吃庄稼找国家要赔偿?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看到好多回答不是说买保险就是说问国家要赔偿。都以为保险公司是专业扶贫队么?若是处在山区,本就多野兽出没的话,莫说给庄稼买保险,就算是人要买保险都难。国家赔偿,别天真了,国家明令的东西真能到农民手里?

自己想办法赶跑野猪才是正道,买个电瓶喇叭,

随便录点音,晚上挂在庄稼地里,吵吵个一晚上没问题的。野猪通常只是在晚上出来,怕声音吵吵,只要有吵吵声音,野猪自然就不敢来祸祸庄稼了。


无证农民禹二孤独子


农村的野猪泛滥,损害农民利益,捕杀犯法不捕杀又没有补贴,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由野生保护动物所造成的财物损失,政府部门是会给出相应的赔偿。所以这点题目是错的。


野猪成为陆生保护动物后,农村野猪数量是越来越多,看来保护后野猪生活的很滋润。但野猪一多就在农村为非作歹,到处损害地里的庄稼,是打不了也赶不走,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我们知道就算野猪来地里破坏庄稼是不能去捕杀的,我们只能进行驱赶,但驱赶野猪是一件高危险事情,所以我们不能自己盲目的去驱赶。

如果发现野猪破坏庄稼,我们可以向政府部门进行反应及报警求助,让专业人员进行驱赶或者迁徙。



还有一点就是最重要的,由于是野猪是保护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要是因为国家保护动物或者地方保护动物造成财务损失的,由当地政府进行补偿。这是有明确规定的,只要造成损失就要进行补偿。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小晓农民


这几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无论你走到哪个山头、沟壑,你都能看见三五成群的野猪出没 ,也开始下山祸害庄稼了,偏远点田地里横行霸道,要是种点红薯、花生、玉米,只要晚上野猪一家大小过来帮衬,只能留下一堆猪屎,什么收成都没了。

野猪属国家保护动物,农民农业用地也受国家保护,所以,此矛盾难以解决,若是随意的捕杀,那么将会触犯法律,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头脑。查看受损的情况,做好记录,可以向当地政府反映,找到当地的村委会说明情况,特别严重时向林业部门请求支援,严重的政府会进行相应的少量补偿,但相对农民的损失而言却往往是杯水车薪。

难道农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庄稼被野猪糟蹋吗?野猪也可以防范的,对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做好防护。例如加装护栏、栅栏、铁丝网围起来,再装上一些铃铛之类等防护物。

也可以加强人工巡护,备好鞭炮爆竹等物,如果发现野猪,可以点燃爆竹或者点火,敲锣打鼓,进行驱赶,加上现在野猪又是保护动物,切不可意气用事,有鲁莽的行为。





农村大丰收666


不知说野猪泛滥的人看到野猪没有?我们走全国大山旅游,很少有人说他们住的山上有很多野猪。东北的山上说有虎下山吃牛,若是山上有很多野猪,那虎还下山觅食?不要胡编乱造谣言。


吴老闲


对于80、90后的朋友们来说,小时候野鸡、野猪这些动物只能在课本、电视和动物园里才能见得到,哪怕是来自农村的小伙伴们,野鸡可能偶尔会见到一两只,但是野猪,别说是平原地区根本不可能见到,就算是背靠大山,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猪”。

但是自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大幅度改善,原先那些已经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以前看见它们就跟现在看见大熊猫一样,会觉得非常稀奇,但这几年来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但是啊,现在的问题可不是野猪、野鸡这些野生动物能不能变多了,而是现在这些动物实在是太多了。像在平原地区的农村还好,那些靠着大山的农民,如今一提到野猪、野鸡,纷纷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听这些老农亲口讲述我们才明白,如今这些野生动物的泛滥,可给他们种庄稼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和损失,这边白天刚把种子给播种进地里,晚上野鸡就能跑过来把种子刨出来吃掉;辛辛苦苦铺的地膜,连一夜都没过,就被野猪给糟蹋个干净了。所以现在很多靠山的农民都不在远地种地了,因为种多少都是白搭,你敢种,这些野鸡、野猪就敢全把它们糟蹋了。辛辛苦苦耕种的农民们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自认倒霉。

而且这两种野生动物吃的都还很杂,玉米、稻子它们吃,青菜萝卜它们也吃,更不用说有时候饿急眼了,连刚栽下去的种子、幼苗也不放过。而且吃就吃吧,还把没动嘴的庄稼给踩踏坏了,真是有够气人的,难怪那么多农民对它们都怨声载道。

要说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早些年的时候碰上这种事,农民们早就成群结队进山把他们都给猎杀了,但是现在不行,在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后,野猪、野鸡都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可杀不得。

赶又赶不走,杀又杀不得,这可怎么办呢?野鸡这方面还好说,这种动物的胆子本来就小,平常时候扎个稻草人就可以吓到它们,再不行还可以在地里放上几个空啤酒瓶,风吹进啤酒瓶里的声音就和口哨声一样,野鸡一听就会吓得跑远了。

但是最难办的还是野猪,这种动物有多凶猛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我国东北山区,当地人民甚至把它的危险程度放在和熊一个等级,一般人手里若是没个猎枪啥的,碰上野猪别说把它驱赶走,连自己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而且野猪的繁殖速度特别惊人,外出觅食更是喜欢成群结队,别说是危害庄稼,农民的生命有时候都会受到威胁,要知道很多农村居民都有进山采野菜之类的习惯,一旦碰上大群野猪,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所以对于野猪方面,农民自身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还是得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野生动物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





bye521


人大开会,重新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