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眼下影视中表现的轻机枪,风头最盛的要数捷克与勃然轻机枪,而穿帮最甚的也是该两挺轻机枪了。

先说捷克轻机枪。

捷克轻机枪也是有多种的,但在民国时期,人们所说的捷克式,约定俗成的只是一种,亦即ZB26轻机枪。该枪曾长期作为国军制式轻机枪大量装备,我军在战斗中亦大量缴获并装备使用。在反映旧中国武装斗争的影视中频繁出现捷克式轻机枪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影视编导的职业道德突破了底线,请看下图: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1 电视剧《枪炮侯》剧照

这是电视剧《枪炮侯》的剧照,从两人脑袋后面的猪尾巴来看,这当然是满清的戏。再看: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2 电视剧《小站风云》剧照

这是《小站风云》中表现的甲午战争的戏。甲午战争是哪年?1894年。

我真的不明白,编导呀戏子呀军盲加流氓早已见怪不怪,可那些拿着纳税人的钱专门负责影视审查的官老爷也和那些编导戏子们一个水平?就这样的戏也可以过审?

捷克ZB26轻机枪,从其枪名中即可看出,该枪诞生于1926年,这已经是满清灭亡15年后,已经是甲午战争32年之后。从这个时间表上,就知道《枪炮侯》《小站风云》有多混蛋了。

如今网络上、兵器杂志中,关于捷克式的介绍比比皆是,所以该枪的诞生背景、诸元参数等这里不赘述。

轻机枪大量应用于战场,是蒋冯阎中原大战中。大战结束后,各路军阀纷纷利用各种合法的和走私的渠道,向国外购进该轻机枪。有资料显示,光是1933年蒋介石中央军通过德商礼和洋行的一次订货,就包括捷克式轻机枪5000挺。而又一资料表明,截止到1939年,光是通过正规渠道,国府便从国外购进捷克式30249挺。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3 影视中头号明星捷克式轻机枪

除了外购,各地兵工厂还试图仿制捷克式轻机枪。继天津大沽造船所于1927年仿制成功后,1931年,由四川军阀刘湘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又仿制成功,接下来,1933年,由广东军阀陈济棠控制的广东兵器制造厂也开始仿制。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兵工厂全部集中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划归国有统一有计划地进行兵工生产。由于在此之前的1935年国府中央也已经获取了捷克式轻机枪的全部生产技术,并将其确定为国军制式轻机枪,因而当时的第11、第21、第31、第40、第41、第51、第53兵工厂、西北制造厂城固分厂、广元分厂等全部按统一规格投产捷克式,以供应前方之需。这期间,生产出品的捷克式轻机枪数以万计,极大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全面内战暴发后,该型轻机枪仍然是国军的主要装备,而由于蒋大队长的不断输送,解放军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也占了相当多的比例。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在苏械到来之前,志愿军中的轻机枪,仍然以捷克式为最多。

抗战题材的影视中大量出现捷克式应该没错吧?呵呵!未必。请看下面的剧照: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4 《叶挺将军》

上图是《叶挺将军》中表现皖南事变中的一场戏,请注意看那上面的捷克式。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5 《江桥决战》剧照

上图是反映1931年马占山江桥抗战的电影。

如果稍稍用心就会发现,如今影视中出现的捷克式大多是这个模样,枪上长长的弯弹匣。抱歉!这种长长的弯弹匣的捷克式又穿帮了。这是捷克改型。就是下图这个: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6 使用五六式冲锋枪的弹夹、发射7.62毫米五六式步枪弹的捷克改型轻机枪,专供民兵使用的

这种改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七亿人民七亿兵”的背景下,针对民兵武器中旧杂式机枪弹药不好供应的问题,对原7.9毫米口径的捷克式进行了局部改造后的样式,为的是通用五六式7.62毫米冲锋枪弹匣。

再说勃然轻机枪。

先上个剧照: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7 好评如潮的主旋律电影《惊沙》剧照

上图是受到国家许多单位高度肯定的主旋律大片《惊沙》剧照,看到七九勃然没有?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8 3D动画片《冲锋号》剧照

上图是动画片《冲锋号》剧照,看来是从娃娃开始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知道红军装备是何等的先进呀!

可问题仍然是,在西路军时候,在湘江战役时候,勃然轻机枪还没诞生呢。

勃然轻机枪即英制BREN轻机枪。该型轻机枪与捷克ZB26轻机枪是有着嫡亲的血缘关系的。实际上它就是由生产捷克ZB26轻机枪的厂家根据英国的要求在捷克式原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它的研发国捷克被叫作ZBG或ZB33轻机枪,其原理及构造与ZB26基本相同,只是为了适应英国的标准,该型轻机枪的口径改为7.7毫米,发射英国军队的7.7×56mmR标准步枪弹。另外与捷克ZB26有着明显区别的是它采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枪管上的散热片取消了,导气孔后移,因而导气管也缩短了。

该枪于1935年被英国列为制式装备,但直到1938年才正式投产。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09 英国原产的勃然轻机枪

这枪进入到中国比较晚,《冲锋号》所反映的红军湘江战役和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它还没诞生,《惊沙》反映的西路军西征时它也还没诞生,《叶挺将军》反映的皖南事变时它已经诞生,但还没进入到中国来。BREN轻机枪进入到中国来是1941年的事儿,那是美国援助的,共1.8万挺,基本全部装备给了老蒋的中央军。

当时中国通用的步机枪口径是7.9毫米,这1.8万挺的BREN轻机枪却是7.7毫米的,和国内使用的主流口径不符,造成战勤补给的不便。因此中国方面要求美国把口径改为国军制式的7.9毫米口径,美国方面同意了,1943年10月,受其委托的加拿大开始为中国生产该轻机枪的7.9毫米型号。该型也就是在7.7毫米基础上改进而成,除了弹匣换成ZB-26的20发直弹匣以外,其余的和原枪完全相同。因为是专门为中国生产的,因而在该枪机匣的右侧有用钢印打上的中文“七九勃然加拿大造”字样。自然,这款七九勃然轻机枪进到中国来,就更晚,实际上那已经是抗战的尾声了。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10 专为中国生产的七九勃然轻机枪

和斯登2式冲锋枪一样,七九勃然轻机枪在中国更多的是应用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到全国解放时,解放军中缴获的七九勃然轻机枪为数也已经不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中还有大量的装备。

在影视剧中,同样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看图: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11 抗战题材的《喋血孤城》剧照

这部电影燃烧了全国太多国粉的热泪,可你看它那机枪的弹匣。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12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这是让国粉加军迷们称赞说枪械使用最到位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

他们用的那款勃然轻机枪,就是下图这个:

无处不穿越的一对兄弟轻机枪

图13 解放后经过了局部改造的7.62口径的勃然轻机枪

影视中使用的这款较窄的弧形弹匣,那既不是7.7毫米口径的,也不是7.9毫米口径的,和捷克式一样,那同样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对该枪进行了局部改造使用7.62毫米口径五六式冲锋枪弹匣的勃然改型,是专供民兵使用的。

英国原产的七七勃然轻机枪是弧形弹匣,解放后专用于民兵的勃然改型也是弧形弹匣,不细看二者是不易区分的,但细看就发现不同。因前者使用英制7.7X56毫米凸缘步枪弹,后者使用7.62X39毫米无凸缘步枪弹,故而英国原产的七七勃然轻机枪的弹匣较后者的勃然改型轻机枪的弹匣更宽,弧度更大,另外前者的弹匣外观略平,而后者的弹匣表面加工有密密的加强筋,弹匣的截面前后亦呈阶梯状。只要抓住这一点,二者的区分就变得十分的简单了。

很多网友批评我吹毛求疵,没错,这是我的爱好,乐此不彼。不过,话得说回来,相比在《枪炮侯》里清军官员用捷克式,能够让抗战的军队用七十年代改造过的捷克与勃然,就目前影视导演的平均智商来说,也就该知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