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所谓国之大将,攻必克守必坚,纵横捭阖,驰骋天下。

比如秦有王翦,汉有韩信,唐有李靖,明有徐达,即便清也有个多尔衮。但是纵观三国却没有一个这样能独自领兵纵横华夏的国之大将,为何呢?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三国时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打仗大部分都是君主直接领兵上去干,比如官渡(袁绍和曹操)、赤壁(曹操、刘备)、夷陵(刘备)进攻方无一例外都是主公亲自上阵,所以这个国之大将就很难出现,根本没有机会,而且每逢大战,主公几乎一定到场,除了上述三大战役其他如汉中之战,刘备曹操都到了,襄樊之战,曹操60多岁了,也还是亲自跑过去了。即便是像远征乌桓这种对少数民族的长途奔袭战,曹操都亲力亲为。刘备不用多说了,前期没有根据地,每战一定是要亲自上的,但是即便是有了益州后,仅有的2次汉中、夷陵也都是亲自上阵。孙策更不必说,甚至直接冲锋陷阵。孙权虽然是个例外,那是因为军事能力太低,只要孙权亲自上阵,几乎是必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惨。估计孙权后来也有了自知之明了,才不再出战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名将虽多,但都没有独自领兵发起大的进攻的机会,因为凡是大战,君主必定亲临。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防守的再好,顶多也是成为一时之名将,比如周瑜、曹仁、陆逊,张辽,虽然分别赢了赤壁,樊城,夷陵,合肥,但是都是防守得胜,进攻方面没有太大的建树。所以也不具备成为国之大将的条件。三国后期倒是有几个有机会的,比如诸葛亮、诸葛恪、姜维都曾独自领兵发起进攻,但所取得的成果很有限,所以也不具备条件。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或许也是跟东汉开国皇帝有关系吧,位面之子刘秀就是属于经常自己上去干的主。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光武帝刘秀

那不妨假使下,试想下如果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是派曹仁或者其他大将出征,夷陵之战刘备是派诸葛亮出征,那结果会是如何?首先说曹仁,曹仁军事能力必定不如曹操,但是就因为能力不足,所以曹仁一定比曹操更能听进谋士的建议,而且曹仁没有曹操多疑,黄盖的诈降,曹仁还真就未必相信。所以这个结果还是真不好说的,那样的话,不论机会多大,曹仁至少是有机会。再看诸葛亮,诸葛亮前期独自带兵的机会真的很少,入川援助作战应该是诸葛亮第一次独自领兵,然后汉中大战,刘备亲自指挥的,所以像夷陵之战这样的大战,诸葛亮也是没有经验的,而且当时吴国的实力并不弱于蜀,所以即便是换成诸葛亮领兵出征,也未必能胜,顶多是不败那么惨。所以诸葛亮的机会也是不大。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整个三国只有襄樊之战,关羽唯一一个独自领兵发起进攻的大战(其余大战都是君主亲自领兵发起进攻),而且威震华夏,让曹操、孙权都惧怕,因为一个武将就能有如此威力了,一个武将对一个国家来说只能算是偏师。能有如此震动的,三国关羽独一户。

三国名将很多却无一个国之大将,这个细节助关羽成为三国第一将

关羽唯一一个独自领兵发起进攻的大战,所以理论上关羽有了这个机会,但是可惜的是最终没有成功,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有机会成为国之大将的英雄,但是横向对比三国时期,关羽独自领兵威震华夏,所成就的声名在三国已经独一无二了,所以三国第一将已经非关羽莫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