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不但中国政府对他委以重任,便是外国列强对他也十分尊敬,他生于乱世,尽管一生致力挽救中国,但无力回天,他一身硬骨,视死如归,却迫于压力签订《马关条约》,他忍辱负重,背负卖国贼骂名,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若李鸿章生于盛世,必流芳百世,可惜他生于乱世,虽也大有作为,但仍遗臭万年。

让李鸿章遗臭万年的是他签订的《马关条约》。说是他签订的,实在是冤枉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慈禧太后叫他去签的,换句话来说,是慈禧太后要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只是中间的那个人。

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她说要签,谁都为之奈何,那时候就是孙中山去了,也得签。但李鸿章就是李鸿章,他有不同于常人的坚强,他依然坚持着。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李鸿章铮铮铁骨,满腔爱国情怀,大力改革后仍要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那种心情,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日本人只给他说三个字的权力,签,不签。李鸿章知道自己的任务,但他依然咬牙说不签,日本人大怒,拿枪用枪托打在李鸿章的头上,李鸿章的脑袋登时冒出血,他面无惧色,仍然说不签。

对不怕死的人谁最没辙的,日本人面对这样视死如归的人,敬佩之余也十分无奈,不能让李鸿章妥协,只能向慈禧太后施压,慈禧太后闻言,连忙给李鸿章传话:这约得签,不管日本人说什么,能换和平就好。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1896年,一股中国旋风席卷欧美。旋风来自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国老人。这位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老人,带着自己的棺材,历时190天(3月18日-10月3日),访问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9万多里。所到之处,受到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热烈欢迎,万人空巷。

他那超过1.8米的高大身躯,以及雍容的气质、坦率的谈吐,令西方朝野为之倾倒。从此,脑后拖着'猪尾巴'(Pigtail)的中国人,在欧美报刊的漫画中,不再只是丑陋粗鄙的代表;中国人第一次以健康、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不少欧美产品的广告中,连《纽约新闻报》(New York Journal)这样的大报,也将这位老人阅读该报的漫画,作为报社的形象广告。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这位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新形象的老人,他的名字就叫做李鸿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李鸿章从仕途的顶峰跌落下来。过去人们只知道马关条约谈判及李鸿章是大卖国贼,其实他更是晚清一位伟大人物和大改革家,是一个历史上走得最远、走得国家最多、真正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清朝官吏。

李鸿章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步兵队和洋炮队;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工业企业——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外文翻译馆;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远洋海军;也是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创议者(奏改原兵船旗为国旗,称龙旗);创造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织布局;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顺海军基地。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没有灰心丧气,他继承曾国藩的事业,周游世界,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眼光。1896年3月28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90天,直到10月3日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其间,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水陆行程9万多里,访问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个国家,尤其是欧美五大强国:俄、德、英、法、美。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外交特使。至今,在纽约一座公园里,还有李鸿章的塑像和他当年亲手植的树。

《纽约时报》说:“人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君主们所统治的人口的总和还多。”美国官方在港口排列了几十艘装饰一新的白色军舰,队形威武,当中有“迈阿密号”“得克萨斯号”“联盟号”……而舰队司令邦斯将军在旗舰“纽约号”上指挥。当“圣路易斯”从舰队前驶过时,舰队发出19响礼炮。李鸿章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李鸿章一生有勇有谋,敢作敢当,是晚清的顶梁柱,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大树飘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

1901年,李鸿章逝世。他留下了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听闻此消息均“哭失声”,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北京建祠。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仅李鸿章一人。

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背锅侠?

毛泽东曾评价李鸿章:“水浅而舟大也。”

孙中山评价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李鸿章自己说:清朝就像一个大房子,将要倒塌。他能做的只是往上面一层一层的糊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